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5年《中國睡眠質量報告》顯示,中國至少有3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17%的人失眠症狀相當嚴重,而睡眠局限在「淺睡眠」的人高達77.3%。從商業的角度看,這是一個擁有巨大的藍海市場。相關部門估計,中國的健康睡眠市場直逼3700億元。
目前市面上要幫助國人解決睡眠問題的產品並不鮮見,包括智能睡眠枕、智能床墊、助眠燈、智能睡眠眼鏡、智能眼罩之類的硬體;也有一些以工具型APP切入的助眠應用,像蝸牛睡眠、小睡眠等。
36氪最近接觸到的「得輝達能量充電站」(母公司:得輝達)是一款通過低流量氧療幫助用戶快速恢復體力、增強精神的睡眠艙。據COO陳海華介紹,其一代產品的主要功能包括氧療、隔音、 光氛圍變化、影音娛樂、紫外線消毒、空調恆溫恆溼、煙霧感應等。
具體來說,能量艙外置的制氧機和負離子淨化器創造的富氧環境:氧濃度在25%-28%之間(比外部高3%-5%);外殼使用雙層玻璃鋼製造,能夠降低外界噪音30-40分貝。用戶通過觸控枕邊小屏,可以直接操作艙內設備,其中包括內置的催眠影音,音響設置在艙體頂部能產生環繞聲場的效果;另外頂部的光氛睡眠燈則能實現平滑的燈光顏色漸變;在前端艙壁則裝置了32寸的網絡液晶電視供用戶娛樂。
陳海華表示,後續的產品升級中還會陸續接入智能床墊進行體徵檢測,並提供高壓氧、升降功能等;若用於商業租賃,也會有配套的控制系統和管理系統,前者會包括通過ID卡短刷、長刷啟動、燈號遠程狀態顯示等功能;後者則能連接睡眠艙的操作終端,遠程查看使用狀態並操作,方面B端客戶管理。
能量艙目前已打樣完畢,計劃在6月中旬參加京東眾籌;10月份參加睡博會正式亮相,並測試市場;下一步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商業化的問題。陳海華表示,這款產品的適用場景包括康復病房、健身房、會所、家庭、辦公場所、機場等。
針對不同的場景,能量艙會有不同的收費模式:其一是針對各地體驗館開放連鎖加盟;其二在機場和會所、汽車4S店等進行分時租賃;其三則是直銷給旅遊區和家庭。陳海華特別強調,其中分時租賃的模式與去年出現的共享睡眠艙並不一致,它會有專人服務和引導,後者則是完全自助。
不過在我看來,這個「艙」既佔空間(長寬高2.2m*1.2m*1.8m)又昂貴(定價約為9.8萬元),如何獲取客戶是個問題。
陳海華解釋道,關於付費意願這點,公司曾邀請了該區域300位企業家體驗,這部分人群的付費意願都非常明確;在一些主流社交平臺的調查結果顯示,受噪音侵害的人群也表現出強烈的需求。
因此在市場定位上,陳海華表示,能量艙所面向的主要是高淨值人群和對養生保健、緩解壓力有強烈需求的家庭這類C端用戶,以及高端療養院、養老機構、康復病房等B端客戶。他認為,能量艙的音響設備還會吸引視聽愛好者,因為影音發燒友自建聽音室、家庭影院成本太高,建設不達標還會產生擾民問題。
銷售渠道方面,公司目前計劃通過在主流城市建設體驗館,發展經銷商為主。
團隊方面,目前共有15人,創始人兼CEO唐文亮現任贛州市人大代表,經營管理得輝達公司21年;CTO王萬清具有17年的技術研發及管理經驗;COO陳海華具有10年以上的營銷管理及實操經驗。
目前,公司正啟動融資,計劃融資2000萬元,用於團隊建設和技術研發。
我是36氪醫療作者頓雨婷,醫療大健康領域項目尋求報導可加微信562794102,煩請註明公司+姓名+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