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共享經濟迅速崛起的時代,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太多的共享商品出現了,有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等,這一類都是發展比較好的,前不久突然崛起的共享睡眠艙倒是挺新鮮的,只是小編還沒來得及去體驗,聽說就被關停了,到底這共享睡眠倉是怎麼回事呢?請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共享睡眠艙開設的地點大多選擇自一線的大城市的高檔寫字樓了,只要針對的消費人群是一些白領和加班群體。它的使用方法和共享單車一類的相似,也是在一個程序註冊,然後掃碼就可以打開門,在旁邊的架子上擺放著一次性的床上用品,睡眠艙不大,分上下兩層,很像我們學校宿舍的上下鋪,空間雖然小,但是完全不用擔心裏面的空氣不流通,因為是安裝有排氣扇的,裡面還有排插和usb,還有一個小臺,可以滿足簡單的辦公需求,一關上門就是一個完全密封的狀態,非常安靜,完全可以保證個人的私人空間的需求,怕黑的朋友也不用擔心,關上燈後,還是會有絲絲微弱的燈光透過門照進來的。
雖然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是根據體驗者的反饋這裡的隔音效果非常不好,外面的說話聲完全能聽清楚,睡眠質量更是無從談起了,大多數的體驗者也都是因為新鮮感才會來體驗的,有人擔心倉內的衛生問題,據說是有紫外線消毒的,但具體實施情況我們也無從得知了。
共享睡眠艙的地點選擇是在高檔寫字樓,面對的人群是一些白領和加班群體,但是據了解,很多白領表示自己不會選擇共享睡眠艙,收費貴,一些具體的保障也很不到位,而體驗過人則表示不會再去第二次,因為這一次的體驗完全是因為新鮮感和好奇,這樣看來,共享睡眠艙的消費群體是十分有限的。
從一方面來看,共享睡眠艙的關閉是必然的,其開設的地段租金都十分昂貴,加之還要請保安人員看守著,這裡又增加了一個人工成本,而消費的主流人群少之又少,缺乏市場,除去成本,基本上賺的利潤就不多了,這很難支撐起一個新產業的繼續發展。而另外一方面,據了解,共享睡眠艙不符合消防局的相關規定,在政策上也得不到支持,這算是發展的一個最大的阻力了,查封睡眠艙更是對這一新生食物的最大打擊了。
在如今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的都是網絡化,共享化,商機處處都是,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在共享經濟如此發達的今天,一些些新興事物到底有沒有什麼安全隱患,就拿睡眠艙來說,它有沒有符合消防安全規定?對於使用者的身份信息登記有沒有完善?或者是對於約束使用者的一個信用機制怎麼來完善才能更好的保證共享商品得到愛護等等,相信很少有人會想到這些吧,小編在這裡並不是否定新事物產生帶來的好的效應,只是希望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安全,相信這次的整改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共享睡眠艙,不知道還能不能重出江湖,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