無技術、無能力、無興趣愛好的人怎麼找到自己的目標?

2021-12-31 職業規劃師郭蕾



從事職業規劃8年多,我見過各種各樣職業迷茫的客戶。

最容易有諮詢成果的是客戶本身內在動力強,想有成就,也有能力,只是沒有經過系統地梳理,缺乏自我認知,也被當下各種繁雜的市場信息混淆了。

這種情況幫助對方梳理一下自身興趣和優劣勢,讓客戶了解職場行情和市場信息,輔助面試求職、客戶就很容易行動和成功。

而相對較難的職業規劃就是這種三無客戶:無技術、無能力、無興趣愛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該怎麼確定目標?

他們不管年紀多大,都往往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就這樣了,全身上下都透著一個字——喪!

最近遇到一位這樣的客戶,她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能做的事情不想做,想做的事情又覺得做不好,太難,乾脆就不動,想法都停留在頭腦層面,行動上卻各種卡頓。

讓我們來剖析看看這些所謂的三無人員真的三無嗎?


1、無技術?

這位客戶是文秘專業,屬於綜合管理類專業,她覺得自己的專業沒什麼技術含量。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一門技術傍身,可是只有擁有技術才容易求職嗎?

如果大家都去學技術了,誰來做綜合管理類工作呢?

作為一個曾經的HRD,我負責任地說,在企業中技術人才好得,優秀的綜合管理人才難求,我曾經幫前東家董事長找總助找了半年多。

一個優秀的綜合管理人才是「一」型人才,什麼都要了解一些。

同時溝通協調能力需要極強,理解和總結能力也需要非常優秀,能hold住各種人際關係,也需要目標感強,能進行多線條管理和項目推進。

一個這樣的人才是各種行業職業都迫切需要的。

而文秘或總助是最靠近公司權力核心的,能迅速掌握各種公司要務。

如果能在這些崗位做得好是很容易被賞識然後空降成部門總的。

作為文秘專業,辦公軟體大概率是比較熟悉的,文案撰寫能力、企業管理基礎的知識應該是了解的。

這些知識技能對於畢業才1年的年齡來說用來求職足夠了。

對於自己,把關注點放在有什麼,而不是沒什麼上。

關注即強化,當你越關注自己的弱勢,就越覺得一無是處,越關注自己的優勢,就越覺得自己還是挺不錯的,才會更有動力。

2、無能力?

這位文秘專業的客戶不願從事文員工作,覺得太基礎,也覺得專業技術含量不高,沒有發展前景。

但文員也要看行業、公司平臺和所在的職能部門,我之前一家公司就有一位前臺文員後來一路發成行政經理了。

別小看任何一個崗位,只要能把一個崗位做出成績,做出創新,行行出狀元,機會是會來的。

而她選擇的是新媒體運營、網絡推廣這類與網際網路、市場相關的工作,可是真的適合她嗎?

能力的培養始於意願,終於熟練。

她對自己性格的認知是內向。

而內向的人能量是朝內的,也就是更關注自身。

那麼新媒體運營、網絡推廣這類需要朝外推廣和營銷性質的崗位從氣質上就不大相符。

她覺得自己在工作中混混沌沌、受不了、心累就都是可以理解的。

那麼如何探索自己的能力在哪裡呢?

一個偏內向的人,最好關注一下你能靜下心來做的事情,不覺得厭煩的事情有哪些,或許這些地方就藏著你的能力。

3、無興趣愛好?

她覺得自己沒有興趣愛好,那麼興趣愛好的定義是什麼?其實每個人對興趣愛好的看法都不太一樣呢~

以我職業規劃的經驗來看,缺乏興趣愛好的客戶,大多有一個掌控欲比較強的父親或母親,或雙方都是。

在客戶的成長經歷中嚴格管控客戶的思想,不允許有一點他們不認可的事情出現。

比如:大多數父母特別在意孩子的成績,對於孩子業餘的興趣愛好完全打壓和否定,甚至會說,這些沒什麼用,又不能賺錢!

長此以往,這類孩子就形成了「習得性無助」。

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完全斷了念向,想都不敢想,於是覺得自己沒有興趣愛好,即便有,心裡也默默貼了個標籤:這沒什麼用。

(關於習得性無助,推薦看看以下這篇文章。)

剛進職場就想轉行!難?不難?

4、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很多來諮詢的客戶一開始都說自己沒有目標。

但是通過詢問了解,發現很多客戶其實是有目標的,只是這個目標藏在心裡太隱秘,自己都覺得無法實現,或者不知道原來這個是可以作為職業目標去發展的。

少數真的沒有職業目標的,通過自我探索和職場探索也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鮮少有客戶諮詢後真的沒找到目標的。

但為什麼這麼多人都覺得自己缺乏目標呢,這與成長環境分不開關係,又回到原生家庭上了。

我們在求職之前做的時間最長的一件事就是「學習」。

對於學習,很多人認為它是枯燥的,只是為了獲得一個好成績,或者他人的認可。

這與「工作」何其相似,很多人隨大流地認為工作就是為了賺錢,或者得到社會認可。

於是我們的「工作模式」很大程度上與我們真實的「學習模式」類似。

這裡加了「真實」二字,就是因為很多學霸看起來是學霸,其實是被外界環境壓迫所致。

我們以前的教育很有趣。

老師不懂職場需求、父母不關注孩子的優勢和興趣,反而更關注孩子的劣勢,逼迫孩子去學習,更關注成績這個數字。

好在現在教育逐漸在改革,父母也越來越成長。

有的大學還設置了個職業規劃這類課程,但是也形式大於內容。(曾擔任大學職業規劃大賽評委,看到大多數的規劃方案真的就只是個方案,執行落地性很小)

到了職場,沒有了外界束縛和要求,自己一下子就回到真實的學習模式了。

那就是沒有目標,不知道自己學習是為了什麼?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工作是為了什麼?盲目向前走,或者頂多是為了餬口養活自己。

在這樣壓抑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也許早就形成了內在的逆反心理,父母越催,自己越懶惰。

也許還有那麼一些報復心理:你們不是在意嗎?我偏不聽你們的,誰叫你們根本就不理會我的想法和感受。

從心理層面來說,這類父母看起來管得很多,其實管得不在點子上。

對於孩子的心理狀態缺乏認真的關心,所以孩子對學習、工作缺乏興趣和動力恰恰有隱秘的「症狀獲益」存在,就是:我有問題,我需要你的關心。

而父母的關心仍然停留在生存表面,因此很容易形成了死循環。

孩子出問題(我需要你的關心)——父母管、給建議(給的不是我想要的)——我繼續要——父母繼續管——孩子繼續出問題

結果要麼是父母包辦孩子的工作,孩子應付了事;要麼是父母狠狠心不管了,孩子可能成長、也可能自暴自棄。

「我沒技術、沒能力、沒有興趣愛好,我也想找工作,但是我找不到啊」看到這句話我都能想像到這位客戶說這句話時的神情和語氣,就像是對著父母說的。

可是真的如此嗎?以她的條件想要求職其實不難,難的是內在的心理卡點如何突破。

1、父母沒得選,看到真實的他們,接受他們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對是他們的錯,只是他們真的不知道自己錯了。

我曾經參與過一個「重生」的活動,有幸被一位學員選做母親的代表。她向我哭訴母親是怎樣的忽視她,要求她,她很難過。

作為她「母親」的我也很難過,但是我哭不出來,內在有一種無力感油然而生,同時又感到無比漠然,我的感覺是:我也很累啊!你覺得沒人關心你,可是誰來關心我啊。

「我」也沒有得到過父母的愛,「我」和愛人關係也很緊張,「我」也在拼命求生存,「我」真的沒有餘力再關心你的心理狀態了,「我」只能盡力保障你的物質條件,能讀完書、考上大學、能活下來就好了,「我」真的沒有精力了。

作為母親「我」是真的很想愛你,只是「我」連自己都沒有給出多少愛,真的沒有辦法再給出更多了。

我作為孩子也曾經抱怨過我的父母,但是當我為人父母了才知道他們真的不容易。

我們可以不接受他們的行為,但是我們可以試著接受父母就是這個樣子的。

他們不完美,他們有局限,但他們對我們的愛是真實存在的。

接受父母放在最重要的第一條,是因為不解決這個心理卡點,就算知道如何行動也很難行動起來。

2、明確工作是為了自己,找到自己的興趣

我們是為了自己而活,不是為了父母;即便是為了父母,也不需要盲從,更應該先顧好自己。

父母之所以擔心和恐懼,是擔心孩子不能照顧好自己,所以把孩子的責任搶了過去。

督促學業和找工作,但他們的所求不過是孩子能自己照顧好自己,他們才能卸下父母的重擔。

他們的能力有限,他們也會老也會離開我們,我們只有為了自己而活,為了自己工作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成熟、獨立的人。

成為這樣的人才能讓他們放鬆,不再焦慮,而他們放鬆了才會開始關注我們除了生存和物質以外的內在需求。

包容一下父母吧,他們其實有時候心理年齡還不如自己的孩子大。

所以正視自己的需求,不斷探索感興趣的方向,逐漸培養興趣方向上的能力,形成既喜歡又擅長的優勢領域,才能更好地在職場上發展。

3、尋找職業目標

如果自己探索,結合性格、能力、興趣、職場機會,這四者清晰的情況下基本能夠找到職業目標,如果做專業的職業諮詢會考慮得更全面。

從性格看適合做哪一類型的工作;

從職業興趣和能力看擅長做哪一類型的工作;

從價值觀、長遠願景看你期待的生活和職業特質;

最後結合職場機會和求職方法,幫助客戶修改簡歷、投遞適合的企業、輔導面試,支持客戶邁向理想的職位,走上正軌。

作為一個畢業才1年的職場新新人,不存在什麼「人生就這樣了」,機會真的還有很多很多,30多歲、40多歲的中年人都不認命,何況一個處在20多歲那麼陽光年紀的人。

要知道:你不認命,命就會認你!


諮詢師介紹:

【從業經驗】

工科出身,從工程師轉型HR,5年發展成HRD,具備十多年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熟悉教育、地產、網際網路、零售行業,歷經兩次職業轉型,親身經歷了從國企到私企、城市轉換、婚姻變化、全職媽媽復出、企業高管到自由職業者的過程。

2013年開始職業規劃諮詢之路,諮詢服務超過1000小時,包含:職場新人、職業轉型人士、職業倦怠、全職媽媽、中年危機人士,熟悉職場各階段人員的職業問題。

【擅長領域】

1、個人潛能挖掘、性格、興趣解讀、職場定位;

2、釐清內在卡點和矛盾,明確客戶內在真實的需求;

3、通過教練技術支持客戶培養出自主思考和職業規劃的能力,能夠在未來每個困惑時刻為自己做生涯規劃。

【諮詢風格】

關注每個人的差異化、邏輯思路清晰能快速把握核心問題、行動計劃詳細。

暖意與力量並存、感性與理性兼具。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人一生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培養興趣愛好,從自己不討厭的開始,才能把有限的資源用到刀刃上,才可能在有限的時光中讓自己藉助刀刃的光芒有所建樹。有了這個大前提,我們就容易選擇了。選擇了,培養興趣愛好就進入軌道了。
  • 興趣廣泛而無一精擅是不是一種悲哀?
    奶爸曾經是資深獵頭顧問,有著多年的名企工作經驗,他的工作橫跨網際網路,快消,重工等多個行業和領域,自己現在也在創業,對社會和職場都有非常深入的洞悉,今天分享他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章——《興趣廣泛而無一精擅是不是一種悲哀?》
  • 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
    我一直在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因為我個人覺得只有找到自己喜歡的行業,才能每天都充滿激情的去工作,但是還有一種說法是:「當你把自己的愛好發展成為職業,你將失去這個愛好。」所以人們常常把愛好和喜歡的職業連在一起,但是你喜歡,其實也並不代表你在這個行業一定就擅長。
  • 培養自己的多種能力與興趣愛好
    人的能力特長是可以通過自己的挖掘或者他人的幫助而發現的。人的能力之所以有高低,更可能在於你沒有找到自己的能力特長的方向。人的智能不是只有高低之分,而是還有類別差異。每個人可能在某個或某些方面有較大的特長,那麼當你發現後就可以加以自我有意識的培養。有一種理論稱為多元智能理論就是研究和說明這一現象的。
  • 人無癖,不可交
    張岱說:「人無癖,不與可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一個人若是沒有愛好,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對世界不再好奇,對生活不再熱愛,活得如一潭死水。這樣的人不值得交往,因為他對外物尚且如此無情,更不可能對人深情。
  • 忽然發現自己沒有什麼興趣愛好
    興趣愛好,可以讓我們不輕易被淹沒在平庸瑣碎的生活中,它偶爾會提醒我們眼前也有詩情畫意,也能讓生活芳香而絢爛。平時忙於工作和生活,沒有特別的感覺,忽然在閒下來的時候,卻糟糕地發現找不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到底是什麼,瞬間感覺人生被潑了盆冷水。
  • MBA複試:無領導小組討論如何找到自己定位
    在整個商討過程中,每個人的要學會找好自己的定位,更好的展現自己!,同時敢於發表不同意見,並支持或肯定別人的意見,在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基礎上根據別人的意見發表自己的觀點。這個思路不一定全部由自己提出,可以綜合眾人心智。你也在引導和總結其他同學思路的時候,體現自己的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 怎麼才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同時,又很羨慕那種可以把興趣和工作結合在一起的人。於是苦苦思索自己的興趣是什麼,自己適合幹什麼——但是無果。我能理解這種苦惱,因為我也被這個問題困擾過。好在我把這道題給解出來了,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分享經驗。直接說結果吧。之所以你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是因為你沒弄明白興趣是怎麼產生的。
  • 人無癖不可與之交:古代文人交往之中,為何非常重視個人愛好?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明末張岱的名言,揭示了知識份子階層深刻的內心活動,揭示了他們對真性情的追求。古代文人講究意氣相投,何為意氣,大點說就是現在強調的三觀,對人生社會基本的態度,小點來說就是相同或者相近的興趣愛好,他們是古人考察人品,經營友誼重要的參照。
  • 怎麼利用興趣愛好去搭訕
    相信大家在單身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搭訕或者有搭訕的想法過,但是總感覺搭訕不靠譜,其實利用興趣愛好,以及特定的場合成功率就會高很多,想知道方法嗎?一起來看看。培養一門擅長的興趣愛好:我身邊就有非常想學習搭訕的朋友,我給他介紹了很多的興趣愛好,他回答我說沒有動力,如果把學習興趣愛好和交女朋友掛上等號呢?我想大家應該就有興趣了吧?從女生喜歡的愛好當中挑選:但是興趣愛好有很多,我們該怎麼選擇,電腦遊戲算嗎?拜託,我們是去追求女生,興趣愛好自然是從女生的愛好列表裡找的,音樂(吉他)繪畫、攝影諸如此類。
  • 你身邊有很多用興趣愛好賺錢的項目
    馭爺ABC興趣賺錢法則A、是我們已有獨特天賦,B、是我們感興趣的事情,C、是我們相對擅長事情。對於C類。大部分人在從事,不論創業還是上班。不論喜歡與否,因為有經驗、熟悉,所以這種方式變現最快。最受人追捧。對於B類。少部分人從事。
  • 既沒專業特長,又無興趣愛好,不知找什麼工作好?試試這3類工作
    雖然我們常說在職場找工作都要根據自己的專業或者興趣愛好去尋找,做好職業規劃,這樣才容易做出成績。但在現實中有很多人學校學的專業過於空泛,不容易找到對標的具體工作,導致在找工作時候陷入迷茫。還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原因並沒有接受過專業性的培養,也不像勵志片中的人物一樣知道自己一生就是想畫畫,想唱歌,想寫小說,以這些為目標努力奮鬥著。很多人都沒有啥突出的興趣愛好,甚至可能興趣愛好就是個打遊戲,這樣的興趣愛好面試時也不能說啊。所以在尋找工作時候更是不知該如何下手,完全不知道選擇什麼樣的工作才好。
  • 如何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
    很多人都知道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甚至一大部分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到底是什麼,在哪裡。小編就來給這部分不清楚的朋友介紹一下如何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方法一:統計分析法。
  • 你的興趣愛好,暴露你的格局
    有愛好 孔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一個人如果沒有愛好,整天吃飽了沒事做,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張岱在《陶庵夢憶》中寫道:"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 面試被問及「個人興趣愛好有哪些」怎麼回答好?
    首先,你要知道這是一個文職工作,一般來說有兩方面的要求,一個是文字功底,另外就是穩定性。其次,這份工作更適合什麼性格的人來做,文靜、細心、耐心,還是熱情、奔放、不拘小節……  二、我的興趣愛好是什麼   很多人在聽到這一問題時,第一反應是「我沒有興趣愛好」。你真的沒有嗎?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關鍵在於你的定義是什麼。
  • 求職者面試時如何談自己的興趣愛好
    1.興趣愛好的選擇要與所應聘的工作相關     面試不是純粹的聊天,面試官的每一個問題都有其用意。應聘者在談論個人的興趣愛好時,需要選擇與崗位要求密切相關、能說明自己具備某種工作能力的興趣愛好。
  • 如何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
    ▲ 點擊上方音頻即可收上帝把我們每一個人這麼放在世界上,一定有他的用意,人的基因有這麼多種,一定組合了一部分東西是和別人不一樣的
  • 期末,老師給孩子的評價:無追求,無羞恥,無欲望
    還有一種情況就像燕姐家,家裡三個大人管一個孩子,每個人都有一套道理,經常是在教育孩子上衝突不斷,孩子也不知道到底聽誰的,長期以往,孩子特迷茫,對於生活也手足無措。前幾天在樓下,遇到燕姐,聊天中,她說:「真的不知道怎麼管教孩子了,老師打電話說了孩子學習情況,幾乎是對學習沒有什麼興趣,上次考試全班倒數第二。
  • 考上985卻不知自己興趣,沒有興趣愛好的孩子,考再高分也沒用
    這些"學生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除了學習好之外沒有任何的特點"。為什麼沒有興趣愛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差生?沒有目標這些學生可以說從小的目標就是自己的父母給自己定的學習第一名的目標,他們是沒有給自己制定目標的。
  • ...如何從興趣、性格、價值觀等與現實的衝突中,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
    我告訴小D:喜歡唱歌,但沒有專業技能和經濟條件,這是興趣和能力及個人的經濟環境不協調;想做管理顧問卻學歷受限,這是職業方向與學歷——硬技能系統的不協調;銷售工作影響了個人健康,無法平衡生活,這是核心技能與價值觀的衝突。職業規劃需要在個體的興趣愛好、性格天賦、能力優勢與價值觀之間找到一致性,讓這些要素相互支持、合作,這是職業定位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