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歲天后宮12日起免費開放
天津網訊 記者8月11日從天津市南開區召開的「人文南開旅遊推介會」上獲悉,從8月12日起,天津天后宮與天津民俗文化館將正式面向遊客免費開放,並增添「津派民間絕活絕技十八坊」系列民俗項目。此外,籌建中的「華夏鞋文化博物館」、「津派相聲風情線」等文化民俗項目也將於今年「十一」期間與市民見面。
據悉,南開區將推出兩條文化旅遊精品線路和「傳統天津衛」民俗遊等7條專題旅遊線路,還將重點打造幾大文化商旅項目,主要包括:「津派民間絕活絕技」項目,整合天津民間絕活絕技在古文化街中心及民俗館院內進行展演,形成平日40餘項、節假日70餘項展演項目的規模,成為天津市最集中的民俗節目展示基地;「津派相聲風情線」,集中在古文化街地區開設相聲茶館,形成獨具天津特色的相聲演藝基地;「鼓樓戲曲大觀園」項目,在鼓樓地區利用廣東會館、元生茶樓、老城博物館等場地開展戲曲演出專場。此外,南開區區域內的老美華鞋業服飾有限公司、文華公司、鼓樓商業街、廣東會館、文廟博物館、淘寶軒古玩城等20餘家景區也將各自推出新的文化旅遊項目。
記者還了解到,南開區今年以來建設的「五街一區」即古文化街、鼓樓商業街、科貿街、水上北路飲食文化街、河床酒吧街、水上公園商 業商貿聚集區中,除了河床酒吧街將於明年「五一」前開業外,其他項目均將於今年「十一」前開業納客。同時,正在修繕中的「三宮」目前主體修繕已完成將近80%,將於今年年底完成全部主體修繕及綠化、地面、圍牆、管網等各項工程,預計明年「五一」期間,「三宮」將正式對外開放。(記者 邢珊 通訊員 吳樹群 方敏 攝影 記者 段毅剛)
天后宮民俗文化館合併開放
天后宮始建於元代,因為皇帝下令建造,所以名為「敕建天后宮」,至今已有700年的歷史,民間素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的說法。天后宮也是天津市區現存最古老的廟宇,與福建莆田湄洲媽祖廟、臺灣北港朝大宮並列為我國三大媽祖廟。另外,天后宮俗稱娘娘宮,自古有年輕夫妻到這裡來「拴娃娃」的習俗。數百年來,這裡一直香火很旺,自從改建成民俗博物館後更是遊人如織,成為外地遊客來天津、來古文化街的必遊之地。
天后宮與市民俗文化館合併後,將從即日起全面對遊客實施免費開放政策,成為天津區屬博物館中,第一個免費開放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文化街集中展示津派藝術
今年,南開區全面展開「五街一區」的改造提升,對古文化街、鼓樓商業街、科 貿街、水上北路飲食文化街和河床酒吧街五個商業街實施培育打造消費新亮點提升改造工程。除河床酒吧街預計明年「五一」前後亮相外,其他改造項目都將於國慶節前後完工。
該區整合了天津民間絕活絕技在古文化街進行展演,形成「津派民間絕活絕技達人秀」,該活動平日有40餘項,節假日有70餘項津派民間絕技進行集中展演,成為天津最集中的民俗節目展示基地。另外,「津派相聲風情線」和「鼓樓戲曲大觀園」兩個項目也在積極運作,預計國慶節期間就能與廣大遊客見面。在「津派相聲風情線」項目前期,南開區政府制定優惠政策,五年內擬以返稅的形式,投資數百萬元支持全市幾家有實力的曲藝公司在古文化街地區投資開設相聲茶館,形成獨具天津特色的相聲演藝基地。「鼓樓戲曲大觀園」項目主要集中在鼓樓地區,利用廣東會館、元升茶樓、老城博物館等場地開展戲曲演出專場。
特色旅遊打造「津味」南開
在幾條特色商業街重裝開放的同時,南開區其他重點建設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南開文化宮古建築群從今年年初起進行修繕,將再現昔日王府風範,成為天津王府文化展示基地和一大旅遊景區,整修後的天津文化宮預計將於明年「五一」左右對外開放。
水上公園現在已經結束了全面改造,並對遊客免費開放,目前正在修繕和增添娛樂設施,不斷完善。近期,天津首個免費開放的大型生態園長虹生態園也迎來了一周歲的生日,園內的美食風情街即將重裝開業。上谷商業街、水上北路餐飲街也都將於國慶節前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
另外,古文化街上的老美華「華夏鞋文化博物館」正在籌建;老城博物館、基督教倉門口教堂、蘭萬字會等文物建築類點位都準備增添項目或進行大修;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積極籌划進行招商,增添業態,成為真正的「體育休閒不夜城」。鼓樓商業街、廣東會館、文廟博物館、淘寶軒古玩城等二十個景區也各自推出新的文化旅遊項目。
昨日獲悉,天后宮即日起將免費對外開放,成為天津區屬博物館中,第一個免費開放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記者 王麗 攝影記者 杜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