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享文化」是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以下簡稱「曼大中國中心」)、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曼徹斯特大學分會、曼享匯攜手推出的以傳播和弘揚中華文化為使命的品牌沙龍項目。自2019年啟動以來,該項目得到了上海市歐美同學會、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等的大力支持,已連續兩年入選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民間外交活動資助項目,通過一系列文化傳播講座、跨文化論壇、外國友人講中國故事等活動,積極助力中外民間文化交流,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日前,在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民間外交工作總結會上,曼徹斯特大學分會第二屆「曼享文化」外國友人故事匯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榮獲「2020年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民間外交優秀項目」獎。上海市歐美同學會評價大賽為:有溫度的民間外交活動;精心設計才藝展示和文化互動環節, 將中華文化藝術置於世界文化的語境中。
「曼享文化」及大賽總顧問、中聯部原副部長於洪君教授為大賽致辭,肯定了曼大中國中心在中外交流上的努力。他表示:「今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之下,見面困難;但疫情之下,交流不難。五月份我受邀與曼大中國中心傅瀟霄主任在曼大中國直播間開播《曼享智匯-中國與世界大講堂》,與大家立足中國,放眼世界;觀察現在,展望未來。同月,『曼享文化』啟動報名,僅初賽階段就收到超過3000人次全球觀眾的關注與投票。這兩個活動收到的積極反饋都說明了疫情之下,中外文化的交流並沒有因此受阻,從民間外交層面出發的文化交流之橋並沒有斷裂,站在大橋的兩方都在努力向彼此靠近。這樣的活動值得鼓勵,我希望這樣的好活動一年又一年地辦下去。」
回顧兩屆「曼享文化」活動,傅瀟霄表示:「我們從深度體驗做起,希望通過精彩紛呈的浸沒式分享,讓外國友人身心都置身於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深度民間文化交流活動是促進友誼的重要載體和渠道。」
今年的大賽則特別舉辦線上投票環節,旨在特殊時期通過外國友人的親友關係網有機地進行軟性文化交流與傳播,讓中華文化走出去,讓世界了解中國,在中國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之際,在民間文化交流的重要時刻,通過友好深入的文化交流促進中外友好發展。
大賽決賽匯聚了10個國家的嘉賓和選手,選手們以演唱中文歌曲、朗誦中文詩歌、表演功夫等形式,講述多姿多彩的上海故事,分享難忘的經歷,用藝術來演繹在華的美好生活,彰顯中華文化的無限魅力。
懷著對中國的熱愛,「曼享文化」外國友人故事匯決賽選手陳思憑藉聲情並茂的詩朗誦《春》獲得了三等獎,他在分享自己的故事時表示:「疫情期間留在中國是我做過最正確的決定。我來中國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已經把這裡當成我的第二故鄉。我要繼續留在中國,把中國的好故事告訴世界。」
寮國留學生唐曉溪以一口流利的漢語和美妙的詩歌朗誦《月亮下的中國》摘得冠軍。她以成為「寮國的詹天佑」為目標,希望未來能為中老鐵路作貢獻。
傅瀟霄表示,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藝術、推動文化國際交流、共謀合作發展為宗旨,「曼享文化」活動形式多樣,輸出方式從文化鑑賞到學術論壇再到才藝大賽,不僅實現了場景的轉換、語言的轉換(由英文轉換為中文),而且完成了主導者身份的轉變,從第一屆的中華文化及跨文化傳播專家(文化輸出方)到第二屆的外國留學生(文化傳播受眾),「曼享文化」以多元化視角解讀中華文化,深度挖掘中華文化傳播的力量,希望在促進中外民間文化交流、民心相通方面,貢獻力量。
「感謝所有參與到『曼享文化』項目的外國朋友們,作為最天然的中華文化傳播大使,他們自願肩負起聯結中外文化的使命,致力於學習和推廣璀璨瑰麗的中華文化。我們希望能以創新有效的方式,與他們一道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欣賞,向公眾及國際社會展現中華文化的重要價值,並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傅瀟霄在領獎時表示,「我們將繼續依託上海市歐美同學會舉辦民間外交活動,將世界各地的朋友匯聚在一起,共同講好中國故事。」
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常務副會長陸建非教授擔任大賽總評委並出席活動,他表示,今年舉辦的「曼享文化」活動意義非凡。堅定文化自信,用文化振奮民族軟實力,需要從中華傳統文化寶庫中發掘、繼承、展示民族的文化、精神、魂,從而實現文化認同與輸出。人類社會相互依存,命運與共;不同文化既彼此有別,又互通互鑑。本次決賽的多位選手基於繼承傳統又勇於創新的主旨,用中文的表達保留東方性的意境,配合豐富活潑的肢體語言形成了整體基調,積極探索了融合中西又立足本土的文化傳播方向。
有新聞想爆料?請登錄《今報網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撥打新聞熱線0371-65830000,或登錄東方今報官方微信、微博(@東方今報)提供新聞線索。今報網商務合作招募中,誠邀合作夥伴,聯繫郵箱:jinbw2004@126.com。
本站部分內容系網際網路轉載,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