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最後一門日語語言文學考完,是跑出考場的。之前看過一篇微博說18歲的狂歡和22歲的狂歡是不同的,考研結束的大家都平靜的走出考場繼續平靜的生活。
但我覺得那太過絕對,我們考場都是比較瘋狂的,畢竟結束了這一年的兩點一線。因為日語語言文學題型發生了變化,最後1200-1400字的大作文我幾乎寫到了最後一秒,很緊張很害怕,甚至在發抖,但放下筆,封住封條那一刻就只剩下放鬆和快樂。
希望大家也是這樣考完就好好享受就好,相信結果是好的。
基本情況:目標院校是天津外國語大學,報考專業是日語語言文學,學碩。
一、題型
首先要說的就是題型今年發生了改變,大約在九月初招生簡章發布,然後我們發現日本文學文化語言學經濟教育各個方向合為一體,好像共要43個人。比去年方向合在一起的人多了。
題型的改變只是日語語言文學805這一科,由原來的選做題改為了一篇「中譯日」、一篇「日譯中」,加一個400字小感想論文。其他題型一樣。
二、備考經驗
政治
我是七月中旬開始準備考研的,真正按計劃開始很努力是從7月28號開始。
每天兩個小時徐濤強化班搭配肖秀榮三件套,聽一章做一章1000題,開學九月份中旬結束的強化班,然後就二刷1000題,幾乎忘乾淨了,錯的很多。
這時候就返回去對應精講精練再掌握,配上知識點提要總結線索比較好。然後就開始刷模擬題,各個老師的選擇刷一下就好,但注意總結題目知識點。
大約11月開始看肖老的時事政治的140多道題目,刷兩遍做選擇基本沒問題了。後期還有老師的押題班,我時間不太夠用就沒聽,基本就是仔細的分析了肖八選擇,肖四全部背誦。
今年選擇我做的時候覺得還好,有幾個比較偏的知識點,大題肖四有一個原題,但背完肖四做大題也會有話可說可以分析。
所以我覺得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跟哪個老師就跟準,分析透,不要廣撒網。
英語二外
英語二外是暑假和政治一起開始的。因為19年的語法單詞題取消改成了閱讀,所以前期我把重點全都放在閱讀上。
刷六級閱讀真題一直到九月份,又開始刷考研真題,一天一篇閱讀然後分析精讀,把裡面不認識的單詞全都摘出來查一遍後期一直背。
真題刷完就一直刷四級真題保持手感,進了十月份就刷的真題翻譯和1.2題的詞性變化介詞填空。真正考試的時候英語仍然很難,寫的單詞總是不確定,尤其第一題第二題的填空大部分還是靠平常積累和語感。
專業一
基礎日語加漢語,題型豐富,考的內容多,學會分板塊複習。
1. 第一題就是閱讀綜合,考漢字寫平假名,平假名寫漢字;第二題是接續詞;然後就是三個選擇題。以往這個題很簡單,但今年有點難。平常可以看n1單詞書以及紫色日語專八綜合輔導前面的單詞部分進行單詞積累,積累的越多這個題就有勝算。
2. 第二題,翻譯,超級多!大約寫一個小時才可以寫完。
平常用真題練習,一定提升提取主幹能力,迅速寫出譯文。一般中譯日偏經濟政治方向。可以把其他題目做完以後全力做翻譯。
3. 概況,我用的是日本概況劉笑明第二版,課後題背了三遍。18、19年的概況很難,今年的很簡單,背完這個課後題幾乎沒問題。但以防萬一還可以看一下輔導用書的中文部分,多了解一下選擇時候就可以選擇出來。而且這個題目有竅門和規律,通過真題可以總結。
4. 語法,背的n1藍寶書,先整體通兩遍,然後看後面索引來記。真題幾乎都是考藍寶的語法原題,今年考的藍寶以外的有點多,不過不是很難。
5. 單詞,一些比較生僻的單詞,他給你片假名,你寫出漢字。
或者漢字標記發音,比如一刀兩斷、けねん、四面楚歌之類的。這個題令人頭疼,不知道從哪裡積累。備考過程積累了一些,有需要的可以加我,我發一下。
6. 慣用句,外來語。(最難)
最需要多次重複的兩個題目,我從暑假開始積累,一直到考前都沒放下,背了忘,忘了再背。
慣用句我背的紫色專八綜合輔導,身體部位的,後來怕不夠各個書都看了背了了解了一下(比如慣用句365)。外來語一直都是國家名,總統名字,作品名字,作家名字,會議名字,也是無從積累。
7. 中文部分(不要小看!!40分!)
第一題常識,比如初唐四傑是誰?陶淵明的朝代,詩句等等,可以百度搜常識積累。
第二題給你一句文言文,括號裡面寫這句的特殊語法句式。比如:何罪之有(賓語前置),看鄭鐵生的《古漢語通論》第八章的特殊語法句式就夠了,只看這一章。
第三題古今異義。網上搜的資料背誦的。
專業二
1. 閱讀。
程度高一點,比較難,側重對單詞接續詞的考察還有文章整體內容的總結。今年考的貓可以分辨自己的名字,一篇新聞,起新聞標題,總結內容。
2. 語言學概念填空。
最讓人害怕的題,各種語言學的概念,但是今年的超級簡單,考的動詞名詞形容詞詞彙,借用語外來語等等。但這個題目很有風險最好多看語言學的書,例如,徐一平日本語言,皮細庚日語概說,加藤的日本語概說等。
3. 文學。
以前簡單,名字作品對應。現在注重對手法和細節的考察,需要通背。我背的我的教科書和專八綠色文學部分。
4. 語言學。
然後最難的部分,從一組詞語裡選出與其他詞彙不同的來,這個題綜合考察語言學。一般角度,位相,詞性,音節,音調以及語種等等,需要背過課本的詞彙舉例,保持熟悉,學會看見一個詞知道從哪個角度看她。不過今年這個挺簡單,比如一個考發音的,機構 気候 紀行 気象這樣一看就選氣象了。
5. 翻譯。
第一年考,其實還好不是很難,就是看個人對語法的作用。基礎日語的比較偏向於綜合組詞,這個偏向考察語法具體細節翻譯,因為比較短。
6. 小論文!
很難!總的來說,今年的語言文字前面很簡單,小論文和大作文很難!小論文給一個材料,然後提出問題,讓你說感想。關於作文準備看了很多初心的作文整理,有相關用句素材積累。
7. 大作文。
是關於和製漢字的中國傳來,1200-1400,寫的手疼死了,差點做不完,一定加快速度。作文小論文可以看日本留學寫作和畢業論文指導。
以上です。
我的備考過程很幸運,我們六個舍友都考研,每天早晨鬧鐘一響大家都會彼此打氣,誰的情緒有波動也會彼此安慰,超級超級感謝舍友們的幫助,不然真的很難堅持。
我一直到十二月情緒都很平穩,每天就按部就班的在自習室學習,睡覺,中午看一會電視劇放鬆,但進了12月每天都患得患失,懷疑自己,當然每天有半個小時左右吧,然後和研友聊天排解,迅速讓自己回到學習狀態來。
要讓自己記住,你可以迷茫,但只能一會兒,回來繼續學,未來總是美好的。整體給大家的建議就是:找研友,戰線不要特別長,心態一定要好。
附:每天學習軌跡基本是5:50鬧鐘,六點起床,六點二十開始背書。七點半吃完飯,八點回來到中午十一點半。下午兩點開始到六點,七點開始到十點二十。
科目我完全按照考試時間學的,上午政治加專業課一,下午英語專業課二,一定分板塊,計劃定細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