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是我國法律規定的糾紛解決制度,也是國際通行的糾紛解決方式。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仲裁工作在解決民商事爭議、化解社會矛盾中的積極作用,堅定支持仲裁事業改革發展,有力推動了法治政府建設,有效提升了社會治理水平。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支持下,盤錦仲裁委員會全面落實《仲裁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維護穩定,不斷提高仲裁辦案質量和辦案效率,切實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傾心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全力打造盤錦仲裁品牌,為盤錦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法律保障。
止紛息爭, 處理糾紛多元化
仲裁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盤錦仲裁委員會充分把握仲裁所具有的契約性、專業性、保密性、高效性、一裁終局性及可執行性等特點,發揮「止紛息爭」作用,促進社會和諧。
仲裁員庭後合議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和為貴、以調為主、案結事了」原則,探索案前、庭前、庭中、庭後仲裁調解「四調」審理,結合裁前告知和法律釋明等方式解決糾紛,避免簡單「一裁了之」,做到「少敲槌子,多解扣子」。2019年,盤錦仲裁委員會共受理案件46件,爭議標的額2.5億元。在已結案的41起案件中,有23起案件為和解、調解結案,調解和解率達到56%。
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仲裁部負責人汪瑋表示,在案件調解過程中,盤錦仲裁委對於案件事實清楚、雙方爭議不大的案件力爭採取調解結案。例如,2019年仲裁委成功調解了某銀行與某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該案件事實清楚,當事人分歧不大,在雙方放棄答辯、舉證的情況下,由仲裁庭主持調解,達成調解協議,使該案從立案到結案僅用一周時間,形成簡案速結的效應。
對於重大疑難案件的處理,盤錦仲裁委員會則組織專家諮詢委員會集體討論。2020年以來,仲裁委對10餘個重大疑難案件進行了匯報和討論,並在審裁案件過程中採取難案精辦、簡案快辦制度,固牢案件的審核、審查、審批埠,保證案件質量的同時,推動矛盾糾紛的解決。
此外,盤錦仲裁委員會依託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融入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為盤錦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貢獻力量。除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提供便利、專業、高效的仲裁服務外,積極與人民法院、行政調解組織、人民調解組織、專業化行業性調解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之間建立工作銜接機制,共同做好矛盾糾紛的化解工作;建立仲裁案件通報制度,對涉及重大疑難、群體性糾紛的仲裁案件,及時向市政府和有關行政部門通報信息,協同做好風險排查、糾紛調處、維穩防控等工作。
質量至上, 提升仲裁公信力
公平公正是仲裁工作的生命線,而落腳點就在辦案質量上。盤錦仲裁委員會深入貫徹中央出臺的《關於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見》及省裡配套的實施意見精神,堅持建章立制、質量優先、高效服務,不斷提高仲裁案件質量,持續提升仲裁的公信力和服務的美譽度。
仲裁法律宣傳
為確保公平公正,盤錦仲裁委員會抓好選聘關、把好管理關,打消仲裁當事人的疑慮。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原則,積極拓寬仲裁員聘任渠道,面向全省聘任74名法律及經濟實務專家擔任仲裁員,盤錦本地工作的仲裁員比例由90%下降至71%;嚴格執行仲裁委對仲裁裁決的核閱制度、重大疑難案件的專家諮詢制度、仲裁員信息披露制度、仲裁員迴避制度,建立規範透明的仲裁員指定工作規則,防止因「人情」「關係」影響仲裁庭公平公正裁判。近年來,盤錦仲裁委員會仲裁案件自動履行率始終保持在70%以上。
改革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和管理機制,是盤錦仲裁委員會提升仲裁案件辦理質量的重要抓手。推進仲裁秘書職業化和專業化建設,制定仲裁秘書管理辦法,配備專職仲裁秘書6人;加強仲裁秘書業務能力和職業操守教育,2名仲裁秘書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今年以來,先後開展專業法律、辦案程序、辦案技能、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的教育培訓活動7次,提高從業人員的政治素養和業務水平。實施案件受理、審理分離和鑑定制度,製作仲裁工作流程圖,規範仲裁案件的受理、立案、組庭、審理、裁決等仲裁程序。根據金融、貿易、智慧財產權等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實際情況,探索制定具體仲裁規則、制度,提高仲裁的專業化服務水平。加強對仲裁程序的管理監督,強化審理期限提醒,開闢當事人意見反饋渠道,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對仲裁案件當事人材料,實行網上接收審查、一次性告知補齊。這看似小事,卻折射出盤錦仲裁委的服務理念。」代理律師遼寧國民律師事務所王威表示。盤錦仲裁委員會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快速簡易程序適用標準,優化立案、庭審、調解、裁決、送達等具體程序,最大程度地便民利企,樹立了服務品牌。
勇於創新, 探索仲裁新路子
仲裁事業的發展,必須創新思路、大膽實踐,才能跟上時代要求和群眾需求。近年來,盤錦仲裁委員會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研究新情況、探索新路子、解決新問題,不斷提高仲裁工作水平。
現代化庭審現場
積極發展網際網路仲裁。自2019年開始,盤錦仲裁委員會利用網際網路開展仲裁知識宣傳,通過網際網路完成案件的繳費、受理,仲裁庭通過網際網路視頻庭審。逐步完善涉網仲裁規則,明確網際網路仲裁受案範圍和工作流程,實現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全覆蓋,為當事人提供經濟、便捷、高效的仲裁服務。
今年以來,盤錦仲裁委員會積極適應疫情防控新形勢,採取網上調解、遠程開庭和書面審理,網上調解、審理案件3起。據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主任高超介紹,有些仲裁案件當事人身在外省,即使沒有疫情,實地參加庭審對當事人而言也挺犯愁。網上仲裁帶來的便利,得到了當事人雙方的衷心擁護和稱讚叫好。
將仲裁機制納入處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是盤錦仲裁委員會開拓思路的又一例證。盤錦仲裁委聯合市公安局交管支隊成立盤錦市交通肇事爭議調解仲裁中心,在興隆臺和雙臺子交管大隊分別設立辦事處,以調解為主,人性化、多元化地解決交通肇事損害賠償爭議,經過該中心調解,基本當日就能結案,為解決交通肇事糾紛提供了一個新途徑。近年來,該中心調解解決交通肇事糾紛就達211起,化解了社會矛盾,節約了司法成本。
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長軍表示,盤錦仲裁委員會以推進平安盤錦、法治盤錦為主線,立足長遠發展,把握時代脈搏,充分發揮和諧化解社會糾紛的作用,為提高仲裁公信力、建設法治盤錦、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編 後
更專業的法律知識、更公正的調解仲裁、更舒心的高效服務,盤錦仲裁委員會贏得了社會廣泛認可,打造了盤錦仲裁品牌。法治盤錦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盤錦仲裁事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盤錦仲裁委員會將繼續修煉「內功」,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盤錦振興發展。
來源 盤錦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