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多文字已被字母化,為何只有中國漢字能一枝獨秀?看完秒懂

2020-12-12 不麻煩殿下

導語:全球大多文字已被字母化,為何只有中國漢字能一枝獨秀?看完秒懂

我們中國的漢字,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讓世界都認識,我們中國的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跪舉火把虔誠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倉,古人象形聲意辨惡良……這是一首叫《生僻字》的歌曲歌詞,彰顯了漢字獨一無二的歷史和藝術。

漢字獨一無二的特徵

人類歷史上,曾經或現在存在很多種不同的文字,但都可以歸納為兩大流派,一是表音文字,二是表意文字,當今世界絕大多數文字都是表音文字,漢字卻是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使用字母表記錄語言,形成文字,無論多麼複雜的語言都由特定數量的字母組合而成,無非是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不同而已,比如使用最廣泛的英語,都由26個發音不同的字母組成,每個字母不能表達完整意思,必須組合成詞語。

表意文字使用圖形符號記錄語言,形成文字,每個符號都可表達一個完整意思,但卻不能或不能單純用於記錄語音,比如中國漢字中的任何一個字均可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但同音不同意的字很多,無法通過發音來辨別不同。

表意文字是人類文字萌芽時期的產物,很多文明古國都曾使用表意文字,但後來各國表意文字逐漸都被表音文字同化,只有中國仍在大規模大面積使用表意文字——漢字。

為什麼表意文字被表音文字同化?

表音文字只用少量的字母便可以勝任記錄複雜語言文字的任務,易於學習,方便使用,具有客觀可操作性,可以與數字形成對應關係,方便計量和排序,實用性很強。

表意文字結構複雜,表意模糊,主觀性強,客觀性差,不容易量化和排序,因此在人類文明演進中,逐漸被表音文字同化,中國古代以數學為核心的理學工學發展落後於西方,而以語言為核心的文學卻十分輝煌,很大程度跟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區別有關。

計算機語言使用表音文字(英語),不使用表意文字(漢語),就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惟獨中國保留了表意文字?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國能獨善其身,完美保留了表意文字,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中國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地理位置特殊,西面是青藏高原、戈壁沙漠,北面是蒙古高原、荒漠隔壁,東面是茫茫大海,南面也是大洋高原,這種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使得漢語與其他文化相對隔離,與其他語言文字相對獨立,交流融合比較少,不易被同化。

2,中國相對先進的人文優勢

中國具有悠久的文明歷史,相對其他國家始終比較先進,即便發生對外文化交流,由於中國的文明優勢,更多是被其他文明仰慕、學習和效仿,中國很少主動學習和模仿其他文明,儘管中國歷史上屢次遭受外族徵服,比如五胡亂華、蒙古、滿清等,但中華文明以自己強大的融合能力,成功消納了其他文明,當然也包括文字在內。

3,中國相對統一的歷史環境

秦朝統一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並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並建立一系列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制度,確保中國這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能夠保持統一,即便有短期分裂,最終也重歸統一。歷史雄辯地證明,一個國家只有維持統一,其文明和文字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延續性。

綜上所述,漢字是中華文明的代表,是值得驕傲的歷史遺存,每一個中國人都有義務珍惜和愛護。正如《生僻字》這首歌所唱:「現在全世界各地,到處有中國字,黃皮膚的人驕傲的把頭抬起,我們中國的漢字,一平一仄譜寫成詩。」

對此各位讀友們覺得呢?有什麼不同的意見與看法,歡迎分享關注交流哦。

相關焦點

  • 全球都用字母,中國人為何能「保住」中國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
    全球都用字母,中國人為何能「保住」中國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眾所周知,如今除了亞洲個別國家還保留著自己的文字書寫體系,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用起了拉丁字母,那麼中國人為何能「保住」中國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呢?現在除了中國和我們一些鄰國沒有使用拉丁字母,全球其餘的所有國際幾乎都被拉丁字母化了,事實上,在過去漢字也差一點被拉丁化。這是由於當時國家受到了打壓,這讓很多人多我們的民族文化產生了懷疑,所以很多人就提議去除漢字,全面拉丁字母化!
  • 現存文字體系都是字母或是符號,為何只有中國留住了漢字體系
    現如今說英語是世界語言絲毫不為過,我們從小便開始學習英語,英語也是我國各大考試的必考科目,現在很多發達國家大學課堂或者一些很重要的科學文獻都是採用英語教學的方式,在世界上普及英語的大環境,為何只有中國能堅持下來了漢字體系。
  • 世界上大部分文字,都字母化了,為什麼只有中國能保住象形漢字
    那麼,為何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使用的文字都字母化了的情況下,中國卻能夠始終的保住象形漢字呢? 下面,先從象形文字開始進行說明。 不過,如今看來在這些象形文字中,就只有漢字仍保留了下來,並且還依舊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作為延續已久的文字,漢字一直以來傳承有序且包羅萬象,所衍生出來的文化更是可以用博大精深來形容。 不過,漢字在千百年來的流傳過程中,也並非一直都是非常的順利,實際上在近代的時候,漢字就曾經經歷過差點被取締的危險!
  • 世界文字眾多,為何只有漢字能成為藝術?外國文字為何不行?
    中國的書法是眾多藝術表現形式中,最特殊的一種。一件好的書法作品,他的價值完全不低於如《向日葵》這樣的世界名畫。那麼為何只有中國的書法能夠成為藝術,而外國的文字不行呢?要想知道這個,我們首先要來了解一下漢字與字母文字的不同之處。
  • 全球都在用字母,為何我們中國能保住自己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
    換句話說除了亞洲部分國家文字還保留了自己的書寫體系,整個世界的文字都已經嚴重拉丁字母化了。就連用了幾千年漢字的越南,也在法國殖民統治之後,逐漸走向字母化。漢字作為整個東方文化的核心載體,面臨拉丁字母化的威脅。作為拉丁字母的使用者的老外們,就對晦澀難懂的中文開始了各種無釐頭的抱怨。
  • 漢字是低等文字?從電腦程式員看漢字的高效和強大
    報告顯示,中國程式設計師的邏輯思維、算法能力普遍高於其他國家!而這正是漢字的貢獻!三、漢字是高效的學習語言漢字是高密度文字,不論是口語還是書面,漢字都能用最短的篇幅,最短的時間,最少的動嘴次數,把內容表達完。
  • 全球都在用字母,為什麼中國能保住漢字書寫體系?
    全球都在用字母,為何中國能保住,自己的漢字書寫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各方面的實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國際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也是比較密切的,有交往其實就有影響。隨著國家的強大,西歐國家把他們國家的思想文化等等都傳播到世界各個地方,其實我們也能感受到這文化傳播的重要性,比如我們現在生活中就能感受得到,我們日常用品很多都是外國生產的,我們購買外國產品也是輕而易舉就能購買的到的。
  • 全球都在使用字母,為何中國能保住自己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
    我們知道,歐洲國家曾經殖民整個世界,導致了現在很多國家的語言都是英法語系或者拉丁語系,現在世界其它地方的文字都被拉丁化了,只有亞洲一些國家還使用推廣自己的文字,但就連我們的鄰國越南,建國之後,也廢除了幾千年的漢文字,我們國家的漢字也曾面臨著拉丁化的威脅。
  • 全世界都被「字母」佔領,為何只有中國保住「漢字體系」?
    文字是作為一個國家最直接的傳承,我們的國家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而文字從上古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從倉頡造字以來,我們國家的文字已經有了上萬個,但是常用的不過才只有3000字。但是朋友們發現了沒有,現在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都被字母佔領了,但是中國卻保住了自己獨有的漢字體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用字母,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體系?
    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用字母,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體系?文|小楠趣談作為文明古國,中國對於世界的影響十分深遠。在古代,許多國家都曾經來到中國學習訪問,封建國家的印象深入他國人的心中。但是,隨著時代不再能夠接受封建帝制和閉關鎖國,中國也逐漸沒落。中國逐漸沒落的時候,他國卻在崛起。現在的世界一超多強的形勢下,英文的普及範圍居然比中文要多。可是,中國並沒有被波及到。漢字還一直是我國的第一語言,並且逐漸被其他國家的人學習。這是為什麼?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用字母,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體系?
  • 全球都在使用字母,為何中國能夠保住獨有的漢字?西方人永遠不懂
    隨著殖民地發展,英法語就佔領了部分非洲、北美以及整個澳洲,拉丁語系的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則統治了整個拉丁美洲,拉丁字母,也是目前世界上流傳最廣的字母體系,就連使用了幾千年漢字的越南在法國殖民之後也開始走向字母化,而中國同樣也受到了拉丁字母的衝擊。
  • 英國學者:中國漢字有3個致命缺陷,與字母文字無法相比,為何?
    漢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在我們心中自然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但在外國學者看來卻有很多缺陷。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1872年—1970年)便曾經指出:中國人使用的漢字,相比字母文字來說,有3個比較致命的缺陷。上個世紀20年代初,羅素曾經應梁啓超邀請來中國講學近10個月,最後他根據自己切身的觀察體會寫了一本《中國問題》。
  • 細解漢字與字母文字的優劣,漢字的優勢到底在哪裡
    當今世界擁有的文字超過了6000種,而在這超過6000種的文字中,大多數文字都是屬於表音的字母文字,那漢字與它們相比優劣如何,說到這個我們得首先從文字的演化說起。有的人可能對字母文字更簡單,持有反對的意見,認為漢字僅僅需要學習幾千個字,那麼基本就可以熟練的掌握漢語,而學習字母文字,比如英語,詞彙量往往需要幾十萬甚至更多,這能說字母文字更簡單。
  • 魯迅吶喊:漢字不滅中國必亡 改用字母文字
    「國家的落後是科技的落後,科技的落後緣於教育的落後,教育落後蓋因中國百姓學習漢字太難。」目睹此情形,中國的一批知識分子開始要求對漢字進行改革,甚至要廢除方塊字,改用字母文字。改革呼聲在五四時期達到高潮,被譽為「民族魂」的魯迅甚至一度發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吶喊。1892 年,一個名叫盧戇章的福建青年,經過十年的努力,寫成了一本名為《一目了然初階》的書。
  • 全球都用字母,我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這個人功不可沒
    說實話,在這個全球都在用字母的時代,我國能保住自己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這人絕對的功不可沒。就連越南也沒能避免的將自己用了幾千年的漢子字母話,當時漢字作為我國文化的核心,也面臨這拉丁字母的威脅。圖片來自網絡其實關於漢字拉丁化,這個問題在中國一共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在中國進入現代之後,在國家存亡還是個未知數的時候,當時很多人已經對中國不抱有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倡中國像越南一樣將漢字字母化
  • 魯迅先生為何要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看完才知道
    魯迅先生為何要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看完才知道我們都認識魯迅先生,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偉大的大文豪,我們也讀過魯迅先生的許多文章,其中有些文章甚至出現在了我們的小學和中學課本上,不管是從哪方面來看魯迅先生都完全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人。
  • "漢字慧"讓漢字書寫字母化 老外學中文so easy
    圖為傳統漢字筆畫學習方式與漢字字母化學習方式對比圖。        人民網重慶6月30日電(陳易)漢字能用英文字母書寫了,老外眼中複雜的中國漢字也可以如此「easy」。29日,「漢字慧」形體結構字母化教學體系與高氏漢字編碼系統正式對外發布。該項目的運用,將顛覆外國人學習漢字的傳統方法,開創漢字讀寫的國際化、彩色化時代。   據悉,眾多來華留學生尤其來自歐美國家的留學生,即使在通過HSK四六級,能夠熟練聽說漢語之後,漢字仍然是無法跨越的認讀和書寫障礙。漢字字母化教學體系將讓外國人用母語方式輕鬆學習中文。
  • 談談象形文字與字母文字
    ;文字使用的基本輪廓和隨著近代的殖民而使拉丁字母語言 廣播全球;漢字優於字母文字的根源是因為前者是「活質」文字,後者是「死質」文字。     但它的特別意義在於——原分布在我國伊犁河流域的閃族(賽種)因大月氏(我國古族)西進而被迫西遷到地中海沿岸,約於公元前15世紀,其中的一支腓尼基借這種象形文字創造了歷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個,只有輔音,沒有元音,這就是著名的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較早傳入希臘,演變成希臘字母,希臘字母孳生了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成為歐洲各種字母的共同來源。
  • 為什麼很多文字語音都是拼音組成,而象形字只有中華文明的漢字?
    大家好,小編是小悅懂生活的作者,此百家號不討論政治,不涉及敏感話題,定期的和大家分享一些大千世界的事情。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為什麼很多文字語音都是拼音組成,而象形字只有中華文明的漢字?首先我要說人類的發展是從非洲開始的。也就是擁有十幾萬年歷史的智人。世界上人沒有人種之分,只有亞種之分。黑白黃種人之間可以互相通婚,產下後代可以繼續生育。人種之間是不可能生育,即使生育了,也不會繼續繁殖。
  • 越南廢除漢字後,推行拉丁字母化,那他們用什麼文字寫春聯?
    越南書法首先是字母化的新文字在口語上並不會改變日常交流,而在新一代文字的教育比漢字更易普及,因此字母化讓他們的脫盲率大為提高,不過造成的文化割裂問題就有些麻煩,比如新生代想要對自己的家世追根溯源時,一翻族譜如看天書,新生代的歷史研究者想要考證四五年之前的歷史時查閱史料,一看也是完全不認識的方塊字,祭祖時一看祖宗牌位根本認不得先祖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