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不具太高技術含量、簡單、重複,甚至被不少城市人所遺忘的職業。但護林人的生活,只有親自體驗一番,才能得知它的滋味。
腰部以下全部被山林裡的露水溼透,鞋背上沾滿了黃泥,褲子上還有剛才摔跤沾的泥巴……記者在停在山腰公路盡頭的摩託車旁守了一個多小時後,王仁茂終於從山上下來了。
「接到電話就開始往下走,早上山裡面下了雨的,路很滑!」王仁茂不好意思地說。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林中穿梭,渾身溼漉漉的他顯得疲倦而且略有些狼狽,他就是遠近聞名的「山大王」王仁茂,他身後的十多座山頭,390公頃的林地,8年來,他每天都要巡視一番。
「還有兩座山頭沒有巡,今天還不能下班,跟我一起走嘛。」搭在他的摩託車後座上,記者跟隨著王仁茂一同向青崗山進發了。
與山林為伴
他成了林業「土」專家
撥進一檔,摩託車在陡坡上突突地前進,一路向前,山中的冷風直灌進脖子裡,記者頓時打了兩個哆嗦。「你是才到山上來還不習慣,這幾天還算暖和的,等到春節前後,冷風吹起來骨頭都要凍僵。」一路上山,王仁茂顯然對這種天氣早已習以為常。
「這座是龍家山,對面的是五臺山,那座高點的是青崗山……」順著王仁茂手指的方向,前方的山頭一個接著一個。對於這十多座山頭的一草一木,王仁茂再熟悉不過了。
十多分鐘後,摩託車在一條村道的盡頭停了下來,「車子只能開到這裡了,我們下車爬上去吧。」指著前面的山坡,王仁茂說。從一條小路往林地深處上山,腳下的枯草軟綿綿的,走著很吃力,越往裡走,齊人高的毛草幾乎擋住了前進的視線。
穿過毛草叢,終於來到一塊比較開闊的林子裡。「你看,這片林子是2003年種下的,如今一棵棵都長這麼高了。那一片巨桉是前年栽的,土有些貧,不太肯長。還有對門那一片……」王仁茂向記者一一介紹著,眼神中帶著自豪。他告訴記者,那些長得粗壯的林子就是他重點巡查的點位,要時刻警惕盜伐者;同時還要看有沒有牛羊上山去啃食剛栽種的巨桉樹苗。
除了樹林,一些土墳也是他需要重點巡查的地點。王仁茂告訴記者,每年春節、清明等傳統祭祀時段,就是護林員任務最重的時候。因為當地村民們都會上山燒紙、放鞭炮,容易引發火災。但遺風遺俗,多年的傳統不能在短時間內改變。每逢這些時節,王仁茂只好一個墳頭一個墳頭地巡視,提醒祭祀的村民遠離林地,注意安全。在王仁茂的看護下,8年來,這片山林從未發生過火災。
除了防盜伐、防火災,觀察樹木病蟲害也是「山大王」王仁茂每天要完成的一項工作。多年的護林工作,讓他成為了一名林業「土」專家——現在,只要看看樹葉、樹皮、周邊土壤,他馬上就能給樹木生長狀況進行「診斷」。
苦中尋樂
他只能與鳥兒對話
上山下山,走走看看,乍看之下,這是一個不具太高技術含量、簡單、重複,甚至被不少城市人所遺忘的職業。但護林人的生活,只有親自體驗一番,才能得知它的滋味。
王仁茂告訴記者,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村民們開始到山上砍樹,把土地開墾出來種莊稼,但隨之而來的是頻發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讓當地村民後悔莫及。2003年起,村裡開始執行退耕還林政策,在這片山林裡長大的王仁茂立刻去報名做了一名護林員,從此一幹就是8年。而8年中,這片山林也逐漸找回了它原本擁有的綠色,鬱鬱蔥蔥,充滿生機。
王仁茂要管轄的山林都屬於龍泉山脈,範圍足足有近390公頃(近6000畝),由於面積太大,王仁茂每天只能選其中幾座山進行巡查,第二天又輪換巡查其他區域。由於許多山頭都沒有公路,王仁茂每次都只有把摩託車騎到半山腰,然後再徒步上山查看。
「現在好多了,以前這是條土路,坑坑窪窪的,碰上下雨天很容易滑倒。」指著腳下的路,王仁茂告訴記者,8年間,他在這條路上摔倒過很多次,其中一次還把鼻梁骨摔骨折了,「現在都還有些歪。」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他說。
其實,山裡的困難遠不止這些。除了道路崎嶇外,山裡的氣候也是一大挑戰。因為山林裡陰暗潮溼,王仁茂基本上每次巡山後都是拖著一身露水下山。「夏天還好一點,冬天是又冰又冷,一般人吃不了這個苦!」他說。
「出大太陽或下雨時你還用巡山嗎?」記者問。「怎麼不巡?太陽越大,越容易發生火災;雨越大,越容易發生山體滑坡。」王仁茂告訴記者,8年間,除了遇上鎮政府和有關部門通知開會外,他都會每天去山林裡巡查,甚至因此從未出過遠門。做護林員8年來,基本上都是他一個人去巡查。每天在山裡的那幾個鐘頭,能和自己說說話的,只有林中的鳥兒。
信息化管理林地
他半路出家學電腦
儘管每個月只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但王仁茂覺得,自己做了護林人的這份工作,就一定要把它做好。幾年來,為了看護林子,王仁茂每天早出晚歸,家裡的地都沒有種了。但是這片林子的一草一木,都被他呵護得好好的。
「我在給它們寫日記,每一片林都有記錄。」他從抽屜裡拿出一個筆記本,那是他的第8本護林日誌。他告訴記者,這8本護林日誌,是8年來看護林地的真實再現。去年,當信息化管理在村委會施行後,王仁茂又主動學習使用電腦,將林地的每一條信息詳細地記錄在電腦裡。
由於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電腦,他不得不從一筆一畫的打字開始練習,最開始,一分鐘他打不到十個字,但現在他已經能熟練運用一些基本的軟體了。「每一片林子的情況這兒都有,以後要調資料也容易查找。」王仁茂說:「那片林子得有人來照顧,不敢不細心。」
他說,不管自己做護林員到什麼時候,只要在位一天,他就會一直看護好它們。
肖一丁 記者 陳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