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關於時間認識(時、分、秒)的幾點總結

2020-12-12 齊祖問道

本文將通過對照學習一個個知識點,延伸出各種知識點的常用題型。

一、時、分、秒之間的換算:1時=60分 1分=60秒

這類題型考的是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一種是大單位換小單位,一種是小單位換大單位。在之前的一篇文章裡有關於換算的計算方法,大家可以去看。當小朋友們熟練之後,記住兩句話:大換小用乘法,小換大用除法。

常見題型:2時=( )分 180秒=( )分

1時20分=( )分 3分20秒=( )秒

150分= ( )時( )分

比較大小:3分 Ο 100秒 2分40秒 O 150秒

二、鐘錶的認識: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秒針走一圈,分針走 一小格。

這類題型一般考查的是關於知識點的填空。鐘面上有3根針,最短的是時針,分針次之,秒針最長。鐘面上有12個數,這些數把鐘面分成了12個相等的大格,每個大格又分成了5個相等的小格,鐘面上一共有60個小格。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知識點可以歸納為分針走一圈是60分,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秒針走一圈是60秒,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鐘。

解題技巧:從A到B,可以先用BA=C,分針就是C×5分鐘,秒針就是C×5秒,時針就是C時。

常見題型:

分針從數字2走到6,經過了( )分。秒針從數字2走到6,經過了( )秒。

時針從2走到6經過了( )小時。

秒針走一圈所用的時間和分針走一小格所用的時間( )。

秒針走1圈,就是走60小格,也就是( )秒,這時分針走( )小格,也就是( )分。

三、鐘錶時間的讀寫。

這類題型一般考察的是能正確寫出給定鐘錶的時間(這裡考察的是整數)。時針:數字之間取小;分針:指向數字×5;秒針:指向數字×5。(整點的分針永遠指向12,時針指向幾點就是幾點。)

常見題型:寫出上圖的時間?

如圖,時針指向1和2之間,取小的,時針就是1時;分針指向10,就是5×10=50分;秒針指向7,就是7×5=35秒,因此上圖時間是:1時50分35秒。

四、半小時和一刻鐘。

這類問題主要考察學生的對時間認識的知識面,一般出現在解決問題的題目中。半小時就是30分鐘,一刻鐘等於15分鐘。

常見題型:我到達圖書館的時間是9:30,今天走過來我用了一刻鐘,今天我是幾點從家裡出發的?用了一刻鐘等於15分鐘就是用時,到達是結束時間9:30,套用公式:結束時間用時=開始時間。

五、關於時、分、秒的實際運用。

這類問題主要是查考學生對時間單位的把握。一般給出的題目是在括號裡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以及出現在判斷題中判斷對錯。

常見題型:眨一下眼用了1( )

小朋友睡覺至少要10( )

疊被子需要3( )

六、用時最短的是最快的。

常見題型:在100米短跑比賽中,小娟用了16秒,小麗用了14秒,小蘭用了15秒,( )

是第一名。14<15<16,小麗最快。

七、承上啟下時間問題的計算。

這裡的承上啟下,指的比如是上課的第一節課和第二節課,公共汽車第一班車和下一班車。這裡要注意的是結束時間和開始時間的交替變化。

常見題型:公共汽車每隔10分鐘發出一班,小花想乘坐9:20的一班公共汽車,他走到站臺時已經是9:22,沒趕上,他要等多長時間才能坐到下一班車?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認識時、分、秒,有3處比較容易出錯
    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比較常用的時間計時單位是時、分、秒。相對來說秒用得比較少一些,只在一些比較精確的短時間計時使用。比如說百米賽跑,那就需要用到秒表,它可以精確到秒小數點後面兩位。認識時間,首先要區別的就是時針,分針和秒針。這其實還是挺好區別的。
  • 三年級數學上冊,關於時間和時分秒針的初步認識
    吃飯半小時左右,這些也是時間。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你過一天。別人也過一天。你過一年,別人也過一年。對時間了解了,下面講時分秒,什麼是時分秒?它屬於時間的一種單位,就拿剛才村裡面某位老太太98歲去世來說,98歲也就是98年,那麼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天(一般情況),一天有24小時,一小時有60分,一分鐘有60秒,也就是說時間單位由小到大分別是 「秒,分,時,天,月 ,年……」今天學習的就是關於時間單位的三種情況。
  • 小學數學說課稿:《秒的認識》
    《秒的認識》說課稿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九單元《時、分、秒》的第三課時《秒的認識》。通過前兩節課的實踐活動,學生已對時、分持續的時間具有一定感性體驗,知道時與分之間的進率關係,本節課就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地順勢教學。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力求讓他們在實際情境中,了解時間單位秒,知道分與秒的進率關係,體驗1秒及幾秒的持續時間,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培養學生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同時,也為三年級的後繼學習《24時記時法》打下基礎。
  •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認識時、分、秒,幾何畫板動畫演繹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有關時、分、秒的教學是同學們學習中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用幾何畫板製作了一個純幾何畫板的時鐘教學工具。下面以三年級數學上冊第 3 頁的教學內容為例,給大家展示如何利用幾何畫板時鐘教學工具突破教學難點。 問題1: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秒?
  • 三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考試關於鐘錶的認識和時間推算的操作題總結
    關於時間推算、鐘錶認識的題型是我們三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考試易丟分的題型,同學們不可以馬虎大意,這部分題型就是考察我們的動手能力,它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做個題型總結。分析:(1)根據鐘錶的認識,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整;不是整時時,時針剛過幾就是幾時,分針指向多少分,就是幾時多少分.即可填出各鐘面的時刻;用後一個鐘面的時刻減去前一個鐘面的時刻就是經過的時間.
  •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時、分、秒
    知識點1:秒的認識(1)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1分 = 60秒。(2)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走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秒。(賽跑時,用的時間越短,說明跑得越快)分析:路程相同的情況下,誰用的時間少,誰跑的就快。這裡8<9,王強用的時間少,所以王強跑的快。問題2:時鐘6時敲6下,10秒敲完,敲10下需要幾秒?
  • 教師招聘數學《秒的認識》:感受時間,才能認識時間
    我們對時間的認識,正是從感受時間開始,只是後來這種認識被娛樂衝淡。沉迷於新奇而虛擬的世界無法自拔,不如努力讓自己抽離出來,先去感受時間,把自己拽回到現實,與那些上癮的軟體保持距離,從而更好地投入到現實的事物中。
  • 《秒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教育學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一單元關於時間問題的知識總結
    一、關於秒的認識1、在實際生活中,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2、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是(秒)針,鐘面上走的最快的針是(秒)針。4、1分=(60)秒 1小時=(60)分二、關於時、分、秒之間的換算1、單一的換算 時、分、秒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都是60。
  • 小學一年級數學,鐘錶的認識講解,附時鐘認識專項測試卷1套
    #小學一年級數學,鐘錶的認識講解,附鐘錶認識專項測試卷1套。鐘錶的認識,對小學一年級甚至二年級學生來說,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很多同學在數學考試中,做時鐘認識的題型時,經常出現錯誤。因此,一年級小朋友要特別注意對鐘錶認識的學習。今天,我們將通過例題講解和鐘錶的認識專項練習試捲來徹底學會並鞏固這方面的知識。首先,我們通過上圖來學習整點。
  • 小學二年級數學期末卷,單元知識總結到位,成績提升一大步
    眾所周知,相較一年級,二年級數學在基礎知識內容涉及更廣,牢記知識點很關鍵。期末臨近,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習效率呢,毋庸置疑便是整本書所囊括的單元知識點的分類和積累,這也是所有科目末尾不變的"提分寶典",下面小編一起帶大家來總結一下吧!
  • 三年級數學日記:我認識的秒
    今天有位家長說,數學老師布置一篇日記《我認識的秒》,孩子不會寫。我覺得這個題材特好,所以製作了下面這份練習。除了文中舉的例子外,生活中還有哪些需要用到秒作單位呢?參考答案:我認識的秒今天上數學課,我認識了一個全新的時間單位:( 秒 )。數學老師告訴我們,鐘面上最細的針就是( 秒針 )。
  • 2016江西省教師招聘面試—關於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導入環節的幾點建議
    2016江西省教師招聘面試—關於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導入環節的幾點建議 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16-07-05 08:42 江西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小學數學「時間+長度+符號」大全!
    小學數學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在這個學習階段,孩子需要熟練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如:時間的概念、長度和符號的認識。
  • 教學研討|三年級數學 秒的認識(含教學設計·課件)
    二、教材分析:「秒的認識」時是「數與代數」中「常見的量」中的一部分知識。關於「時、分、秒」這一內容,本套教材分三個階段編排。第一階段是在一年級上冊,主要讓學生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第二階段是在一年級下冊,主要讓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第三階段就是本冊教材本單元,主要教學時間單位「秒」,以及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 期中提分必備: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重點知識總結,建議人手一份!
    期中提分必備: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重點知識總結,建議人手一份!五年級作為小學階段後半段,開始進入小升初的儲備期,家長和老師已經有關注小升初的動向。五年級數學開始學習多邊形的認識和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分數的了解及混合運算等。所學學習逐漸從簡單的公式概念的運用向思考邏輯能力轉變,這也是同學們成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 人文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的幾點策略,看完漲知識了!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什麼.只有解決了以上作者工作單位:楊建凡,浙江省紹興縣楊汛橋紫微小學.幾個問題,才能使教學內容更易於教師教學,學生更易於自主探索.  在教學三年級上冊《秒的認識》一課中,教材提供的是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的一個場景來導入新課,從而感悟1秒鐘的時間很短來揭示課題的.但是這?
  • 總結:如何學習小學各年級數學
    4重視數學語言發展,讓學生養成積極思維的習慣。在生活中要多為孩子創設說數學的機會,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如果不積極動腦思考就不可能學好數學。如在學習「10的分與合」時,在複習鋪墊的基礎上,提問:「10可以分成幾和幾呢?」引導學生一邊塗珠算一邊思考,從而自己得出結論。多問幾個「為什麼」比直接告訴學生「是這樣的」要好得多。
  • 秒懂!小學數學知識點每日推薦7-分數的意義、讀寫及分類
    本系列內容將會涵蓋小學數學所有知識點,編寫時言簡意賅、詳略得當,緊扣考點、通俗易懂,是小學數學基礎學習、鞏固提高、期末複習的好助手!每日推薦,每天進步,輕鬆學習,歡迎關注!秒懂小學數學知識點每日推薦7:分數的意義、讀寫及分類1.分數的意義在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常常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整體。
  • 小學數學一年級認識數字0詳解
    在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學習中,最大的變化當屬引入了「0」這個概念了。'0'在不同地方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講,確實不太容易理解,在這小編特意整理了關於數字「0」的一些知識,供各位家長朋友在輔導孩子時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