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媽媽很著急,因為正在備戰高考的默默最近總是失眠,孩子每天11點半上床,卻經常到半夜兩三點都無法入睡 ,第二天早上6點鬧鈴又響了,孩子又得爬起來洗漱吃早餐去學校。
這種情況持續有一段時間了,因為晚上睡不好,默默白天上課也沒怎麼有精神,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習題的時候,她總忍不住打瞌睡,為此老師還專門電話投訴到了默默媽媽這邊。
媽媽心裡急啊,自己明明都沒有給孩子太大壓力,而且為了避免孩子壓力太大,她和默默她爸輕易不提考試成績,只每天小心翼翼地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營造輕鬆幽默的家庭氛圍。
媽媽知道,睡不好直接導致學不好,對於默默這種情況,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01 失眠非小事,家長學生別大意
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的多項機能只有在睡眠狀態下才能得到恢復,因為在睡眠狀態下,人的副交感神經才會活躍起來。而我們的身體修復細胞和內臟器官、提高免疫機能、消滅癌細胞等,必須是在副交感神經佔優勢地位,也就是在睡眠的時候才能進行。
如果經常性失眠,不僅會破壞人體機能的自愈能力,產生生理性後遺症,如脫髮、打瞌睡、機體活力下降、免疫力降低、精神無法集中等等。
記得我備戰研究生統考的那一段時間,掉發非常嚴重,每次洗頭衛生間下水口都能濾出一大把頭髮,看起來非常恐怖,一度懷疑得了什麼重病。直到去醫院看醫生,才把自己產生掉發的原因和失眠聯繫起來。
除此之外,經常性失眠還會產生諸多心理情緒方面的問題,如緊張、焦慮、情緒抑鬱、崩潰等等,這些負面情緒的堆積又會直接導致失眠症狀的惡性循環。
高中時我同宿舍有一個舍友,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情緒激動,每次睡覺都會被隔壁床翻身的聲音驚醒陷入失眠,一到考試就緊張到手顫抖,整個人精神狀態非常差,最後被醫生診斷為神經衰弱,不得不服藥來緩解症狀。
所以說,失眠非小事,當出現經常性失眠症狀時,家長和學生都不能大意,要及時查找原因,對症下藥。
02 失眠原因很多種,對症下藥是關鍵
人到底為什麼失眠,原因有很多,常見的如心理壓力、不良作息習慣等,以下總結了四種,大家可以對號入座。
原因一:心理壓力過大導致的失眠。對於高考備考生而言,考試壓力過大是失眠產生的普遍性原因。
壓力來源有很多,比如老師、父母的期望,還有自己對於未來的期許等,而其中最主要的是父母給予孩子的壓力。
回頭看一下默默失眠的例子,雖然默默媽媽覺得自己沒有給孩子壓力,但其實,相信有不少備考生的家長都像默默媽媽一樣,心裡非常擔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在備考期間一發現孩子和平時有什麼不同,比如睡不好沒精神、吃飯不香等等,就暗自著急,雖然表面上不表露,但其實孩子是能敏感地察覺到父母的在意的。
原因二:睡前大腦過於興奮導致無法入睡。最典型的莫過於睡前刷手機,當孩子在書桌前奮筆疾書複習了好幾個小時,臨近入睡時不少家長會默許孩子在睡覺前刷一刷手機的行為,當作放鬆。
然而在《精英都是時間控》一書中說,人類的大腦處理視覺信息要佔用90%的技能,當我們在刷手機的時候,不停閃爍的屏幕會讓我們的大腦持續興奮而無法進入休息狀態,導致失眠。
原因三:睡前2小時進食也會導致失眠。我們所說的睡前進食包括所有食物,有些人認為,睡前不吃令大腦興奮的食物如咖啡、茶(包括奶茶)等就沒問題,其實不然。
有研究證明,如果睡前兩小時仍然進食,不管是什麼食物,都會抑制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因為生長激素有提高血糖的作用,空腹的時候更容易分泌,而吃飽後血糖較高,體內基本就不分泌生長激素了。而生長激素作為一種「消除疲勞的激素」,能夠幫助我們在睡眠中修復身體機能,消除疲勞。
原因四:天氣變化也是失眠的一大誘因。尤其是在季節交替時,身體還無法適應突如其來的天氣變化,如春夏之際突然燥熱,會讓人心情煩躁睡不著等。這一原因導致的失眠通常具有偶發性特徵,不需要刻意在意,提高睡眠環境舒適度即可。
接下來我們討論的是前三種原因,壓力、生活習慣造成的失眠,如何有效地避免和控制。
03 防治失眠困擾3個小tips
(1)緩解身心壓力的方法。
·適度的有氧運動。適度運動能促進我們的大腦分泌一種叫內啡肽的神經遞質,它被稱為「天然的止痛劑」,能給人帶來愉悅感,幫助我們舒緩壓力、放鬆身心。
父母可以督促孩子的學習之餘,適當走出戶外做一些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遊泳、球類運動等,勞逸結合能夠有效緩解精神過度緊張的狀態,減輕心理壓力。
·適當的睡前放鬆儀式。從大腦高速運轉的學習狀態轉變成入睡狀態,建議試一試睡前放鬆儀式,它能夠提醒我們的大腦「該睡覺了」,幫助我們切換狀態,更好地進入睡眠。我自己常用且有效的睡前放鬆儀式有:睡前泡個腳、聽一聽喜歡的輕音樂、讀一兩頁不費腦的書等等。
(2)良好的作息習慣很重要。
·睡前禁忌:睡前2小時不進食、不運動,睡前30分鐘不刷手機、不做試題,避免做這些讓大腦興奮的事情,讓交感神經活躍狀態過度到副交感神經活躍狀態,讓機體控制我們的作息。
·避免盲目補覺擾亂作息規律。每天的作息最好是有規律的,如6點起床、10點半睡覺,如果失眠了也不要在白天有時間的時候一頓惡補。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平時失眠了,一到節假日就讓孩子無休止賴床、在白天補覺,這其實是不可取的。白天補覺越睡越困,會打亂整個作息狀態,讓我們的身體輸入錯誤的作息時間,無法進行自我調節,反而得不嘗試。
(3)營造好的睡眠環境。
孩子的房間內平時要保證通風透氣,減少雜物堆積,此外,睡覺時可以播放一些白噪音也可以有效助眠。
白噪音指的是指一段聲音中的頻率分量的功率譜密度在整個可聽範圍(20~20000Hz)內都是均勻的。
科學研究表明,全然安靜的環境不如在有白噪音的環境下使人更容易入睡。我們在網上能夠搜到很多白噪音APP和音頻,甚至微信中就有很多免費提供白噪音的小程序,我自己最常用的是微信中的一款叫「小睡眠」白噪音小程序,有失眠困擾的可以試試。
最後,如果這些方法還是無法改變失眠狀況,甚至已經身體產生了嚴重問題,如頭疼、情緒低落等,希望父母及時帶孩子求醫,不要害怕服用藥物,在藥物幫助緩解症狀的情況下再結合以上睡眠習慣培養,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