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雖然男人對待感情相對更加理性,但其實在生活上,他們反而更依賴另一半的照顧。尤其是年紀越大,越無法忍受孤獨。
生命有很多的不可預見,和老伴一起度過了那麼多年的時光,彼此都希望可以一直相伴到老。可是有些事情總是會事與願違,愛人也許會比我們先離開這個世界。那麼剩下的那個人,又該如何繼續面對以後的時光呢?
對於男人來說,他們就算很愛去世的妻子,可為了能夠重新開始,他們會盡力去調整心情,找個更適合於自己相處的老伴再結婚。
周大爺在他58歲的時候,老伴便去世了。他和老伴的感情其實並不好,他們之所以會在一起生活這麼多年,更多的是出於一份責任。不管是對婚姻還是對孩子,周大爺那一代人,他們的思想相對還是保守的,就算夫妻關係不好,也不會輕易離婚。
老伴去世的時候,周大爺的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業了。所以,周大爺很清楚要為自己以後的晚年提前規劃。但是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相伴並不容易,直到周大爺退休後,他都沒能遇到可以搭夥過日子的老伴。
不過,周大爺有5000退休金,又有一套房子,就算一個人生活也不會過得太辛苦。但他想要的晚年,不想要太過孤獨,所以他心中期待的還是身邊有個人可以相互陪伴。
02
所以,退休後的周大爺開始了相親之路,但是他的兩個兒子極力反對。他們覺得周大爺年紀大了,沒有必要再去談情說愛。而且如今有很多女人,她們想要再結婚的動機非常不單純,更多的是想要謀取經濟上的保障罷了。
可是不管兩個兒子怎麼反對,周大爺都不曾妥協過。
在他的堅持下,周大爺終於遇到了適合一起過日子的老伴。楊阿姨從外地回來了,之前她去了兒子和兒媳的家住了四年多的時間。主要就是幫他們帶孩子,楊阿姨一開始覺得只要多為兒媳考慮,她就能為自己養老。
但是等孫子開始上學之後,兒媳就把她趕回了老家。不管誰碰到這樣的事情,心情都會很低落。不過,楊阿姨的心卻很好,她並沒有抱怨生活,也沒有恨兒子和兒媳,而是接受現實情況,回到自己的家之後,楊阿姨又做起了老本行,以前她就經常在小區附近的菜市場賣菜。
她已經56歲了,生活給了她很多考驗和壓力。周大爺和她以前就認識了,因為他平時也會幫老伴買菜回家。如今楊阿姨回來,雖然他們好幾年沒見了,但以前相處的記憶還是存在的。
周大爺從別人那裡聽說了她的情況,心裡還是挺替楊阿姨感到不值得的。所以平時她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周大爺都會盡力幫忙。
03
慢慢地兩個人接觸的時間多了,後來周大爺就鼓起勇氣和楊阿姨表達了自己的心意。楊阿姨自從和老伴離婚之後,她已經單身10年了。她習慣了獨居的生活,所以當周大爺提出想要和她結婚的要求,楊阿姨立馬拒絕。
不過,周大爺並沒有立馬放棄,而是繼續關心和幫助她。最終,在他的堅持下,楊阿姨還是被感動了。可是他們想要結婚的打算,卻引起了周大爺兒子的強烈反對,他們無論如何都不同意。
楊阿姨能理解他們為什麼不同意,因為她經濟情況不好,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退休金,兒子又在外地,不太孝順。如果周大爺真的和她領證,他們肯定會擔心楊阿姨是看上了周大爺的錢和房而已。
所以,楊阿姨後來就和他商量,彼此只搭夥過日子,不領證。就這樣他們沒有結婚,但每天都生活在一起。
周大爺的身體並不好,頸椎有很嚴重的問題,他的年紀大了吃能經常吃藥。楊阿姨每天還是堅持去賣菜賺取生活費,她雖然和周大爺已經住一起了,但她還是希望自己能保持經濟獨立。
雖然楊阿姨覺得自己的條件不如周大爺,但她始終認為,她的精神世界是很富有的,錢對於她來說,並不是人生的目標和寄託。她想要的婚姻生活就是彼此可以在困難的時候,能相互支持和照顧。
他們搭夥過日子五年,一開始生活還挺好的。但是後來,周大爺的身體出了很大的問題,心臟周圍的血管有一段出現損壞,需要做手術,風險很大。住在醫院的時候,楊大姐貼心照顧,沒有一刻離開過他。
當時周大爺心情特別難過,他覺得自己拖累了楊阿姨。如果沒有和她在一起,楊阿姨的生活也許會過得更好。
手術之後的周大爺,雖然一切都很順利,可身體還是很虛弱,依然要在醫院調養以一段時間。看到楊阿姨沒日沒夜的照顧自己,周大爺當時只想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給楊阿姨一筆錢,希望她可以為自己考慮,再找個身體好的老伴過日子。
04
可是不管周大爺怎麼說,楊阿姨都不同意。她相信他們以後的一定會越來越好,只要彼此的心是在一起的,等她以後需要人照顧了,周大爺也會和自己一樣,每天都守在楊阿姨身邊。
楊阿姨的行為不僅感動了周大爺,也讓他的兩個兒子自愧不如。
後來,他們徵求了楊阿姨的意見,如果她願意和周大爺領證結婚,他們不再反對了。最後,他們順利成為了合法夫妻,而且周大爺把自己所有的財產都給了她。
對於周大爺來說,他躺在病床上的時候,真的是想做一件事,那就是希望可以不要再拖累楊阿姨。他的身體情況很不好,楊阿姨和他一起生活,每天都會很辛苦。當初他之所以會找她搭夥過日子,是因為看到她一個人很不容易,希望他可以多照顧她。
但沒想到,他才是被照顧得更多的人。而且楊阿姨真誠的一顆心,也讓周大爺為之動容。
正因為有她的鼓勵,所以周大爺的意志力也變得更加堅強了,他一定要儘快讓自己好起來,等以後楊阿姨需要他照顧的時候,他才有能力去回饋這份愛。
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對於老人來說,雖然如今有很多人把物質看得很重要,但也有一部分人,在他們心裡唯有愛才是最恆久的。
作為子女,我們有時候也要學會站在父母的角度想問題,如果他選擇的老伴是值得信賴的人,那就成全他們吧。
就像周大爺一樣,如果不是楊阿姨的愛和鼓勵,給了他希望與生機,相信他很難度過最危險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