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汽車取代馬車的過程對新能源車企的啟示

2020-12-19 木倉買車網

[車友頭條-車友號-第一電動網]  新能源汽車近年被國家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地位,市場層出不窮的新能源企業,不管是傳統汽車廠家還是新勢力造車企業,就像春秋戰國時期的亂世,你方唱罷我登場。汽車的發展的好像又到了一個關鍵節骨眼上,新能源汽車能否取代傳統汽車,各種新勢力又能否脫穎而出?在眼前新能源汽車還無法取代傳統汽車的形勢下,新能源車企該如何擺正自己的身位呢?看看汽車代替馬車的過程,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思考和啟示!

今天,乘坐馬車已經無法和汽車相提並論了。但100多年前,歐洲的紳士們喜愛坐在馬車上,在大街上噠噠而過,那是一種時尚。可是,無論是奔馳的汽車,還是福特的汽車,從生產線上下來開上大街,都經過了一個複雜的鬥爭過程。因為,一開始,乘坐馬車的人,恨透了汽車。

其實,從1820年蒸汽汽車在英國誕生後,趕馬車的人就很反感。因為蒸汽汽車轟隆隆駛過,像一條火龍,噴吐煙火灰塵,聲音極大,行人受到驚擾。1858年,英國實行最早的道路交通法規「紅旗法」。該法規定蒸汽車「在郊外限速4英裡/小時以下,市內限速在2英裡/小時以下,而且在蒸汽汽車前方幾米遠的地方要有一手持紅旗的男人先行,以使人們知道將有危險物接近。」

直到1896年,這個對蒸汽汽車帶有歧視性的法律,才被廢止了。

那是蒸汽汽車很悲催的歲月,因為那些坐馬車的人視汽車為洪水猛獸,用各種惡毒的語言妖魔化著這個新生的怪物。歐洲的報紙上曾經刊登過描繪汽車爆炸場面的漫畫,坐車的人血肉橫飛,令人慘不忍睹,目的是恫嚇人們不要乘坐汽車。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拉菲爾鎮曾頒布法令,要求汽車司機在任何過路馬匹的300英尺以外停車。

1900年佛蒙特州的立法規定,每一名開車人必須僱傭一名成年人,在汽車前1/8英裡處手持紅旗引路。舊金山市規定汽車在市內的行駛速度不得超過8英裡/小時。有的城市甚至不允許汽車在大路上行駛。馬車鋪的老闆對汽車恨之入骨,常常唆使兒童向汽車扔石塊。

英國的一些貴族們操縱議會通過了歧視汽車的法令,要求在汽車和馬車會車時,汽車要停車為馬車讓路,如果馬車夫有要求,汽車司機還要使發動機熄火,以便讓馬兒安靜地通過。

早期的汽車性能很不可靠,故障頻繁,走走停停,每當汽車拋錨時,開車的人就成為嘲笑的對象,而他們手忙腳亂的狼狽樣,更使街道兩旁噓聲四起。 早期的汽車外觀也並不像現在的這樣漂亮,開汽車的人渾身上下都是油泥,和燒鍋爐的沒什麼兩樣兒,這同貴族馬車裝飾富麗堂煌,馭手制服整潔成為鮮明的對比。

為了使汽車能獲得合法地在道路上行使,並得到公眾的認可福特等汽車製造商們想盡了一切辦法,以期望得到公正待遇。

卡爾·本茨曾經寫信給所在地的縣政府,邀請父母官來自己的家鄉愛因海姆做客,他駕駛著汽車去火車站迎接官員,那位官員上了車,本茨慢慢地開著——巴登縣政府規定車輛的時速不得超過6公裡。

官員正在欣賞路旁的風景,車後來了一輛送牛奶的馬車,馬蹄發出輕快的得得聲,很快超過了本茨所開的汽車,馬車夫回過頭來,放肆地嘲笑。縣政府的官員被激怒了,他對本茨說:「真丟臉,竟然比馬車還要慢。」本茨故意無可奈何地說:「要追上馬車易如反掌,可是政府有規定啊!」官員在車上大叫:「我就是交通規則,別管那個,給我追上去。」本茨心中暗喜,立刻加速,很快超過了那輛馬車,縣政府官員非常高興,取消了限制車速的規定。而這一全過程都是本茨一手導演的。

汽車與馬車的戰爭持續了數十年,最終,這個新生事物以其強大的生命力,戰勝了落後的馬車,成為人類的主要交通工具。

對於今天的新能源汽車來說,誰有敢說不是歷史的重演呢,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相對新生的事物,因為續駛裡程短、能源補充不便、成本、技術成熟性等原因被各種媒體、用戶黑的不成樣子。核心原因就是我們是用主流的尺度和準則去卡新能源,用一套成熟的標準來評價新生事物。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前期某著名車評人對蔚來ES8測評的觀點:『沒有完工的產品就進行了上市交付』。這是典型的用主流市場的技術標準來評價新興事物。

誠然新能源汽車目前的技術還處於發展的初期,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進的方面,在『在位者』(傳統燃油車車企業)已經基本把控市場的情況下,那新能源汽車的『新進入者』(新進入的新能源車企)們還有機會嗎,機會點又在哪裡呢?

『在位者』已經在主流的性能維度,如續駛裡程、能源補給方便性、成本等方面牢牢站穩地位,如果短期在這些方面與其進行正面戰場的廝殺,那肯定是以卵擊石。在這個階段『新進入者』要做的就是需要放大自己的優勢,比如新能源汽車就應該在天生優勢如加速性能、噪音、環保、智能等方面進行大做文章,直至這些優勢可以覆蓋自己一定的短板。再者就是在技術發展初期,新能源汽車應該找準自己的應用場景,比如邊緣於新能源汽車的『低速車』, 不到100公裡的續航裡程,2-3萬元的售價只因找對了場景和人群,前期獲得野蠻生長,雷丁作為低速車企業的佼佼者,還收購吞併了兩家傳統車企。再者如特斯拉,一開始就定位自己是富人的玩具車,Model S百公裡加速可以做到2.28s,只憑這一點就可以狂虐市場上很多超過百萬級別的主流超跑車型。因此在筆者看來新能源汽車應該先從邊緣市場切入,一方面可以避開主流市場競爭的鋒芒,另一方面邊緣市場的目標人群因為其使用場景與主流市場的差異,也會對新能源汽車的短板給予更多的包容心。

再看目前的『新進入者』們動輒十萬、幾十萬級別的銷量和產能規劃,就是把自己和主流在位者靠的太近,弄不好就會玩火燒身。一個新興事物對傳統主流市場的替代過程,那必須要耐的住寂寞,是一個持久戰。

目前市場一片浮躁的聲音,一夜之間冒出幾百家新能源造車企業。大家都在瞄著政府補貼的大餅,而且每家推出的產品都高度趨同,清一色的所謂長續航(都用等速續航裡程給自己粉飾),零部件不是大陸、博世,電池不是CATL、中控屏幕沒有二十寸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殊不知市場可以進行無限的細分,不同的場景和用戶對車的要求不同,高度的趨同和跟隨只是人云亦云和自我麻醉。

留給『新進入者』的時間已經不多了,2021年補貼退出後,靠補貼生存的企業會被狠狠的拍在沙灘上,曾經裸泳的姿勢將供世人『瞻仰觀摩』。誰能卡準自己的位置,想明白自己的原生優勢以及與『在位者』的差異化優勢在哪,才是自己能夠生存的不二命門。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慧眼識車市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87943(文/車友號 第一電動網)

相關焦點

  • 新能源車的風口讓傳統車企相形見絀,到底是泡沫過大還是傳統老去
    現行羅列全球車企市值前五排行榜,新能源汽車企佔了其中三家:①特斯拉 5200億美元;②豐田汽車 2000億美元;③大眾集團 960億美元;④比亞迪 750億美元;從數據上來看,無論是汽車銷量,還是淨利潤,電動車企都遠遠無法和傳統車企相提並論,資本市場卻給電動車如此高的估值,前次這種行業普遍高估值還要追溯到2000年的網際網路行業泡沫,後期的結局想必大家都知道一個詞就是「慘不忍睹」。
  • 傳統車企:在「舊」能源的框中造「新」能源車
    圖文:拐子 編輯:顏覃 數年前,當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國內興起,造車新勢力百花齊放的時候,筆者曾有個觀點——「好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還得看傳統車企」。
  • 2020,多少新能源車企倒在風口中?
    這句話可以概括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變化。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的逐年降坡、特斯拉強勢進入國內市場和「黑天鵝」疫情的爆發,讓已陷入「黑暗寒冬」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雪上加霜,以至於在今年初業內就傳出一個聲音——「2020年將是國內新能源車企生死攸關的一年」。 今年有多少家新能源車企能活下來,成為關注的焦點。
  • 2020,有多少新能源車企從風口中「摔下」?
    這句話可以概括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變化。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的逐年降坡、特斯拉強勢進入國內市場和「黑天鵝」疫情的爆發,讓已陷入「黑暗寒冬」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雪上加霜,以至於在今年初業內就傳出一個聲音——「2020年將是國內新能源車企生死攸關的一年」。今年有多少家新能源車企能活下來,成為關注的焦點。
  • 新能源車不合規,多家知名車企被約談_易車網
    此外GAC6450CHEVASE存在工況條件下百公裡耗電量(加權)超過備案參數值,GHA6450NAC5APHEV存在電動汽車插頭型號與備案參數不一致以及工況條件下百公裡耗電量(條件A)超過備案參數值方面的問題。吉利旗下兩款新能源車型出現問題,HQ7002BEV15純電動轎車行李箱容積不合規,DNC5049XXYBEV02純電動廂式運輸車低速行駛提示音不合規。
  • 新能源車企緣何「青睞」新零售? 又一純電高端汽車品牌在渝布局首店
    原標題:新能源車企緣何「青睞」新零售? 又一純電高端汽車品牌在渝布局首店
  • 25家新能源車企被責令整改
    同時,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告》管理規定,根據違規情節輕重,對違規企業依法予以撤銷或暫停違規產品《公告》、暫停新能源汽車新產品申報等行政處理,並將違規信息納入企業信用記錄,列入後續重點監管對象。」上述公告表示。
  • 全球車企市值大洗牌:五新能源車企一年間躋身前20強
    馬斯克身價的暴漲得益於特斯拉的股票價格飆升——這家新能源車企的市值在最近一周突破了五千億美元,被冠以華爾街第七大最有價值的公司。不僅是特斯拉,包括蔚來、理想等在內的中國新能源車企,在2020年都迎來了市值大漲。
  • 「未來汽車」對接全球:商務部承諾開放新能源車領域
    開放新能源車市場「我跟馬斯克認識很長時間了,大概是2008年,我曾經駕駛過他開發的第一輛Roadster電動汽車。馬斯克第一次來到中國就駕駛特斯拉來到我們部裡,與我們交流研討,尋找問題。「中國的電動汽車發展是世界電動車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我們歡迎各國的電動汽車都到中國市場來,使我們都能夠享受到多樣化的產品和多樣化的服務。」萬鋼說。目前,許多歐美國家車企的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如寶馬、大眾、奧迪、通用、福特等等。
  • 雙十二車企「套路」的名場面!新勢力與傳統車企誰能完勝2020
    而其中這些商家中,車企的品牌店才是玩的最「high」,相對於其他類型產品,只要成交價格確定便足矣,而車企則是推出一系列代金券政策到店核銷來衝擊銷量,雖然11月銷量已出,各車企銷量排位賽基本算是塵埃落定,但不少車企依然要「搏」一把,在最後一個月進行最後的衝刺,以最優的「戰績」完勝2020年,接下來我們借著雙十二盤點下各車企最後一個月衝銷量玩起了怎樣的「套路」。
  • 買新車 送電費 新能源車企猛推「合約機」刺激跌勢回升
    據了解,這次參與合作車企包括北汽新能源、比亞迪、廣汽新能源、威馬等,車廠將提供包含充電包的優惠車型。從實際使用成本看,如果行駛2萬公裡,一輛燃油車差不多需要12000元油費,普通的電動汽車也需要3000元電費,約合2600度電。也就是說,如果「流量包」包含至少5000度電,那麼3年行駛4萬公裡基本沒有了用電成本。
  • 超300億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提前下發!你會選擇新能源車嗎?
    為什麼國家會加大力度推行新能源車型而不是燃油車? 新能源車型,作為目前車輛的一種發展趨勢,同時對於環境保護有益,自然而然就成為了當前車企爭相追捧的對象,受到各界的關注。而且中國需要通過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緩解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普及新能源汽車,可以緩解我國原油儲備的壓力。而實際上,緩解原油儲備壓力更為迫切。發展新能源車型,政府勢在必行。
  • 純電動汽車真的能取代燃油汽車嗎?
    純電動汽車真的能取代燃油汽車嗎?2018-03-29 05:41 來源: 優車網 近來,關於純電動汽車是汽車未來發展方向,在不久的將來會全面普及並替代燃油汽車的鼓譟以及充電化學電池技術「重大突破」的新聞不絕於耳,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 汽車電動化勢不可擋 車企技術路線如何兼顧當下與未來?
    同期,豐田汽車市值為1931億美元,只相當於特斯拉市值的1/3。12月8日,特斯拉股價又上漲8.12美元,收於649.88美元/股。不論特斯拉的股價泡沫有多大,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的趨勢都已經勢不可擋。但從當下汽車保有量和大多數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來看,電動車暫時還無法取代燃油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燃油車也將繼續存在。
  • 新能源車企集體增發股票融資,補充運營及研發費用
    比亞迪披露公告稱,證監會已受理此次H股增發申請無獨有偶,中國新能源車企之外,全球新能源汽車「領頭羊」特斯拉也向SEC提交文件,表示其與高盛、花旗等銀行達成了股權分配協議,擬增發股份,預計籌資至多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7.4億元)。
  • 2021新能源車補貼再退坡,消費者和車企都有哪些影響?
    2021年新能源車又貴了。去年12月31日,相關部門發文稱2021年新能源車的補貼額度會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並且在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整個過程沒有過渡期。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新能源補貼新政,不僅關係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還對車企和市場未來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新政有哪些變化?
  • 新能源車是什麼汽車
    今天為大家科普一下新能源車是什麼汽車,一起來看吧。詳細內容01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 泰國新能源車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泰國投資委員會的稅收和非稅收激勵措施也有助於新能源車產業在泰國的發展,主要的日本和歐洲汽車製造商均已經致力於或計劃在泰國生產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電池。政府也正在提供支持,以幫助開發基礎設施,智能充電及電網系統。政府預計電動汽車的投資和生產將在五年內全面展開,國內和海外銷售目標將在10年內達到30%。未來20年每年的電動車登記量增加85%,電動汽車銷售額的年度增長率甚至更高。
  • 新能源車標準出臺普通混動汽車劃為節能車
    爭議許久的「新能源汽車界定標準」終於水落石出。近日,經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反覆論證,我國新能源汽車範圍劃定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而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即普通混動汽車)被劃為節能汽車,不算在新能源汽車範疇內。按照現有政策,節能汽車只能享受3000元的財政補貼。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可達5萬元,純電動車可達6萬元。
  • 門檻逐漸變高各家新能源車企如何應對
    回顧2020年可以說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推陳出新的一年,不少新能源車企在這一年迎來了轉機。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齊上市,上汽通用五菱推出微型車宏光MINI EV也在銷量上呈現突飛猛進之勢。但是對於新能源車企避不開的一個問題也隨著2020年結束而悄然來到,那就是新能源政策補貼繼續退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