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對話:班長王傑當年是一個什麼樣的年輕人?

2020-12-12 中國軍網

聯學聯育活動中,坦克一連中士車長劉江昌來「王傑班」鍛鍊,有一天擦拭房間裡王傑雕像時,他感覺「有一根經脈被打通了」,請看《解放軍報》的報導:

穿越時空的心靈對話

■李懷坤 應學良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戴 強

「像王傑那樣當班長」主題演講比賽,是這個旅每年組織的活動。王 磊 攝

「王傑是一個真實的、可敬可學的英雄,距離我們並不遙遠」

一聲招呼,8名戰士靠攏過來,與記者席地而坐圍成一圈。來王傑生前所在部隊採訪,話題自然離不開英雄。

「王傑犧牲時跟你們年齡差不多,你們知道當年王傑是一個什麼樣的年輕人嗎?」對於記者的這個問題,幾名戰士竟然有些尷尬,一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回答不上來。

「王傑的槍我們扛,王傑的歌我們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為革命,永遠跟著黨……」雖然說英雄讚歌一唱幾十年,可並不是每名官兵都能準確理解歌詞中的含義。特別是下連來到「王傑班」的新戰士,有的不理解連隊二樓牆壁上貼著王傑的「人生三問」:什麼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麼是前途,革命事業就是前途;什麼是幸福,為人民服務就是幸福。「王傑班」班長李俊坦誠地告訴記者,對於這種數十年如一日的薰陶,個別90後戰士對此並不能完全理解。

「究其原因,王傑在一些官兵心中只是距離自己很遙遠的一個符號。」「王傑生前所在連」原指導員張威說:「學習王傑,首先要還原一個真實的王傑。」他拿出一本王傑日記,邊翻邊說:「王傑也是一個曾經有缺點、慢慢成長的英雄,距離我們並不遙遠。」

「王傑一開始愛吃零食,慢慢學會了節儉;訓練場上,他手裡磨出的厚厚老繭,也是一次次掉皮掉肉的積澱;渴望入黨,屢屢沒有得到批准,也曾想不通。」作為「王傑班」第30任班長,李俊對英雄的事跡十分清楚。

「清楚真實的王傑是什麼樣子,知道他是怎樣一步步成為英雄的過程,所以當年和我們同齡的王傑是可觸可摸、真實可學的身邊榜樣。」李俊從一個體質偏弱的訓練後進分子,到集團軍地爆分隊比武考核中綜合成績第一名的精武標兵,這段「逆襲」之旅,與王傑精神的影響不無關係。

年初,旅裡開展聯學聯育活動,分批組織其他連隊的班長、黨小組長等骨幹,到「王傑班」鍛鍊一個星期。

學習上人人能講一串英雄故事、訓練場上能把全營尖子比下去、打掃衛生能蹲著把全連樓上樓下擦個遍……看著「王傑班」戰士如此優秀,坦克一連中士車長劉江昌有一天擦拭房間裡的王傑雕像時,他感覺自己「有一根經脈被打通了」。

「比建設部隊更難的,是建設這支部隊的精氣神」

「你是哪個部隊的?」「王傑部隊的。」

「你知道老班長王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是我們學習和崇拜的英雄!」

「那你應該怎麼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血戰到底。」

4月21日,全旅新轉隸官兵齊聚大禮堂,觀看一段34歲老兵林德華參加2014年8月「坦克兩項-2014」國際邀請賽的視頻。

在前9天比賽中國隊排名第八的情況下,關鍵的650米障礙賽即將開始。「砰」的一聲槍響,林德華如一支利箭離弦而出,「3分47秒!全場第一名!中國軍人了不起。」國際評委豎起了大拇指。

正是因為這一次勝利,中國隊成功逆轉,晉級決賽,並最終取得了體能團體第一、技能團體第三的好成績,林德華也被俄羅斯國防部授予「最佳單車獎」和「國際合作戰鬥友誼獎」。

其實,剛入選時,林德華在40餘名高手中僅排倒數第四。他的榮辱觀,源於「兩不怕」精神的催生砥礪。

「小綿羊」上不了戰場,「萌寶寶」打不了勝仗。承平日久,少數官兵錯誤地認為「拳打腳踢拼刺刀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血性只能成為空洞的口號」,有的甚至說「我家只有我一個,打仗不缺我一個」。

劍之鋒靠士氣,劍之魂靠血性。採訪中,旅領導特別強調這一點,他們堅持用「兩不怕」精神「補鈣壯骨」,錘鍊「狹路相逢勇者勝、面對強敵敢亮劍」的血性膽氣,把一塊塊普通的「鐵」,鍛造成堅硬的「鋼」。

「槍自己是不會動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強有力的手來使用它們。」演訓場上,受到「兩不怕」精神催生砥礪的還有偵察營營部四級軍士長楊國軍。

在戰區組織的一場紅藍雙方實兵對抗演習中,楊國軍奉命深入「敵」陣地核心部位潛伏偵察92小時。

「『敵人』大規模搜山就搜了7次,小隊巡查最多5分鐘來了4組,沒有補給,缺乏飲水,只能抓蛇蟲充飢……」說起潛伏的艱難,楊國軍眉頭緊鎖:也不是沒有想過主動暴露,早早結束「活受罪」。

「戰場上,這意味著要有多少戰友枉死!王傑部隊的兵怎麼能當孬種!」楊國軍咬牙堅持,為部隊發回情報信息360餘條,偵察到「敵」指揮所、炮兵陣地、通信樞紐等重要目標。

血性十足的兵是訓出來的,英勇善戰的部隊是打出來的。「比建設部隊更難的,是建設這支部隊的精氣神。」旅領導說,血性的砥礪體現在一次次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

「立志做一個現代化的王傑」

「1961年清明節,金鄉一中全體師生祭掃羊山戰役烈士陵園,青年王傑深受教育鼓舞,從此堅定了參軍報國的志向……」前不久,在「弘揚『兩不怕』精神模範連」榮譽室裡,多次當選「學習王傑先進個人」的戰士趙宇,為下連不久的新戰友深情講述「王傑掃墓立志」的故事,精彩的解說贏得大家陣陣掌聲。

27年前,趙宇的父親趙志軍曾擔任「王傑班」第十四任班長。期間,趙志軍帶領全班戰友完成任務出色,榮立三等功1次,全班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

在父親的鼓勵下,正在讀大三的趙宇保留學籍報名應徵,沿著父親的足跡參軍報國。離家前,趙志軍從箱子裡拿出3本書交給趙宇。這3本書是之前趙志軍參加王傑同志犧牲50周年紀念活動時,「弘揚『兩不怕』精神模範連」黨支部贈送給他的紀念禮物。

趙宇如願以償,被分配到父親當年戰鬥過的王傑生前所在部隊。剛到部隊時,趙宇的軍事素質基礎薄弱,但他始終以「兩不怕」精神激勵自己,工作積極、訓練刻苦。連隊幹部說,每次組織隊列和體能訓練時,趙宇都虎氣十足,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豐富「兩不怕」精神的時代內涵,引導官兵學習已經離去52載的英雄,必須與時俱進。40多年前,數學家華羅庚在參觀該連時,題詞勉勵官兵「立志做一個現代化的王傑」。這句話激勵著一茬茬連隊官兵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官兵們告訴記者,「一支步槍,一桿梭鏢,拳打腳踢拼刺刀」的時代已經過去,如果滿足於簡單的操作,即使手上老繭的厚度可用尺子量,流下的汗水能用臉盆裝,也打不贏現代化戰爭。據介紹,該旅還採取推送《王傑日記》APP等舉措,讓官兵們把學王傑與爭當「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時時對表,做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王傑傳人。

相關焦點

  • 站在這面穿越時空的鏡子前
    1965年7月14日,裝甲兵某部工兵一連班長王傑,在組織民兵訓練時突遇炸藥包意外爆炸。為保護在場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幹部,王傑捨身撲向炸藥包,獻出年僅23歲的生命。同年11月27日,國防部命名王傑生前所在班為「王傑班」。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王傑犧牲後,一座老班長的半身銅像成為「王傑班」的傳家寶。
  • 當年威嚴的班長,輟學沒幾年,就進了監獄
    初中的時候,班長是街上人,人高馬大,比同齡的同學都要壯實和成熟,自然在班裡甚為驕橫。同學們都怕他,不論男女,只要違反紀律,他都會不給你一點情面。一巴掌就下去了,你也不敢吱聲。現在想想,日本鬼子當年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老百姓都害怕啊。看樣子班長當年的殺傷力也夠強。反正我是害怕,記得一次晚自習,我正在全神貫注看一本課外書,突然一個大巴掌從天而降,我直接懵了。模糊中,我看見班長那張國字臉兇神惡煞般,虎視眈眈得看著我。課外書被沒收,在教室外頂著寒風站了一節課。
  • 同學聚會班長遲到,無意聽到同學對話,一氣之下踹門而入!
    同學聚會班長遲到,無意聽到同學對話,一氣之下踹門而入!現在中國的經濟和網際網路都迅速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都有了顯著地改善,而現在社會中,除了親情和戰友情,最深的情誼不過是同學情,小編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就是這樣一件事,同學聚會班長遲到,無意聽到同學對話,一氣之下踹門而入!這是怎麼回事呢,聽小編為大家慢慢講解。
  • 雲龍分局警營王傑班走進王傑小學開展紅色教育主題課
    9月10日上午,雲龍分局「警營王傑班」民警代表走進王傑小學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王傑精神」紅色教育主題活動,並向教師們送上節日祝福。王傑小學校長、王傑派出所教導員、分局政治處、內保大隊相關負責同志及「警營王傑班」民警代表參加活動。
  • 《當好班長的84個細節》
    定價:20.00元    細節決定成敗 班長也不例外    在統率千軍萬馬的將帥心中,「班長是軍中之父    在共和國軍隊的史冊中,一個個傑出的班長,給威武之師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張思德、羅盛教、雷鋒、歐陽海、王傑、武文斌、向南林、劉慶忠……他們響亮的名字,成了部隊的「品牌」;他們的一言一行,成了人們認識部隊的窗口,成為青年步入軍營的青春偶像。    修訂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2010年8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中明確規定:「班長必須經3個月以上的集訓。」
  • 王傑深夜發文《珍重》道別,這個滄桑的男人早已筋疲力盡
    在80後的音樂記憶裡王傑就相當於周杰倫在90後心中的地位,同樣是詞曲原創,同樣高產出一首首膾炙人口的音樂,不同的是早在多年以前王傑經歷的那場轟動全國的「重災難」之後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被助理在杯子裡下毒,毀了嗓子)2010年在北京開了第一場復出演唱會
  • 要結婚的王傑用這張單曲唱片的主打歌曲上了春晚,可惜愛得短暫
    2014年王傑在《直通春晚》總決賽上,他和齊秦、郎朗一起擔任了評委。當時很多人都在猜想這是王傑要上春晚的前奏。而王傑卻坦言到:「我不會上春晚,因為我的很多歌不適合喜慶的氛圍,但我這次有機會幫助大家選了適合上春晚的人,春晚的機會還是留給年輕人吧。」
  • 王傑無預警退出歌壇,一首《安妮》告別舞臺,讓人淚目
    《金曲撈》是一個致敬經典歌曲的節目,把歌手之前專輯中不是主打歌曲沒有被大眾熟知的歌曲重新以新的形勢演唱,讓大家重新熟悉,其中還是出現很多好聽的歌曲的。而且歌手也會講述關於這首歌的故事。是一個很不錯的節目。
  • 王傑來自心底的吶喊,《安妮》給人一種歷經滄桑的感覺
    「安妮,我不能失去你,安妮,我無法忘記你,安妮,我用生命呼喚你,永遠的愛你」這是著名的臺灣歌手王傑在1987年發行的一首歌曲,現在也經常被很多年輕人用來當做是表白的歌曲,其實這個首歌的歌詞也的確是非常的坦白,雖然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的「安妮」是誰,但是通過這誠摯的歌詞,就能看得出來,
  • 被毒啞的王傑,今天57歲了:年少愛聽他的歌,再聽已是傷心人
    王傑年輕時但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是,王傑的確老了。年輕時,他身體瘦弱,展現出一個年輕人的俊朗和骨感。年歲漸長,他體態顯得臃腫,有了啤酒肚,當年的風流倜儻隨風散去。歌聲也遠不如年輕時清亮了,變得低沉、沙啞,當然那是一杯毒飲料的後遺症。儘管在「毒飲料」事件2年後,王傑宣布復出,並且聲稱治好了自己的嗓子。但當年動人的嗓音,卻再也沒有了。不過,喜歡他的人,倒是從中品出了另一翻人生況味。
  • 回味一首王傑的金曲《寂寞之鴿》聽了這首歌,你會變傷感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對於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人來說,王傑可謂是當年除了香港「四大天王」之外,比較爆紅的臺灣歌手之一。當時的年輕人,特別是男孩子,常以王傑為偶像。就因為王傑的MV裡多出現摩託跑車,王傑戴上頭盔騎著摩託「拉風」的畫面,所以,能有一輛跟偶像王傑一樣的摩託跑車,也成為那個時代青年男生的夢想。
  • 當年的學霸班長成了家庭主婦,是犯傻嗎?
    在聚會中,我可以很興味地觀察、了解,那些曾經一起聽課考試,起點差不多的老同學們,都各自活成什麼樣了?同學聚會幾乎沒有人齊的時候,而那些不在場的人,也很容易成為大夥的「談資」。「哎,班長最近怎麼樣了?」顏值高智商高能力強,在我們看來,這樣的女子就是「天之驕子」,以後肯定大有前途,得什麼樣的男人才能配得上呀。高考時,她正常發揮,考上了重點大學,後來還讀了研究生,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再後來,她結婚了,對象不是我們以為的「人中龍」,就是普通的上班族。
  • 王傑的嗓子為什麼會變啞?消失的「流浪歌手」
    提起王傑,大家一定都挺過他的歌曲,比如《一場遊戲一場夢》、《安妮》等等。可是後來王傑的嗓子為什麼會啞呢?其實關於王傑嗓子啞的事情眾說紛紜,有的說是他自己想像出來的,是他自己喝酒抽菸導致了嗓子變啞。也有人說確實是有人在他的咖啡裡下了毒,而且懷疑這個人就是當時和他一個同一個經紀公司的歌手嫉妒他,因此投了毒。但是不管怎麼說,成龍大哥曾經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的那句話是非常的中肯的,「我希望王傑把投毒的這個人的名字寫下來,然後把他封存100年或者200年,以後留給世人來評價這次王傑嗓子變啞的事件。」
  • 偶像練習生超越時空的對話!你的愛豆果然不是一天煉成的!
    小鬼(王琳凱)的時空對話2008年,北京正在熱熱鬧鬧地舉辦地球上最豪華的奧運會。王子異的時空對話2012年的王子異,還是進山中學(山西著名的重點中學)的一名高中生。朱正廷的時空對話從朱有財、人間GUCCI,到朱仙子,朱正廷的人設似乎才開始被大眾牢牢記住並認可。
  • 王傑,還是老了?巔峰時一個人PK四大天王,被人下毒失聲
    王傑在歌壇消失了這麼多年,如今還能有這麼多鐵粉,緊跟動態有愛發言,說他自己心中永遠不老,可見他的影響力有多深遠。「老的是年華,不變的才是永恆。」巔峰時期的王傑,可媲美當年的四大天王。實力之恐怖,令他成為歌壇巨將,同時也為自己埋下了禍根。
  • 王傑《誰明浪子心》,音樂裡有一種人生
    ——林達陽當看到這段話的時候,忍不住會思考人與時間的關係,人與世界的關係,時間沉澱之後,人會變成什麼樣子,歷經世事之後對於人生的思考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人生百態,都可以幻化成不一樣的形勢。音樂便可解讀這一種經歷和人生。一種音樂,一種不一樣的思考。依舊是一個人,一首代表歌曲。
  • 周軼君:被性侵女生多數拒絕指證王傑 或因不願失去助學金
    你知道就是這個人叫王傑。 周軼君:唱歌的。 竇文濤:王傑還是英雄,咱們樹的榜樣。 周軼君:我以為你說唱歌那個。 竇文濤:你不知道王傑是誰吧? 許子東:這不同時代的王傑。 竇文濤:不同時代,咱們那個時代的英雄。 許子東:雷鋒王傑。 竇文濤:王傑是什麼世紀來的?
  • 港娛未解之謎:到底是誰毒啞了王傑的嗓子?謝霆鋒為最大嫌疑人?
    這件事對於王傑來說,簡直就是不小的打擊,王傑也不只一次說出了自己知道這個人的誰,並且這個人還在娛樂圈活躍,但是自己不能夠說出真相,只能夠默默忍受這種命運帶來的結果,不管真相如何,王傑確實足夠令人感到悲哀。 事業受到影響或許沒什麼,但是一個歌唱大家不能夠在唱歌,不能夠在舞臺上釋放自己,是一件多麼令人痛苦的事情呢?
  • 狀元王傑的傳奇人生
    在那個年代,但凡混到了這個份上就應該考慮娶二房了,可是這對王傑的父親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這年冬天,王傑的父親早早起來出去拾糞。走到半路上,他就撿到了一袋銀子。一個窮人,忽然有了一袋子銀子,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呀!許多傳說都教會我們,這是上天的恩賜。然而這個飽經滄桑的倔老頭卻不這麼想,他圪蹴到路旁,吧嗒著旱菸,在嚴寒中眼巴巴地等著失主回頭來找,直至物歸原主。一年多後,王老漢喜得貴子,生下王傑。
  • 華語樂壇頭號失蹤者,為王傑譜寫經典之後,生死成謎
    王傑在歌壇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憑藉他個人的奮鬥與才華,極具辨識度的嗓音和獨樹一幟的唱腔,流露出來的悲涼與滄桑,契合了時代的感傷,他桀驁不馴的浪子形象,輕而易舉的成了當時彷徨與憂傷的臺灣年輕人的偶像。捧紅王傑的幕後「三駕馬車」王傑踏入歌壇的時候,適逢臺灣流行音樂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黃金」體現在當時湧現出的音樂人,能夠很好的抓住時代脈搏,把握藝術與流行的平衡點。諸如當年的李壽全、陳志遠、梁弘志、羅大佑、李宗盛、小蟲等人,無一不是臺前幕後的大師級人物。而王傑的成功,也離不開一支由大師班底組成的幕後團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