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季,今年的高考與以往不同卻又相似。
如今,距離你的高考有多久了?
高考那年的人、事、物……
你還記得多少?
高考——終點or起點
那年夏天的蟬鳴,直到如今尚有餘音;那段時光,看似短暫卻又被拉的很長;那時的自己,將考上一所好大學當作人生的唯一追求而拼盡全力。
記得高考前的日子,最常關注的,是牆壁上醒目的&34;;最常聽到的,是翻轉試卷書頁的唰唰聲、上下課鈴聲,以及MP3裡的英語聽力;最常看到的,是課桌前各學科的資料、試卷;感受最多的,還是緊張和焦慮。
每日百米衝刺般奔向食堂只為爭分奪秒;每日埋頭苦幹奮筆疾書不知疲倦;每晚自習到十點也不願離開教學樓。做不完的習題,考不完的試,還有三點一線的枯燥生活……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在夢想面前,唯有堅定的信念,才可以讓自己保持必勝的戰鬥力,打敗心中一切不安。
70後的高考(1988-1997)
&34;
70後的高考是在七月,被大家稱為&34;。盛夏裡炙熱的空氣和嘈雜的蟬鳴是備戰高考最深刻的記憶。
許多考場連電扇都沒有,為避免考生中暑暈倒,有的考場用盆子盛水或冰塊來降溫。
志願填報在高考之前進行,沒有一本二本之分,只有重點院校、一般院校、專科院校、本科自費生、專科自費生,常常有人因志願&34;而落榜。
由於錄取率低,當時很&34;復讀。不少復讀生都有早晨5點起床,點著蠟燭讀書的經歷。
志願填報是在高考之前,常常聽到身邊人落榜的原因:&34;。
80後的高考(1998-2007)
&34;的痛、&34;的壓力
提到高考,80後最恐懼的兩個詞,一定是&34;和&34;,每屆高三學子都要在題海中&34;。
緊張的備考中,文曲星裡的華容道、貪吃蛇是解壓良品,複讀機裡周杰倫、孫燕姿的歌聲是舒緩慰藉。
高考由3天縮短為2天,從7月提前至6月,對考生來說,備考時間縮短一個月,壓力更大。
2002年,中國首次衝進世界盃,對愛看球的高三考生來說,卻無法分心關注球賽,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遺憾和抓狂。
2003年,高考遇見&34;。備考期間,學校每天都要消毒、給學生查體溫,有考生因為體溫過高被安排在隔離考室考試。
1999年全國高校大規模擴招,改變了大批80後的命運,但也增加了大學生們的就業壓力。高考四年後,就業成為考生們的下一場人生歷練。
90後的高考(2008-2017)
選擇增多,高考並非獨木橋
2008年,對四川考生來說,是刻骨銘心的一年。失去親人的痛苦、餘震不斷的緊張、對環境變化的適應……首批90後四川考生,註定比同齡人承受更多。
90後的備考生活中,一定有一本必備的參考書叫做&34;,沒有做過這本書,你仿佛是上了一個假高中。
為紀念高中時代的結束,也為了高考減壓,扔書撕卷子成為越來越多的90後考生們集體&34;的習俗,此類新聞每年都要見諸報端。
不少父母為了孩子辭職陪讀、異地陪讀、補課、陪考……高考承受壓力的不僅僅是考生,還有每位含辛茹苦的家長。
通過高校自主招生,有學生得以提前進入心儀院校;還有不少學生,在初中、高中階段就選擇出國學習。對於90後,高考之外,還有更多選擇。
如今,高考已與我們漸行漸遠,各位工粉們早已從當年考場內的主角,變成了如今職場的精英,但那些有關高考的記憶卻依然鮮活。
高三,是枯燥的,無味的,灰暗的,痛苦的……
但無論對於70後、80後、90後……高三,卻是記憶中最刻骨銘心的一年。
青春也許終究遠逝,但不會變老,因為它永遠滾燙。
未來道阻且長,值得期待。願你拼搏奮鬥,永遠在路上!
美孕管家用愛心見證美寶家庭的誕生,用&34;的五超標準為客戶提供全程私訂的英式管家服務。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我們的頭條號碼,每天都會有母嬰方面的原創文章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