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婉琴(文學院1905班)
暑月蟬鳴,風華正茂。在這個特殊的防疫時期,我憑著一腔熱血選擇加入到「文化速遞」三下鄉實踐團隊中。如果要問我為什麼選擇加入,其實只有一個原因,便是心之所向。作為剛剛步入大學生活的大一新生,我有太多事情還未體驗,也曾忐忑不安地詢問過學長、學姐自己這麼做是否正確、是否會讓自己後悔。後來,我學會了一個道理,就是多去傾聽自己的心聲,若是喜歡就去爭取,若是決定就去拼搏。不管結果是否後悔,起碼不違本心。同時我們正值年少,不妨多去突破自己,嘗試不一樣的生活,創造專屬於自己的價值。正是這種心情驅使著我成功參與到今年的三下鄉活動。
初識
此次三下鄉的調研主題是推廣普通話,助力脫貧攻堅。或許有人認為脫貧攻堅遙不可及,我們大學生只需提升自我,響應政策即可。我私以為不然,少年強則國強並非讓我們「一心只讀聖賢書」,而是多去感受這個時代的特點,了解國家面臨的現狀。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我們湖北師範大學文學院的學子在飽讀詩書之後,仍要積極投身實踐,才不枉汲取前人之精華,結合時代之特色,發揮少年之才幹。同時推廣普通話這條路無疑是最適合我們文院學子的,我們了解現代漢語的語音、字形、詞義,接受過專業的普通話課程教學,可以在三下鄉課堂裡幫助孩子們正確了解、學習普通話。真正做到「扶貧先扶智,扶智先扶語」,用我們的微薄力量幫助國家脫貧攻堅。孩子們在接受正規普通話教育之後,擁有了與他人交流的主權,能夠突破鄉言鄉語的限制,進而可以發揮才幹、製造財富、振興鄉村。就我個人而言,參與此次三下鄉能夠在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統一的前提下進行專題調研、總結知識經驗,真的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相遇
今年的三下鄉註定也是「絕版」的。由於疫情緣故,今年我們實踐團隊響應防控政策採用了「雲上組隊」、「雲上教學」、「雲上訪談」等「雲上」三下鄉形式。這其實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在此次活動中我有幸擔任宣傳組組長,這讓我感到些許焦慮。我深知今年的宣傳工作與以往不同,往年宣傳組都是跟隨教學隊員深入課堂進行拍攝、寫稿,而今年卻有心無力。我們組無法進入直播課堂,搜集素材僅限於日常開會。令人感動的是,我們小組間突破重重限制,通過一條條簡訊傳遞我們的想法與素材,整個團隊也都在積極配合宣傳組。即使天各一方,好在心意相通。隊員們和我說過的最多的話就是:「照片還夠嗎?需不需要我們再拍。」感謝他們的配合,讓我不再感到無力,讓我感受到隊友的力量。經歷過幾次通宵式的趕工,幾次掏心窩的談話,整個團隊也越來越有凝聚力。通過這次實踐,我認識到了好幾個優秀、細心、善良的小夥伴,自己和負責人一起找到好幾個校外投稿網站,同時在與組員、網站管理員的溝通中鍛鍊了自身的溝通能力。感恩我們團隊可以在雲上相遇,一步步創造專屬於我們的2020「文化速遞」。
回望
身為「文化速遞」的一員,尤其是宣傳組的一員,我在此次活動更多也是用一雙發現的眼光見證成長,感悟著整個活動的發展。
首先,我感受著宣傳組的三位組員不斷地成長,讓我明白努力的可貴。身為宣傳組組長,我深知今年的宣傳活動較為困難,但也必須保證撰寫的每一篇稿子都是優質的。即使這樣,我仍見證著宣傳組員從第一次寫稿時的慌慌張張到最後一次寫稿時的高速有效。或許對他們而言,這是第一次接觸寫稿,有太多的不安和茫然。我所能做到的就是不斷的去引導他們,盡我所能地去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夠很快學習到這次寫稿時得出的經驗並靈活運用到下一次寫稿中。好在他們充分努力而且永不言棄。在製作宣傳logo與海報時,成品被我一次次打回,但他們從未抱怨過,依舊積極提出自己獨到的意見。我看見他們的能力在飛速提高,衷心為他們感到開心與自豪。我們小組內部的溝通也是十分順暢,讓我明白一個人扛困難會很艱難,如果一群人眾志成城就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其次,我感受鄖西縣孩子們的成長,感悟學習的寶貴與不易。雖然我沒有走入課堂與孩子們進行交流,好在負責人有將回放視頻傳閱給我。孩子們對知識十分渴望。他們在課上十分活躍,有時視頻卡頓,他們會積極提醒老師,也會將自己的想法通過彈幕、留言框的形式發送出來。在課下,他們也會偷偷私聊我們,詢問我們一些學習上的問題,悄悄地告訴我們自己的心底話。在我小時候,語文以前只是學習的內容,有些枯燥乏味。我們實踐隊員想通過遊戲的方式學習語言、國學,真正激發他們對文學的興趣。「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期盼教學結束後,這群可愛的孩子能夠繼續熱衷於學習語文,感受中華文化的美好。
最後,我感受著「推普脫貧」推廣的益處,感悟不一樣的人生。通過訪談上傳材料我了解到鄖西縣當地的普通話普及率較高,但是當地居民對「推普脫貧」這個策略並不了解,都是處於無意識的學習普通話。脫貧攻堅當地多是以「輸血式」幫扶,缺乏「造血式」方針。我認為扶貧不應該僅僅只是讓居民按部就班,應該增強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自主創造財富。好在我們此次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推普脫貧」,很多學生家庭都得到了普及,充分配合我們的工作。我也認識到扶貧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仍需要不斷堅持、付出許多心血。
七月流火,萬物更替。轉眼間,「文化速遞」的活動已然結束。只願我們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感恩成為「文化速遞」的一員,感恩遇見團隊中的隊員,感恩遇見這麼一群渴望知識的孩子們。一切感恩終將化為我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