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名單,浙江6縣(市、區)上榜,入選數量與上海、山東並列全國第一,一起來看看吧↓↓
怎樣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變革教與學方式,提高區域教育教學質量?一起來看這6個實驗區的做法吧~
衢州市柯城區
3年來,柯城區參與各級各類智慧教育研究項目達100餘項,教師信息化教學培訓率達95%。
建成4所省數字校園示範學校、2所省「未來課堂」培育學校、1所中國STEM教育首批領航學校、1所省教育機器人應用試點示範學校、1所省首批精準教學項目校,8個案例入選2017-2019年中國網際網路學習白皮書,基於大數據的教學診斷、網絡協同教研、區域數字閱讀、平板教學應用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杭州市上城區
近年來,上城區著力推進教學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應用,全面推廣基於學生數據的精準教學,實施思維課堂教學改革項目,以STEM為突破口推進項目化學習,依託區域學習中心助力學生個性化學習。
實現創客、人工智慧與STEM教育全覆蓋,建有19個名師工作室、7個主題特色工作室和15個學科工作室,以「網際網路+義務教育」結對幫扶促進教育均衡;成立「上城區中小學創客教育聯盟」,開展創客普及教育,舉辦教師、教育技術專職人員、校長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全區校園網無線覆蓋率100%,建有8所數字校園示範創建校、26所市智慧教育示範校。
杭州市蕭山區
近3年,蕭山教學改革和智慧教育呈現良好發展態勢,蕭山教育全面步入「智慧教育」新時代。建有26所市級智慧教育示範校;與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浙江大學等知名院校以及高新企業組建「美好教育聯盟」;14所中學開展大數據精準教學,50餘所中小學校配置200餘個智慧課堂系統,開設專遞課堂。
實施「創客教育」,80所學校建設3D創客實驗室,並將3D創客課程列入學校課程表,開展常態化教學;實施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員培訓,推出3D列印、STEAM教育和「網際網路+視野下的學校治理」校長培訓等特色項目,提升教師信息素養。
嘉興市嘉善縣
自2011年以來,嘉善縣以信息技術支持下「『導學』方式的區域性變革與實踐」項目為抓手,積極推進區域育人模式改革,探索形成了「521」智慧教育教學改革經驗。
「5」,即推進信息技術深度應用、變革育人模式、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的「五大行動」;「2」,即聚焦信息技術和教學的深度融合;「1」,即搭建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一個高端課堂教學展示平臺——嘉善課博會,目前已連續舉辦7年,成為浙江省名師名校長工作站推動教學改革、聚力教師發展的縣域品牌。
金華市東陽市
近年來,東陽市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教育均衡和學生個性化發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和引領教育現代化。
實現無線網絡覆蓋中小學主要辦公和學習場所,錄播教室普及率達67.9%,創新實驗室普及率達62%,中小學班級交互式電子白板或一體機實現全覆蓋;全市公辦中小學校空間開通率100%,90%以上中小學教師能應用網絡空間開展教與學活動;在教育部2018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中,東陽市入選優秀區域,東陽市巍山鎮中心小學入選優秀學校;建成48所「網際網路+義務教育試點」學校。
台州市三門縣
近年來,三門縣按照為每個適齡兒童、少年提供公平優質教育服務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示範和帶動作用,不斷縮小區域、城鄉和校際教育差距,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創新教與學方式,服務教育教學改革。
全縣中小學校無線網絡覆蓋率達100%、錄播教室普及率達80%、創新實驗室普及率達100%、中小學班級交互式電子白板實現全覆蓋。推進教學信息化應用,培育形成15所「網際網路+義務教育」試點學校,18所學校開展基於電子書包的精準教學試點,12所學校開展基於智能閱卷的人工智慧教育。
來源:浙江發布
編輯:鄭晨
審核:王小東
(註:以上單位均為衢州發布矩陣成員單位,其發布內容已授權衢州發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