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能專門設置一個紀念日,足以看出人們對於睡眠的重視。
有調查顯示,世界上超過1/4的人都有失眠現象。
如何解決失眠困擾?
《斯坦福高效睡眠法》一書中,介紹了史丹福大學睡眠研究所的研究成果。
通過檢測,我們清醒的時候,體內溫度比體表溫度大約高2℃,而睡眠時體內溫度會下降。因此,如果我們能設法縮小體內和體表的溫差,就更容易犯困,快速入睡。
要實現這一點,可以嘗試3種方法:
1、入睡前洗澡。
洗澡後體內體溫起先會上升。但約1個半小時後,體內溫度會持續下降,最終低於洗澡前。因此,睡前90分鐘時洗澡可以幫助入眠。
2、入睡前足浴。
如果時間不太充裕,洗澡不太方便的話,也可以採用足浴的辦法。
足浴能夠刺激雙腳的神經末梢,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熱量釋放,進而使體內溫度下降,讓我們更快感到困意。
3、設定合適的室溫。
睡眠時,倘若室溫太高,身體大量出汗,使得體溫下降太多反倒可能會導致感冒。
室溫太低又會減緩血液循環,阻止體內溫度下降,遲遲不能進入睡眠狀態。
由於個體差異,入睡前具體什麼室溫合適不是固定的,但一定記著不要整夜開空調,設定睡眠模式,使得自己入睡前後空調也自動停止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