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一個快速閱讀、碎片化閱讀的時代,這已經成為了現代人閱讀的一個典型特徵。
而這樣的閱讀模式就很容易造成「好讀書,不求甚解」的情形,所以很多人背誦了不少古詩詞,卻沒有很完整準確的理解詩詞的意思。
這樣的情況不僅不利於我們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也會讓我們的學習和閱讀少了很多樂趣。
比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當中有一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相信很多人都會背誦這首詩,可是有人想過沒有,為什麼香爐當中會冒出紫色的煙霧?這個香爐是我們一直說的焚香的那種器皿嗎?
當我們仔細去探究就會發現,原來這裡的「香爐」指的是廬山的香爐峰,而「紫煙」也並不是煙霧,而是陽光映襯下的水汽和霧氣散射之後呈現出來的紫色雲霧。
當我們了解這些細節之後就會對詩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會領略到詩詞典籍當中更多有趣的故事。
試想一下,在李白眼中,一座巍峨的山峰竟然被他形容成小小的香爐,這是何等瑰麗雄奇的想像啊!之所以李白被稱為「詩仙」,這樣的筆力確實令人驚豔。
我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與《望廬山瀑布》有異曲同工之妙,「心有靈犀一點通」同樣是一句廣為傳頌的千古名句,而且千萬人用來表達愛慕之情。
其實這句詩用來形容親情、友情也是可以的。大家想過沒有,這句詩的上一句是什麼呢?這句詩當中的「靈犀」又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心裏面有了「靈犀」就可以做到心心相印了?
首先,讓我們來一起重溫李商隱的這首千古名篇。
無題
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應該說這首《無題》是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目前主流的觀點都認為這是一首描寫愛情的詩詞。
從字面意思來看,詩人是為了懷念一位曾經偶然相逢的女子,他們在畫樓西側的桂堂偶遇,在宴席間兩個人又頻頻互動,頗有暗送秋波的意思。
可是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演戲很快結束,詩人也要馬上啟程前往異地上任,這一離別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在相見,所以詩人為此極為傷感。
整首詩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頷聯這一句了,「心有靈犀一點通」自然運用廣泛,不用過多贅述。前面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同樣唯美而經典,詩人與一見鍾情的女子隔座相望,眉目傳情,儘管沒有五彩鳳凰那樣的翅膀,可是自己的心早就飛到對方身旁去了。
這種寫作手法充滿詩情畫意,用「無雙翼」來表達「有深情」,使得整首詩都充滿了語言與情感的張力。
那麼「靈犀」到底指的是什麼呢?根據資料記載,原來「靈犀」指的是上古時期的一種神獸,這種犀牛頭上有三隻角,中間的那隻角有一條白色的紋路,分別通向另外兩隻角。
據說這種犀牛非常有靈氣,不僅通曉人性還能夠與之很多上天之事,所以被人們所尊崇。
李商隱之所以說「心有靈犀一點通」也就是想表達相愛之人能夠受到上天的眷顧,兩個人可以時時刻刻心意相通的意思。
當我們明白了這一典故之後就會明白,原來古人的智慧與想像力是如此讓人讚嘆。不僅有這些,長亭送別當中的柳樹讓文人墨客賦予了「留」的意思,一個簡單的諧音卻透露出無限的惜別之情。
一句「道是無晴卻有晴」起到了一語雙關的作用,傳遞出綿綿情意;一句「玲瓏骰子安紅豆」讓將平平無奇的骰子與紅豆聯繫起來,瞬間讓相思溢滿了字裡行間;還有我們這裡說的「心有靈犀一點通」,這種對文字的雕琢與想像能力確實讓我們驚嘆不已。
古往今來,湧現了很多文人墨客,他們用自己的筆觸為我們留下了很多驚豔時光的作品。可是為什麼在我們現代卻很少出現這麼有影響力、這麼充滿詩情畫意的作品了呢?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賞詩詞品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