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孩子送英美留學,讓別人家孩子上街攻擊警察,良心不會痛嗎?

2020-12-24 騰訊網

在一些港島內外社交平臺上,還有人不斷煽動年輕人上街對抗,甚至叫嚷「以眼還眼」「以命換命」。只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國、英國去留學鍍金,讓別人家的孩子「上前線」攻擊警員,這是不是有點不道德,難道良心不會受到譴責嗎?

4日下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訂立《禁止蒙面規例》(簡稱《禁蒙面法》),將從今天凌晨起實施。

香港警方5日凌晨緊急召開記者會。警方表示,4日晚上香港多個地區再次發生嚴重的暴力事件。有大批暴徒圍攻一名便衣警察,該警員因自衛而開了一槍,更有暴徒試圖搶槍。警方嚴厲譴責4日發生的暴力行為。

在香港採訪多日的上觀新聞記者

發來了最真實的記錄和感想

1日下午在香港荃灣,一群所謂的「勇武派」手持鋼管瘋狂襲擊警員。警員在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時,開槍擊傷了衝在最前的暴徒,應聲倒地的黑衣人是個中學生。回看網上流出的現場視頻畫面,只要不心存偏見都能作出判斷,警員當時開槍完全合理合法。這也是修例風波發生3個多月以來,警方首次向極端分子使用實彈射擊。

說實話,聽到這個消息我並不吃驚。因為之前警方已經多次朝天鳴槍驅散暴徒,而在前一天的警方下午4點發布會上,警隊公共關系科總警司謝振中已經呼籲各方要和平、合法地表達訴求,並說近期發生的暴力行為已經跟恐怖主義行為越行越近。

港島媒體普遍認為,警方這一槍可能會影響局勢下一步走向。因此,各方都應該冷靜下來想一想,如果不盡力讓局勢逐步降溫,而是放任暴力繼續失控放大,那麼無論是警方還是暴力示威者,生命受到威脅的機率只會越來越大。

在港的這段時間裡,我總有一種感覺,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香港社會、國際社會總有一些人給這些年輕人不切實際、不負責任的「英雄感」與「成就感」,使他們在攻擊警方、打砸燒時完全沒有負罪感與愧疚感。我想,在香港社會日益無法忍受無休止的暴力、特區政府回應民生與傾聽民意的當下,各界是不是應該努力把這些年輕人拉回正軌,讓他們不再鑽牛角尖、不再一條道走到黑?

最起碼的一點,那就是「和(平)理(性)非(暴力)」應該果斷地與所謂「勇武派」「割席」,向後者發出「暴力不能為香港全社會所接受」的信號。曾幾何時,有些人把「和理非」與「勇武派」看作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往往是下午「和理非」遊行,晚上「勇武派」上場。但如今看來,黑衣人的行徑早就不是這個社會要不要民主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接不接受暴力統治的問題。作為亞太金融中心,社會穩定與法治完善一直是香港引以自豪的立城之本。如果任由暴力劫持整個香港社會,傷害的不僅是這些無知的年輕人,更是整座城市的未來。

還有,就是那些反對派。這段時間以來,媒體鏡頭都放在了衝突現場,反對派的聲音似乎少了點。他們是在用這種和稀泥的曖昧方式支持黑衣人,還是躲在幕後企圖「坐享其成」?誠然,如今泛民政客多淪為風波的配角,但不代表這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完全失去了政治影響力,看著身處險境的孩子們,更不應該漠視自己的社會責任。

當然,我也在想,或許真有人希望看到流血、看到傷亡,這樣就能火中取慄,謀得更多的政治利益。因此,在一些港島內外社交平臺上,還有人不斷煽動年輕人上街對抗,甚至叫嚷「以眼還眼」「以命換命」。只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國、英國去留學鍍金,讓別人家的孩子「上前線」攻擊警員,這是不是有點不道德,難道良心不會受到譴責嗎?

或許是「沉默的螺旋」的原理,輿論場上對「勇武派」說「不」的還是少了一些。但我身邊這樣的例子不少:去冷清的商店買東西被請了出去,店員無奈地說「馬上要示威了,所以要落閘(關門)」。坐在計程車上,司機看著前面道路被示威者佔據,不得不掉頭駛回。酒店清潔工阿姨望著樓下黑壓壓的人群直搖頭,甚至說這些人「中了什麼毒」,並囑咐我「出去一定要當心點」。這些都讓我堅信,黑衣人背後的支持者,絕對不會像他們自我想像中的那麼多。

這段時間,在與當地人聊天時,我總問他們:「等這事結束後,你有什麼打算?」對方總會很高興地跟我講計劃。當我接著問他:「你覺得這件事怎麼結束、什麼時候結束」,對方興奮的眼神總會逐漸黯淡下來。作為一名記者,我在香港的採訪總會有歸期,但對於當地人來說,日子還得一天一天地過下去。

既然日子是自己的,那最後還是要靠自己來把握。不是嗎?

附今日凌晨香港警方記者會詳情

警方表示,4日晚上香港多個地區再次發生嚴重的暴力事件。有大批暴徒圍攻一名便衣警察,該警員因自衛而開了一槍,更有暴徒試圖搶槍。警方嚴厲譴責4日發生的暴力行為。

香港警務處公共關系科高級警司餘鎧均表示,4日中午有示威者開始在中環地區非法集會並發生了一些暴力行為。到了傍晚,暴力行為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到全港14個區。暴徒們扔汽油彈、縱火、堵路、打人、破壞商店和港鐵站。港鐵多個車站因此停止服務,一些商店被嚴重破壞,貨物散落一地,包裝盒裡的電子產品不翼而飛。更有暴徒如劫匪一般撬開銀行閘門,在裡面縱火。暴徒的行為實在令人憤怒和厭惡。

警方通報,在4日晚間21點左右,有大批暴徒在元朗區襲擊一名便衣警員。該警員倒地後被多人圍毆,生命受嚴重威脅,為保護自己曾開一槍。警方表示,在警方行動指引裡面,警員可以在保護自己或者他人免受生命危險的前提下開槍。根據現場的畫面,當時是有大量的暴徒圍毆攻擊該警員的頭部與背部,警員完全寡不敵眾。在這個情況之下,該警員的開槍是合法合理的。

警方另外還表示,在該名警員開槍之後,仍有暴徒向其投擲汽油彈,令他身體一度著火。該名警員脫身時,其手槍及子彈彈匣掉落在地上,有暴徒嘗試搶走槍枝,被該名警員及時制止。警員在打電話增援期間,再次被暴徒投擲汽油彈,腳部一度著火。而在該名警員撤退時,未能及時拾回子彈彈匣。警方提醒市民如拾獲子彈或子彈殼,必須交還警方。任何人無牌藏有彈藥均屬違法,一經定罪,可判處罰款十萬元及監禁十四年。

至於警方接到報案稱有一名男子因為槍傷入院,警方回應,已經派人前往醫院,但是由於該男子還在治療之中,暫時還未與該男子取得聯繫,也不知道該男子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什麼角色。

警方表示,暴徒多個月以來的暴力行為實在令人厭倦。警方呼籲,希望各界一起齊心合力,不要縱容姑息任何暴力行為,重建社會秩序。

本文綜合自上觀新聞、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自己孩子送英美留學 讓別人孩子上街攻擊警察 良心不會受譴責嗎
    在港的這段時間裡,我總有一種感覺,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香港社會、國際社會總有一些人給這些年輕人不切實際、不負責任的「英雄感」與「成就感」,使他們在攻擊警方、打砸燒時完全沒有負罪感與愧疚感。我想,在香港社會日益無法忍受無休止的暴力、特區政府回應民生與傾聽民意的當下,各界是不是應該努力把這些年輕人拉回正軌,讓他們不再鑽牛角尖、不再一條道走到黑?
  • 別人家都送孩子出國留學了!我們送還是不送?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炮轟出國留學生,「敗家子」、「拿父母的錢國外逍遙」、「不愛國」、「野雞大學毀人不倦」、「留學經歷已非金字招牌,海歸變『海帶』(海待,待業)、變『海藻』(海找,找工作)」,濟南市民賣掉大明湖畔小院供女出國留學,回國後卻難找工作……雙方對峙之下,沒有鮮明自我主見的父母深陷糾結之中,若不出國上學,別人家的孩子出國了
  • 「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今天刷微博看到這樣一條熱搜#唐家三少回應阿里文學#,便點進去看到三少發的微博。真的就不怕有一天,他被惡意包圍嗎?也或許他的生長環境種種讓他內心扭曲變化,可能身不由己,但這不是他以惡意抨擊別人的理由。不說以德報怨,起碼無仇無怨何必中傷他人?
  • 小學生爆笑留言條,別人背了鍋都不知道為啥,老師:你良心痛嗎
    導讀:小學生爆笑留言條,別人背了鍋都不知道為啥,老師:你良心痛嗎留言條這種東西我們小的時候還是經常寫的,那個時候家裡邊沒有什麼通訊設備,沒有辦法像現在這樣有什麼事情都能做到互通有無。以前的時候經常自己下課了回家,然後發現自己的家長不在家,想要去找媽媽,這個時候看見桌上有一個留言條,媽媽說自己去哪了,心裡就是踏實很多,所以這個留言條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一個孩子寫的留言條看完真的是讓人眼前一亮!十、讀下面的對話,然後根據對話內容寫一張留言條。王賽:叔叔,張明家裡的人不在嗎?叔叔:是的,他們去鄉下奶奶家了。王賽:請您幫我把這本書還給張明好嗎?
  • 【法院文苑】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法院文苑】你的良心不會痛嗎?我常常會想,或許那個犯罪的人不在乎進監獄,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但是人生而有心,他是否會偶爾問問自己的良心,自己走入監獄或者喪失性命以後,年邁的父母、年輕的妻子、幼小的孩子要怎麼辦?看著那些抽噎不斷的年邁父母,再想想法庭被告人席上那一張無知無畏的臉,他們在那一刻是後悔多一點還是心疼多一點?
  • IG晉級S9四強後,GRF遭遇人身攻擊,劍皇被罵良心不會痛嗎?
    在GRF被淘汰後,Sword獲得新的外號「劍皇」,最近,他們又遭到了新一輪的攻擊。 如果說之前的攻擊只是調侃的話,那麼這一次的攻擊可就不一般了,因為這次的攻勢是由麥哥發動的,而且這次不是什麼調侃或者搞怪,而是真真切切的「人身攻擊」。
  • 「別人家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別人家的家長」
    自從師生互加好友開始,這個稱作小石頭的萌娃就讓金老師下載了百詞斬,每天會督促老師打卡,甚至還發表情包:「不學習,不背單詞,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金老師就這樣被小石頭當作「學生」一樣督促學習,真是又想哭又想笑。  這是一個有趣又暖心的師生互動小插曲。金老師是個負責任的好老師,小石頭也是一個學習自覺的優秀學生。
  • 京味高幹甜寵文:你的良心不會痛嗎?不會,因為我的心已經給了你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5本京味高幹甜寵文:你的良心不會痛嗎?不會,因為我的心已經給了你,喜歡這類小說的小夥伴們,趕緊收藏哦1. 《重生本人就是豪門》作者:僾果文案:瞿夢兒,京城名門之後。精彩片段:你的良心不會痛嗎?不會,因為我的心已經給了你,要自己一個人睡的時候,特意請了木工,給她做的。這也足以看出,這陳平夫妻兩個對陳夢兒是如何的寵溺了。
  • 你的良心不會痛嗎?不會呀,我沒有良心!日語怎麼說?
    家有仙妻佐佐木希,還出軌亂玩多人運動?渡部建,你的良心不會痛嗎?渡部建是日本人,那我們吐槽他就免不了用日語,說中文也怕水平低下的他聽不懂啊。「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這句話該怎麼用日語說呢?你的良心不會痛麼?日語就是:心が痛(いた)みませんか。
  • 《安家》海清:我過著喪偶式婚姻,還要讓我謝謝你你良心不會痛嗎
    劉斯禮是有一些媽寶男大男子屬性的男人,在母親和妻子發生衝突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壓制妻子去迎合母親,對於孩子管生不管養,只看到自己的辛苦,卻看不到妻子的壓力和辛苦,男人,你的良心真的不會痛嗎?新中國成立後解放婦女,讓婦女頂起半邊天。
  • 「你的良心不會痛嗎」用英語怎麼說?
    今日問題⊙「你的良心不會痛嗎」用英語怎麼說?⊙要說最近很火的網絡用語,「你的良心不會痛嗎」一定排名top 10。意思是在吐槽或者傷害別人的時候,難道不會良心不安或者愧疚嗎?翻譯成&39;t you feel sorry about that"嗎?雖然語法沒錯但是不夠地道。下面一起來看看外國人是如何表達這句話的!
  • 那些欠錢不還的人,你們的良心真的不會痛嗎?
    借錢不還遭人恨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也不要管人家有錢沒錢,當時你向人借錢的時候肯定是急需,別人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慷慨解囊,就如同在大雪中送了炭給你寒中取暖,在最飢餓的時候送你了一餐飽飯那借錢給你的人就是你的貴人,「好借好還,再借不難」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老話,不要違背了良心。那些錢是借給你救急的,人家不欠你錢,借了就按約定時間就應該及時奉還。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不能按約定時間準時兌現當初的約定,也要真誠的告知對方原因,並約定好下次還款日期。只有這樣做才不會丟掉你做人的誠信,也只有這樣做才能在你需要資金周轉的時候有人能放心的伸出援助之手拉你一把。
  • 拿著師生籌款去美留學,轉身就入美籍嫁洋人,良心真的不會痛嗎?
    拿著師生籌款去美國留學,原本很多人她在學有所成之後會選擇回國發展,但沒想到轉身就加入了美籍嫁給了洋人,這樣的行為真的是正確的嗎?良心真的不會痛嗎?出國已經非常普遍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其實已經有了極大的轉變,以前可能很多人對於出國這件事還是比較牴觸的,畢竟人生地不熟會覺得沒有安全感,但現在出國留學
  • 有的人,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有著勸大家沒事就不要往武漢跑,自己卻擠著餐車去武漢調研的鐘老。也有一群寫下「不計報酬,無論生死」請戰書的一線醫務工作者。他們當中有的本可以退休在家,逗逗孫子,享受天倫之樂。也有可以自行隔離在家,不需要出戰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但他們義無反顧,不顧一切地衝在我們的前面。替我們抵擋著病毒的襲擊。
  • 主人,你的良心不會痛的嗎?
    主人,你的良心不會痛的嗎?00:00 來源:認真你就熟了就 原標題:主人,你的良心不會痛的嗎
  • 小學生試卷太奇葩,造句是要火的節奏,老師: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小學生試卷太奇葩,造句是要火的節奏,老師:你的良心不會痛嗎?走字底上面是一個口,就連老師都不知道竟然還有這樣的一個字,想必就是這個小學生也不知道自己這是寫了個啥字吧,怪不得老師都想問他:這是你造的字?你教教老師應該怎麼讀?更奇葩的是下面給」撿「進行組詞,老師看完這個小孩的答案可是嚇得不輕,竟然寫著:撿屍,孩子,這是誰教你的,你說你撿什麼不好,怎麼偏偏要撿這麼嚇人的東西呢?你是想要把你爸媽嚇死是嗎?
  • 別人孩子出國就是不愛國,自己就是有能力?太虛偽
    如果自己家有個孩子考到清華北大,肯定會砸鍋賣鐵都會想盡辦法讓他讀到不能讀為止,研究生、博士、博士後、出國留學,想盡一切辦法都會把他送出去,讓他有一個更好的未來。但如果是別人家的孩子就不一樣了,很多人就會直接攻擊別人說:他又要出國了肯定是不愛國,出去了肯定就不會回來了。總之,就是不管別人有什麼樣的打算和規劃就說出這樣的言論。
  • 1900元福利卡被消費,買香菸就花1千多,超市大姐:良心不會痛嗎
    杭州的劉女士最近發生了一件讓他十分心痛的事情,對著鏡頭喊出你的良心不會痛嗎?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劉女士她是超市的一名員工,他的每個月基本工資是1600元。看到這個簡訊後,劉女士當場就嚇了一跳,立刻找到孩子去問情況,女兒在翻找之後,這才知道卡被自己弄丟了,於是劉女士立即到前臺進行退款和凍結。
  • 這種「廉價小吃」在學校門口賣2元1杯,家長怒斥:良心不會痛嗎?
    這種「廉價小吃」在學校門口賣2元1杯,家長怒斥:良心不會痛嗎?要說到小吃,學校門口的小吃可謂是多種多樣,而且味道也是很好的,在一些小學初中們的門口,在快放學的時候,一些小吃攤就會推出來賣,當然了,面對孩子們這樣的消費群體,生意當然也是非常的好。
  • 為什麼中國家長喜歡送孩子出國留學?
    ☆ 74%的父母會從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為孩子的教育投資。☆ 儘管並不清楚留學的具體費用,但仍有41%的父母願意送孩子出國留學。☆ 美國依舊是最受歡迎的留學熱門國家。在國外過得非常滋潤,很多人都在海外買了自己的豪宅《小別離》中張小宇家就是典型的這種家庭,劇中爸爸讓他去留學的決定也是一瞬間的。開始小宇成績不好,先去了澳洲,後來被學校開除回國後,重新刷託福,申請到了美國的學校,這個在普通家庭看來簡直不可能,要知道這些脫口而出的留學決定和變化是需要用巨大財務來支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