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個「懲罰」小方法,既能立規矩又不傷孩子,還對父母心服口服

2020-08-10 麗麗育兒達人

文/麗麗育兒達人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不同的父母養育孩子的方式也不同。有的家長認為孩子不能打不能罵,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陰影,而有的父母恰恰相反,他們覺得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還是要靠大人管的。

但是要具體怎麼管呢?這讓很多家長很傷腦筋,孩子太小,一定不能用太激烈的方式,其實建議父母們可以用以下這5個「懲罰」小方法,既能立規矩又不傷孩子,他們還對父母心服口服。

一、罰孩子吃東西

有的家長可能會感到疑惑了,孩子犯錯誤了,為什麼家長還要罰他們吃東西呢?這不是便宜了孩子?其實大家想錯了,這裡說的罰孩子吃東西,是指的他們平時挑食不愛吃的東西。這可讓孩子很難受了。

比如說有的小孩平時喜歡喝酸奶不喜歡喝牛奶,這時候大人可以把酸奶都拿走,罰孩子把面前的一瓶純奶喝完,或者是孩子平時不喜歡吃青菜,犯了錯誤後,媽媽可以給孩子專門給孩子炒一盤青菜吃。這樣做既可以起到懲罰孩子的效果,讓他們知道了犯錯是要接受懲罰的,同時吃這些也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二、讓孩子罰站

除了罰孩子吃不喜歡的東西之外,家長們也可以選擇罰站孩子的方式。每當孩子鬧脾氣時,家長可以威脅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罰你去牆角站幾分鐘。孩子剛開始可能根本不吃你那一套,讓他去他就是不去,還使勁的哭

這時候家長可以直接把孩子抱到角落裡去,告訴孩子今天為什麼會懲罰他,然後說要懲罰多長時間,接著就不用管孩子,自己坐在客廳裡,孩子哭著哭著就不哭了,而且相信這次罰站也會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下次不敢再犯相同的錯誤了,否則又要經受一次罰站。

三、罰孩子做家務

當孩子無理取鬧,不聽家長的話時,罰孩子做家務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可以讓他把地板多拖幾遍,或者是給孩子一塊抹布,讓他把家裡的窗戶和桌子都擦乾淨。如果孩子還太小不會做,家長可以和孩子一塊做,在一旁監督孩子,一定要讓他做完。

等做完家務後,父母要及時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懲罰他做家務,讓孩子長長記性。同時詢問孩子做家務有什麼感受。這種懲罰方法不僅起到了懲罰的效果,讓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而且還能鍛鍊孩子做家務的能力,比打罵孩子更有效果,也不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四、不讓孩子說話

這一招看起來很簡單,其實還挺狠的。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話本來就比較多,尤其是一些活潑開朗的孩子,說起話來更是喋喋不休。當孩子犯錯後,家長可以罰孩子兩個小時不許說話,或者是不讓家裡人跟他說話,可想而知,這對一個平時愛說話的孩子有多煎熬。

等時間一到,孩子肯定迫不及待的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家長可以趁機教育孩子不能胡作非為,孩子也會懂得不讓自己說話有多難受,犯錯的機率也會減少。

五、沒收孩子喜歡的東西

相信帶過娃的都知道,孩子讓人頭疼的一點就是玩過的玩具,看過的書籍總是愛胡亂的扔,從來不懂得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放在它原本的位置。大人們每天都跟在後面收拾真的很累。

如果孩子這樣,大人不妨把孩子平時喜歡玩的玩具和愛看的書籍都給他們收了,讓孩子找不到。當他想玩想看的時候,找不到自己心愛的東西,肯定會很著急。而且在懲罰期間,也要告訴家裡的老人不要給孩子買東西,教育孩子為什麼要懲罰他,讓他明白自己到底錯在了哪裡,相信效果會很好。

以上的這5個懲罰小方法,比父母直接打罵孩子更有效果。當然家長還要懂得一點,就是光有懲罰可不行,當孩子改正錯誤後,家長也要給孩子一些獎勵,這樣做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變得更加優秀!

今日話題:各位寶媽的孩子平時犯錯了,家長都是如何做的?歡迎評論區積極留言互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這4個「懲罰」孩子的方法,既能給他立規矩,又能讓他心服口服
    導讀:這4個「懲罰」孩子的方法,既能給他立規矩,又能讓他心服口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4個「懲罰」孩子的方法,既能給他立規矩,又能讓他心服口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個「懲罰」孩子的方式,既能立規矩又不傷孩子,作為父母你該知道
    3個"懲罰"孩子的方式,既能立規矩又不傷孩子,作為父母你該知道導語調皮搗蛋的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是經常容易犯錯的,不過面對犯錯的孩子,家長們的處理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家長可能會悉心教導,但也有的家長會用嚴厲的方式訓斥。
  • 這4個「懲罰」孩子的方法,既能給他立規矩,又能讓他心服口服
    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捨不得打也捨不得罵,就在這樣寵溺的環境中,孩子變得越來越調皮。每次孩子犯錯,家長既想懲罰他,但是又害怕給他的心理留下創傷,這也導致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變的糾結起來。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好的教育就是家教了,如果現在還不對孩子進行管教,將來再想管就晚了,今天就教大家4個「懲罰」孩子的好方法,既能給他立規矩,也能讓他對父母心服口服。
  • 懲罰孩子"最高"境界,既立規矩又不傷孩子,父母要學會這"五招"
    孩子不僅不聽話有的時候還各種找理由,我們家長能怎麼辦呢?要麼繳械投降滿足他們的要求,要麼堅持對抗而最終也是兩敗俱傷。其根本上不會對孩子有什麼傷害,但教育好孩子懲罰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當孩子做得不對的時候或是非常過分的時候,此時我們家長如果對孩子的這些錯誤行為不表態不懲罰,那麼孩子會以為他們這樣做是對的,這樣就給孩子樹立了一種不正確的行為導向,自然這也是害了孩子。
  • 「懲罰」孩子傷感情麼?不會的,方法用的對孩子就對你心服口服
    所有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小寶貝,現在的父母疼孩子早就不會用體罰了,但是有時候孩子太調皮了不好管教。父母又會覺得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還是要靠大人管的。但是管要有個度,怎麼管才不會傷感情呢?今天小編幫大家總結了三個最管用的方法,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
  • 不打不罵,「懲罰」孩子的5個科學方法,既能立規矩又不傷害孩子
    孩子不寫作業,家長懲罰不許吃飯——這叫消極後果。怎麼理解呢?孩子因為貪玩錯過了晚飯時間,結果沒有吃到飯,這是有邏輯聯繫的,孩子自然會明白「哦,原來晚飯是有固定的時間的,如果我不遵守規則,就容易沒有飯吃。」
  • 教育孩子可以用懲罰的方式嗎?怎樣既不傷害孩子又教孩子守規矩?
    一、父母是否事先給孩子立好了規矩?如果父母事先並沒有立好規矩,當孩子犯錯時,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但父母卻認為孩子犯了錯,要懲罰孩子,這對孩子公平嗎?太不公平了!俗話說「不知者不怪」呀!父母把這些具體的規矩,事先都跟孩子講清楚,孩子在遵守規矩的時候,很明白他要是按時完成作業了,就可以自由玩;如果他影響了做作業,影響了睡覺,他就不能玩了。當孩子明白了父母立規矩的具體要求,既包括權利也包括約束,孩子就會知道怎麼做是被鼓勵、被獎賞的,而什麼樣的行為是不允許的,甚至是會要受到懲罰的。
  • 懲罰孩子的「最高境界」,有規矩不傷孩子,父母學會這5招
    懲罰這兩個字,會讓人想到體罰,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做錯了事情,就要提防孩子,甚至大發雷霆讓孩子在打罵聲中度過,這種影響對孩子是根深蒂固的,如果你是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一開始如果沒有給予合理的懲罰,會影響了孩子的一生,懲罰孩子的最高境界,有規矩不生孩子,父母一定要學會這5招。
  • 如何給2歲的娃立規矩?父母從4個方面入手,以後管孩子不費勁
    由於家裡已有這樣的玩具,李明說換個玩具再買,結果孩子不願意就倒在地上打滾,逼得李明最後又買一個相同的玩具。回到家後,李明經過深思熟慮後對妻子說:「這個孩子脾氣太倔,應該有個規矩管管」,妻子也表示贊同。已經有一定的記憶力,學會看父母的情緒察言觀色,正處於一個小叛逆期,如果沒有規矩的約束,容易養成不良習慣,今後更難管教。
  • 這幾個懲罰孩子的方法,既能夠立規矩又不會傷害孩子,媽媽快收好
    孩子不僅不聽話有的時候還各種找理由,我們家長能怎麼辦呢?要麼繳械投降滿足他們的要求,要麼堅持對抗而最終也是兩敗俱傷。 孩子不聽話胡鬧不講理,把我們逼到那個份上了,沒辦法我們只能採取措施去懲罰他們。所以他們還是被懲罰得更厲害,不吃我們這套怎麼辦?
  • 陪孩子讀這三個故事,不用打罵也能立規矩!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導讀:繪本不僅能透過生動的文字來了解故事,更能在多姿多彩的圖畫中加深讀者天馬行空的想像世界。不同的繪本,有不同讀法。好的繪本,每一個小細節都不該放過,因為作者在其中都注入了大量的心血。今天給大家推薦三本繪本,這三個繪本對開心的規矩建立很有幫助,分享給大家。
  • 給孩子立的規矩,總是不管用?其實是父母沒有抓到點子上
    「怎麼說也不聽,給他立了那麼多規矩都不管用,我都愁死了,什麼時候才能長大懂點事……&34;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給他立規矩了。因為6歲前的孩子對規矩是高度認同的,在6歲前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對他們獨立人格的形成和未來的發展很重要。不要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
  • 6歲前要給孩子立下這5個規矩,孩子長大後會感激你,父母別心軟
    相信各位家長對水泥還是熟悉的,在水泥沒有乾燥的時候是可以塑形的,孩子在3-6歲時就是處於需要藉助家長的力量進行塑形的階段,在這段時期家長應該學會拒絕孩子的無理請求,為孩子樹立新的規矩。6歲前,幫孩子立下這5個規矩1.
  • 懲罰」孩子用這8個方法,既簡單又有效
    關於懲罰,老一輩通常認為孩子還小,「他還只是個孩子,知道個啥哦」。於是,犯了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這麼過了。不過,年輕的父母們倒是認為,不論孩子犯的錯是大是小,都要讓孩子承擔後果,適當的時候,體罰也很必要。可以說,相當贊同了。
  • 懲罰孩子的7個小方法,既不傷感情,又能讓孩子學好
    孩子在犯錯之後許多家長都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說說就算了,根本不會懲罰孩子,這就導致孩子「屢教不改」,「周而復始」的重複之前發生的問題。而聰明的家長在孩子犯錯後都懂得「恩威並施」,育兒之道「修煉「的爐火純青,這樣既能達到教育目的,還能保證與孩子和諧相處,讓孩子記住這次教訓。我總結出7個懲罰孩子的小方法,在孩子犯錯時既不傷害與孩子的感情,又能達到教育目的,下面推薦給大家。
  • 《規矩和愛》:何時給孩子立規矩最管用?這4個方法很有效
    02 父母立規矩的誤區立規矩的失敗,源於缺乏理性的愛。父母不知道什麼是規矩有些父母沒有給孩子立規矩,本質原因是他們並不知道規矩是什麼,自己也沒有規矩,還是像孩子一樣。家庭中的好多父母並不捨得懲罰孩子,孩子認錯就好了,結果就是讓孩子失去對規矩的敬畏,其實認錯並不能替代懲罰。規矩是規矩,有些無關緊要的規矩,可是適當的調節,給孩子緩衝的機會。有些原則性的問題,一定不能含糊。
  • 小時候沒規矩的孩子,長大多半有這3個惡習,父母要及時立規矩
    小明在爸爸帶著他參加朋友聚會的時候表現就很讓爸爸失望,因為在聚會上的小明表現的特別沒有規矩,不僅非常粗俗的總是大喊大叫,同時還特別不尊重長輩。這樣的行為也讓爸爸的朋友們都感到非常厭煩,這也讓小明的爸爸感到非常的沒有面子。其實這種情況和父母的教導有很大關係。
  • 規矩對孩子不僅有約束作用,更會使孩子得到安全感,立規矩要趁早
    父母憑藉情緒立規矩父母知道立規矩,但是立規矩時只是依靠自己的情緒。今天,父母開心了,就答應孩子的一些要求,明天不開心了,就什麼也不允許,沒有任何的原則,只是按照自己的情緒來。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在孩子看來,他並不懂得為什麼不可以這麼做。同時還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這樣的規矩不是愛的管教,而是恨的發洩。
  • 給寶寶立規矩,3歲時是關鍵!父母巧用這3招,孩子日後好管教
    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薰陶,包括生活習慣、待人習慣、學習習慣等。如果從小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還是壞。叮噹派好習慣認為:給寶寶立規矩,3-6歲是關鍵!
  • 給孩子立規矩前,請先牢記這7個原則
    但是,如果父母對規則的信號不明確的話,父母一心想給孩子的東西很容易不起作用。立規矩時,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後果,我想最好這個後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關的。這樣只會讓孩子糊塗,無所適從。所有的規矩都不僅是立給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嚴格遵守,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