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中,撰寫畢業論文是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對考生應用本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一次綜合性考查。
但是大多數考生在面對畢業論文的時候,都很「偏頭痛」,肚中無墨,難以下筆,主要的原因在於平時缺乏獨立寫作的經驗。
自考本科畢業的最後一個關卡,自然不是隨便一篇文章就可以草草了事,尤其是想要拿到學位證的考生,論文的質量和水平更為重要。小編為大家準備了畢業論文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的簡要論述,供大家參考。
如何選題:三個要點
1.題目要小,要具體,切忌泛泛而談。
中日文化差異比較研究(×)
論中日飲食文化差異(√)
二者比較,題目的難易程度顯而易見,中日文化包含了飲食、語言、習俗、服飾等各個方面,在論文論述中無法面面俱到,論據無法支撐論點,內容空泛;而就中日飲食文化一點進行論述,可以向深度和廣度進行探討,內容充實。
2.在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選題,知己知彼。
要選擇自己所擅長的領域,以免出現不了解、寫不出來的情況。同時要了解本專業本領域中已有的論文成果,了解別人已經解決了什麼問題,還存在什麼問題;是否有爭論,爭辯的焦點是什麼;哪些方面的研究較為簿弱,哪些方面的研究尚未涉及等等,避免重複和雷同。
3.研究角度要新穎,具有研究價值
要研究別人沒研究過的問題,才有研究價值。若專業能力不夠,選擇一些簡單易寫的論文題目,要出其不意,避免雷同,要有創新點,選擇不同的角度加以論述,也可以指出此前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之處加以補充。
研究選題:重視文獻綜述
做好選題之後千萬不要就急急忙忙地動筆開寫,最好是敲定大綱以後再開始動筆,要不然你沒有大綱,寫到後面大概率會文思枯竭。
首先要在網絡上查找一些值得參考的優秀畢業論文,在知網下載至少三篇同類型的優質論文,並仔細研究其文章結構。
查詢資料看似是最簡單的一項工作,但對後續論文的論據支撐至關重要。既要收集與以往他人對該論題的研究論點和內容,也要收集論題相關的歷史背景、文化依託、發展軌跡等材料。
收集充分的材料之後,還要進行歸納整理,「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對資料進行反覆推敲、篩選,留下最能反映本質、最有說服力的資料,同時提煉出自己的觀點,明確論文方向,擬定提綱。
收集論文素材的網站
中國知網、萬方數據資源系統、中國科技期刊資料庫、百度文庫、百度學術、道客巴巴等。
撰寫論文:論證合理、嚴謹
1.論點明確、清晰。必須有大量的材料進行支撐。
2.論證必須根據論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論證結構形式,不同的論證結構形式,決定了本論部分的結構。
3.論證邏輯要嚴謹。合乎邏輯的論證,是最能說服別人的。
4.論證用的材料和論據,要真實且科學,標註好出處。
答辯環節
論文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答辯,答辯前一周可以把自己的畢業論文複印三份:一份給指導老師;一份給答辯組;一份留給自己備份。
答辯時間一般為3-10分鐘左右,答辯過程中會有2-3位老師進行提問,開始答辯前一定要對自己論文的內容了如指掌,做好充足的準備。
小編搜集了些常見的答辯問題,方便各位同學參考↓
1、你的畢業論文採用了哪些與本專業相關的研究方法?
2、論文中的核心概念是什麼?用你自己的話高度概括。
3、你選題的緣由是什麼?研究具有何種現實指導意義?
4、論文中的核心概念怎樣在你的文中體現?
5、從反面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不按照你說的那樣去做,結果又會怎樣?
6、論文的理論基礎與主體框架存在何種關聯?最主要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7、質性研究與訪談法、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調查研究、實證研究的區別?
8、經過你的研究,你認為結果會是怎樣?有何正面或負面效果?
9、你的論文基礎何種研究視角?是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還是社會學視角?
10、論文研究的對象是個體還是群體?是點的研究還是面的研究?
11、論文中的結論、建議或策略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12、研究這個課題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在答辯過程中,同學們還要注意儀表與風度,爭取給答辯老師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同時也要注意答辯技巧的運用,對於有把握的提問,要及時申明自己的理由;對於沒把握的提問,可以揚長避短,多說一點自己擅長的內容,回答問題時要注意多使用禮貌用語,態度要謙和。
最後小編來回答同學們最關心的問題:畢業論文到底難不難?一般90%的同學都能順利通過畢業論文審核,所以只要用心準備,畢業論文其實並沒有那麼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