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至死都沒能回到大陸,臨終前說的那句「對不起」,是啥意思

2020-12-25 叮噹貓說歷史

張學良是民國時期頗有爭議的人物,一生可謂傳奇連連,但其一生也大致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東北時期的不抵抗政策,二是西安事變。

張學良是東北王張作霖的長子,一出生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他很早就進入東北講壇學習,張作霖對他寄予很高的期望。不過,張學良並未辜負張作霖的期望,兩次直奉戰爭期間,他都以出色的表現贏得了一批老將的讚譽,這不但為張作霖奠定了東北之王的基礎,也為他以後接任大帥積累了資本。

張學良死後,由於父親結拜兄弟張作相的幫助,張作霖成了少帥,而他自己則是個徹頭徹尾的政治家,在繼承大位後仍將東北治理得井井有條。然而,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令國人大吃一驚,這成了他一生的汙點。張學良退守關內,一直以來都對東北問題耿耿於懷,也是出於自責,才在後來發動西安事變,促使蔣介石專心抗日。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介石收監,在宋美齡等人的幫助下,張學良得以重新奪回一條生命。然而,儘管保住了性命,等待他的卻是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囚禁生活,這也不得不讓這位東北少帥扼婉遭遇到。張學良在經歷了蔣家父子長達54年的囚禁之後,終於在1990年重獲自由,而從監獄中出來的張學良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風度,此時的他已是老者了。

重新獲得自由後,張學良選擇定居美國,儘管期間有許多人邀請他回中國發展,但他始終以無言為由,不肯回東北去見父母,直到去世。張學良臨終前,還費力地說了一句「對不起」,這一句話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張學良於2001年10月14日在國外結束了他的一生,而他臨死前的那句「對不起」,也一直引起了世界的猜測。到底什麼是對不起?誰也不知道,他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意思?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相關焦點

  • 蔣介石臨終時對兒子說了四字,張學良知道後,只好無奈地仰天嘆息
    他曾經是蔣介石最信任的部下,但在西安事變後兩人之間存在巨大的信任危機,蔣介石再也不願意見他,並且在臨終前還叮囑自己的兒子,絕對不能將張學良放出來。後來還是李登輝出面,張學良才有機會重獲自由。
  • 張學良去臺灣後到死都沒再回大陸,只因此人對他說了兩句狠話?
    不僅如此,張學良在晚年也曾說:「蔣介石討厭我極了。」那麼張學良為什麼一生都沒能再回大陸呢?其實張學良在晚年是很想回到東北家鄉看看的,但最終卻沒能成行,這又是為什麼呢?
  • 張學良臨終前,對遺產的處理引爭議,他為何捐給了美國
    提起張學良,沒有哪個中國人不認識他,「九一八」和「西安事變」兩次重大的歷史事件與他息息相關,張學良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歷史名人,他的遺物具有非常高的價值,那麼張學良臨終前,將遺物交給了誰呢?
  • 于鳳至等了張學良一生,死前惟願合葬,張學良卻也只有一句對不起
    這句話對於張學良的原配妻子于鳳至來說,亦是她一生最好的闡述。因為先愛上,她一開始就輸了,從新婚到生命的那一刻,她一直是為張學良而活,可惜張學良卻不是為她而活,他們的婚姻感情,從來都不對等。於是他讓張學良娶了于鳳至。雖然于鳳至美麗而又智慧,就連愛新覺羅·溥傑都曾盛讚于鳳至「長得很美」。但是這樁由父親包辦的婚事,張學良一開始就持反對態度,他深受西方民主自由思想,不願意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可是張作霖實在太想于鳳至做自己兒媳婦,甚至對張學良說:只要你娶了于鳳至,其他我都可以隨便你,你在外面找女人也行。
  • 讓蔣介石到死,都沒敢動張學良!
    讓蔣介石到死,都沒敢動張學良!可憐的委員長!她說了什麼?或許從一開始就是錯愛,卻依舊愛的那麼深。 那是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後,張學良率領三千東北軍前來上海,為人民主持公道,對抗英軍!那時候的少帥,真可謂意氣風發,風光無限!當時1925年,他爹的奉系勢力稱霸中國,連上海都是他家的地盤!此時的蔣介石,想跟少帥講話,我估計還要預約! 圖:1925年,全國形勢大概接班人排名中,蔣介石最多只能排第五!
  • 張學良:享年106歲,至死不肯回大陸,是因為愧疚嗎?
    張學良:享年106歲,至死不肯回大陸,是因為愧疚嗎?張學良,如果近代沒有了張學良,就相當於清朝失去了慈禧太后,雖然這個比喻不太恰當,但是,如果沒有張學良的不抵抗,日本人不一定能進入到東北,如果沒有張學良的促成,國共第二次合作不可能達成,所以,不要小看張學良,他曾經是全國知名的一個人,最終,卻淪為了階下囚,被囚禁了整整54年,在蔣介石去世之後,也沒有被放出來,他的一生到底經歷了什麼?他到底為什麼不肯回大陸?
  • 「東北第一夫人」于鳳至,臨終留八字遺言,張學良知道後痛哭流涕
    在我們國家,張學良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毀譽參半,但他最終還是得到了後人的認可,因此在今天的影視作品中也時有發生。談到張學良的感情歷程,可以說他與三位女性有著密切的關係,一位是他的髮妻于鳳至,一位是他的摯愛趙一荻,還有一位是紅顏知己宋美齡。
  • 張學良唯一健在的兒子,為美國打工一輩子,結果連中國話都不會說
    張學良一生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張閭珣,次子張閭玗,三子張閭琪,四子張閭琳。前三個兒子是原配于鳳至所生,第四個兒子是趙一荻(趙四小姐)所生,目前張學良唯一健在的兒子就是四子張閭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聊聊張學良這個唯一健在兒子張閭琳的故事。
  • 張學良:蔣介石太頑固 認為自己肯定是對的
    那意思我不同意離婚,為什麼又沒有辦法,同意離婚了呢?就是蔣介石,如果她不同意離婚的話,她怕暗殺張學良。她說的很清楚,張學良是籠中的鳥,籠裡面的鳥,隨時會被人掐死,她說,別說讓我離婚,讓我死我還死,保護張學良的生命,她是被迫的,但是她並不承認。她給宋美齡寫過信,我看見的。就說這事情,一邊寫一邊哭。解說:妻何聰明夫何貴,人何寥落鬼何多?
  • 宋美齡活了106歲高齡,逝世前說最對不起三個男人,他們分別是誰
    宋美齡臨終之前說,自己最對不起的是三個男人,他們分別是誰?宋美齡為何認為自己對不起他們?宋美齡心目中,第1個對不起的人就是其丈夫,兩人在一次酒宴上相識,相處了幾年之後感情升溫,在各個階層的見證下,走入婚姻的殿堂,兩人的結婚,算是政治聯姻。但是其感情卻很好,一起度過了很多難關。
  • 晁蓋那句含糊其辭的臨終遺言,終究沒能阻止宋江成為寨主
    在小說《水滸傳》中,晁蓋之死是至關重要的轉折,從那時起宋江才真正當上了梁山的寨主,而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宋江名義上都只是晁蓋的手下。晁蓋與宋江的關係到底怎麼樣,通過晁蓋的臨終遺言,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那句話分明就只是在針對宋江,以阻止宋江當寨主。
  • 在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送出16字輓聯,蔣經國看後卻臉色蒼白
    幾天後,在他的葬禮上,有一位老人前來弔唁,宋美齡特意安排秘書將他引至蔣介石的遺體前,做最後的道別。只見,這位老者俯下身去,輕撫水晶棺,他的手指微微顫抖,神情凝重。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了「西安事變」的少帥張學良。張學良的來到立刻在現場引發了不小的轟動。隨後,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送來的輓聯上。
  • 張學良談兩岸統一
    張學良認為根源就在於國家不統一:「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最大的問題是國家不統一,地方諸侯各霸一方,互相攻伐,造成國家四分五裂。比方說,郭松齡倒戈,這是東北內部不統一;奉直戰爭,這是北方不統一;直皖戰爭、北伐戰爭,這是南北不統一。南方也是一樣,和北方差不多,陳炯明炮轟總統府,等等,北方不統一,南方不統一,南北不統一,有點勢力的諸侯,都在那為了自身的利益,你爭我奪,互不相讓。
  • 他晚年在美國定居,直到臨終前,也不願意回東北老家?
    在我國的歷史上,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功過難辨的人物,後人對他們的評價也都褒貶不一。有的人說他是英雄,有的人說他是罪人,站在雙方的角度來看,說英雄也可以,說罪人也可以,畢竟對於一個人物的評價,多少都帶有一點個人的主觀色彩在裡面,很難有一個評價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 美國張學良墓地:朝向東北老家,與趙一荻合葬,圖9令他抱憾終身
    【晚年張學良】1990年底,張學良在被幽禁半個多世紀後終於獲得人身自由。張學良獲得自由身時,已經90歲高齡。經過一番考慮,張學良最終決定定居遠離美國本土的夏威夷,至死未能再回大陸。中國人講究葉落歸根,張學良未能回大陸下葬,無疑成為他的遺憾。
  • 宋美齡逝前邊哭邊說:一輩子對不起三個男人,旁人聽完偷偷抹淚
    談到民國第一夫人,很多人應該和我一樣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那位風度翩翩、才華橫溢、出身名門的宋美齡夫人,當然,宋家除了宋美齡外,還有兩個妹妹也很不錯,尤其是宋慶齡夫人,嫁給了孫中山先生,成了傑出的政治家,而且,這位民國時期的宋家三位小姐,個個都是人生贏家,天生的佼佼者,今天跟大家分享的
  • 蔣介石臨終前,蔣經國問:放不放張學良?蔣介石說了4個字
    1959年3月,蔣介石終於下令解除對張學良長達22年的「管束」禁令。「解禁」之後,張學良又在陽明山住了兩年,1961年,他向蔣經國提出,已經是60歲的人了,住在山上,買菜、購物、朋友來訪都不方便,想自己出錢在臺北附近建個房子。
  • 有句農諺叫澆不死的韭菜旱不死的蔥,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比如這句「澆不死的韭菜旱不死的蔥」,讓人一聽就知道說的是韭菜和蔥,這兩種作物都是農民常見的。那這句話具體是啥意思呢?這句農諺這麼說,符合作物生長事實和規律嗎?下面咱們說一下這個問題。一、這句話啥意思這句話還是非常容易明白的,就是說,韭菜這東西非常耐澇,天天灌水也灌不死,所以才說澆不死。而蔥則非常耐旱,別的作物有可能會旱死,但蔥卻不會。一直生活在農村的人都應該知道,農民種韭菜到了收割的季節,基本上隔天一澆水。啥意思呢?
  • 張學良晚年重獲自由後,為什麼一直沒有回大陸呢?
    張學良晚年重獲自由後,為什麼一直沒有回大陸呢?1991年3月10日,張學良獲準赴美探親,曾公開表示有回祖國大陸探親的意向。中央知道後,便派人去邀請張學良回大陸,派去的人是張學良的老部下呂正操。赴美前,鄧穎超在中南海西花廳與呂正操詳談,並以私人的名義給張學良寫了一封親筆信:「先生闊別家鄉多年,親朋故舊均翹首以盼,難盡其言。所幸近年來兩岸藩籬漸撤,往來日增。又值冬去春來,天氣和暖,正宜作故國之遊。今穎超受鄧小平先生委託,願以至誠,邀請先生伉儷在方便之時回訪大陸。
  • 張學良說:宋美齡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少帥把蔣介石置於何地?
    在這裡我們先不討論少帥張學良一生當中的是非功過,但對於張學良的評價,在他的人生歷程當中,有一個很明顯的分水嶺,那便是1936年爆發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也稱雙十二事變,就是因為張學良和楊虎城將軍二人於1936年12月12日對蔣介石發動的一次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