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方短效口服避孕藥(COC)是由雌激素、孕激素組成的複合製劑,雌激素成分均為炔雌醇,孕激素成分各不相同,從而構成不同的配方和製劑。
表 1 不同孕激素在治療量下的藥理學特性
(點擊查看大圖)
註:+ 有活性;- 無活性;± 治療劑量下活性可忽略
COC 在臨床中除了避孕還有很多其他用法,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
1. 調整月經周期
COC 最常見的非避孕用途是調整月經周期和治療月經過多。
COC 停藥後 2~5 d 會出現撤藥性出血,對月經周期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同時由於孕激素可以抑制子宮內膜增生,停藥後月經來潮且經量減少,所以能減少月經期天數和出血量。
2. 治療異常子宮出血(AUB)
COC 對無結構性改變的 AUB 有不同程度的治療作用,目前常使用第三代短效避孕藥治療 AUB ,建議每次 1~2 片,每 8~12 小時重複一次,出血停止 3 天后逐漸減量至每天 1 片,維持至一周期結束。
對於出現中重度貧血的患者,可增加 COC 的服藥天數以推遲月經,待貧血改善後停藥。
COC 治療功血顯效率達 88.5%,尤其適用於月經量多且需要避孕的功血患者。
3. 治療經前期症候群(PMS)
經前期症候群是指在月經前周期性發生,包括軀體、情感及行為的多樣化的一組症候群,症狀較輕者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調節飲食等方法幹預,效果不佳時可採用藥物治療。
第 3 代合成孕激素屈螺酮(DRSP)所含孕激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且在抗鹽皮質激素和抗雄激素作用方面類似於孕酮,因此含有 DRSP 的 COC 對改善經前綜合症有明顯的療效。
4. 治療高雄激素血症
雄激素過多時可引起痤瘡、多毛、月經量過少,甚至閉經從而影響生殖功能。
對高雄激素血症導致的月經異常,可用含有孕激素醋酸環丙孕酮和屈螺酮的具有較強抗雄激素作用的 COC 來調節,孕激素通過負反饋抑制垂體 LH 異常高分泌,減少卵巢產生雄激素,並可直接作用於子宮內膜,抑制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和調節月經周期;一般療程 3-6 個月,可重複適用。
一些持久的頑固性的痤瘡,停用後可能會復發。
5. 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及子宮腺肌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子宮腺肌症病因不同,但均受雌激素的調節,降低雌激素水平可以抑制疾病發生和發展。
COC 是最早用於治療內異症的激素類藥物,長期連續使用造成類似妊娠的人工閉經,適用於輕度內異症患者,臨床常用低劑量高效孕激素和炔雌醇複合製劑,用法每日 1 片,連續用 6-9 個月。
6. 治療痛經
特指原發性痛經,痛經的發生主要與月經來潮時子宮內膜的前列腺素(PG)含量增高有關。
COC 通過抑制排卵減少月經血前列腺素含量,適用於要求避孕的痛經婦女,療效達 90% 以上,一般服用 3 個周期後可以見到明顯的療效。
7. 子宮內膜息肉摘除術後續治療
子宮內膜息肉(EMP)是子宮局部內膜過度生長所致,其形成與雌激素水平過高密切相關。
目前 EMP 治療的首選方式是宮腔鏡手術刮除,但術後易出現陰道流血、復發等問題,聯合服用 COC 治療 3~6 月在減少陰道流血、調整月經、降低息肉復發方面有一定療效。
8. 防治子宮內膜增生
選用第 3 代 COC 治療子宮內膜簡單型增生,價格低廉,副反應少。
根據《臨床用藥指南》上子宮內膜增生的治療方案:COC 2 片/次,10 d 後 1 片/次,21 d 為一個周期,全周期或連續治療 3-6 個月,之後再進行子宮內膜活檢,以確定子宮內膜是否轉化正常。
9. 減少盆腔炎性疾病和異位妊娠
盆腔炎的發病和月經周期存在相關性,2/3~3/4 的盆腔炎患者於月經期間或月經剛結束時發病,可在月經期間給予合理的抗炎規範治療,並輔助服用 COC 治療盆腔炎。
所有的避孕方法都可通過防止妊娠而減少異位妊娠的發生,但服用 COC 異位妊娠的發生率最低,可減少 90% 的危險。
10. 藥物流產及人工流產後應用
藥物流產後應用 COC 可使患者陰道流血量減少、防止宮腔粘連,降低清宮的危險,同時可以預防盆腔炎,並避免重複流產的發生。
WHO 推薦人工流產術後應用 COC ,預防重複流產,尤其短期內重複流產,COC 中孕激素可增加宮頸粘液粘稠度,形成粘液栓,防止細菌上行感染,預防盆腔炎,防止宮腔粘連、還有促進子宮內膜修復,恢復正常月經周期。
COC 作用那麼多效果那麼好,是否所有女性都可以用呢,答案是:否!
有以下情況女性禁忌使用 COC:
表 2 COC 的使用禁忌證
註:1 mmHg=0.133 kPa;VTE:靜脈血栓栓塞;DVT:深靜脈血栓形成;PE:肺栓塞;SLE:系統性紅斑狼瘡
COC 非避孕作用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但想要合理高效的使用,還需要了解 COC 的使用方法與禁忌,在專業醫務人員的指導下使用,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用藥效果。
編輯 | 十一
投稿 | liuyumeng1@dxy.cn
題圖 | 站酷海洛
▎推薦閱讀: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