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規定每天鍛鍊一小時 學生拒上體育課只為寫作業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學生在表演跆拳道。 資料圖片

  上周,《廣州觀察·教育周刊》對學校場館設施使用情況的大調查引發廣泛關注。不少讀者認為,要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開放體育場館僅是鼓勵孩子們運動的其中一個途徑。要做到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提出的「每天健身一小時」、「掌握一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等要求,更需要學校乃至全社會的努力。

  那麼,目前廣州的學校是否已達到國務院的《意見》要求?在當下的體育教學設置和考試指引下,要實現這些目標還有哪些難點?面對這些更具體的提法,各校又準備如何應對?本期教育周刊記者繼續深入廣州的中小學探尋解題之策。

  焦點1

  確保每天鍛鍊一小時有學生拒上體育課只為寫作業

  「要切實保障中小學體育課課時,鼓勵實施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計劃,確保學生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一小時。」《意見》的這幾句要求,嚴格意義上說是再次重申。

  記者查閱發現,早在2007年,國家就已經出臺《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當中已提及要「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此外,還對課時有細緻的規劃:小學1-2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

  時隔七年,記者發現,廣州不少學校都通過必修加選修課時的設置開展體育教學,並在每周安排專門的體育鍛鍊時間,配套達標。

  如廣州市鐵一中學,該校的體育必修課設置為初中三節,高中兩節;學校還在高中開設籃球、羽毛球、足球等七項選修科目。此外,每周還安排了兩節專門的體育活動課。該校體育科組長吳倩雯表示,由於體育場地較為充裕,廣鐵一中亞運城校區的學生每天下午4:50到5:30都安排了全校範圍的大課間活動。

  而在廣州市第一中學,該校則將體育健康課、田徑、遊泳納入體育必修課。除了平時的課間操以及每天下午放學後的體育活動時間外,該校還在周三安排了大課間鍛鍊時間。「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鍊還是能夠確保。」該校體育科老師陳鳳林介紹,學校還將活動課程與俱樂部活動相融合,將酷跑、健美操、滑板、街舞等10餘項學生感興趣的「時髦」項目搬進了課堂。

  不過,在一些體育設置相對落後的學校中,課表上的安排在實際操作中卻大打折扣。「一是場地器材各方面的制約,二是跟學校方面偏於重視文化課有關。由於高考、中考的要求,大家都願意多花時間在文化課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一線體育教師坦言。

  除了老師,部分學生的應試觀念同樣沒能轉過來。「學校每周四下午最後兩節專門安排了體鍛課,可卻有大批學生寧願宅在教室裡做作業,老師苦口婆心來趕都不出去!」荔灣區某市一級學校初中班主任陳老師稱,他曾嘗試在體鍛課鎖了教室門讓學生們都到操場活動,結果一些女生又跑到操場的樹蔭下做作業。

  此外,如何準確界定每天運動一小時,也讓部分老師感到疑惑,「每天運動一小時是每周平均算還是按每天來計算?如果當天沒有體育課,也沒有文體活動課,只是做廣播操的短短20分鐘,那麼當天絕對是不足夠的。」

  焦點2

  掌握一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中考「易得高分」項目受追捧

  根據《意見》,除了要保證學生每天的體育鍛鍊時間,還須「促進青少年培育體育愛好,掌握一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這無疑給學校的體育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

  事實上,早在201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已明確,但對於何為「掌握」仍未給出明確的判定標準。「如果一個學生上了五節籃球課,他的確了解一些技術,但遠達不到參賽水平,這算不算掌握籃球技能?」有老師發出疑問。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雖然廣州的不少學校都開設了體育選修課,但受到場地、設備、師資等多方面的制約,目前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門類仍是屈指可數。尤其是小學和初中,通過開展體育選修課來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仍有不小的難度。

  另一個現實是,「當下有中考體育考試這一指揮棒,很多學生選擇的項目都是易考能得高分的項目,而那些對技術要求較高的三大球等項目卻少有人問津。」一位初中體育教師稱,前兩年曾在學校做過一個摸底調查,結果過半學生的選考項是仰臥起坐,其次是跳繩和三級蛙跳。而選考足球、籃球和排球相關項目的總人數不足三成。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為了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廣州中考體育政策已歷經多次變動:先是2011年體育選考科目由16項縮減為12項;到了2013年,必考項目從原來的200米改為800米/1000米;選考項目則再次「瘦身」成在立定跳遠、三級蛙跳、一分鐘跳繩、投擲實心球、推鉛球中五選一。

  更為關鍵的是,從去年起,中考體育總分則從以往的統一考試「一錘定音」,變成由統一考試和體育素質綜合評價兩個部分構成。體育考試由統一考試和體育素質綜合評價兩個部分組成,總分為60分,其中統一考試40分,體育素質綜合評價20分,計入考生學業考試總成績。

  對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將體育綜合素質納入總分,有利於激發學生認真上好三年的體育課,提升身體素質。「但隨著選考項目的瘦身,學生課外練習的項目大多集中在跑、跳、投項目上,無形中可能縮窄了學生運動技能的開發培養面。」對此,有不少聲音提議,能否將《意見》中頗為重視的三大球,或者更多的基礎項目納入中考選考項目中。

  ■提議

  各校挖掘

  一兩門特色項目

  開體育特色課程

  面對體育課時有限、體鍛課容易「有名無實」的現實,有家長提議,能否將體鍛課或其他大課間活動時間,設置為體育興趣小組活動。「類似於目前的學生社團活動,讓所有學生都自主選擇自主參加一個體育興趣小組,基礎項目的興趣組可以由學校發起開展,其他項目則由學生向學校申請開展。」家長盧先生建議,學校可按照各小組的人數和場地設施進行調控把關,具體管理交給學生,定時可舉行一些賽事激發參與的積極性。

  除了普及體育興趣和基礎技能,多位受訪者還提出,應鼓勵各校都根據自身的師資和場地等實際情況,開發一到兩門作為特色項目大力開展。「各校在各個項目上全面開花目前是不現實的,但可以挖掘學校的某一優勢資源來開展特色項目,如擁有專業足球師資的學校在組建足球隊的同時,在課內加入足球特色課程;擊劍隊有傳統優勢的學校,可在課內普及擊劍基礎,等等。」一位資深體育評論員提議。

  對此,記者了解到,目前在一些體育傳統項目學校中已有一些好經驗:如作為國家級遊泳傳統項目學校的廣州一中。該校的體育課時是按照泳季來安排的,有兩個課程表。其中5-7月、9-10月兩個時間段會開設遊泳必修課程,在全校普及遊泳項目。

  據介紹,一中還通過聘請外教的形式,與體校合作。加上21名體育教師,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分項教學的需求。

  記者 畢嘉琪 實習生 冉傑 通訊員 徐仲奇 張育平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
    教育部針對委員的提議做出回應,要求確保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一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時間幹別的。那麼,為什麼要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為了考出好成績,很多學生忽視了體育鍛鍊,學校也推波助瀾,讓文化課擠佔體育課時間,然後催著學生拼命學習。很多學生每天學到深夜,還是做不完作業。他們的身體日漸肥胖,卻得不到什麼有效的鍛鍊。即便是跑操,還要被要求拿著課本,一邊跑一邊背誦。那麼,這樣的體育鍛鍊還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嗎?簡直就是形同虛設,並沒有什麼意義。
  • 每天不少於2小時!安徽要求為學生布置體育家庭作業!
    為減少校園裡的「小眼鏡」,我省要求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以及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等,保障學生校內、校外體育鍛鍊每天不少於2小時。(網絡資料圖)記者了解到,自2019年以來,我省近視防控各成員單位認真落實國家八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完善體制機制,構建聯動格局,壓實主體責任,通過實施視力健康教育促進工程、陽光體育運動促進工程、減輕過重課業負擔工程、教室光環境達標工程、視力健康綜合幹預工程、家校聯動工程等6大工程,合力推進全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深入開展
  • 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 教育部:教會學生運動技能
    央廣網北京5月10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天體育課不上了,改上數學!」對於許多70後、80後,這是從小學到中學在課堂上聽了一遍又一遍的話。轉眼十幾、二十年過去,體育課時間不能保證的問題,其實仍然沒有完全解決。
  • 體育課必須留作業,你寫體育課作業的樣子可能是這樣的……
    近期,在一場關於體教融合保證青少年健康發展的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談到未來的體育教育改革時,提出未來體育課必須留作業。「體育課留作業」一時間引發熱議。沒想到,小時候的玩笑話,「最想寫體育作業」,居然有一天成為了現實。
  • 體育課說取消就取消?以後不行了,學生每天必須要確保鍛鍊1小時
    校園裡,美麗的操場,是學生放飛心情的樂園。在操場上,每一個孩子都是開心快樂的。他們像撒歡的小馬駒,盡情地跑啊,跳啊,叫啊!可是,在很多地方,不少的學校,體育課快要被叫停了!如今又有人提出「將小學體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我們來看看。
  • 體育老師的春天?教育部: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 嚴禁擠佔體育課
    近日,教育部針對在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關於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的提案做出回應,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1小時回應指出,要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
  • 學校要求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鍛鍊大有裨益,為何學生喜憂參半
    其中,重點提出95%的學校要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都要有一小時的體育鍛鍊時間,確保學生通過體育鍛鍊掌握一兩項運動技能,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育教學改革特色。此條消息一出,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為了達到目的,然後讓學生4:30起床鍛鍊一小時」「作業多怎麼辦?
  • 「體育老師有事,這節課我來上」教育部回應: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
    然後勉為其難地幫體育老師自己加班給大家上個課!,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長期以來,我國缺乏科學系統的健康教育體質監測和幹預體系,每天鍛鍊一小時的學生不足30%。,例如:課間操,保時保質地讓學生做好每天的課間操,分別為隊列變化、拍手操、武術操、健力操和放鬆操;長跑,配著愉快的音樂,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鍛鍊身體素質。
  • 「每天鍛鍊1小時」難倒一些學生 家長:學校應適當增加鍛鍊時間與方式
    12月1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山東省全民健身條例》規定,要保證學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在德州,中小學生是否能保證一天1個小時的鍛鍊時間?家長們對此規定持什麼觀點?
  • 每天一節體育課!這裡的學生收穫的不僅僅是健康
    新華社成都9月7日電(記者李倩薇)記者在成都市錦江區鹽道街小學得勝分校見到周家弘時,她正在上新學期第一節跆拳道品勢訓練課。在剛剛過去的暑假,她所在的校跆拳道代表隊赴江蘇省無錫市參加了一項全國比賽,並獲得銅牌。
  • 教育部: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答覆指出,要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9〕32號)明確要求中小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
  • 擴大學生體育鍛鍊參與度 為學生健康「增值」
    8月29日消息:「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這既是教育行政部門落實黨和政府的要求,提高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硬規定」,也是優質教育為青少年學生提供人文關懷的「軟實力」,更是現代學校落實素質教育的「晴雨表」。在上海,推行「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已有多年,它的落實狀況究竟如何?憑想像總是模糊,憑印象不免武斷,憑匯報難免失真。
  • 安徽要求為學生布置體育家庭作業!
    為減少校園裡的「小眼鏡」,我省要求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以及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等,保障學生校內、校外體育鍛鍊每天不少於2小時。記者了解到,自2019年以來,我省近視防控各成員單位認真落實國家八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完善體制機制,構建聯動格局,壓實主體責任,通過實施視力健康教育促進工程、陽光體育運動促進工程、減輕過重課業負擔工程、教室光環境達標工程、視力健康綜合幹預工程、家校聯動工程等6大工程,合力推進全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深入開展。
  • 高中學生百分百「每天鍛鍊一小時」,能普及推廣嗎
    為了落實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要求,錫山高中歷經「課程結構變化」、「運動時間增加」、「教師增量」等多階段實踐,於2015年整體構建了巔峰體育課程體系及其運行機制,以「天天一節體育課」呈現了「每天鍛鍊一小時」的解決方案。 以學科宣言明確課程追求。
  • 嚴禁擠佔體育課!教育部發文規定每天至少活動一小時
    近日,記者從教育部網站獲悉,教育部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424號(教育類033號)提案答覆的函中表示,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 安徽要求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以及布置體育家庭作業
    為減少校園裡的「小眼鏡」,我省要求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以及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等,保障學生校內、校外體育鍛鍊每天不少於2小時。記者了解到,自2019年以來,我省近視防控各成員單位認真落實國家八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完善體制機制,構建聯動格局,壓實主體責任,通過實施視力健康教育促進工程、陽光體育運動促進工程、減輕過重課業負擔工程、教室光環境達標工程、視力健康綜合幹預工程、家校聯動工程等6大工程,合力推進全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深入開展。
  • 「一校一品」上好體育課
    在此基礎上,學校注重挖掘和培育學生特長優勢,開設體育類校本課程,形成了以健美操為代表的體育特色活動,學生隊伍曾連續數年在全省中小學生健美操錦標賽中獲第一名,還拿過多個全國賽事一等獎。軍體拳則是體育教學的創新嘗試,惠州市東江高級中學將軍事訓練內容融入體育課,增強體能,「野蠻其體魄」,錘鍊意志,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 東莞一高校推出體育「雲課堂」,學生足不出戶上體育課
    打開App學習室內鍛鍊方法據介紹,為了確保全校310個行政班、1萬多學生的體育公共課教學質量,該校體育教學部教師充分利用微信、QQ、學習通等信息化手段開展線上教學,並對教學質量保證、組織實施辦法做了詳細的規定和要求。
  • 虎爸規定:每天玩不夠2小時不準寫作業!還有這等反向神操作?
    從孩子正式走進校園的第一天開始,寫作業就成了每個家庭面臨的難題,孩子每天寫作業都要耗費好幾個小時孩子痛苦,父母焦慮,寫作業似乎成了孩子學習的「魔咒」。硬核虎爸走紅:每天玩不夠2個小時,不準寫作業!最近網上有位硬核爸爸走紅,因為他給兒子的規定是:「每天玩不夠2個小時,不準寫作業!」
  • 「體育老師有事,這節課我來上」教育部回應:確保每天1小時
    8月20日,教育部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424號(教育類033號)提案答覆的函中表示,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長期以來,我國缺乏科學系統的健康教育體質監測和幹預體系,每天鍛鍊一小時的學生不足30%。在今年的5月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紅髮言時建議將學生體育教育納入教育現代化評估指標,逐步增加體育成績在日常考試、升學測試中的佔比。這次教育部的答覆就是對這一建議的正式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