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字眾多,為何只有漢字能成為藝術?外國文字為何不行?

2020-12-11 通史花椒

在人類的文明進程中,一個文明的語言和文字非常重要。語言幫助我們交流,而文字用於記錄,兩者在文明發展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大多數文字,主要的用途就是用於記錄和表達,但是相比於其他的外國文字,漢字還有一項極為特殊之處,那就是他能夠成為寫成書法,成為一種藝術。

中國的書法是眾多藝術表現形式中,最特殊的一種。一件好的書法作品,他的價值完全不低於如《向日葵》這樣的世界名畫。那麼為何只有中國的書法能夠成為藝術,而外國的文字不行呢?要想知道這個,我們首先要來了解一下漢字與字母文字的不同之處。

漢字的歷史

漢字是世界所有文字中,唯一一種沒有出現過斷層的文字形式。我們知道,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最早的時候就是祖先們刻在石頭上的畫,然後逐漸發展成為了一種表達的方式。關於漢字最早在什麼時候出現,目前還沒有定論。

大多數學者認為,最早出現的漢字應該是甲骨文,但是在河南舞陽的賈湖遺址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距今8000多年的刻符,有人認為這只是如原始人刻在牆上的圖畫一樣的符號,但是也有人認為它就是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之後,漢字被刻在青銅器上,成為了「金文」,一直到秦始皇時期,統一了全國之後,文字才被統一了下來。從此,雖然漢字一直在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就這樣一直流傳了下來。而書法,也在漢朝之後,就開始出現,漸漸演化成一種藝術形式。

漢字與西方文字的區別

從漢字的發展歷史中,我們就知道,漢字的發展都離不開最原始的形式,那就是一種圖形文字。所以很多外國人在學習中文的時候,會覺得寫中文是在畫畫一樣。而西方的文字是字母文字,它們的重點似乎是放在發音上,而不是文字的形式上。相比於漢字,西方的文字筆畫要簡單得多,而中文則更加複雜。

在筆畫的組合方式上,字母都是分開的,而且呆板而簡單,漢字則複雜多變。此外,字母本身的筆畫是沒有意義的,只有組合起來形成一個詞才有意義。而漢字的每一個筆畫都有意義。

為何漢字能成為藝術而外國文字不能呢?

漢字之所以能夠成為藝術,其實就是因為它的複雜多樣性。一個漢字,你能在它的上面看見一種空間感,就如同一張畫一樣。甚至於你只要看到一個字,就能夠想到這個字所要表達的東西是什麼。比如說看到「火」字,你能馬上在腦海中構建出火的形象;「哭」像不像一個正在哭泣的人?而一個單獨的字母或者單詞拿出來,你完全無法在腦海中浮現出相應的形象。

此外,每個孩子的不同寫法,都能給人完全不同的感覺,這是字母無法做到的。

總之,漢字能通過它的結構、筆畫等等特徵,引發你腦海中豐富的想像,讓人們有不同的感受,而外國文字很難做到這一點。即使是將字母寫得看上去很漂亮,但是也是徒有其型,卻無法感受其意。這就是為什麼漢字能夠成為藝術,而外國文字不行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全球大多文字已被字母化,為何只有中國漢字能一枝獨秀?看完秒懂
    導語:全球大多文字已被字母化,為何只有中國漢字能一枝獨秀?看完秒懂我們中國的漢字,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讓世界都認識,我們中國的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跪舉火把虔誠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倉,古人象形聲意辨惡良……這是一首叫《生僻字》的歌曲歌詞,彰顯了漢字獨一無二的歷史和藝術。
  • 現存文字體系都是字母或是符號,為何只有中國留住了漢字體系
    現如今說英語是世界語言絲毫不為過,我們從小便開始學習英語,英語也是我國各大考試的必考科目,現在很多發達國家大學課堂或者一些很重要的科學文獻都是採用英語教學的方式,在世界上普及英語的大環境,為何只有中國能堅持下來了漢字體系。
  • 古代漢字為何能傳承至今,而西方文字卻要另闢蹊徑?
    文獻的記載,文字的表達,對於現代的我們來說意義是如此重大,放眼整個全球,或是人類的歷史,文字提供的價值是巨大的。以前,世界對於中國的古史都抱有一種懷疑的思潮,所謂「疑古」。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被說成兩千了,沒人寫之前的歷史,不敢妄下定論,能解決此類問題的,多得於考古的發現。甲骨文和殷墟的出現,奠定了商朝的存在,對於商代這個相當高度的文明,將不再受人懷疑。
  • 世界上大部分文字,都字母化了,為什麼只有中國能保住象形漢字
    這段記載中提到的人物倉頡,據說乃是黃帝時期的一個史官,而更為令人記住的一點是,他就是漢字的創造者! 眾所周知,漢字的來源非常的悠久,有史記載的內容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年代,在全世界的文字中都很難找到像漢字如此歷史悠久的文字。而與此同時,漢字也是如今世界鮮有的象形文字。
  • 漢字是世界上最具表現能力的文字,為何還有專家提出廢除漢字
    曾經有一段時間,為了追求中國文化與世界接軌,有不少專家提出,應該廢除中國文字(漢字),改用拼音文字。如果說漢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字(或者加一個「之一」),為什麼專家們卻有這樣的看法呢?之所以專家會提出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的說法,一是認為漢字屬於一種古老的文字,符號化比較難,對科技的發展有阻礙。二是認為漢字太複雜,外國人學起來很困難,不利於走出國門。三是漢字作為表意文字,和世界上大多數表音文字在體系上不一樣,應該與世界接軌。但是,這樣一種觀點,明顯是沒有「文化自信」的表現。
  • 中國漢字是全世界最有文化藝術的智慧文字(文化遺產)
    文字演變圖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火的出現,燃燒出了社會文明,文字的出現,點燃了文化的燈塔,從此中國文化輝煌在世界的最頂端。中國文字是從繪畫開始演變的,是藝術的升華。什麼意思呢,能相互配合的就說明參加互動的部分都是良好的狀態,耳朵敏銳,反應快;眼睛視力好,看的遠看得清晰,方便偵查和取材;嘴巴會說話,表達能力強,溝通無障礙;心,也指頭腦和內心世界,記憶力強,分析能力好,代表了人體的指揮中心是非常有條理有見識的。這就是一個聰明人的表現,這麼複雜的程序,最後精華到到一個字 ,也只有中國漢字能做到。
  • 日本先於朝鮮和越南發明文字,為何如今卻堅持使用漢字?
    在現在世界上的主要文字中,漢字可謂「獨樹一幟」,它是一種指示會意文字體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在古代,由於中華文明在東亞的統治地位,它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通用文字,在20世紀前都是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國家的書面規範文字,畢竟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
  • 魔鬼文字「繩結語」,為何只有印加帝國的人才懂?
    語言是一門藝術,文字亦然,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經歷了甲骨文(象形文字),篆書,草書……最後傳承到我們現在每個人都熟悉的白話文漢字,可見,語言與文字的魅力,而世界上有這樣一種語言,它被稱作是一種神奇的語言文字,因為它既沒有成熟的體系,也沒有具體的形象,而且最重要的是這種文字的含義只有印加帝國的人才能通曉
  • 世界三大象形文字,幾乎同時出現,為何只有漢字活到了今天
    文字是文明的載體,它克服了語言交流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即便遙望萬水千山,縱是相隔萬載千秋,文字也能達到傳遞信息和記錄史實的作用,正所謂「傳於異地,留於異時」也。世界上每一個偉大的民族、每一個曾經輝煌的文明,都認真把握住了文字的重要性,所以國際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各有文字產生:中國的漢字,古埃及的聖書,巴比倫的蘇美爾文,古印度的印章字。今天我們主要討論前三者,即世界最古老的三大象形文字之中,為何蘇美爾文與埃及聖書都淪落至消亡,而只有漢字始終生生不息,仍然蓬勃?
  • 世界文字史〔關於漢字為何沒有被表音文字取代的淺顯剖析〕
    漢字,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需要注意的是,如同拉丁字母一樣,漢字並非漢語專有,漢字不僅可作為漢語的書寫用字 ,也被用於書寫日語、韓語、越南語以及其他兄弟民族的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世界上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
  • 文字背後的未來世界:世界五大文字系統,漢字排名第三!
    漢字最大的特點是發音和文字不強對應,也就是說不同的方言系統在漢字系統中可以共存,中國有幾十種方言,但文字都是漢字。漢字具有適應性強、語法簡單、字詞靈活、簡潔高效的特點,在人類文字系統中獨樹一幟,也是人類流傳至今最古老的文字。 漢字系統主要使用國家:中國、日本、新加坡、緬甸邊疆地區等,使用總人口約14.5億。
  • 同樣是從中國學習文字,為何日本不敢放棄漢字,仍然在堅持使用?
    ,為何日本在創立了自己的文字後,依然在使用中國的漢字呢?作為一個中國人,走在日本的大街上,即使不懂日文,也可以從文字和一些標識中大概明白一些,由此可見日本即使在現代對於漢字的使用率也是非常高的,為何日本沒有全面使用自己的文字呢?其實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1.
  • 漢字:世界文字中的老壽星
    原標題:漢字:世界文字中的老壽星  原標題:世界文字中的老壽星   漢字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世界上像漢字這樣古老的文字,曾經還有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文和瑪雅人的圖形文字。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4世紀就同波斯王國一起滅亡了。埃及古文字也在公元前5世紀滅絕了。瑪雅文字僅在歷史上存在了1000多年。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
  • 從古至今仍在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中國漢字
    一個文明的產生離不開文字的創造與發展,而我們的漢字,是當今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空間最廣,人數最多的文字之一,漢字的創造與發展,不僅推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全球都在用字母,為何我們中國能保住自己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
    在大航海時代開啟後,歐洲人逐漸開始走向了世界,西歐世界的語言也隨之傳向了世界,英法語系佔領了部分非洲、北美、整個澳洲,拉丁語系的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則統治了整個拉丁美洲。換句話說除了亞洲部分國家文字還保留了自己的書寫體系,整個世界的文字都已經嚴重拉丁字母化了。就連用了幾千年漢字的越南,也在法國殖民統治之後,逐漸走向字母化。漢字作為整個東方文化的核心載體,面臨拉丁字母化的威脅。作為拉丁字母的使用者的老外們,就對晦澀難懂的中文開始了各種無釐頭的抱怨。
  • 文字戰爭五千年:漢字從世界強勢文字到退守一隅,原因何在?
    二、字母化人類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包含了事物的基本信息,容易識別,但隨著詞彙量的增加,象形文字的缺點就顯現出來了:字形複雜,難以學習、難以記憶、難以傳承、難以創造!埃及象形文字只有300多個,蘇美爾楔形文字最多時也只有1000個,在傳承過程中又丟失了幾百個,最後只剩400多個。
  •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嗎
    事實上我們通常所說的語言文字這個詞彙是由兩個彼此聯繫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共同構成的:所謂語言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話,文字則是一種用於書面記錄的工具。事實上語言的歷史遠比文字悠久。自300多萬年前人類誕生之日起只要不是聾啞人都會開口說話,然而文字的發明不過是最近幾千年的事。事實上迄今為止世界上仍有相當一部分民族只有口頭語言而沒書面文字。
  • 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用字母,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體系?
    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用字母,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體系?文|小楠趣談作為文明古國,中國對於世界的影響十分深遠。在古代,許多國家都曾經來到中國學習訪問,封建國家的印象深入他國人的心中。現在的世界一超多強的形勢下,英文的普及範圍居然比中文要多。可是,中國並沒有被波及到。漢字還一直是我國的第一語言,並且逐漸被其他國家的人學習。這是為什麼?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用字母,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體系?為了保留中國漢字的地位,中國政府出了不少力。
  • 漢字為何能令外國人痴迷?與英語相比漢字有什麼魔力?
    #漢字與英語誰能成為地球通用語#近日西方某論壇上討論起東亞的虎文化,並談到了老虎額頭上的花紋與漢字「王」的關係,外國人感到很神奇,中國人居然能從老虎身上獲得靈感創造出「王」這個字,這個漢字造的太好了,老虎是力量的象徵,用它額頭上最明顯的符號作為文字,如同西方的家族紋章,這簡直是天才的創造!
  • 日本文字為何和中國漢字非常像
    公元前108年,漢武大帝平定朝鮮半島,漢字可能已經傳入了朝鮮。在公元3世紀的晉朝時期,朝鮮半島南部的百濟國的漢宗室之後-博士王仁將《論語》和《三字經》漢字傳入日本。靈巖郡百濟國遺址在漢字傳入之前,日本沒有文字,處於「口口相傳」蒙昧階段,使日本在彌生時代實現了從野蠻到文明的跨越。唐朝時期,中國國力空前強盛,漢字的進一步傳播推廣到東南亞地區,漢字在日本進一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