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文字語音都是拼音組成,而象形字只有中華文明的漢字?

2020-12-11 小悅懂生活

大家好,小編是小悅懂生活的作者,此百家號不討論政治,不涉及敏感話題,定期的和大家分享一些大千世界的事情。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為什麼很多文字語音都是拼音組成,而象形字只有中華文明的漢字?首先我要說人類的發展是從非洲開始的。也就是擁有十幾萬年歷史的智人。世界上人沒有人種之分,只有亞種之分。黑白黃種人之間可以互相通婚,產下後代可以繼續生育。人種之間是不可能生育,即使生育了,也不會繼續繁殖。好比騾子是驢和馬的孩子,但騾子是不能再生育的。

從非洲遷徙的話,最早到達的的應該是,歐亞非交界處。歐洲的白人是智人基因變異而產生的一個亞種。像古埃及的尼羅河文明,已經有6000年以上的歷史。在這個地方,形成了一種文明,叫地中海文明。其實所有文明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所謂字母也就是象形文字的一種特殊表示罷了。但地中海文明有一個特點就是開放型。在這個地方,幾千年來,不是a徵服了b 就是b徵服c,c徵服了d。各種部落種族文化之間,交流和衝突的頻率特別高。

中國300年前的語言轉化為拼音文字,可能沒有幾個看得懂,現在中國各地方言轉化為拼音文字,那一定比英語,法語的區別都大。正是有了漢字,我們才能穿越幾千年,知道古人做些什麼,想些什麼。拼音文字語言非常低級,任何新事物都要發明一個讀音和一個詞彙,漢字就不一樣。

新事物只要用相近意思的字排列組合,不知道的都能猜出是什麼東西,大大減少了學漢語的記憶量。計算機輸入法,計算機本來是給字母文字準備的,結果漢字的輸入速度遠遠超過其他字母文字的輸入速度,這充分說明漢字的科學性,前瞻性。

要知道人學語言一定是先學語音後學文字。所以部落a學部落b的語言一定是先學語言後學文字。由於交流衝突太過劇烈。大家只學到了彼此的發音兒,忽略了彼此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還沒有來得及沉澱,就已經被拋棄掉了。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字母文字,皆是注音文字。很多字母文字,我們直接可以猜到它的發音。有些根本就不用猜,發音就是拼寫。

接著我們說。人類繼續向歐亞大陸的東部開始遷徙。也就是來到了中國這塊地方。古中國這塊地方有一個特點,相比較地中海文明而言,具有強大的封閉性。大家仔細看地圖。東部南部是大海。西南是青藏高原。北部是廣袤無垠的大草原。西北是人煙稀少的沙漠草原。古代中原王朝一直以來困擾的也就是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西南的吐蕃雖然也會入侵中原王朝,但是佛教化之後就漸漸式微。

相比較地中海文明而言,中華文明受到的外部幹擾還是比較少的。由於中華文明的先進性。北方是一些民族來的時候,更多的是被同化。而現在的埃及人根本不懂古埃及語,他們說的是阿拉伯語。也就是說,他們被強大的阿拉伯文明給同化了。中華文明的象形文字,有機會可以沉澱下來。一直到今天,我們還在使用中。

本文是小悅懂生活對該事件的個人觀點,感謝大家的閱讀。聲明: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歡迎關注,如有各種想法都可在下方評論交流。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嗎
    我國的56個民族幾乎都有本民族的語言,然而擁有文字的民族只有31個。美國的一些印第安部落、澳大利亞土著居民以及亞馬遜叢林和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都沒自己的文字。目前已有文字的民族中大多數存在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這種現象:歷史上古埃及、古希臘、古印度以及中華文明這幾大古文明較早形成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周邊民族往往會對其文字進行借鑑。
  • 清華教授:漢字若變成拼音文字將中斷中華5000年文明
    清華教授黃德寬:漢字若變成拼音文字將中斷中華5000年文明曾經有也一個看法,以為漢字將來會走拼音化的道路 ,尤其是我們漢語拼音產生了之後,其實已經拼音基本上普及了。那現在是不是拼音化,原來那語音的問題是不是已經解決了呢。沒有,拼音文字我們現在講。漢語拼音定位很清楚:是一個輔助性的標音工具。
  • 為什麼漢字不會像其他古文字一樣或是消失,或是被拼音文字代替?
    漢字為什麼不會像其他古文字一樣或是消失,或是被拼音文字代替?在文字發展的初期,大家都一樣,多數為象形文字,如古埃及文、西臺象形文、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那是從什麼時候起,大家分道揚鑣了呢?
  • 了不起的中華文明:漢字發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機
    漢字可以說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在當今世界上它是唯一的從古使用到今的古典文字,漢字是我們中國人的日常交流工具,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字之一。同時我們還把漢字作為審美對象,由漢字審美產生了舉世無雙的書法藝術,這在全世界文字中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
  • 為什麼說漢字和其他文字走上了不同的路
    事實上語言的歷史遠比文字悠久。自300多萬年前人類誕生之日起只要不是聾啞人都會開口說話,然而文字的發明不過是最近幾千年的事。事實上迄今為止世界上仍有相當一部分民族只有口頭語言而沒書面文字。我國的56個民族幾乎都有本民族的語言,然而擁有文字的民族只有31個。美國的一些印第安部落、澳大利亞土著居民以及亞馬遜叢林和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都沒自己的文字。
  • 為什麼國外都用字母文字,而中國卻使用漢語這種複雜的語言
    而這個世界上除了象形字演化出的音意文外,其它的語言都是源於的發音文字。比如韓國,越南用的就是拼音文,而歐美國家則普遍使用的是拉丁字母文。在學習難易程度上,拼音文字最易,拉丁文中等,漢文最難,功能上拼音最次,拉丁中等,漢文功能最強。
  • 漢字與拼音
    只有字母文字學習簡單、快捷,又能記載本民族的語言,易學、易推廣,又不改變本民族的語言,所以有的次生文明(後進文明)選擇了字母文字。今天除了漢字,現在世界上所有使用字母的文明都是次生、後進文明。而且,漢字字與字之間區分明顯,個性突出,便於高速新產品試銷讀。由漢字排列組成的詩詞歌賦和析字聯等,講究整齊、壓韻、平仄、對仗,文字精煉,內涵豐富,高雅清新,是其它文字難以具備的。1、漢字有強大的組合能力,單字相對較少,佔空間較小,經濟實用;
  • 中華文明的毀壞,語言文字在最後;中華文明之復興,必首先復興其語言文字.
    漢字兩千餘年的超級穩定統一,對於中華文明的延續不斷和開拓進展,居功至偉。文字的穩定統一幫助中華文明度過了一次次難關,一回又一回重新走向盛世和輝煌。文字的穩定統一,使中華文明所化的區域越來越大,九州之內同風共貫,並遠播異域,成就了包括朝鮮、越南、日本在內的漢字文化圈和包括範圍更廣的儒教文化圈。
  • 漢字: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能夠代表中華文化的符號數量眾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定非漢字莫屬。這不僅因為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更是因為漢字本身就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她產生的那一刻起,漢字就擔負起承載中華文化的重任,幾千年來與中華文化相伴而行,儘管飽經滄桑,卻能同舟共濟,共同譜寫了中華文明的不朽篇章。
  • 漢字:原生文明文字的碩果僅存
    但是這裡就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如此一個文明卻被排除在四大文明古國之外呢?有的人說古希臘被排除是因為古希臘根本不是國家,而是城邦。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卻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於,那個對後世影響巨大的古希臘其實不能算是原生文明,所以即使它是個國家也不能算是文明古國。
  • 漢字是最優越的文字,記載著文明的變遷史,代表著方向
    言歸正傳,現代文明重新劃分如下:第一世界是西方現代、伊斯蘭、中華,第二世界綜合排名為斯拉夫、印度、非洲、日本、拉美、猶太,第三世界包括朝鮮、蒙古、東南亞等等。第三世界的作用相當於股市中的散戶,大鱷則是前三甲。
  • 12、漢字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載體
    漢字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的基本標誌,也是中華文明的顯著標誌,並對朝鮮、韓國、日本等國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連續4000多年的漢字文化史,可以說就是一部中原漢字史,漢字的產生及其每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幾乎都發生在中原大地上。
  •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每一個字都是文化
    在國安漢字字庫問世前,收入漢字最多的為1994年出版的《中華字海》,共收漢字87019個,其中重複字320個。國安字庫收入的全部字符集漢字共計91251個,其中常用字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二是音節少,同音字多。在《新華字典》中總共只有431個音節。每個音節由聲母、韻母、音調組成。
  • 韓國為什麼「恢復」漢字?
    韓國、朝鮮人使用中國漢字有1000多年的歷史,絕對是中華文化的後裔,可是為什麼後來廢除了中國漢字呢?首先因為朝鮮的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與中國的漢藏語系不太一樣,但是古代朝鮮文化落後,一直沒有發明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能沿用中國漢字。
  • 全球大多文字已被字母化,為何只有中國漢字能一枝獨秀?看完秒懂
    漢字獨一無二的特徵人類歷史上,曾經或現在存在很多種不同的文字,但都可以歸納為兩大流派,一是表音文字,二是表意文字,當今世界絕大多數文字都是表音文字,漢字卻是表意文字。表音文字使用字母表記錄語言,形成文字,無論多麼複雜的語言都由特定數量的字母組合而成,無非是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不同而已,比如使用最廣泛的英語,都由26個發音不同的字母組成,每個字母不能表達完整意思,必須組合成詞語。
  • 漢字是文字發展的主流,拼音文字只是支流
    文字發展的歷史,並非單線發展,那種認為從象形到拼音,從表意到音素是文字發展規律的看法是西方中心論的表現。一、文字的類型成熟的文字,就形式而言,可以分為一維線性文字和二維面性文字,一維線性文字代表為拉丁文字,二維面性文字代表為漢字。
  • 申小龍:中文為什麼使用表意文字?
    我感覺您在講漢字的特點時一直是將漢字與歐洲語言進行比較,其中有很多的不同點,是與漢字表意而歐洲語言表音密不可分的,但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
  • 跟小美老師學漢字:系列2—象形字識字法
    大家一定要抓住低幼階段的孩子能力養成和習慣培養,你給孩子輸入的一切語言或者能力,在孩子的世界都是一樣的可以接收。儘管語言環境很重要,但是幼小啟蒙也可以塑造學會一種語言。對於漢語拼音,是輔助學習漢語的一種工具,4種聲調,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對於6歲以下的孩子難度非常大,不建議寶媽們給寶寶這麼大難度進行學習。
  • 漢字與拼音文字優劣討論
    晉觀:語言三要素:語音,語義,語法。語音是根基,然後是語義,最後才是語法。 笑嘻嘻吃酒:拼音文字是這麼排序的。晉觀:漢字也是標音為先。笑嘻嘻吃酒:但漢字也適用這個排序嗎? 晉觀:所有語言都適用。笑嘻嘻吃酒:漢文字是表意文字啊!
  • 漢字中的人文傳統與思維模式
    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悠久而基本未被分化的語言,漢字是世界上僅存的一種古老文字系統。  漢字,可以說是中華文明延續不斷的基因,也是中華文明永續發展並為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貢獻的基石。  在圖畫表意向文字表意的過渡時期,這類符號應該很多,只不過大多數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但可以確定的是,漢字正是通過這類符號刻畫的不斷累積,所表達的意義逐漸凝固,通過特定的組合,形成了系統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