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是民國時期頗有爭議的人物,一生可謂傳奇連連,但其一生也大致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東北時期的不抵抗政策,二是西安事變。
張學良是東北王張作霖的長子,一出生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他很早就進入東北講壇學習,張作霖對他寄予很高的期望。不過,張學良並未辜負張作霖的期望,兩次直奉戰爭期間,他都以出色的表現贏得了一批老將的讚譽,這不但為張作霖奠定了東北之王的基礎,也為他以後接任大帥積累了資本。
張學良死後,由於父親結拜兄弟張作相的幫助,張作霖成了少帥,而他自己則是個徹頭徹尾的政治家,在繼承大位後仍將東北治理得井井有條。然而,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令國人大吃一驚,這成了他一生的汙點。張學良退守關內,一直以來都對東北問題耿耿於懷,也是出於自責,才在後來發動西安事變,促使蔣介石專心抗日。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介石收監,在宋美齡等人的幫助下,張學良得以重新奪回一條生命。然而,儘管保住了性命,等待他的卻是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囚禁生活,這也不得不讓這位東北少帥扼婉遭遇到。張學良在經歷了蔣家父子長達54年的囚禁之後,終於在1990年重獲自由,而從監獄中出來的張學良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風度,此時的他已是老者了。
重新獲得自由後,張學良選擇定居美國,儘管期間有許多人邀請他回中國發展,但他始終以無言為由,不肯回東北去見父母,直到去世。張學良臨終前,還費力地說了一句「對不起」,這一句話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張學良於2001年10月14日在國外結束了他的一生,而他臨死前的那句「對不起」,也一直引起了世界的猜測。到底什麼是對不起?誰也不知道,他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意思?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