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在使用字母,為何中國能夠保住獨有的漢字?西方人永遠不懂

2020-12-11 史家霸唱

自從15世紀西歐開闢了大航海時代,西方的文化也傳入世界各地,隨著貿易量的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新航路的開闢,對世界各大洲的發展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其中影響最深的無疑就是語言體系了。

隨著殖民地發展,英法語就佔領了部分非洲、北美以及整個澳洲,拉丁語系的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則統治了整個拉丁美洲,拉丁字母,也是目前世界上流傳最廣的字母體系,就連使用了幾千年漢字的越南在法國殖民之後也開始走向字母化,而中國同樣也受到了拉丁字母的衝擊。

就像是我們熟知的漢語拼音方案,就採用了拉丁字母,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還要追溯到「拉丁化新文字運動」,首先掀起這種運動的是蘇聯,十月革命之後,蘇聯掀起了一個被列寧稱為「東方偉大的革命」的文字拉丁化運動。

由於漢字過於繁瑣,蘇聯遠東地區將近有10萬人看不懂漢字,莫斯科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的「中國問題研究所」就開始研究簡單、易學的拉丁文字,1929年,第一個中文拉丁化方案產生,並且編寫出了《中國拉丁化字母》。

這種語言體系十分通俗,適應現代化科學,採用國際化的拼音文字,但當時由於消息封鎖,這套新體系文字只在蘇聯進行過報導,真正開始傳入中國是在1932年才登上了報紙,當時最支持改革漢字的是上海文化界陳望道、胡愈之。

兩人先後提出「大眾語」並且在上海介紹了拉丁化新文字是掃盲最好的大眾語,這個提議得到了魯迅的大力支持,反對聲最高的就是舊時代的封建遺老,雖說遭到了一些反對,但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拉丁化新文字很快在青年學生和青年職工當中推行起來。

這種文化也在潛移默化改變著漢字體系,不過1955年發布的漢語拼音字母的推行,正式規定漢字的地位,雖然採用了簡單的拉丁化的拼音,但漢字是作為主體的,為了能夠更大程度的掃盲,又推行了漢字簡化。

第一次拉丁化常新文字運動也就到此為止了,第二次新文字運動,起源點是因為1946年2月15日美國研發出了第一臺電子計算機,80年代左右,計算機開始引入我國,面對密密麻麻的西方字母,中國漢字面臨著巨大挑戰。

英文字母26個,它們自由組合可以拼出許多不同意思的單詞,但漢字太過於繁瑣,因此就出現了漢字必須消失輿論,提倡中國文字必須走上字母化道路,以跟上信息化時代,然而就在這時,一個叫王永明的人「拯救」的漢字。

他在信息化時代還沒有完全來臨之前,開創了「五筆字型輸入法」,這種輸入法一度被公認為「中國人打開信息世界的鑰匙」,這讓提倡改革的專家們一時語塞,漢字傳承了幾千年之久,它也見證了中國傳承,談何消失?

相關焦點

  • 全球都用字母,中國人為何能「保住」中國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
    全球都用字母,中國人為何能「保住」中國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眾所周知,如今除了亞洲個別國家還保留著自己的文字書寫體系,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用起了拉丁字母,那麼中國人為何能「保住」中國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呢?現在除了中國和我們一些鄰國沒有使用拉丁字母,全球其餘的所有國際幾乎都被拉丁字母化了,事實上,在過去漢字也差一點被拉丁化。這是由於當時國家受到了打壓,這讓很多人多我們的民族文化產生了懷疑,所以很多人就提議去除漢字,全面拉丁字母化!
  • 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用字母,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體系?
    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用字母,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體系?文|小楠趣談作為文明古國,中國對於世界的影響十分深遠。在古代,許多國家都曾經來到中國學習訪問,封建國家的印象深入他國人的心中。但是,隨著時代不再能夠接受封建帝制和閉關鎖國,中國也逐漸沒落。中國逐漸沒落的時候,他國卻在崛起。現在的世界一超多強的形勢下,英文的普及範圍居然比中文要多。可是,中國並沒有被波及到。漢字還一直是我國的第一語言,並且逐漸被其他國家的人學習。這是為什麼?世界很多國家都在用字母,為何只有中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體系?
  • 全球都在用字母,為何我們中國能保住自己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
    換句話說除了亞洲部分國家文字還保留了自己的書寫體系,整個世界的文字都已經嚴重拉丁字母化了。就連用了幾千年漢字的越南,也在法國殖民統治之後,逐漸走向字母化。漢字作為整個東方文化的核心載體,面臨拉丁字母化的威脅。作為拉丁字母的使用者的老外們,就對晦澀難懂的中文開始了各種無釐頭的抱怨。
  • 全球都用字母,我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這個人功不可沒
    說實話,在這個全球都在用字母的時代,我國能保住自己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這人絕對的功不可沒。圖片來自網絡一直使用拉丁字母的外國人,不止一次的抱怨中國的文字難懂,難理解,在這個全世界都在使用字母的時代,中國卻險險的避開了拉丁字母的同化,反而越來也有生命力,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因為各種原因而學習對他們來說堪比天書的方塊字
  • 全球都在使用字母,為何中國能保住自己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
    我們知道,歐洲國家曾經殖民整個世界,導致了現在很多國家的語言都是英法語系或者拉丁語系,現在世界其它地方的文字都被拉丁化了,只有亞洲一些國家還使用推廣自己的文字,但就連我們的鄰國越南,建國之後,也廢除了幾千年的漢文字,我們國家的漢字也曾面臨著拉丁化的威脅。
  • 全世界都被「字母」佔領,為何只有中國保住「漢字體系」?
    但是朋友們發現了沒有,現在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都被字母佔領了,但是中國卻保住了自己獨有的漢字體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後來希臘字母又演變成拉丁字母和西裡爾字母,用來書寫拉丁文和斯拉夫人的語言。此外,像希伯來文、阿拉伯文、印地文、蒙古文、泰文、藏文等都是這樣演變而來的。借用文字指的是把別人的文字拿來直接用,修改幅度較小,沒有發生本質上的變化。比如,日文中的漢字部分,就是直接借用中文漢字。西羅馬滅亡之後,日耳曼人「入主中原」,就把羅馬人的拉丁字母拿來直接用,現在大家看到的英文和德文就是這麼來的。
  • 全球都在用字母,為什麼中國能保住漢字書寫體系?
    全球都在用字母,為何中國能保住,自己的漢字書寫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各方面的實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國際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也是比較密切的,有交往其實就有影響。其實漢字拉丁化也不是沒有出現過,近代的時候國家民族陷入困境,許多人都提出要求漢字拉丁化。這種狀況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政府為了降低文盲率,就簡化漢字發明拼音,我們小學就接觸拼音,確實知道拼音幫我們了很大的忙。
  • 現存文字體系都是字母或是符號,為何只有中國留住了漢字體系
    現如今說英語是世界語言絲毫不為過,我們從小便開始學習英語,英語也是我國各大考試的必考科目,現在很多發達國家大學課堂或者一些很重要的科學文獻都是採用英語教學的方式,在世界上普及英語的大環境,為何只有中國能堅持下來了漢字體系。
  • 世界上大部分文字,都字母化了,為什麼只有中國能保住象形漢字
    那麼,為何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使用的文字都字母化了的情況下,中國卻能夠始終的保住象形漢字呢? 下面,先從象形文字開始進行說明。那麼,究竟是這位什麼原因,才讓中國能夠保住象形文字呢? 三、漢字具有獨特優勢,保留象形文字絕非偶然 首先,中國之所以能夠保留著象形文字,是因為中國具有悠久的文明歷史。象形文字是在久遠的古代時出現的,而中國的悠久歷史,確保了文字不因此而斷層,從而避免了文字的喪失或二度改造,讓象形文字得以一直保留下來。
  • 在全世界都被「字母」佔領的社會,為何中國保住了「漢字體系」?
    從航海時代開始,歐洲這一神秘的土地鑄造品在全世界都得到了認可,伴隨著它走向世界的是歐洲的語言,例如英語和法語,為了主要語言迅速佔領了非洲、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地區,在拉丁語系佔領下舉手投降。那麼,既然歐洲的語言如此具有傳播性,為什麼我們中國沒有被這些「字母」所佔領呢?
  • 全球大多文字已被字母化,為何只有中國漢字能一枝獨秀?看完秒懂
    導語:全球大多文字已被字母化,為何只有中國漢字能一枝獨秀?看完秒懂我們中國的漢字,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讓世界都認識,我們中國的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跪舉火把虔誠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倉,古人象形聲意辨惡良……這是一首叫《生僻字》的歌曲歌詞,彰顯了漢字獨一無二的歷史和藝術。
  • 這麼多國家都在使用英文,為啥中國的漢字能保留到現在?
    有人問這麼多國家都在使用英文,為啥中國的漢字能保留到現在?可以說從晚清的時候開始,西方列強的巴掌可是把中國人扇得非常的自卑,也有很多人都在懷疑先人留下來的一些東西。這個時候還有人提出來了漢字不死,中國必亡的言論,在當時那個時候有不少人都說出這樣的驚人的語言,有人甚至還把國家力量的強還有弱以及小說這樣的文學樣式,是否發達的問題都聯繫到一塊!
  • 曾仕強:全世界訂條約都不敢用中文,為什麼?西方人永遠不會懂
    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她的每個字,都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這個國家就是中國。——印度·尼赫魯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漢字的存在更是其中精髓。在中國人眼裡漢字是中國文化之根、國家統一之本、國人立命之神。
  • 西方人永遠不懂中國筷子文化的博大精深?你懂幾點呢?
    筷子,是指中國常用的飲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屬、塑料等材料製作。華夏飲食文化的標誌之一,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發明於中國,後傳至朝鮮、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西方人喜歡用刀,叉進行用餐,而中國人更喜歡使用筷子進行用餐,你知道中國筷子的文化內涵嗎?今天我們來看看古代中國人對筷子文化的提煉。
  • 荷蘭專家:西方人不懂,若不是這位中國人,ASML不可能壟斷全球市
    現如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國家的經濟得到提升,我國在許多領域上都有著顯著的進步與突破。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基建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
  • 26個英文字母解構8000漢字 「漢字出徵全球行」重慶啟動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重慶1月9日電 (記者 鍾旖)「漢字出徵全球行」活動9日在重慶啟動,該活動將以漢字文化為載體,面向海外傳播中華文化。屆時,由重慶科研機構研發的26個英文字母解構漢字系統將落地海外漢語學校和培訓機構。
  • 細解漢字與字母文字的優劣,漢字的優勢到底在哪裡
    當今世界擁有的文字超過了6000種,而在這超過6000種的文字中,大多數文字都是屬於表音的字母文字,那漢字與它們相比優劣如何,說到這個我們得首先從文字的演化說起。事實上這裡存在著一個誤解,漢字是在用幾千個漢字構成詞語,而英文實際上使用的僅僅是26個字母,之所以很多人認為漢字更簡單不用背幾十萬的詞彙量,那是因為我們生活在漢文化的語境中,很多詞語實際上因為耳濡目染已經瞭然於心,不用刻意的背誦,就好比「熊心豹子膽」你不會認為這是在說兩種動物的內臟,「三人成虎」你也不會以為這是三個人變成了老虎。
  • 漢字字母解構漢字筆畫《中國漢字書寫國際化教學體系》在重慶發布
    圖為《中國漢字書寫國際化教學體系》的26個漢字字母及演變體示例。受訪者供圖中新網重慶6月29日電 (記者 鍾旖)隨著全球「漢語熱」興起,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開始學習漢語,其中,漢字書寫是他們學習的一大障礙。
  • 漢字字母解構漢字筆畫 《中國漢字書寫國際化教學體系》在重慶發布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重慶6月29日電 (記者 鍾旖)隨著全球「漢語熱」興起,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開始學習漢語,其中,漢字書寫是他們學習的一大障礙。29日,《中國漢字書寫國際化教學體系》在重慶發布,該教學體系顛覆了外國人學習漢字的傳統方法,以中國漢字字母解構中國漢字筆畫,可讓外國人用母語方式輕鬆學習中文,跨越漢字難學的難關。
  • 英國學者:中國漢字有3個致命缺陷,與字母文字無法相比,為何?
    大家都知道,漢字是一種典型的意音文字(一般情況下稱表意文字或象形文字),與字母文字不同,它從圖形演變為方形符號,所以也叫「方塊字」,已經有6000多年的發展史。漢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在我們心中自然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但在外國學者看來卻有很多缺陷。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1872年—1970年)便曾經指出:中國人使用的漢字,相比字母文字來說,有3個比較致命的缺陷。上個世紀20年代初,羅素曾經應梁啓超邀請來中國講學近10個月,最後他根據自己切身的觀察體會寫了一本《中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