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隨手在牆上寫首妙詩,寺僧悉心保護幾十年,成一首千古名作

2020-12-13 美詩美文

宋代詞壇,有個一輩子沒當上官,卻被稱為「白衣卿相」的柳永;唐代文壇,有個一生布衣,卻收穫了一眾粉絲的孟浩然。孟浩然的「粉絲群」裡有李白、杜甫、蘇軾、皮日休等名家巨匠,頭號粉絲李白甚至為他寫出了「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的妙語。而在民間,孟浩然的影響力也不小,本期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他的一次寺廟之行。

孟浩然漫遊吳越等地時,路過紹興會稽山,便去拜訪了大禹寺的一位至交好友。因此人的法名中有個「義」字,孟浩然尊其為「義公」。在參觀完寺廟後,孟浩然便當著這位高僧的面,在他的禪房內隨手寫了首詩誇他,詩名《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據《唐詩訓解》記載,當時高僧十分感動,又讓孟浩然手抄了一份,並珍藏了十幾年。而題在牆壁上的詩,也被眾寺僧悉心保護了幾十年。最後這首詩便流傳至今,成為了一首千古名作。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唐.孟浩然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就交代義公在寺內禪修,禪房依山林而蓋。這兩句看似平淡,其實既點明了地點和人物,也一下子將全詩帶入了一個清幽的環境中。一個「寂」字,加上一個「空」中,頗具禪意。

次聯詩人將鏡頭拉到窗外,一座孤峰聳立在窗外,臺階前是幽深的山壑。這兩句前5個字為遠景,後5個字為近景,一句一景,如快切鏡頭般靈動,同時又蘊含豐富。詩人通過對清幽環境的描寫,表達僧人的高潔品行。

第三聯是全詩最妙的兩句,被《唐詩評選》稱為「襄陽絕唱」。暮色時分,雨過天晴了,夕陽終於露了個頭,給天空帶來了一片絢爛。青翠的山影落入庭院,給庭院帶來了一絲幽然和清爽。這兩句中詩人巧妙地用了一個「連」字和一個「落」字,將夕陽和雨,青山和庭院聯繫起來,賦予了禪院山的靈氣,可謂十分高明。至此,詩人不露聲色地完成了從院內到室外,再從室外到禪院內的兩次轉移,達到了句句寫景,而又句句誇廟和人的效果,這10個字確是神來之筆。

最後的落筆是直抒胸臆地誇人。以蓮花喻高僧的禪心,其實是詩人的「小心機」。因為蓮花也是自然之景,雖然這山間應該是不會蓮花的,但這樣寫與前幾句承接時才不會顯得突兀,誇對方「不染心」也就一點都不生硬了。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不染心」也是蓮花備受世人推崇的原因,所以這樣的誇一位高僧也就渾然天成了。

對於這首詩,明代文人李攀龍用「秀語可餐」4個字來評價,這評的是沒錯的。一首好的山水詩,應該是景與情的完美融合,這首詩用語清雅自然,感情樸實真摯,令人印象深刻。

相關焦點

  • 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杜甫的詩一直被模仿,但卻很難被超越,但李商隱的詩一出,幾乎以假亂真,忽悠了很多人,成為了一首千古名作。《杜工部蜀中離席》人生何處不離群,世路幹戈惜暫分。雪嶺未歸天外使,松州猶駐殿前軍。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雲雜雨雲。
  • 蘇轍給哥哥寄了首詩,蘇軾隨手一回便是千古名作,還誕生了一成語
    今天我們來講另一首名作,這首詩名為《和子由澠池懷舊》,全詩如下: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公元1061年,24歲的蘇軾趕赴鳳翔為官,他的弟弟蘇轍一路相送。
  • 37歲的李清照給閨蜜寫的詞,大開大合矛盾糾結,卻成一首千古名作
    唐代有李白、王維、孟浩然、王昌齡這一詩壇大圈,其中李白和王維後來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因,令人至今不解;宋朝則有蘇軾、秦觀、黃庭堅、王安石這一詞壇大圈,其中蘇軾與王安石的亦敵亦友,讓人看不懂。而說到古代才女們的閨蜜圈子,則好像並不多。一方面女子要做到所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另一方面女子在一起也確實不知道玩什麼。
  •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要是說在歷史上有濃墨重彩一筆的女詞人,當之無愧則屬於南宋的李清照了,她和趙明誠也是為世人所豔羨的一對眷侶。而新婚後李清照也憑藉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3句更是千年以來無人能及。當她遇上了出身士大夫之家的趙明誠,兩個人情投意合,便用一首《點絳唇》來回應男方的熱烈追求。
  • 清代女詩人的一篇奇文,順著讀是一首美詞,倒著讀卻成了一首妙詩
    就像我們也曾經聽過一些打油詩,看似不合規矩,但是卻也能流傳千古,就像那首「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的詠雪打油詩,現在還時常被人們提起。而在詩詞中還有一種很有趣的形式,那就是「回文體」,這是一種可以回還往復,正讀倒讀都能成章成句的一種詩詞形式,也算是我國文化中獨有的「一朵奇葩」。
  • 李清照寫了一首「懶詩」,「花」字重複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自古以來,歷史上的才女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是,能被稱得上是「千古第一才女」的恐怕只有李清照了,李清照還是宋朝第一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她從小喜歡寫詩詞,在她的一生中寫了千古絕唱式的詩詞,在詩詞方面的造詣,就算是與唐宋八大家相比,李清照也是當仁不讓的,毫不誇張地說,李清照一直以來也是最受歡迎的女詞人,沒有之一。
  • 唐詩中很絕妙的一首詩,不僅詩成千古名作,還出了2個成語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更是創作出了一首首千古名作,成為無數中華兒女的精神食糧。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科後》,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身為苦吟詩人的代表,與賈島合稱「郊寒島瘦」,並有著「詩囚」之稱的孟郊,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孟郊的那首歌頌母愛的唐詩《遊子吟》,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不朽詩篇。
  • 師弟的老父親寫了首妙詩,黃庭堅忍不住模仿兩句,成一首千古名作
    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他的一首名作,名叫《六月十七日晝寢》。說起這首詩的來歷,還頗有幾分戲劇性。黃庭堅有個好友名叫晁補之,和他一樣都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因為入師們稍晚,算得上是他的師弟。晁補之的父親名叫晁端友,也是是一位詩人。當年晁端友寫了首詩,名叫《宿濟州西門外旅館》,詩的最後兩句為「小雨愔愔人假寐,臥聽疲馬齧殘芻」。
  • 隱居山中的王維,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5字便打動了世人!
    小編今天便通過王維的一首詩《山居即事》,來和大家一起看看王維詩中的寂寞。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詩以五言見長,多描寫山水和隱逸生活。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山居即事》便是王維隱居山中時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這首詩主要描寫了王維隱居山林之後的生活和山林裡的自然風光,流露了王維對閒適生活的欣賞,也透露出了王維的寂寞。
  • 李清照「最俏皮」的一首詞,專門向丈夫撒嬌的,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新婚燕爾的李清照給她的丈夫出了一個難題,還寫成了一首詞,不料卻成了千古名作。眾說周知,中華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因此,不管是在哪個朝代都不缺才女,像魚玄機、薛濤等,都是史上有名的才女,但是,能被稱得上是「千古第一才女」的只有李清照,她已經不能拿來跟唐婉、朱淑真、花蕊夫人作比較了,因為從詩詞的角度而言,能跟李清照相比的是蘇東坡、辛棄疾、柳永。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寫向丈夫撒嬌,卻無意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我國的才女不少,但能被稱一句「千古才女」的卻只有李清照一人,李清照給宋代文壇帶來的驚喜不亞於任何一個男性文人。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清照很調皮的一首詞,18歲的她逛街回來,心情大好寫下此詞,專門來向丈夫撒嬌,全詞是調皮可愛又任性,卻成就了一首千古名作。《減字木蘭花》宋.李清照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 小詩人在寺院牆上寫首詩,無一靜字句句是靜,歐陽修想學無從下筆
    文壇有過不少有名的模仿,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也有點金成鐵的,這本就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了。而本期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卻讓歐陽修一直相仿卻不敢動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首詩詩名為《題破山寺後禪院》,作者為唐代小詩人常建。
  • 孟浩然的一首妙詩,全詩20個字,被譽為山水詩中的「神品」
    孟浩然雖然終生布衣,但生性達觀、豪放。他喜愛漫遊,足跡東至大海,西至巴蜀,南至吳越。他的風流瀟酒、飄逸出塵使當時詩人普遍敬慕。李白就曾贊他曰: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正是有了這份超脫和恬淡,孟浩然才可能寫出這麼清新、幽靜的山水詩,成為唐代山水詩派之先行者。
  • 高僧被藝妓各種調戲撩撥,他即興回敬一首詩,卻狂成了千古名作
    蘇軾在一旁嘻嘻看戲,而道潛則相當淡定,即興吟出了這一首千古名作。《口佔絕句》寄語東山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口佔」是指隨口吟誦,即是即興而作。但別看道潛即興創作了這首詩,它的藝術水準還是很高的。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蘇軾作為我國宋代的大文豪,憑藉其出眾的才華,年少時就已經出名。蘇軾被貶黃州,大徹大悟後,寫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後一句飽含哲理由於「烏臺詩案」,蘇軾鋃鐺入獄,最後死裡逃生,貶官來到黃州。來到黃州後,他並沒有選擇自甘墮落,相反的,他將更多的時間,放到了參悟自己的內心上。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與辛棄疾合稱「濟南二安」,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從李清照待字閨中時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到嫁為人婦後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們可以在一首首詞中,了解到李清照的悠閒生活,體會她對身世的悲嘆。
  • 一官員寫下一首詩,最後2句成了千古名句,這景色寫得真美!
    比如我們熟知的《小池》,《宿新市徐公店》,《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等名作。宋朝的穩定與和諧,給了詩詞極大的發展空間。宋朝時期湧現出的一首首流傳於世的千古名作,除了像楊萬裡這樣著名的詩人之外,也有一些佳作出自於僧人和官員之手。
  • 高旻寺名僧錄
    據說,如鑑死後十年,他的弟子悟成和尚於嘉慶十八年為他建塔,打開墓龕,遺體依然完好,顏色如常。方聚以後,高旻寺住持僧相繼有達瑛和尚、道圓(名仁)、三德和尚(名淨)、慧庵和尚(名聰)、德慈和尚(名演)、紹珠和尚(名明)、嚴光和尚(名明)、智福和尚(名倫)、朗輝和尚(名融)、普照和尚(名融)、月朗和尚(名定)、楚泉和尚(名振)、明軒和尚(名瑞)、直傳到近代名僧來果和尚。
  • 才女半夜睡不著,無奈寫下一首詩道出心中酸楚,卻成千古名作!
    它出自於宋代著名才女朱淑真之手,是她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朱淑真生於仕宦之家,自幼便聰慧過人,無奈一生愛情鬱郁不得志。嫁人之後,更是因為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終抑鬱早逝。這首《秋夜》詩的主要內容,可以說是代表了她在無數個漫漫長夜輾轉反側,睡不著時所產生的思婦愁緒,道盡了她的心中酸楚。全詩言淺味永,無一「情」字,卻又處處含情。是朱淑真的一首耐人尋味的千古名作。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時間:2020-07-25 17:09   來源:美文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生於北宋年間,濟南章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