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縮是所有孕婦都會經歷的一種孕期症狀。尤其到了懷孕後期,孕媽的肚子會三不五時感覺悶悶脹脹,有時還會突如其來感覺硬得跟石頭一樣,十分難受。
事實上,女人一旦懷孕,子宮就會自然出現零星而不規則的收縮,而這種子宮收縮的強度小,孕媽通常感覺不到。
有感覺的宮縮通常發生在懷孕中後期;而孕婦宮縮要變得比較頻繁,通常已經是懷孕7、8個月以後。
宮縮的感覺
平時子宮摸起來軟軟的,當宮縮嚴重而頻繁時,子宮就會變硬,會有腹部緊繃的感覺,甚至會痛。
誰容易宮縮頻繁
當孕婦走動較多、睡眠不足;或從事容易緊張、勞累的工作時,肚子就容易出現緊繃、腫脹的現象,這就是不舒服的宮縮。
何時宮縮會頻繁
愈靠近懷孕後期,頻率會愈高,這種宮縮就像是產前子宮的練習,頻率不規則,無周期性,不會痛,孕婦本身不會感到不舒服,通常這種宮縮是會自動消失的。
怎麼判斷宮縮有沒有危險?
懷孕周數和宮縮種類,是判別孕媽及胎兒是否有危險的兩大依據。
懷孕周數
宮縮頻繁若發生在懷孕37周以後,表示快要生了!
因為此時胎兒已足月,並非早產,此外,懷孕37周以後若出現破水、陰道出血量多、胎動明顯減少等狀況也需要趕快到醫院檢查。
宮縮頻繁若發生在懷孕20~37周之間,就要多注意並預防早產!
這類孕婦必須充分認識怎樣的狀況是不正常的宮縮,並分辨何謂假性宮縮?頻繁的程度很規則,而且越來越密集出現,那最好儘速就醫,可能需要安胎。
宮縮種類
宮縮的頻率若規則,且每5~8分鐘就發生1次,每次持續1~2分鐘,此情形若孕婦已經懷孕達37周,則可能是產兆(真性陣痛),需到醫院評估是否需入院待產;若未達37周,則可能早產(早產宮縮),應儘速就醫,因為可能需要安胎。
引起宮縮頻繁的原因
有些孕婦本身就屬於早產的高危險群,宮縮頻繁表示子宮較不穩定,可能會有早產的危險,而早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子宮內發炎或感染、胎盤異常、子宮頸閉鎖不全、孕婦本身有疾病等。
此外,一些外在原因也會引起宮縮。
比如提/搬重物,因為提/搬重物時,孕婦的腰及下腹部都需要用力,這會引起腹部的壓迫,所以會刺激子宮收縮。
孕婦總是緊張、疲勞,或者孕晚期不節制性生活等也會引起宮縮。
宮縮頻繁者如何自我救助?
若孕婦常感覺宮縮頻繁,在例行產檢時應該主動告訴醫師,醫師即會幫孕婦們安排最適當的檢查及處置。
若是突然間出現規則且密集的子宮收縮,休息也不會改善,最好還是趕快到醫院檢查。
平時孕媽咪除了自己提高警覺外,可以做以下自我檢查:
1、是否緊張、太過勞累或前晚沒睡好
2、是否肚子太用力;例如:提重物、抱小孩子
3、是否從事太過激烈的運動
到了懷孕後期,假性宮縮經常可見,孕媽可以依照以下步驟處理:
step 1、立刻放下手邊工作
Step 2、休息,若可躺下最好
Step 3、區別宮縮的頻率、強度、位置
Step 4、片刻後(30~60分鐘),若為假性宮縮則狀況應該已獲得改善,若為早產宮縮或生產陣痛,那就要儘速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