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是孩子面臨的第一個關口,也是第一個重要選擇的岔口。如果在這個關口,選擇不當,對孩子將來的成長影響會非常大。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重視。
畢竟上幼兒園沒得選,上小學也沒得選,上初中總是要選擇一下的。
小升初會給孩子帶來哪些變化呢?且聽程老師來說一說:
小升初之前,很多家長都會有孩子長大了的感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認知能力提升,會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隨著年齡漸長,對待事物的認知慢慢變得清晰起來,加之家長整天在孩子耳邊談及小升初考試、擇校、搖號錄取之類的話語,所以孩子對小升初會有一些初步的認知。
由於認知能力提升,孩子會對初中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期盼,會在這個問題上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比如周圍同學會報什麼樣的學校,自己想報什麼樣的學校等等。
報這些學校的理由大多是:某同學說這個學校比較好,老師說這個學校比較好,或者自己的好朋友想報哪個學校。
2、會存在一定的迷茫和忐忑:
現在小升初考試和之前大不相同:
面對小升初之前,孩子在生理上、心理上發生的種種變化,家長除了成績之外,更需要關注孩子在心理上產生的變化,並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
1、明確告知孩子:小升初搖號中存在運氣的成分
家長首先需要告訴孩子的是:在初中錄取搖號的過程中,存在一定運氣的成分,這個很正常。
當家長明確告訴孩子這個情況的時候,孩子是能夠明白的。但同時,孩子在心裡會覺得大人沒有騙他,會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這個時候再進行下面的話語就比較正常了。
接下來家長需要告訴孩子的是: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只要足夠的努力,就一定能夠在中考中考出好的成績,即便在小升初搖號過程中沒有進入意向之中的學校,憑藉自己的實力,在中考的時候也能夠脫穎而出,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堅定孩子的信心,促進孩子的自信。
2、給孩子一定的心理預期
初中和小學是不一樣的,無論是硬體環境還是人際氛圍,都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需要有調整和適應的時間。
原先認識的夥伴有可能不在一起,身邊的同學還是有一些陌生。家長需要教育孩子和同學交往中發現同學們身上更多的優點,並且對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
只要自己做到位,和同學們之間的關係會很快變得融洽起來,所以大可不必擔心沒有好朋友。
3、學習上的變化:
小學屬於普及性的基礎知識教育,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習內容非常簡單,大多是相同內容的不斷重複。
但當孩子進入初中後,開始系統性的知識講解,一個知識點不掌握就有可能給後續的學習過程帶來一定的困擾。
所以,家長需要提醒孩子注意這方面的變化,不要將原先小學階段不求甚解的不足之處帶到初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來。
4、關於未來的想法
在日常聊天的時候,家長需要對孩子的想法進行梳理,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未來規劃,也就是制定好自己將來的奮鬥目標。
我們清楚的知道:當一個人擁有奮鬥目標並掌握正確前進方向的時候,他的內心就會變得更加強大。而作為家長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的想法,並對孩子的想法進行鼓勵和支持、
關於未來,有無數種變化,我們做到的就是立足現在,著眼未來。
注重對孩子內心直接的了解,給予孩子正向、積極的支持和鼓勵,就是身為家長的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