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是一個偉大的職業,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教導下一代的重要職責。我們民族自古以來就尊師重道,將其比喻成辛勤的園丁、吐絲的春蠶、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而如今老師和家長的矛盾卻日益尖銳,不久前一位江蘇家長要退出家長群的短視頻爆火,這位家長的一番言論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江蘇這位家長因為十分不滿老師每天在微信群中讓家長為孩子批改作業而憤然退群,他直言將孩子送到學校,老師就應該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批改作業是老師的分內之事,不應該甩手給家長。這個短視頻之所以爆火,是因為這位口直心快的家長說出了無數人的心聲。
現如今老師在家長的微信群中布置作業,並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的現象十分常見,這讓很多工作較忙的家長十分不堪,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作業問題,而部分老師還會因為家長未能按要求完成的布置的任務,在微信群中公然斥責家長,這令很多家長敢怒不敢言。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莫非讓現如今批改作業的模式也發生了變化?批改作業按理說本就是老師的工作內容,為何要讓家長代為完成呢?
其實並非是如今的老師變懶了,而是現如今對老師評級的衡量標準發生了變化,學生作業的正確率成為了一大考量標準,老師為了保證學生作業的正確率往往會在作業上交之前,請家長代為檢查,如此一來交上來的作業正確率自然就更有保障了。微信群讓家長代為批改並非是推卸責任,而是為了達到新的標準而做出的權宜之舉。
此外現如今各個學校的競爭日益激烈,為了保證學校的升學率,即便是在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給學生減負的情況下,依然布置大量的作業以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老師的工作負擔自然也更加沉重,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師的確精力、時間有限,無法兼顧教學工作中的各個方面。教育部也曾多次提出要給老師減負要求,老師的工作其實遠非我們想像的那麼輕鬆。
針對老師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的現象,近日教育部正式表態,明確提出杜絕將學生的作業變為家長作業的行為,對於違反規定的行為,發現一起,將嚴處一起。相信每一位家長聽到這一消息都鬆了一口氣,這些年來家長和孩子一起做作業的現象十分普遍,這讓很多父母被孩子的作業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然而的這項規定無疑給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過增加作業量以保證學生應試能力的教學方法顯然已經不合時宜,如何優化作業、創新作業形式、完善學生反饋機制等各方面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在一個更加科學合理的體制之下,老師、家長、學生三方在學生學習方面再能各司其職,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