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材的漢代地圖,到底有沒有抹黑呢?標註日本島是「倭國」

2020-12-19 天道字畫

我國從古代開始,就已經和日本有很深的淵源,不過那時候日本還不叫日本,而是倭奴國。在範曄撰寫的《後漢書》中,就記載有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予印綬」。倭奴國是日本九州沿海一帶的部部落小國,漢光武帝還曾授予刻有「漢委倭奴國」的金印,而這一金印在十八世紀的時候,出土於日本博多灣志賀島。這一段記載,以及出土的金印都證實了,早在公元57年,也就是漢代的時候,日本就已經與我們有了關聯。

但我們都知道,近代史上,日本對我國保有著很大的野心,數次對我國發動侵略戰爭。很多人都以為,我們和日本的羈絆是從近代才開始的,但這樣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在兩千多年前,日本的地位還要我們漢朝皇帝承認,但日本對我們的覬覦,絕對不是近代才開始的。中日之間的戰爭早在隋唐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當時的日本頻繁的騷擾朝鮮和中國,唐朝建立之後,就開始肅清日軍,這才有了唐朝時期友好往來的景象。而「日本」這個名字,也是武則天統治時期才賜予日本的,不過一直以來,日本都沒有能夠擺脫「倭人」的稱呼。時至今日,日本還有些人不承認近代對中國犯下的罪行,還有的人說,「倭國」是對他們的抹黑。

日本教材中的中國地圖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只憑藉片面之詞,要想全面的了解,就得多聽別人的看法,綜合之後再下結論。唐太宗與魏徵的故事告訴我們:「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堂堂一代帝王,都需要別人為自己提諍言,由此可見,無論我們要去了解什麼,都應該全面地看待。當然,這裡所說的全面,指的是無論好壞的意思,對於歷史也是如此。要想評價中國的歷史,那就應該走出去,看看其他國家的人是怎麼評價我們的。日本自古以來就與我們又爭端,那日本歷史課本中的中國,又是什麼樣的呢?

中國歷史的疆域版圖,每一個朝代,甚至每一個帝王的統治時期都有所不同,那日本人在他們的歷史教科書中,到底有沒有真實地反映出我國的歷史呢?眾所周知,日本非常喜歡研究中國文化,所以總體上,很多個朝代的歷史版圖,並無太大的出入。但也有些朝代,日本會少給我們劃分一個區域,至於這樣的現象是故意的還是對中國歷史了解不深,這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漢代地圖有沒有抹黑?

有的人覺得,既然日本是從漢代開始與我們產生源遠,且「倭奴國」這個名字還是漢朝皇帝賜予的,那日本人會不會在日本歷史教科書抹黑漢代呢?令人驚訝的是,他們教科書中的西漢地圖,還算是靠譜的。大漢徵服了西域,也徵服了朝鮮半島的北部,並設立了漢四郡,雲南和越南的北部都在西漢的版圖之內。由此可見,日本歷史教科書中的漢代地圖,並沒有被抹黑。而從這些歷史地圖上,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日本確實很喜歡研究中華文化,卻對此研究得非常的深。

標註日本島是「倭國」

在日本版的漢代地圖上,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現代日本人給古代日本島的標註是「倭國」,由此可見,他們雖然說我是抹黑,但這種種的歷史證據就擺在眼前,他們自己都沒法否認。翻遍日本的中國歷史地圖,我們會發現,原來日本人是這樣看待我們的。雖說他們的歷史地圖中還有很多與我們的歷史地圖不同,但相同的那部分,也表明了我們從未胡編亂造什麼。歷史就是歷史,它就擺在那裡,無論他人如何解讀,它就是一塊豐碑,無法改變。

相關焦點

  • 日本農民撿到漢代國寶級文物,證實倭國兩千年前已臣服中國
    導讀:日本,一個位於中國東部、太平洋西部的一個島國。在中國歷史上這個島國曾一度被稱為「東瀛」「倭國」「東洋」,直到唐代時期倭國才派使者來華請求唐皇賜名;在倭國天皇的請求下,唐皇同意倭國改名「日本」。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陽之本」,即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時也被稱為太陽之國。
  • 日本的國號是怎麼從倭國變成日本的?其實經過了中國皇帝的同意
    我們知道日本在古時候叫「倭國」(這就是為什麼明朝時騷擾沿海地區的日本強盜被稱之為倭寇了,倭就指的是倭國,而寇則是賊寇),除此之外還有啥東瀛、大和、扶桑和邪馬臺等等別稱,一直發展到現在的日本,那麼日本的國家名稱究竟是怎麼發展演變過來的呢?
  • 日本從「倭國—扶桑—大和—日本」的由來,日本不願意聽的國號!
    日本,這個國家總面積37.8平方公裡,他們自己稱自己為大和民族,總人口約為1億人口。其實日本在中國古代時期被稱之為「倭國」,以及「扶桑、邪馬臺、大和」也是日本的稱呼。那麼今天小編就好好和大家來聊聊古代日本為何要從「倭國」改名為「日本」呢?
  • 日本曾叫過哪些名字,為啥叫日本?與中國漢字關係很大!
    日本地圖日本是距離中國很近的國家,屬於漢文字圈中的國家,受中國的影響很大。根據資料記載,大約3萬年前至10萬年前,日本列島上就開始有過人類居住。因為這裡是島國,適合逃避戰亂,所以經常有外地人員湧入這裡,其中中國人居多。他們大多是為了躲避戰爭,冒險來到這裡,所以日本還有一個專用名詞---渡來人,稱呼這些外來人員。
  • 西方國家老地圖揭日本謊言 釣魚島用閩南語標註
    十八十九世紀英美等國地圖以中國名字命名釣魚島 部分配以閩南語發音的漢語拼音標註  西方地圖揭日搶島謊言  日本上演的"購島鬧劇"持續多日,越來越多的珍貴歷史資料不斷浮出水面,搜集自中國和日本的文獻及地圖證據證明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從來不屬於日本
  • 隋唐皇帝稱「天子」,倭國國君稱「天弟」,日本與中國的面子之爭
    從倭奴國到來之後,陸續又有很多日本小國過來朝貢。1784年,在現在日本福岡的志賀島村,兩位農民在挖水渠的過程中挖到了一個金光閃閃的東西,據考證這個東西就是公元57年漢光武帝賜給倭奴國的金印,金印上分三行印著「漢/委奴/國王」五個漢字。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倭國也與中原王朝有所往來,由於中原動亂,中原王朝並沒有過多的關注倭國。
  • 日官方1894年出版地圖顯示釣魚島非日本領土(圖)
    2014年是又逢甲午,恰好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正是通過這場戰爭日本竊取了釣魚島。而關於釣魚島的真正主權歸屬到底如何從法理和證據上對日本的無禮要求進行反制,揭露日本企圖非法侵佔我國領土,破壞我主權完整的企圖呢?
  • 日本因爭議領土地名標註問題讓地方政府和國立大學停用谷歌地圖
    9月29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28日報導,由於美國搜尋引擎巨頭谷歌公司提供的地圖中出現了把日本主張為固有領土的北方四島(日俄爭議島,俄稱南千島群島)和竹島(日韓爭議島,韓稱獨島)標為外國地名的情況,日本中央政府通知全國地方政府和國立大學等,不在主頁上使用谷歌地圖。
  • 「大漢國東兩萬裡」:「扶桑」與日本到底有什麼關係?
    或者說「扶桑」與日本又有著哪些更深層次的歷史淵源呢?日本與扶桑的關係從字面上,如果把日本兩個字拆開來看,「日」毫無疑問,指的是太陽,「本」則是草木之根,萬物之源。所以,按照古書上的註解,「日本」即「日出之國」,是指太陽升起的地方。那麼這又與扶桑有何關係呢?
  • 日本古地圖密碼:東京在哪裡?
    此後,隨著日本效法西方,逐步成為世界強國,東京漸被世人所熟知,直至今日。不過可能更讓你意外的是,雖然東京成為日本首都才不過100多年,但日本的古代世界地圖中,其實早就有了東京,而且東京並不在日本。那麼日本古地圖中的東京,到底在什麼地方呢?比如會不會在中國?喜愛中國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國洛陽、開封等城市,在古代都曾經被稱為「東京」。
  • 當年日本哪來的勇氣打中國?看看日軍繪製的地圖,讓人頭皮發麻!
    日本一直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人非常羨慕中國遼闊的國土和繁榮的景象。但是,千百年來中國太強大,而且日本島上徵伐不斷,所以日本人想打我國古代王朝的主意,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到了清朝,朝政腐敗,日本想要一口吞下中國也是難上加難。那麼日本到底從哪裡從獲得勇氣而敢於侵略我國呢?
  • 日本為什麼叫日本,這一國名是如何得來的,日本的全稱又是什麼
    日本古稱「倭國」。我國漢代的史書稱日本人為「倭人」,唐代的史書稱為「倭奴」。 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使根據中國皇帝國書中的稱呼將其國名改成為了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一直沿用至今。我國古代何以最初稱日本為「倭」,上引文獻均未作說明,按「倭」字早已有之,如《詩經·小雅·四牡》云:「四牡 周道倭遲。」
  • 日本對釣魚島等島嶼英文名稱進行統一標註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3月19日報導,為了強化國際社會對釣魚島和獨島(日稱:竹島)等有爭議島嶼的「日本主權意識」,日本外務省開始對這些島嶼的英文名稱進行統一標註,並在日本政府發行的英文地圖上予以標記。據報導,日本各中央機關迄今為止對於釣魚島等有主權爭議的島嶼的外文名稱,沒有統一的標註。
  • 日本國名的由來,日本一詞到底有何寓意,真相是這樣的
    日本文化體系的建立離不開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滋養,如果沒有中華文化的啟蒙和影響,今天的日本文明不會如此高度繁榮。日本國名就是一個例子,它正是在中國文字的影響下誕生的。日本國名的演變以及由來,日本一詞到底有何寓意,真相是這樣的。
  • 日本國名的由來:從倭國到日本的演變,漢字對此產生了重大影響!
    日本國名的由來:從倭國到日本的演變,漢字對此產生了重大影響!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直到今日我們的課本上也在對過去的文化做著研究調查之類的工作,我們不得不感慨關於文化和漢字的知識。今天要說的就是日本這個國家名字的由來,這其中是有關於中國的漢字。我們都知道日本這個國家,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們當初對中國所做的事情,不過且先不論戰爭的這個問題,就單純的說這個國家而言它是一個比較會學習的國家,日本這個名字也是在它們的國人掌握了一定的關於漢字文化之後重新取的名字,那麼最開始的名字是什麼呢。
  • 日本為什麼叫日本?漢代稱為倭奴國,唐朝武則天給起了個國名
    日本列島雖然在遠古就已經有人居住,但一直到公元前3世紀前後,日本才有了早期文明的跡象,而且還基本可以肯定是由東亞大陸移民彌生人所帶去的。但彌生人並沒有給日本帶去文字,所以在日本出現了文明跡象之後,還是有幾百年其本土並沒有留下什麼歷史文字記載。日本早期彌生文明遺物,彌生文明被認為與亞洲大陸移民密切相關不過在當時的中國史書裡,已經開始有了關於日本列島一些部落的記載。
  • 這位日本人是鬼子專業戶,在中國演了15年日軍,回日本後遭到暴打
    當年中國處於大漢朝時期,日本島上還是小國林立的時候,就有一個國家派遣使者,來到中國學習我們先進的文明與制度。中國從來沒有因為他們的弱小和落後而侵犯他們,反而是將我們國內的先進的文明和茶葉、絲綢等物品慷慨地送給他們。中國皇帝見使者身材矮小,賜其國名為「倭」。自那之後,倭國不管是皇帝大婚還是太子繼位,都需要向中國匯報。
  • 日本以前叫什麼,現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背後的故事和漢字有關係
    日本以前叫什麼,現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背後的故事和漢字有關係很多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國家的歷史,歷史比較悠久的國家,可能有幾千年的歷史,比如中國。而歷史比較短的國家,可能只有一二百年的歷史,比如美國。不過也不是所有國家在一開始就是一個名字叫到底的,中國在歷史上就有很多的名字,那麼日本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以前又有過哪些名字呢?日本的名字其實都和中國有著很大的關係,畢竟日本離中國很近,當初日本的文明還沒有發展完備,而中國早已經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了。
  • 《東亞史》日本篇 《古事記》與《日本書紀》
    「爸爸,你說的本州島在哪裡呢?」李明義問到。你如果看一看日本地圖,就很容易發現,日本有四個很大的島嶼。如果我們從北向南數過來,它們是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這就是我們說的日本列島。可以這麼說,但是「日本王」這個名稱用在那個時候並不準確。因為「日本」這個詞是兩三百年以後才發明出來的,它的意思是太陽之本,表明住在日本列島上的人們對太陽的崇拜。在公元4世紀和5世紀的時候,「日本」這個詞還沒有出現,所以這位大首領也不會用「日本王」來稱呼自己!「那他叫自己什麼呢?」李明義問到。
  • 日本iPhone5地圖將釣魚島劃為日本衝繩 - 全文
    東京9月21日電蘋果最新款手機iPhone5今天在日本開始發售,面向日本市場的iPhone5不再使用此前iPhone4s搭載的Google地圖,而選用了蘋果公司自己開發的地圖,iPhone5自帶地圖上將釣魚島用日本的名稱 「尖閣諸島」進行標註,並將其地址標註為「日本衝繩縣石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