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人的心聲:和老伴搭夥五年,躺在病床的我,只想做一件事

2021-01-21 阿睿閒談

01

雖然男人對待感情相對更加理性,但其實在生活上,他們反而更依賴另一半的照顧。尤其是年紀越大,越無法忍受孤獨。

生命有很多的不可預見,和老伴一起度過了那麼多年的時光,彼此都希望可以一直相伴到老。可是有些事情總是會事與願違,愛人也許會比我們先離開這個世界。那麼剩下的那個人,又該如何繼續面對以後的時光呢?

對於男人來說,他們就算很愛去世的妻子,可為了能夠重新開始,他們會盡力去調整心情,找個更適合於自己相處的老伴再結婚。

周大爺在他58歲的時候,老伴便去世了。他和老伴的感情其實並不好,他們之所以會在一起生活這麼多年,更多的是出於一份責任。不管是對婚姻還是對孩子,周大爺那一代人,他們的思想相對還是保守的,就算夫妻關係不好,也不會輕易離婚。

老伴去世的時候,周大爺的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業了。所以,周大爺很清楚要為自己以後的晚年提前規劃。但是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相伴並不容易,直到周大爺退休後,他都沒能遇到可以搭夥過日子的老伴。

不過,周大爺有5000退休金,又有一套房子,就算一個人生活也不會過得太辛苦。但他想要的晚年,不想要太過孤獨,所以他心中期待的還是身邊有個人可以相互陪伴。

02

所以,退休後的周大爺開始了相親之路,但是他的兩個兒子極力反對。他們覺得周大爺年紀大了,沒有必要再去談情說愛。而且如今有很多女人,她們想要再結婚的動機非常不單純,更多的是想要謀取經濟上的保障罷了。

可是不管兩個兒子怎麼反對,周大爺都不曾妥協過。

在他的堅持下,周大爺終於遇到了適合一起過日子的老伴。楊阿姨從外地回來了,之前她去了兒子和兒媳的家住了四年多的時間。主要就是幫他們帶孩子,楊阿姨一開始覺得只要多為兒媳考慮,她就能為自己養老。

但是等孫子開始上學之後,兒媳就把她趕回了老家。不管誰碰到這樣的事情,心情都會很低落。不過,楊阿姨的心卻很好,她並沒有抱怨生活,也沒有恨兒子和兒媳,而是接受現實情況,回到自己的家之後,楊阿姨又做起了老本行,以前她就經常在小區附近的菜市場賣菜。

她已經56歲了,生活給了她很多考驗和壓力。周大爺和她以前就認識了,因為他平時也會幫老伴買菜回家。如今楊阿姨回來,雖然他們好幾年沒見了,但以前相處的記憶還是存在的。

周大爺從別人那裡聽說了她的情況,心裡還是挺替楊阿姨感到不值得的。所以平時她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周大爺都會盡力幫忙。

03

慢慢地兩個人接觸的時間多了,後來周大爺就鼓起勇氣和楊阿姨表達了自己的心意。楊阿姨自從和老伴離婚之後,她已經單身10年了。她習慣了獨居的生活,所以當周大爺提出想要和她結婚的要求,楊阿姨立馬拒絕。

不過,周大爺並沒有立馬放棄,而是繼續關心和幫助她。最終,在他的堅持下,楊阿姨還是被感動了。可是他們想要結婚的打算,卻引起了周大爺兒子的強烈反對,他們無論如何都不同意。

楊阿姨能理解他們為什麼不同意,因為她經濟情況不好,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退休金,兒子又在外地,不太孝順。如果周大爺真的和她領證,他們肯定會擔心楊阿姨是看上了周大爺的錢和房而已。

所以,楊阿姨後來就和他商量,彼此只搭夥過日子,不領證。就這樣他們沒有結婚,但每天都生活在一起。

周大爺的身體並不好,頸椎有很嚴重的問題,他的年紀大了吃能經常吃藥。楊阿姨每天還是堅持去賣菜賺取生活費,她雖然和周大爺已經住一起了,但她還是希望自己能保持經濟獨立。

雖然楊阿姨覺得自己的條件不如周大爺,但她始終認為,她的精神世界是很富有的,錢對於她來說,並不是人生的目標和寄託。她想要的婚姻生活就是彼此可以在困難的時候,能相互支持和照顧。

他們搭夥過日子五年,一開始生活還挺好的。但是後來,周大爺的身體出了很大的問題,心臟周圍的血管有一段出現損壞,需要做手術,風險很大。住在醫院的時候,楊大姐貼心照顧,沒有一刻離開過他。

當時周大爺心情特別難過,他覺得自己拖累了楊阿姨。如果沒有和她在一起,楊阿姨的生活也許會過得更好。

手術之後的周大爺,雖然一切都很順利,可身體還是很虛弱,依然要在醫院調養以一段時間。看到楊阿姨沒日沒夜的照顧自己,周大爺當時只想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給楊阿姨一筆錢,希望她可以為自己考慮,再找個身體好的老伴過日子。

04

可是不管周大爺怎麼說,楊阿姨都不同意。她相信他們以後的一定會越來越好,只要彼此的心是在一起的,等她以後需要人照顧了,周大爺也會和自己一樣,每天都守在楊阿姨身邊。

楊阿姨的行為不僅感動了周大爺,也讓他的兩個兒子自愧不如。

後來,他們徵求了楊阿姨的意見,如果她願意和周大爺領證結婚,他們不再反對了。最後,他們順利成為了合法夫妻,而且周大爺把自己所有的財產都給了她。

對於周大爺來說,他躺在病床上的時候,真的是想做一件事,那就是希望可以不要再拖累楊阿姨。他的身體情況很不好,楊阿姨和他一起生活,每天都會很辛苦。當初他之所以會找她搭夥過日子,是因為看到她一個人很不容易,希望他可以多照顧她。

但沒想到,他才是被照顧得更多的人。而且楊阿姨真誠的一顆心,也讓周大爺為之動容。

正因為有她的鼓勵,所以周大爺的意志力也變得更加堅強了,他一定要儘快讓自己好起來,等以後楊阿姨需要他照顧的時候,他才有能力去回饋這份愛。

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對於老人來說,雖然如今有很多人把物質看得很重要,但也有一部分人,在他們心裡唯有愛才是最恆久的。

作為子女,我們有時候也要學會站在父母的角度想問題,如果他選擇的老伴是值得信賴的人,那就成全他們吧。

就像周大爺一樣,如果不是楊阿姨的愛和鼓勵,給了他希望與生機,相信他很難度過最危險的時刻。

相關焦點

  • 83歲的老頭還能找老伴嗎?老人說:搭夥5年,平淡幸福過餘生
    現在老年人再找老伴已是普遍現象,記得曾經有人統計,未來多少年,登記結婚不再是年輕人多了,而是老年人再婚的多。因為現在人的壽命延長,再加上選擇自由的人多。 生活裡大多數60、70歲的老人再找老伴的多,如果83歲的老人還想再找老伴,會被兒女勸說:都八十多歲了,還有多少日子的啊?別折騰我們了,安心的過幾天舒服日子不行嗎?
  • 70歲老人坦言:不領證搭夥過日子看上去很美,但只一件事各回各家
    很多老人認為,自己年紀大了,不想到到兒女身邊給他們添麻煩,總覺得「老了老了,還是要有一個人老來伴」。70歲李大爺退休金8000多,找到老來伴李大爺從某部門退休後,本想著和老伴好好地過過退休生活,旅旅遊,散散心。可剛退休那幾年,孫女出生,老兩口就幫著兒子帶孫女,一帶就是五六年,等孫女上學了,慢慢能離開他們了,他老伴卻又突然生病,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 62歲老人坦言:相伴五年的老伴,在我生病後,露出了「真面目」
    說是老伴,準確一點就是:搭夥過日子的夥伴。 真心沒有多少,彼此的防備與利用,卻真心不少。 事實都是這樣嗎?也未必。一位62歲老人坦言:「相伴五年的老伴,在我生病後,露出了」真面目「,讓我感動不已。」
  • 老人坦言:搭夥十年,去世前給我20萬,一向不睦的繼子竟讓收下
    導語如今有很多老年人找老伴,都流行不選擇領證,只搭夥,因為他們覺得沒必要領,萬一不合適了分手了也不用牽扯到財產和子女問題,所以搭夥過日子比較安全。一位62歲阿姨自述:「和老伴搭夥10年,老伴去世前給了我20萬,一向和我關係不好的繼女,居然叫我收下。
  • 58大姐:和再婚老伴領證結婚,日子過得卻不如搭夥的時光
    尤其是喪偶和離異的老人,他們總想找個人陪伴自己的晚年時光,有個人陪自己說話、吃飯,總比一個人待著好。遇到對的人以後就不得不考慮結婚的問題,而這位58大姐卻說:和再婚老伴領證結婚,日子過得卻不如搭夥的時光。01 58歲的何阿姨,已經離婚快七年了。去年春在別人的介紹下認識了同樣單身周叔叔。兩個人處了一段時間便開始同居搭夥過日子。
  • 喪偶老人的生活常態——搭夥過日子,子女竟然非常支持
    現在社會老齡化現象加重,喪偶老人數量也在與日俱增。經歷了喪偶之痛的老人,經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很難恢復好精神狀態,這讓兒女非常擔心。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搭夥過日子」逐漸成為喪偶老人的生活常態了。其實老人年紀越大就越希望身邊能有人陪,但是現在兒女都不在家,很長時間也難見到一面,再加上老伴離世,孤獨感就更加強烈了。【一】如果再重新找個老伴,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李大爺春節後不久就痛失老伴,他原本以為總算少了人管自己,終於可以開開心心地享受生活了。
  • 人到晚年,有房有錢,70歲老人:餘生不找老伴與保姆相伴就好
    等到了一定的年歲,手裡有錢,可以請保姆回家做家務,收拾衛生,還能夠彼此相伴。這樣的晚年生活,既可以讓自己省心,也讓兒女放心。02、傾訴人:70歲的尹大爺我今年70歲了,老伴走了3年,女兒在我的身邊,兒子在外地。
  • 66歲退休金高的老人為什麼很難找到老伴?真實原因讓人退避三舍
    66歲老劉老師又開始處對象了,村莊上的人聽了之後,只是一笑了之,不再過多關注他找對象的事了。老劉老師的妻子在他55歲那年因車禍去世,他頓時成了孤家寡人。雖然天天和女兒女婿住在一起,但內心的孤獨是誰也解決不了的,於是老劉老師開始尋覓那個合適自己的人。時至11年,卻仍然沒能如願。
  • 60歲女人的「再婚」領悟:找老伴沒有錯,別被當成保姆使喚
    很多老人為了擺脫空巢狀態,都願意為自己找個老伴,說說話也好,彼此有個照顧也好。對於大部分兒女來說,他們是沒有意見的,很多人在外地工作,一年到頭也回不去兩次。如果父母有個伴的話,自己也會放心多了。從這個層面來講,老人找老伴這件事本身沒有任何問題。然而,現實中的實際情況,可能將它的本質徹底歪曲了。
  • 再找老伴還是請保姆?80歲老人:保姆式有償搭伴6年,真的很好
    01、人生瞬間即逝,歲月匆忙,人到老年,如果不幸單身,很多人會選擇再找個老伴一起抵禦生活裡的寂寞孤單,彼此相依相伴著度過餘生。50、60歲的單身老人,有的會選擇領證再婚,給彼此一個婚姻的承諾和保障,也有的選擇搭夥式過日子,彼此不領證,這樣可以來去自由,看感情深淺來決定未來。
  • 64老人坦言:老年再婚,老伴的退休金跟我關係不大,我看重人品
    01、生活無常,世事滄桑,人生有諸多的意外和不測,夫妻恩愛,可走著走著,就把一個人剩下了。有的是因半路另選佳人,有的是意外或者疾病走了,留下一個人獨活。年輕時有孩子要照顧培養,有工作需要去做,還有老人那邊的牽掛,可能會對再婚考慮的少些。但,人到老年了,退休了,還是一個人獨自過日子,難免會感覺孤獨些。
  • 一位70歲老人坦言:老伴過世後,我反而感覺活得輕鬆了許多
    三位70過來人坦言,人老了以後,沒有老伴,反而感覺活得輕鬆了許多。01-吳女士,70歲:沒有老伴,我反而活得更輕鬆可能是我感情不順吧,自從我老伴去世以後,我感覺我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他已經走了好幾年,而我也感覺輕鬆了好幾年,只不過現在老了,想要做的事也做不了,只能慢慢等待生命消逝。02-李先生,70歲:沒有老伴,我反而活得更輕鬆。我老伴是一個獨生子女家庭,家裡有條件,那時的我是個窮小子,因為父親生病沒錢醫治,不得不做上門女婿。
  • 宅家散步和遊玩,帶孩跑腿和病床,老年生活如何如何才能更有趣
    周末,閒來無事,我和老婆頂著寒風,到附近的綠地走走。說起來是走走,其實主要還是想看一下風景,享受一下二人世界。散步的生活,我很喜歡,總能讓人沉靜下來,也能讓人開始思考人生。一路下來,路上的行人並不多,除了幾個媽媽帶著小朋友外,大多數是老年人在外面遊走。
  • 又現老人讓座衝突,讓座到底是一件必須做的事還是選擇做的事?
    4月14日,關於老人讓座的衝突又一次的出現在了媒體。事情發生在蘭州的一輛公交車上,老人大概70歲左右,上車後立馬就有人給其讓座,老人不理睬,執意要坐司機後方的座位,而當時的這個座位已經有一大概30歲左右的女子在坐,於是兩人起了衝突。
  • 72歲大爺自述:一次偶然的相遇,和她搭夥8年,依舊恩愛如初
    導語 人老了之後,最大的願望就是身邊有人陪伴,因為沒有人陪伴,真的很孤獨,尤其是老伴,如果老伴去世,很多獨居老人都會選擇找老伴,找老伴都是為了有人陪伴自己,不讓自己那麼無聊,那麼孤獨。
  • 老人離婚後,如果前妻(夫)過得不好,會心疼麼?老人說了真心話
    我跟老伴離婚五年多了,其實,我們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矛盾,多少年來,一直都是這麼過得,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我也沒當回事,誰家的日子不都是這麼過得麼?當兒女成家後,老婆就和我鬧,說我不關心她,一輩子都拿他不當回事,她越鬧,我越煩,都老夫老妻了,往黃泉路上奔的人,還在講這些沒用的。
  • 為什麼很多喪偶的老年人,不願意再找老伴?5個女人說了心裡話
    劉阿姨:60歲我老伴去世快五年了,記得他剛走的那一年,我承受不了喪夫之痛,差點隨他而去,兒女們輪流看著我,還時不時的帶我出去旅遊散心。慢慢地接受了老伴離開的事實,他們又建議我找老伴兒,說身邊有個人陪伴,心情會越來越好,但我一口回絕了,這輩子不會再找老伴兒。
  • 6歲孫女只想吃頓餃子,奶奶卻傷心的捨不得做,躲在背後號啕大哭
    育兒事.無小事!事事需謹慎,教育事無小事,事事皆育人!育兒是一門「藝術」需要父母長期的學習,終身的修煉.沒有什麼最好的教育,只有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教育!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 · Start · ——— ———6歲孫女只想吃頓餃子,奶奶卻傷心的捨不得做,躲在背後號啕大哭......
  • 老了想找個伴,只搭夥不領證日子會過得怎樣?3個老人說大實話
    有些人老了根本就不想找伴,因為他們一個人過得很幸福很開心,他們很享受一個人的生活,但有些人沒辦法過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的日子過久了,他們就擔心自己有可能會得痴呆症,他們就容易心情抑鬱,所以他們必須找一個伴來陪自己過日子,但是很多老人找老伴只搭夥不領證,只搭夥不領證,日子會過得怎麼樣呢?
  • 老伴去世後,另一半真的會很難過嗎?聽聽三位70歲老人的真實想法
    而另一半,為了家庭和孩子的完整性,選擇隱忍,這一忍就是半輩子,所以另一半去世後,留下的那個人真的會難過嗎?這個問題每個人回答都不同,那些平時感情很好的夫妻,留下的那個人肯定痛徹心扉,但如果夫妻倆平時的感情就很緊張,那留下的那個人自然也不會多難過了。有幸採訪了三位70歲老人,他們在失去另一半時是怎樣的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