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聚餐用公筷」「見面作揖禮」進校園等建議切合時宜

2020-12-18 澎湃新聞

12月2日,教育部官網公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591號建議的答覆》 ,稱「關於全面推行『聚餐用公筷』『見面作揖禮』『不隨地吐痰』的建議」收悉,「你們關於『將三項舉措納為校園文化教育、家庭禮儀教育、思想品德教育、黨校教育的重要內容』等建議,切合時宜,對中小學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具有借鑑意義。」

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一直以來,教育部高度重視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會同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下一步,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和公共衛生知識普及,豐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傳承文明風尚,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入中小學課程,開展義務教育課程修訂工作,教育引導學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澎湃新聞注意到,從今年2月起,「聚餐用公筷」「見面作揖禮」「不隨地吐痰」的舉措就開始在浙江衢州被倡導推廣實施。

今年2月,為做好疫情防控,衢州向全體市民發出倡議:防疫情,少接觸;見面不握手,改行作揖禮;提倡「公筷公勺、健康有禮」等。此後,衢州市委市政府還發出了打造一座「行作揖禮」的城市、一座「使用公筷」的城市、一座「不隨地吐痰」的城市的號召。衢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信公眾號「衢州發布」的簡介中稱:「南孔聖地·衢州有禮」,這是一座最有禮的城市,一座行作揖禮、使用公筷公勺、不隨地吐痰的城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傳統「作揖禮」中的文明新風尚
    全區各校園通過網課,線上主題班會、家長會,致送公開信、倡議書等方式,在學生及家長群體中開展「小手拉大手,踐行作揖禮」活動,避免因見面握手帶來的不利防疫隱患,為開學後,廣大師生安全、有序、健康、有禮復學保駕護航。「老師好!」在江山市第五中學的課堂上,學生們雙掌相合,身體前彎45度向語文老師作揖問好,老師雙臂往胸前內拉、頷首致意向學生回禮。
  • 浙江衢州782所學校復學踐行作揖禮 校內設置「社交一米線」
    「許久未見,這廂有禮。」近日,浙江衢州市迎來復學複課,師生見面不握手、不擁抱,改行作揖禮,引發網絡熱議。4月23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衢州市教育局獲悉,衢州被譽為「南孔聖地」,踐行作揖禮是對傳統禮儀的繼承,有利於形成文明新風尚。同時,作揖禮還能保持安全距離、科學防控疫情。據介紹,衢州全市共有782所學校踐行作揖禮。
  • 要不要「行作揖禮」?還是讓學生「平身」吧
    4月21日,浙江衢州市教育局發布通知,要求把「行作揖禮、使用公筷、談吐文明」納入中小學生文明規範。老師稱,此舉是「疫情下順勢繼承傳統文化」。這條新聞專門配發了一張圖片。一位小學生面對老師,正畢恭畢敬地「行作揖禮」,無論是手勢還是弓腰尺度,都十分接近古時場景。要不是穿了一件現代衣裳,我們不是認為是在演電視劇,就會認為自己穿越了。倡導「行作揖禮」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兒。眼下正是疫情防控期間,不鼓勵握手方式了,「行作揖禮」似乎可以取而代之。握手的方式存在安全隱患,而「行作揖禮」沒有肢體接觸,自然就安全了。
  • 「作揖」禮是否值得推廣?
    人們見面時,不再選擇握手,而是以其他形式相互致意。「作揖」這一古代社會交往中較為常見的禮節行為,成為如今人們見面時打招呼的一個選擇。 許慎《說文解字》中,對「揖」的解釋為「攘也。從手咠聲。一曰手箸胸曰揖。」也就是說雙手抱拳前舉。《康熙字典》中又有:「按攘同讓,增韻,遜也。」即「揖禮」表達人際交往中一種謙遜的態度。
  • 衢州將使用公筷公勺寫進村規民約
    如今,使用公筷公勺不僅在衢州市城鎮得以推廣,而且全面進村入戶:衢州市柯城區花園街道上洋村是全省首個將使用公筷公勺寫進村規民約的村級組織,而柯城區溝溪鄉餘東村則用農民畫等接地氣的方式宣傳公筷公勺進村入戶……衢州老人三千字長文籲請市民使用公筷公勺去年初,李邦桂老人去世。
  • 衢州市教育局發文,全體中小學師生行「作揖禮」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衢州市教育局發文,全體中小學師生行「作揖禮
  • 怎麼行作揖禮?如何正確處理吐痰?公筷公勺使用規範?……這場會上全...
    什麼場合下需要行作揖禮?   如何正確處理吐痰?   公筷公勺有哪些使用規範?   培訓會邀請市餐飲行業協會副會長黃雲和市委黨校教授李小園兩位專家,分別圍繞「公筷公勺」使用禮儀、「行作揖禮」和「不隨地吐痰」相關標準等三方面文明行為現場授課教學。
  • 衢州將使用公筷公勺寫進村...
    如今,使用公筷公勺不僅在衢州市城鎮得以推廣,而且全面進村入戶:衢州市柯城區花園街道上洋村是全省首個將使用公筷公勺寫進村規民約的村級組織,而柯城區溝溪鄉餘東村則用農民畫等接地氣的方式宣傳公筷公勺進村入戶……衢州老人三千字長文籲請市民使用公筷公勺去年初,李邦桂老人去世
  • 千村修約、曬圖打卡、有獎兌換……衢州推廣公筷公勺上演36計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蓉 千村修約、曬圖打卡、有獎兌換、樓棟PK、自律互查……為了倡導使用公筷公勺,衢州使出了十八般武藝,讓「公筷公勺」編進了村規民約,融入了校園課堂,覆蓋了各大商圈,走進了千家萬戶。
  • 古代人見面,為何要「作揖」甚至「跪拜」?這些禮儀是如何演化的
    「作揖」與「跪拜」禮儀的起源與發展1.禮儀之邦影響之下的禮節形成擁有將近5000年文明史的中華古國,從古至今都遵循著「以禮治國」的大國風範。也正是在這種「禮儀」思想的影響之下,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人們,按照「周禮」與「禮記」的禮儀標準,開始形成一些與禮儀有關的動作,這其實就是「作揖禮」與「跪拜禮」的起源。2.古人見面禮儀之「作揖」「作揖」是一個動作也是一種禮節的外化表現。
  • 禮數可多了,男人見面相互左手抱右拳作揖
    我小時候要先給家中輩分兒最高的奶奶拜年,雙膝跪地行叩頭禮,祝奶奶健康長壽,然後依次給父母、叔叔、姑姑行禮,因家裡長輩太多,所以除奶奶之外,其他長輩就都行作揖禮了。作揖時要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左手抱右拳。因為右手是攻擊手,包住以示善意、真誠、尊重,這不能錯了,要是右手抱左手是不吉利的。
  • 國學知識:作揖也是古代常用的相見禮儀
    這種禮節在現在見面或答謝時還經常用到。施禮者兩手合抱於胸前,一般是左手在外,右手在內。但是如遇兇喪,則應該反過來。  拱手禮在周朝時已經很普遍了。《禮記·曲禮上》說:"遭先生於道,趨而進,正立拱手。"《論語·微子》也有子路遇丈人"拱而立"的記載。從這些記載來看,拱手禮主要用來表示對長者的敬意。
  • 雲南九部門印發餐飲分餐公筷方案和倡議書 以後聚餐設「桌長」
    9月8日,雲南省商務廳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印發雲南省餐飲服務單位分餐公筷工作方案和使用公勺公筷倡議書的通知》。通知指出,雲南省商務廳、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省文旅廳、省衛健委、省市場監管局、省廣電局、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省新聞辦等聯合制定了《雲南省餐飲服務單位分餐公筷工作方案》和《雲南省餐飲服務單位制止餐飲浪費和使用公勺公筷倡議書》,請雲南省各地相關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公筷公勺怎麼用? 白銀市率先出臺《「公筷公勺」服務規範》
    比如一家三口中,有人有幽門螺桿菌,那麼,並非每人都要用,才能切斷傳染,而是只要患者使用,即可切斷傳染。所以,使用公筷,並不是防範他人的表現,而是保護他人的表現。如何使用公筷公勺先用公筷(或公勺)夾取所想要的菜餚放入自己的碗中或碟中,然後把公筷放回原處,再用自己的筷子夾取剛才放入自己碗中的菜餚慢慢品嘗。
  • 分餐不分愛,公勺公筷總關情!
    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個人防控措施空前深入民心、家喻戶曉,就連聚會聚餐都有詳細的健康提示。分餐制,突然間變得格外切合當前健康生活的實際。無論是元旦還是春節,一家人和親朋好友久別團圓會餐,相互夾菜勸酒,就能正確表達親情、友情嗎?「分餐制,文明新禮節,健康好習慣!」
  • 公筷公勺是什麼意思 怎麼用?
    原標題:公筷公勺怎麼用?白銀市率先出臺《「公筷公勺」服務規範》疫情當前,人們已然養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的好習慣。但是,還有一個生活小細節往往被忽視,那就是家人、朋友聚餐時,餐桌上少了一副公筷,隱藏著巨大的交叉感染風險。
  • 衢州江山餐飲單位承諾使用公筷公勺
    原標題:江山餐飲單位承諾使用公筷公勺 「我承諾做到100%提供公筷公勺,引導文明餐桌新風尚。」近日,在衢州江山市發出「推廣公筷公勺倡導文明餐飲」的倡議後,江山宴遇餐廳的負責人立即籤訂承諾書,並表示將儘快配齊公筷公勺。
  • 教育部最新12條建議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為進一步做好教育系統全學段全面復學複課和疫情防控工作,近日,教育部召開學校疫情防控專家諮詢視頻會按照教育部「最大限度返校,最嚴標準防控」的總體要求,在符合屬地疫情防控要求、各校制定精細化防控方案、實行「一校一策」情況下,應該加快全面復學,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但是,如學校是多校區辦學,在老校區人口密度大、學生流動性強、防疫條件不達標的情況下,不建議學校全面復學。2. 全面復學後是否需要嚴格執行教室、食堂、宿舍人員間隔相關標準要求?
  • 古代正確作揖是這應,不少女人都做錯了,因為女人和男人手勢相反
    ,是華夏禮儀之一,可用於見面、送別等多種場合。如今使用作揖禮的人不多了,人們只能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作揖。但是,隨著一些可以通過握手傳播的病菌越來越猖獗和肆虐,作揖禮這種零接觸的打招呼方式,就顯得非常衛生了。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作揖禮的正確行禮姿勢,其中女人出錯尤多,這是因為女人作揖和男人作揖手勢是相反的。
  • 江山餐飲單位承諾100%使用公筷公勺
    與你分享江山資訊|帶給你一個不一樣的江山 我們一路與你同行 「我承諾做到100%提供公筷公勺,引導文明餐桌新風尚。」近日,在江山市發出「推廣公筷公勺倡導文明餐飲」的倡議後,宴遇餐廳的負責人立即籤訂承諾書,並表示將儘快配齊公筷公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