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說逃離北上廣,那麼逃離的是什麼呢,無非就是北上廣高昂的房價

2021-01-08 鳳凰網房產

來源: 小胖大少

大家都在說逃離北上廣,那麼逃離的是什麼呢,無非就是北上廣高昂的房價。

以北京為例,北京房價雖然很好,均價達到6萬左右,但是北京能給你的有什麼?

有優質的教育資源、優質的醫療資源、便捷的交通、大量高薪的工作機會等等,這些是別的城市無法給到的。

北京的房價讓人不能承受,那麼是不是可以考慮北京周邊,環京地區的房子呢?我們可以以位置換價格,環京地區的房子隨著交通的發展也可以有很便利的出行條件。

比如燕郊,很快就要通地鐵了,到北京城區也就非常方便了,這裡的房價也比較適合北漂的年輕人首次置業。

所以,我認為還是有能力在北京,或者一線城市打拼,並且願意在大城市奮鬥的年輕人,還是可以選擇買一套嚮往的房子「浪」在環京都市圈的。

相關焦點

  • 逃離北上廣的人都去哪兒了?
    2、我們看一下一線城市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也就是拉力。北上廣都是集結了985、211高校,這些地方通過優秀的大學吸引非常多的年輕人到這裡;幾年之後他們大學畢業,這個充分競爭的市場當中提供了非常多的職場發展機會;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尤其對於年輕人來講,大都市多元化的價值觀可以讓年輕人的個性得到自由的發展。
  • 逃離北上廣,我們去牧羊!
    永遠攢不夠的高房價,每時每刻熙熙攘攘的地鐵公交,看不到盡頭的加班加點,日復一日、沒有喘息的「996」不僅讓身體處在亞健康,也讓終日忙碌的我們悲哀的意識到,自己只是這一所城市偌大奮鬥大軍中普普通通的一員。每個月的工資刨去高昂的房租所剩無幾,早餐只能買5塊錢的煎餅,平時不捨得看電影、唱歌,買一件大衣都要攢好久。當年的熱血少年,過上了斤斤計較、掰起指頭算帳的日子。
  • 要不要「逃離北上廣」? 看看這5個年輕人的故事
    現在這些新興的城市,你叫它們「準一線城市」也好,「強二線城市」也罷,總之縮短了與北上廣深的差距,而且還沒有那麼嚴重的大城市病。  在大城市生活,到底有什麼好處?下樓就有便利店,淘寶購物次日達,出門幾步電影院,這些生活層面的便利讓人上癮。要知道,在很多縣城,還沒有標準化的便利店,快遞也要多走兩三天,「無印良品」變成了高度山寨的「名創優品」,「你們城裡人玩的」或許根本就進不來。
  • 年輕人逃回、逃離北上廣案例:來回兩端都是迷茫
    甚至沒有參加統一的公務員招考,當地菸草局就收了他,領導很大氣,說,明年考一個試就完了,你肯定過。  一批年齡在30歲上下,混跡於北上廣的外省青年們,當初也都和張一軒一樣,以為老家意味著更低廉的生活成本以及更愜意的幸福細節。逃離北上廣。口號叫得嘹亮,帶著爺不留此處的痛快。  重返家鄉,重拾以前的老交情。
  • 你逃離北上廣的時候,香港年輕人正忙著移民臺灣
    每年到這個時候,就有成千上萬的人選擇「逃離北上廣」,回到老家或者二三線城市,開始一段新的生活。當大陸年輕人逃離北上廣的時候,香港的年輕人,正忙著移民臺灣。梁先生說,他店裡的食材,每一顆魚蛋都是從香港運過來的,就是為了保證原汁原味。「這裡香港人也不少,在這裡吃碗車仔面,聽著大家用廣東話「傾解」,仿佛又回到了香港。」
  • 膳錦薈:無需逃離北上廣,不一樣的農莊一樣健康
    隨著城鎮化的劇烈發展,大城市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小城市異軍突起,房價、人口老齡化、空巢老人等問題日漸突出,於是逃離北上廣已成為公眾流行詞多年。一線城市發展機會多、收入高、壓力大,而三四線城市工作機會少、收入低、拼關係、壓力小。如果你身處北京上海廣州,你會選擇逃離還是堅守?
  • 逃離北上廣之後 二線城市房價已經碾壓英國……
    同年,《全國40城房價透支程度排行榜》出爐,房價透支是指現在的房價已經提前漲到了若干年以後的正常價格,其中廈門位列榜首,濟南、南京等二線城市紛紛上榜,連北京和深圳都被甩在身後。 時間回到現在,日前,Bloomberg發布了一組統計數據,對中國二線城市與英國幾大城市的房價均值進行了比較。
  • 線上辯論賽|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我該不該逃離北上廣,去追尋詩和遠方?
    逃離北上廣,是一種社會現象,即逃離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一線城市,是在大城市房價居高不下、生活壓力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在白領中興起的思潮。在大城市,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那要不要逃離北上廣,到二三線城市去安放青春呢?
  • 南方新聞網:蟻族「逃離北上廣」背後的真問題
    如果說逃離北上廣,僅僅是離開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超級都市,轉到珠三角、長三角或者環渤海經濟區這些地方去發展,也許還有幾分可行性,但是如果還是像過去那樣,號召大學生去內地和邊疆發展,則基本上行不通。行不通不是因為大學生害怕艱苦,迷戀大城市,而是那些地方他們大體上沒有發展的空間。
  • 再見高房價,2020年大學生就業報告出爐,畢業生正逃離北上廣
    其中讓小編感慨的有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逃離北上廣,很多人往新一線或者前二線城市發展,這個趨勢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加強了。第二件事是金融行業的人才需求大跌了18%。最高的學科門類是什麼,本科生是工學5809,最低是歷史學4592,而高職是交通運輸最高大概是5043,醫藥衛生最低是3803。如果我們從月收入的增長幅度來看,還是看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專業,本科的護理學類、音樂與舞蹈類增長最快,相對於2017年增長了21.1%和20.8%。而高職的食品藥品管理類增長了17.6%,就兩年的時間,這個增幅還是很可觀的。
  • 文章頻道 - 完整回顧教科書級營銷案例:4 小時後逃離北上廣
    一、為什麼說他是教科書級別?北上廣和文藝圈的朋友一早應該就被「新世相」四小時逃離北上廣的文章刷屏了,這場活動效果到底怎麼樣?他是如何做到的呢?(1)渠道新世相本身的粉絲群體高度吻合、這個活動本身其實就是針對新世相的粉絲群體的設計的(2)文案內容全文用第二人稱的語氣,對人的觸動會更加強烈,相當於就是加入了「點名」環節,也是一種「下指令」,更加容易激發人去行動,不管是參與活動還是去轉發傳播。
  • 不是「逃離北上廣」,而是廉價勞動力註定被驅離
    雖然我一直認為所謂「逃離北上廣」是一個偽概念,但是沒想到在我們這個小樣本裡比率會這樣高。我們都是14-15年香港一年制碩士,到今年普遍都是工作了三年。我也在社交網絡上做了一個簡單的小調查,發現選擇離開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大致都是在工作3-5年這個時間點。對於一線城市打工者來說,「三年之癢」確實成為了一個現象。
  • 【圖刊】「逃離北上廣」回鄉辦農場 (2/12)
    【圖刊】「逃離北上廣中新社發 楊可佳 攝 發布時間:2014-05-08 10:22:38 【編輯:張越】 【圖刊】「逃離北上廣」回鄉辦農場
  • 逃離北上廣:80後北漂回鄉辦農場
    逃離北上廣:80後北漂回鄉辦農場
  • 逃離北上廣 | 回到版納這一年
    豆瓣上有個話題:那些「逃離」北上廣的青年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 逃離北上廣深 我國其他6大遊戲城市盤點
    前段時間流行「逃離北上廣」,回到老家過房來張口、車來伸手,老媽給做飯、老婆給暖床的小鎮生活,這聽起來很美,不少人紛紛效仿,可事實並非你想像的那樣,不久後大批青年「重返北上廣」,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家鄉沒有你擅長的行業。
  • 從北上廣逃離之後去哪裡?去北海道看花海吧
    原標題:從北上廣逃離之後去哪裡?去北海道看花海吧 川端康成曾經說過:「分手的時候,請教他認識一種花。因為,花年年必會再開。」花象徵著燦爛和美麗,以至於人們看到它的時候都會油然而生一種幸福感。 而每一個愛花之人,一定都會想要去一個地方,那就是北海道。今天,就讓小通跟大家介紹一下北海道的薰衣草花田。
  • 哪一刻你最想逃離北上廣?大部分人在27歲離開
    >擠不上沙丁魚罐頭一樣的公交地鐵時;失業後投簡歷,連個電話都沒有的時候;加班到凌晨三點,領導說「明天大家早點來上班」時;房東突然說要裝修房間,限3天之內搬走,卻沒找到合適的房子時;凌晨兩點發高燒,就像北島說的那樣: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 還在談論「逃離北上廣深」?這屆年輕人早就不這麼想了
    「為什麼安穩的工作就等於望得到頭的生活呢?」離開北上廣,還是繼續留下?疫情之下,「逃離北上廣」這個老話題又一次引發了廣泛討論。那麼,在「逃離北上廣」這個經久不衰的話題背後,人們到底在談論什麼?「深響」找了幾位正在或曾在北上廣深工作的人聊了聊,發現有關「北上廣深」的選擇不再那麼簡單。
  • 你想逃離的不是北上廣,是「抑鬱」
    二、睡眠過多或者失眠,過度睡眠是逃離現實中消極情緒的一種方式。 三、常因為瑣事而發火,容易生氣。 四、無法集中精力,事情做不下去,無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五、喪失興趣,平時喜歡做的事情或者興趣愛好都變得不感興趣了。 六、感覺自己一文不值。 七、感到想死,活著沒意思。 八、驚慌失措或者焦慮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