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這兩個字,會讓人想到體罰,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做錯了事情,就要提防孩子,甚至大發雷霆讓孩子在打罵聲中度過,這種影響對孩子是根深蒂固的,如果你是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一開始如果沒有給予合理的懲罰,會影響了孩子的一生,懲罰孩子的最高境界,有規矩不生孩子,父母一定要學會這5招。
1. 學會皺眉頭並且搖頭 孩子是很害怕家長生氣的,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利用好這一點。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可以喊出孩子的名字,也可以做出生氣的表情,可以搖晃腦袋,可以皺眉頭,給孩子暗示,不可以這樣做,一旦皺眉頭或者搖頭,孩子就會停下來讓孩子懂得父母的用心。
2. 口頭警告 我們口頭警告孩子事不過三,一旦這件事情出現了三次,我們就讓孩子認識到事情的後果,我們態度一定要嚴厲告訴孩子,這已經是第2次了,提醒一下孩子要怎麼做,如何去改正,如何去避免錯誤的發生。
3. 短暫的冷靜時間 讓孩子學會反思自己,我們家長也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去證明,讓孩子學會反思,然後給彼此一段冷靜的時間,然後再去溝通,才能夠感受到對方。孩子,那個父母如果都在氣頭疼的時候,一定要冷靜下來,不要讓氣氛弄得太緊張,達成共識,平等的進行溝通。
4. 讓孩子的生活由自己來規劃 我們家長在督促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可以引導他完成。但不要破壞了懲罰孩子的規則,這些規則都由孩子來制定,在不斷的制定與執行中讓孩子越來越自覺。
5. 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受罰,如果孩子總是安靜不下來吵吵鬧鬧的,我們可以罰他靜坐,具體的方法,拿一把凳子準備一個鬧鐘,我們可以根據他的情況來決定罰坐的長短時間。我們一定要記得懲罰完孩子之後要告訴他原因,讓他記住了,下次不能再犯。
教育孩子確實是一門學問,當孩子取得進步和成就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表揚孩子在這個時候,如果犯了錯誤,一定要給予相應的懲罰教育孩子,我們根據不同的孩子應對不同的方法,根據孩子不同的表現,要知道怎樣鼓勵孩子懲罰孩子,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懲罰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有包容心,適當的進行懲罰,掌握科學的方法來進行懲罰孩子,我們一定要找到懲罰孩子的技巧以下這三個技巧分享給大家。
1. 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我們的懲罰是有目的的,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同時,在內心深處還要學會改變,很多家長只要達到了懲罰的目的,不管是當眾還是守著所有親戚朋友的面來當眾懲罰孩子,這樣孩子會覺得很沒有面子,甚至很難看,不要覺得孩子小,他們沒有自尊,其實他們的心裡也是很脆弱的,也有極強的自尊心,我們一定要給孩子的錯誤進行了糾正,不要讓孩子助長了他的叛逆心理,讓孩子學會冷靜下來分析自己的過錯,並且好好的反思自我反思的過程,需要家長與他進行談心,這樣才能夠讓兩個人的親子關係越來越親密。
2. 以體力勞動來代替體罰,我們體罰孩子可能會助長了孩子負面的情緒,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體會孩子的內心,不要讓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如果孩子犯了錯誤要進行體罰,我們可以通過做家務的方式來進行彌補自己的過錯,這樣不僅讓孩子感覺到生活的不易,而且還能體諒父母的辛苦,讓孩子有著感恩之心,兩全其美。
3. 先讓孩子平復心情再進行懲罰,很多家長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就會進行譴責,這樣會讓孩子有反抗的心理,長時間這樣下去,孩子的情緒也很容易變得激動,我們家長要想方設法的平復孩子的心情,再對孩子進行懲罰,在孩子心情平復之後再進行溝通或者思想教育,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為家長我們以表揚為主,對於批評和懲罰以適當的進行回憶,在孩子面對錯誤以及挫折的成長過程當中,我們家長想要得到一個理想的結果,一定要找到適合孩子的方法,不要違背自己的初衷。每個孩子在小的時候難免會犯一些錯誤,我們家長一定要引以為戒。長此以往,懲罰之後跟孩子進行溝通教育,在潛意識當中讓他體會大人的用心良苦。家長不要總是去當眾斥責孩子,這樣會讓孩子喪失了信心,甚至養成了自卑的心理,我們家長在處理這件事情上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當中。
我們應該要給孩子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才能夠進行合理的教育,孩子受到父母尊重的同時才會去尊重他人,這樣孩子才有著保護自己的能力。我們千萬不要自己心情不愉快的時候就去懲罰孩子,批評孩子,對孩子進行發展都需要有正當的理由,我們所有的人都要保持良好的形象,才能夠讓孩子優秀的展現在大家的面前,正確的教育孩子,而不是進行打罵。雖然覺得打罵的效果很直觀,但是長久以來對孩子卻進行了羞辱教育。
父母都很不容易,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式,不要磨滅了孩子的內心。對孩子造成了傷害,我們家長一定要針對本次錯誤的事情進行教育,而不是針對孩子的本身,也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了標籤,我們家長採取正確的態度去教導孩子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內心的情緒,如果太過於著急或者有著過激的語言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卻是無法彌補我們家長學會辨別對錯,讓孩子有著健全的價值觀,不要讓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不斷的探索世界,所以難免會有錯誤的行為。你們覺得最好的懲罰方式是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喜歡點讚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