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早告訴孩子,謙虛是進步的根基:在長輩面前,謹言慎行不張揚

2020-08-03 燦燦芃芃育兒心理


《弟子規》曰: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弟子規》說,稱呼長者的時候,不可以直呼其名。在長輩面前表現得謙虛恭敬,不要過於表現自己的才能。在長輩面前說話,聲音要低些,不過也不能過低,太低而聽不清楚也不行。

長輩面前,要有謹言慎行的態度

一個人在長輩面前的表現很重要,他折射出一個人的禮儀素質、道德修養,是這個人思想與行動的折射,可以說是展現在他人面前的一張名片。

有一個男孩,小的時候,媽媽就告訴他見著長輩要及時喊人。男孩做得很好,見了長輩就畢恭畢敬打個招呼,小區裡的人都誇獎這個孩子懂事。


儘早告訴孩子,謙虛是進步的根基:在長輩面前,謹言慎行不張揚

我把花兒送給奶奶


孩子很孝順,上學後,不管是學校裡的事情,還是家裡的事情,都願意和父母商量。父母因為熟悉孩子的情況,很省心。

孩子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成了一名法官。有一次,他主管一個答案,案犯家裡很有錢,也很有勢。他們找到男孩,願意花大價錢為案犯降低罪行。男孩覺得這件事情很複雜,和父母商量。

父母說,不管有多麼困難,都要秉公執法。父母的態度使得男孩非常堅決的完成了案件的審判工作。

儘早告訴孩子,謙虛是進步的根基:在長輩面前,謹言慎行不張揚

奶奶,祝您身體健康

不久以後,好幾名法官因為收受賄賂接受檢查,而男孩因為清正廉潔被提升。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教育孩子尊敬長輩絕不是小事情,他是孩子心理發展和道德水準的體現。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從小的時候起就孝敬長輩,長大後也會尊重長輩,重視長輩的意見,能夠為了長輩生活安然檢點自身行為。

孝敬長輩的內容很豐富,在溝通方面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多多傾聽長輩,不要在長輩面前逞能,覺得自己很行,不需要長輩的指點。

儘早告訴孩子,謙虛是進步的根基:在長輩面前,謹言慎行不張揚

媽媽,我幫您

不要認為長輩的想法已經落伍,跟不上時代,自己是新新人類,自己的做法長輩理解不了。家長要讓孩子永遠記得,長輩地教誨是生活經驗的總結,要謙虛謹慎地多向長輩討教。

在長輩面前,孩子們該如何保持謙恭的態度呢?

身處於這個信息大爆炸時代,每個孩子都是「雜學家」,怎麼防止、改變他們不把長輩放在眼裡的習慣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從小就教導孩子尊重長輩。


儘早告訴孩子,謙虛是進步的根基:在長輩面前,謹言慎行不張揚

我們一起玩


1.長輩面前少說話

幾十歲的長輩,閱歷和資歷都很豐富,如果不是很了解這位長輩,就不要在長輩面前誇誇其談,而是要多聽長輩說。

天下長輩都愛護晚輩。特別是當這位長輩對這個孩子寄予厚望的時候,他願意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傳授給你。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不會懂得珍惜,家長要告訴孩子把這當成課堂,仔細聽,謹記在心。

儘早告訴孩子,謙虛是進步的根基:在長輩面前,謹言慎行不張揚

哈哈哈,好開心

這樣不但能夠深得長輩的喜歡,同時也實現了自己孝心。耐心傾聽長輩講話本身就是孝順的表現。

2.不要瞧不起長輩

一些取得了一定成績或者心存大志的晚輩,在一生默默無聞的長輩面前可能會有些猖狂,特別是當長輩有著某些不良嗜好的時候就會對長輩反感。

作為家長,一定要事先給孩子上好這一課。告訴孩子,不管這個前輩的一生是怎麼度過的,晚輩都該敬重他們,以禮相待。前輩身上的不足,是晚輩值得警惕的地方,是活生生的教材;前輩身上的優點,是晚輩學習的榜樣和前進的階梯。


儘早告訴孩子,謙虛是進步的根基:在長輩面前,謹言慎行不張揚

我輕輕地吹


多和老人接觸,指不定老人的哪一句話,就可以解除你現在的煩惱,使得你的人生少走許多彎路。

3.不要在長輩前炫耀能力

一個孩子如果經常在長輩面前炫耀自己的能力,不但暴露了孩子的淺薄,更不利於孩子成長。同時,也在向他人傳達一個錯誤的信息,那就是你很有能力,不需要他人的幫助。從此長輩可能疏於對這個孩子關照,而孩子由於心智能力不夠成熟,失去了長輩的關照和扶持就會把情況搞糟。

做家長的要提醒孩子常存謙虛,越有才華,越應該感念長輩的付出,有這樣的心境長輩會時時關照孩子,指出行為上的不足,給以扶正,促進孩子的成長。

儘早告訴孩子,謙虛是進步的根基:在長輩面前,謹言慎行不張揚

我在認真聽

另外,虛心的孩子心中長存對長輩的感恩和報答,這份孝心是品德形成的基礎,可以轉化成奮鬥的動力,促使孩子形成更偉大更高尚的奮鬥目標。

4.多關心長輩

長輩對晚輩最大的需求,就是希望見到晚輩,共享天倫之樂。所以,晚輩要經常去長輩那裡走走,問問長輩的身體情況,問問長輩缺什麼少什麼想吃什麼,給長輩沏壺茶、收拾收拾房間、打掃打掃衛生、陪長輩出去散散步等。

相關焦點

  • 有素質又謙虛,為什麼職場進步並不快呢?
    都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可有一種現象是,素質不僅很強,而且還很謙虛的人,到頭來並沒有什麼提升,機遇失之交臂,這又是為什麼呢? 1.
  • 「兒童教育100招」第四招:在孩子面前要謹言慎行,不可失信
    第四招,在孩子面前謹言慎行。父母談論的這些事情,可能都是因為自己覺得親戚朋友單位同事有時對自己不公平不理解的地方,而經常帶有一些不滿的情緒,在考慮問題的時候難免有失公正,對別人的評價也就難免有些偏激,而孩子對事情的理解能力有限,這就不可避免的會把一些主觀的判斷是非對錯的概念帶給孩子,這對孩子學會公正公平的對待他人和事情都是不利的。正面管教小妙招,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談論別人,尤其是談論他人的缺點毛病。
  • 謙虛使人愚蠢,驕傲使人進步
    我們通常都會認為謙虛是好的,虛榮和驕傲是壞的,但哲學家叔本華卻認為相反。他是一個內心驕傲的人,極其討厭謙虛,他認為謙虛是一項蠢人的發明,並且拉低了整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謙虛只會產生更多的「南郭先生」,毫無意義。
  • 「孩子,請謹言慎行」
    從教27年,教過的學生無數:有的學生聰明勤奮又懂事;有的學生底子不好又調皮又任性還不學習;有的學生因為受不住老師批評課上故意搗亂……想想這些年,有喜悅也有哀傷!十多年前,有一位教初一女老師休產假,學校安排我既教初三一個班課又同時帶初一一個班的。初三的課非常好教,但初一這個班調皮不學習的男生太多,上課有點費勁。
  • 2歲兒被長輩捉弄讓媽媽理智喪失!錯誤玩笑會造成孩子自卑感
    比較小的孩子長期被灌輸不實的信息,可能還會認同這些錯誤玩笑,造成自卑感。『我就是還在穿尿布,學不會去馬桶尿尿,我好丟臉!我不好!』、『這是我的玩具,我不想給妹妹玩,我小氣自私!我不好!』當長輩的真的需要謹言慎行,不要以為小孩還小就輕視了語言的力量。想要當個讓人尊敬的長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別自己的孩子沒教好還誤了別人的孩子啊!
  • 2歲兒被長輩捉弄讓媽媽理智喪失!錯誤玩笑會造成孩子自卑感
    當長輩的真的需要謹言慎行,不要以為小孩還小就輕視了語言的力量。想要當個讓人尊敬的長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別自己的孩子沒教好還誤了別人的孩子啊!當長輩捉弄孩子時,建議父母可以採取3做法:1.當下巧妙帶開孩子,避免直接衝突長輩們對孩子的種種做法,可以事後再跟孩子討論,但當下建議不要在長輩面前做一些引起衝突的事情,讓家庭不和氣。必要時,可以巧妙地帶開孩子,去做其他的事。同時,在當下若父母在場,也建議不要當下提醒長輩,宜在事後再找好時機規勸他們。
  • 謙虛真的會讓人進步嗎,你真的是謙虛嗎,謙虛並不是你認為的那樣
    謙虛使人進步,真實可信。謙虛是知不足。作為社會人,生活學習工作,基本可以囊括我們一切的社會活動。先說生活,衣食住行。對應有裁縫,廚師,建築師,駕駛員。大學哲學教授,也玩不轉股市金融。誰敢說自己三百六十行,行行當狀元?謙虛就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不能。何時能不謙虛?天上天下無所不知時。謙虛是存敬畏。宇宙之大,地球如滄海一粟。我們的已知與未知相比,九牛一毫。
  • 待人接物最謙虛的四大星座,富有才華卻很低調
    自古以來,我們常常被教導要謙虛,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知道十二星座中,最謙虛的星座是誰嗎?俗話說得好,滿招損、謙受益。生活中,謙虛有才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取別人的認可和喜歡。而對於太過自滿和張揚的人,很多人可能表面不說什麼,其實內心早已在誹謗。
  • 你以為的謙虛其實很「傷」娃,別讓你的回答,毀了孩子
    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你自認為的謙虛,孩子們並不能理解,孩子們得到的反饋就是自己不行,自己不夠好,甚至自己很差,這樣做不僅嚴重打壓了孩子的自信心,甚至會挫敗孩子上進的勇氣,這是一件非常得不償失的做法。
  • 來,給叔叔阿姨表演一個:有多少孩子,毀在父母的強制禮貌下
    在中國,很多人小時候都有被父母強迫在別人面前表演的經歷,因為這會給父母帶來極大的面子,然而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卻既是尷尬,又是煎熬。這種強制性的炫娃,更是不知道毀了多少孩子的一生,因為它嚴重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育。
  • 孩子不爭不搶?家長別以為是他太懂事,培養競爭心才能更好長大
    常言道,驕傲使人落後,父母和老師從小就教育孩子做事不要張揚,做人要低調,可佛系真的是一件好事嗎?佛系是因為懂事嗎?競爭心能帶給孩子什麼好處呢?過分謙虛的教育讓孩子習慣退讓常言道,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很多孩子認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謙讓他人,而不去爭奪第一名,這樣的教育讓孩子過分謙虛,不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也不去與他人爭奪,實際上這樣會錯過很多表現自己的機會,並不是一個好習慣。
  • 謙虛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修養
    謙虛的人,有一顆包容的心,小事從不計較,有大事也不會緊張,不取笑別人的世界,也不在意別人的嘲諷。謙虛不是自卑,不會自暴自棄,而是內心有一股純淨,鬆開了內心較勁的那股力,誠心讓自己放在低處。學會謙虛,你會活的更輕鬆,在生活中不斷進取,把自己的人生經營的更好。
  • 李玫瑾:想毀掉一個孩子很簡單,就是貶低他,「謙虛」地貶低他
    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你的爸爸媽媽有沒有在你小的時候,當著其他人的面前,故作謙虛地說過這麼一句話:「我的孩子不行,比你家的孩子差遠了」但是很多人可能沒有想到,父母的一句自謙通過更長時間的調查研究和分析對比發現,教授發現中國傳統的「謙虛」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孩子進步的積極性,對孩子無異一場謀殺。李玫瑾教授指出:「謙虛的貶低」是毀掉一個孩子最簡單的方式。
  • 「中國式謙虛」,正在一步步毀掉你家孩子,很多家長還沾沾自喜
    可是,他卻不知道他觀念中所謂的&34;正在一步步傷害著自己的孩子的成長。馬先生的孩子小睿運動天賦極為優秀,幾乎從小到大都是學校足球隊中的主力和&34;。雖然小睿在學習方面表現亦是不俗,可是跟他在足球方面的成績相比就顯得黯然失色不少了。
  • 對外漢語教師告訴你如何禮待長輩?
    對外漢語教師告訴你如何禮待長輩?中華上下五千年,自古就有長輩有序的概念,意思就是要尊重長輩,孝敬長輩,那麼作為對外漢語教師的你,知道作為晚輩與長輩相處的禮儀是什麼嗎?禮讓長輩長輩面前忌「搶」。進餐時不搶先用筷夾菜,要等長輩動筷子後,晚輩才能動筷子。在長輩面前忌「野」。當長輩說的話不符合實際時切忌失態地說些失禮的話,應當尊重長輩的身份委婉糾正長輩的錯誤。在長輩面前忌妄自尊大。
  • 育兒小妙招|孩子不尊重長輩怎麼辦?
    還記得有一年回老家過年,禾老師忍不住教訓了一位不尊重長輩的孩子。當孩子不尊重長輩時,一定要直接幹預,及時制止這種行為,並及時進行溝通。如果家長介意他人在場,可以先制止錯誤行為,再找機會單獨與孩子交談。嚴肅且認真的態度,會讓孩子看重這件事情,進行反思。
  • 應採兒拒絕長輩對孩子溺愛的行為,你不拒絕長輩溺愛,以後會怎樣
    ,也不會任由長輩慣著孩子的行為。2)怕長輩不高興,只會滋長對孩子的溺愛父母不阻止長輩的溺愛行為,最後輕描淡寫地說一句:「都是你慣的」。孩子長大後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在飯桌上與長輩對立,發生不愉快的事,私下和長輩講明白溺愛孩子,對孩子不好處。
  • 孩子為什麼在外人面前不給你面子?來這裡找答案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父母的掌中寶。可是伴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慢慢懂事後,父母發現孩子越來越沒大沒小,常常對長輩大吼大叫,怎麼說也不聽,有的時候還會頂嘴。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這樣沒什麼,等到孩子長大了、懂事了,自然會變得有禮貌。
  • 「謹言慎行」英文怎麼說?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不管做什麼事都得「謹言慎行」 不然指不定哪句話就得罪人了那麼,「謹言慎行」英文該怎麼說? tread lightly tread/tred/踩踏 lightly輕輕地 字面意思:輕輕地踩 其實內涵就是:謹言慎行 可以表達謹慎的態度 He
  • 做人要有一顆仁愛之心,孝順長輩、尊重師長、誠實守信、謙虛禮讓
    文學名著是人類文明與智慧的結晶,具有無窮的思想價值和藝術魅力,是每個人一生中都不應錯過的靈魂驛站。它是經過了歲月的洗禮,沙裡淘金留下的精華,是人類文化長河中一顆顆璀璨的珍珠。它們交相輝映,構築起世界文學的殿堂。高爾基就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