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700歲天后宮免費開放 打造「津味」古文化街

2020-12-18 華夏經緯網

700歲天后宮12日起免費開放

  天津網訊  記者8月11日從天津市南開區召開的「人文南開旅遊推介會」上獲悉,從8月12日起,天津天后宮與天津民俗文化館將正式面向遊客免費開放,並增添「津派民間絕活絕技十八坊」系列民俗項目。此外,籌建中的「華夏鞋文化博物館」、「津派相聲風情線」等文化民俗項目也將於今年「十一」期間與市民見面。 

  據悉,南開區將推出兩條文化旅遊精品線路和「傳統天津衛」民俗遊等7條專題旅遊線路,還將重點打造幾大文化商旅項目,主要包括:「津派民間絕活絕技」項目,整合天津民間絕活絕技在古文化街中心及民俗館院內進行展演,形成平日40餘項、節假日70餘項展演項目的規模,成為天津市最集中的民俗節目展示基地;「津派相聲風情線」,集中在古文化街地區開設相聲茶館,形成獨具天津特色的相聲演藝基地;「鼓樓戲曲大觀園」項目,在鼓樓地區利用廣東會館、元生茶樓、老城博物館等場地開展戲曲演出專場。此外,南開區區域內的老美華鞋業服飾有限公司、文華公司、鼓樓商業街、廣東會館、文廟博物館、淘寶軒古玩城等20餘家景區也將各自推出新的文化旅遊項目。 

  記者還了解到,南開區今年以來建設的「五街一區」即古文化街、鼓樓商業街、科貿街、水上北路飲食文化街、河床酒吧街、水上公園商 業商貿聚集區中,除了河床酒吧街將於明年「五一」前開業外,其他項目均將於今年「十一」前開業納客。同時,正在修繕中的「三宮」目前主體修繕已完成將近80%,將於今年年底完成全部主體修繕及綠化、地面、圍牆、管網等各項工程,預計明年「五一」期間,「三宮」將正式對外開放。(記者 邢珊 通訊員 吳樹群 方敏 攝影 記者 段毅剛)

    天后宮民俗文化館合併開放

   天后宮始建於元代,因為皇帝下令建造,所以名為「敕建天后宮」,至今已有700年的歷史,民間素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的說法。天后宮也是天津市區現存最古老的廟宇,與福建莆田湄洲媽祖廟、臺灣北港朝大宮並列為我國三大媽祖廟。另外,天后宮俗稱娘娘宮,自古有年輕夫妻到這裡來「拴娃娃」的習俗。數百年來,這裡一直香火很旺,自從改建成民俗博物館後更是遊人如織,成為外地遊客來天津、來古文化街的必遊之地。

  天后宮與市民俗文化館合併後,將從即日起全面對遊客實施免費開放政策,成為天津區屬博物館中,第一個免費開放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文化街集中展示津派藝術

  今年,南開區全面展開「五街一區」的改造提升,對古文化街、鼓樓商業街、科 貿街、水上北路飲食文化街和河床酒吧街五個商業街實施培育打造消費新亮點提升改造工程。除河床酒吧街預計明年「五一」前後亮相外,其他改造項目都將於國慶節前後完工。

  該區整合了天津民間絕活絕技在古文化街進行展演,形成「津派民間絕活絕技達人秀」,該活動平日有40餘項,節假日有70餘項津派民間絕技進行集中展演,成為天津最集中的民俗節目展示基地。另外,「津派相聲風情線」和「鼓樓戲曲大觀園」兩個項目也在積極運作,預計國慶節期間就能與廣大遊客見面。在「津派相聲風情線」項目前期,南開區政府制定優惠政策,五年內擬以返稅的形式,投資數百萬元支持全市幾家有實力的曲藝公司在古文化街地區投資開設相聲茶館,形成獨具天津特色的相聲演藝基地。「鼓樓戲曲大觀園」項目主要集中在鼓樓地區,利用廣東會館、元升茶樓、老城博物館等場地開展戲曲演出專場。

  特色旅遊打造「津味」南開

  在幾條特色商業街重裝開放的同時,南開區其他重點建設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南開文化宮古建築群從今年年初起進行修繕,將再現昔日王府風範,成為天津王府文化展示基地和一大旅遊景區,整修後的天津文化宮預計將於明年「五一」左右對外開放。

   水上公園現在已經結束了全面改造,並對遊客免費開放,目前正在修繕和增添娛樂設施,不斷完善。近期,天津首個免費開放的大型生態園長虹生態園也迎來了一周歲的生日,園內的美食風情街即將重裝開業。上谷商業街、水上北路餐飲街也都將於國慶節前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

  另外,古文化街上的老美華「華夏鞋文化博物館」正在籌建;老城博物館、基督教倉門口教堂、蘭萬字會等文物建築類點位都準備增添項目或進行大修;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積極籌划進行招商,增添業態,成為真正的「體育休閒不夜城」。鼓樓商業街、廣東會館、文廟博物館、淘寶軒古玩城等二十個景區也各自推出新的文化旅遊項目。

  昨日獲悉,天后宮即日起將免費對外開放,成為天津區屬博物館中,第一個免費開放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記者 王麗 攝影記者 杜建雄)

相關焦點

  • 天后宮是古文化街的中心地帶
    拜年拿紅包,這一年才可以去開心Shopping在天津的春節餐桌上還有這樣的講究你了解麼?天津古文化街是天津人氣最旺的古城街之一,儘管經過了多次翻修,但保持了清代古老的商業街樣貌。不過來了古文化街還是可以欣賞一番,尤其是典藏版的泥人做工真的很贊呢!
  • 天津天后宮舉辦庚子年秋祭大典
    天津在線訊(李衛國攝影報導)10月25日,農曆九月初九,為弘揚媽祖文化,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展現天津地方民俗、津味文化特點的庚子年秋祭大典在天津天后宮舉行。當天上午8時許,秋祭大典正式開始。天津市南開區古文化街管理委員會、天津市媽祖文化促進會的領導及社會各界賢達、媽祖信眾,伴隨著悠長的禮樂,在主祭人、陪祭人的帶領下向媽祖行禮,祈盼風調雨順,祝福祖國風調雨順、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天津的媽祖文化與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天后祭祀活動由來已久,清康熙、雍正年間已將春祭、秋祭列入祀典。天后宮不斷挖掘的天津媽祖與民俗文化,不斷豐富其精神文化內涵。
  • 津味民俗文化 弘揚媽祖大愛精神 畫冊《天津天后宮過大年》面世
    天津在線訊:(李衛國攝影報導)為紀念媽祖誕辰1060周年,展示津味民俗文化,弘揚媽祖大愛精神,天津民俗博物館等單位精心製作的大型畫冊《天津天后宮過大年》面世。天津天后宮建於1326年(元泰定三年),天津人俗稱娘娘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每年媽祖誕辰日,以天后宮為中心舉行大型民間慶典活動,形成了獨特的津味文化。天津的天后娘娘誕辰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所舉行的慶典儀式在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命名為「皇會」。
  • 古文化街新添美食坊
    內容提要:為進一步豐富市民及遊客的假期旅遊生活,南開區古文化街旅遊區提升打造的「大獅子胡同美食坊」近日熱鬧開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天津北方網訊:為進一步豐富市民及遊客的假期旅遊生活,南開區古文化街旅遊區提升打造的「大獅子胡同美食坊」近日熱鬧開街。昨天晚上,記者在大獅子胡同看到,全長180多米的美食街區,以津味特色美食為引領,聚集了全國各地風味和「網紅」美食。
  • 天津古文化街國家5A級旅遊景區,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Hello,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處天津的5A級旅遊景區-天津古文化街,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天津有「津門十景」,那麼天津的古文化街就是其中之一,小編認為這是天津很有具有文化特色的和歷史感的景區,整條古文化街都是仿照清代民間的建築風格而建造的,在這條街上隨處可見古文化商用品以及許多天津老字號小吃商鋪
  • 我國三大媽祖廟之一天津天后宮免費開放
    新華社天津8月12日專電(記者周潤健)記者12日從天津市南開區政府獲悉,從8月12日起,天津天后宮暨天津民俗博物館全年向海內外遊客免費開放。    天后宮始建於元代,因為皇帝下令建造,所以名為「敕建天后宮」,至今已有700年的歷史,民間素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的說法。
  • 天津古文化街,歷史內涵有深度,文化輻射有廣度,天津從這裡開始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風貌,更有能代表城市、歷史的建築和街區,天津古文化街就是能代表天津的一條街道。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是舊時天津繁華的地區,也是如今繁華的起點。今天按照小遊成果總結6個部分向您介紹,分別是天津古文化街、天后宮、天演廣場、通慶裡5號院、特色商鋪和玉皇閣。
  • 這個博物館地處天津古文化街中心,是我國珍貴的地方民俗博物館
    天津民俗博物館,是天津市影響力較大的博物館之一,屬於中國地方民俗博物館,是我國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圖片來自 IC photo)該民俗博物館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地處天津市的古文化街中心,如潮水般的人流量也使得來到這裡遊覽的遊客絡繹不絕。
  • 天津的老街走紅,人稱津門「小上海」,堪比蘇州的山塘街
    誰說老北京最能表現胡同,那老天津最能表現胡同呢?這就是天津古文化街。老天津人都喜歡到這裡來,因為古文化街有中國的味道,天津的味道,古的味道,文化的味道。與繁華的濱江道相比,大多數人還是喜歡來到古文化街。古文化街為何成為津門的「小上海」?
  • 天津源頭:天后宮
    圖文/劉新田【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我們印象中的天津,有洋樓林立的五大道,有歐風濃鬱的義大利風情街,是個獨具異域風情的大都市。那是因為自1860年以後,許多西方列強在天津開闢租界,西風東漸,華洋雜處。天津成為近代北方最大的工商城市和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今年正好160年。
  • 天津老字號店鋪和手工藝品集中地,逛街購物、品嘗美食的好去處
    古文化街位於天津市南開區,以天后宮為中心,南起水閣大街,北到通北路。走在街上,你會深深地感受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可以看到多家享譽全國的老字號店鋪,如:泥人張、果仁張、皮糖張等等,還有元代古蹟天后宮。總之,我喜歡這條充滿津味的古文化街。
  • 天津「最值得旅遊」的景點,不是古文化街,也不是五大道
    說到天津值得一遊的景點,沒有人比天津古文化街更值得一遊,天津古文化街位於南開區東北角東門,海河西岸,是一條商業步行街,國家5A級景區,作為天津十大景觀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秉承「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的經營特色,主要經營文化用品,古文化街有近100家商店,是天津老店民間工藝品店的集中地,有正宗的食品:溝黑包子、二道煙油酥、煎餅水果、老藥糖、天津麻花等等
  • 國家重點文保單位天津天后宮大型壁畫《天后聖跡圖》修復完畢
    新華社天津9月27日電(記者周潤健)用時近兩個月,國家重點文保單位天津天后宮大型壁畫《天后聖跡圖》修復工作26日宣告結束,將於今年國慶期間重新對外開放。《天后聖跡圖》是一幅全面反映媽祖生平的大型傳統壁畫。
  • 天津天后宮原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
    每年天后誕辰,以天后宮為中心舉行大型民間酬神廟會活動,沿河船戶、周邊信眾亦紛紛到來,各地商賈雲集,造就了天津最著名的商業街——宮南宮北大街(今古文化街)的繁榮。天后宮位於天津古城東門外,始建於元代。它位於該市南開區古文化街中段,原名天妃宮、小直沽天妃宮、西廟、娘娘宮。天后宮坐西朝東,面臨海河,最初創建於元朝(1206-1368年)時期的1326年,後來的朝代又多次重修。從東向西,主要建築包括戲樓、幡杆、山門、牌坊、前殿、大殿、藏經閣、啟聖祠以及鐘鼓樓、配殿和張仙閣等。
  • 探訪天津的老建築天后宮,感悟凝重的民俗
    ,坐落在天津舊城東門外,三岔河口西岸,現古文化街上。第3頁:探訪天津的老建築天后宮,感悟凝重的民俗第(3)頁 第4頁:探訪天津的老建築天后宮,感悟凝重的民俗第(4)頁
  • 天津天后宮完成修繕重新開放(組圖)(全文)
    新華網2012年12月4日報導    12月3日,遊客從天津天后宮正門進入參觀。當日,天津天后宮古建築群完成修繕重新對社會開放。據介紹,天后宮古建築群位於天津古城東門外,始建於元代。此次大修歷時半年,本著搶救為主、修舊如舊的原則,對神像進行了修繕復原,並對建築進行了必要的改造。新華社發(王曉明 攝)
  • 天津最值得一去的老街,文化底蘊濃厚,作為5A景區卻門票免費
    天津是現代時尚,所以很多人會忘記它的歷史文物古蹟。天津有一條最值得一遊的老街,文化遺產濃厚,但作為國家5A級旅遊景點,免費向遊客開放,全年遊客絡繹不絕。天津著名的古代文化街,也叫津門故裡,這條古街位於南開區東北東門外,這裡文化遺產濃厚,藏著老天津人的記憶。天津古文化街是天津老字號店的聚集地,堅持「中國風味、天津風味」的經營特色,是當地人最喜歡去的地方。
  • 媽祖文化兩地觀——兩岸記者走進天津天后宮
    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深入,天后宮必將進一步發揮媽祖文化優勢,為密切兩岸同胞感情、促進津臺交流合作,搭建更好的平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天津天后宮內景。
  • 天津天后宮修繕完畢 下周重新開放
    中國園林網12月3日消息:經過了半年時間的審慎修繕和科學施工,在諸多社會賢達的虔誠襄贊和古建專家、藝術大師的精心雕琢下,天津天后宮古建築群修繕工程完美告竣,將於12月3日重新對社會開放。天津天后宮古建築群是市內唯一一座具有元代溯源性歷史風貌的遺址建築群,是600年間天津城市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是天津市閃亮的旅遊名片。天后宮自1985年開館,古建築群始終處於高密度接待遊客的狀態。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天后文化的廣泛傳播和天津天后宮社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天后宮的遊客人數逐年增長,古建築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 天津著名的天后宮,其實是有名的道教宮觀?
    在很久之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信仰,不過在我們國家還是信奉佛教的人比較多,因而從古至今流傳下了很多的廟宇,但是中國的人口那麼多肯定不可能都是信仰佛祖的人,還有道教、伊斯蘭教等等,雖然說現在處於一種科技文明的社會,可是還是免不了會有很多人心中有信仰,相對於一些從國外流傳進來的宗教備受歡迎,道教作為我們國家的本土教派,發展的卻並不是非常好,有關於它的建築也不是很多,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其中之一,被稱為天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