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斤裝的天目雷筍一半是外地貨 外地雷筍爭佔竹筍市場

2020-12-22 浙江新聞

  進入三月,已到了野山筍即將接檔的時間,從去年11月份開始忙碌的筍農也開始盤算覆蓋筍的收入。去年冬天的氣溫較往年偏高,覆蓋後出筍早,而且產量高,但筍農一算帳,帳本上只增產未增收的為多。

  今年雷筍上市以來,臨安市太湖源、青山湖等地的筍農就一直為雷筍賣不上合適的價錢發愁。除了去年暖冬高產的因素,記者昨天走訪菜市場和雷筍交易市場了解到,今年雷筍價格走低,江西省弋陽縣、東鄉縣和貴溪市的雷筍大量進入本地雷筍交易市場也是原因之一。江西筍低價銷售,影響了本地筍的口碑,更是苦了本地筍農。

  邵觀夫在挖筍

  外地筍大量到貨 天目筍跌價到低谷

  錦北街道泥川村的陳春是個泥水匠,料理家中3分竹林地也是他一年中少不了的「常規工作」。這幾日,他去竹林裡挖筍的工具已經從原來的麻袋換成了小菜籃子,「這段時間量少了,一天只能挖個十幾株筍,前段時間一天百來斤。今年算高產。」

  「今年的雷筍真賣不上價錢,每斤只有6元左右,算上成本真沒什麼花頭。往年產量不好的情況也能有3萬左右的收入。」陳春一家人原本想著拿著這筆進帳,給兒子集齊首付錢在杭州買套婚房,沒成想今年的筍這麼不值錢。

  2016年的筍市讓很多筍農都摸不著頭腦,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雷筍的價格走入歷年來的最低谷?太湖源鎮橫徐村秧田弄竹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邵觀夫也在為這個事情發愁,他愁的是「天目雷筍」這塊品牌。

  與竹筍結緣30年的邵觀夫已經是半個「土專家」,近年來,竹林退化嚴重,邵觀夫帶著社員科學料理竹園,改良退化竹林頗有成效,今年合作社雷筍豐產。但精心培育的雷筍也同樣沒能賣上好價錢。

  邵觀夫每天都會去一趟太湖源筍交易市場,他發現市場交易的部分雷筍外觀看著不像本地雷筍,生咬口感不香脆。邵觀夫買了些回家,與幾個社員燒了盤油燜筍,口感不同於本地筍。

  「10斤裝的天目筍裡,有一半是外地筍。」邵觀夫說,這些雷筍因為口感不好賣不出去,打著天目筍的牌子低價格銷售雷筍,影響本地筍的價格和口碑。今年全市雷筍產量高,品質好,但就只有每斤6元的身價,口碑也無故受了影響,本地筍農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外地筍「變身」冰庫筍 待價而沽影響市場

  對今年雷筍品質頗有芥蒂的除了本地消費者,上海等其他省市的顧客都吃出了異樣。臨安市雷筍外銷市場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蘇等地。今年邵觀夫的上海朋友聊天中卻跟他反映,今年的筍沒有往年爽口,天目筍變味了。

  據太湖源鎮橫徐村筍農介紹,太湖源竹筍交易市場今年添了幾個冰庫,江西進來的外地筍就存在冰庫裡,看準天目雷筍春節市場,低價跑量銷售。新鮮筍為什麼會進冰庫?冷凍後的江西筍又怎樣變身天目筍?要解答這些問題,還得從製造起這場筍質小風波的雷筍商販說起。

  3月1日,為了深入了解情況,市農林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還專門前往江西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實地了解。市竹子首席專家張有珍了解情況後,得知一些數據:有近50位臨安筍農在江西省承包土地種雷筍,三三兩兩抱團經營,面積規模都在百畝以上。

  臨安市一些竹農在江西省貴溪市承包土地經營雷竹園。他們說,江西冬季氣溫高出臨安三度左右,雷筍可以早兩周上市,貴溪靠近臨安運輸便利,但市場不夠健全,而臨安有市場,所以運回來賣。

  但經過長途運輸和冰庫冷凍兩次受損,江西筍口感並不好,銷售自然困難,像付木良這樣的商販就降低價格,看準市場就出手。

  祝年龍是江西人,以前臨安是他的礱糠銷售點,現在他轉行種了600畝的雷竹,覆蓋雷筍,「我們省裡雷筍產業還出在起步階段,政府扶持力度大。我對臨安的雷筍市場情況了解,沒猶豫就轉行了。」據悉,目前江西省有雷竹面積約15萬畝,集中連片承包經營優勢明顯,政府扶持力度大,這很大程度地刺激了當地雷竹產業的發展。

  天目雷筍響品牌 關鍵還需品質優

  臨安市天目雷筍已經有30年的大規模種植歷史。目前,「天目雷筍」這張金名片受到了衝擊。品牌要打得響,關鍵還需竹筍品質好。出現問題是挑戰也是機遇,在克難攻堅補短板的同時,以「人有我優」這一戰略定位,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

  張有珍表示,打造高品質品牌竹筍離不開科學管理竹園,最重要的還是要筍農樹立生態化經營理念。

  土地流轉、承包經營的竹筍經營模式有利有弊。張有珍說,土地流轉模式讓拋荒地被利用起來,適度規模經營有利於機械化操作,完善基礎設施。但是很多筍農在自己的承包期內不顧竹園死活過度開發,沒有長遠的發展眼光。

  臨安市農林技術推廣中心建議將退化竹林改造納入鄉鎮考核機制。在美麗鄉村建設當中,通過對竹筍產業的扶持,實幹謀出路,品牌闖新路,實現臨安市雷竹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讓美麗鄉村飛出美麗經濟。

相關焦點

  • 臨安竹筍——春雷中喚醒的生命
    自從《舌尖上的中國2》的播出,臨安竹筍以口感新鮮,肉質細嫩白淨,可口甜脆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並為人們所喜愛。在臨安,可食的鮮竹筍品種有二十多種之多,其主要有雷竹、早竹、毛竹、天目早竹、石竹、篌竹、紅竹、高節竹、、烏哺雞、白哺雞、尖頭青、毛金竹、淡竹、水竹、木竹、剛竹、五月季等,其中最讓人們讚不絕口的便是天目雷筍,又叫臨安雷筍。
  • 奉化雷筍打響地域品牌
    本報訊(通訊員 雪山)不久前,「奉化雷筍」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核准註冊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這是繼「奉化水蜜桃」「奉化芋艿頭」「奉化千層餅」「奉化曲毫」之後我區第5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奉化雷筍主要分布在溪口地區,種植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晚清時期,傳統出筍期在驚蟄期間,有「一雷滿山筍,一夜長七寸」農諺,因此稱為「雷筍」。
  • 安徽:12歲男孩偷28斤硬幣 想做路費去外地看父母
    據潁州晚報13日報導,安徽阜陽市潁東區口孜鎮的小毛今年12歲,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平時住在大伯家。他想爸媽了,竟偷錢籌路費。可他偷了28斤重的硬幣,太重了背不動,竟在作案現場睡著了。因為小毛還未成年,民警就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
  • 熊貓雷筍擬1320萬元收購一家雷竹筍種植企業 標的淨資產為1277萬元
    挖貝網訊 2月5日消息,熊貓雷筍(839720)近日宣布,擬1320萬元收購一家雷竹筍種植企業。收購標的淨資產為1277.32萬元。公告顯示,熊貓雷筍擬通過自有資金收購李祥明持有的廣西欽州廣發雷竹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發雷竹筍)100%的股權,標的股權的轉讓價款為1320萬元。
  • 遠安:小竹筍鋪就群眾增收致富路
    遠安:小竹筍鋪就群眾增收致富路 2020-04-09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0秒讓你學會鑑別爆款的臨安竹筍
    臨安區竹的種類有11屬63種,平常食用較多的鮮竹筍品種有二十多種,其主要有雷竹、毛竹、天目早竹等。其中最為出名非雷竹筍莫屬,雷竹又稱為早竹,因早春打雷即出筍稱之為雷竹,命名其產生的筍為雷竹筍。在臨安,雷竹筍的產量是臨安農民的主要收入之一,也成為了人們吃筍的必有選擇。
  • 假陽澄湖大閘蟹:外地蟹貼標價翻十倍
    「不是我們一家這麼做,整個市場都是這樣,我們賣蟹的人也買不到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  正在交談中,老闆娘見有顧客上門,立馬比了手勢「噓!」示意記者不要聲張,接待幾名上海來的顧客,告訴他們這是正宗陽澄湖大閘蟹。  鳳陽路的陽澄湖大閘蟹交易市場內,多個商家坦承他們的貨就是從消涇拿的外地蟹。「這個市場賣的大閘蟹,大多數是外地蟹,只有一兩家是本地的塘蟹。」
  • 暖冬致冬筍雷筍大量上市 筍價大跌引起多方關注
    「今年『雷筍』產量大,村裡一天就要產上萬斤,但是筍價卻低得驚人,這兩天收購價還不到1元,而去年同期要6元以上。」姚忠文說,「我做了10多年的筍生意,還沒有見過這麼低的價格,許多筍農連本都沒有撈回來。」  面臨筍賤苦惱的遠不止這裡的筍農。筆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受影響的還有臨安高虹、青山、藻溪、太陽等鄉鎮的10多萬畝雷筍種植戶們。
  • 假陽澄湖大閘蟹調查:外地蟹貼標冒充 價翻十倍
    假陽澄湖大閘蟹:外地蟹貼標價翻十倍  外地蟹運至陽澄湖地區貼標造假,有協會理事單位日售幾萬斤陽澄湖大閘蟹僅幾百斤正品此時離正宗陽澄湖大閘蟹開湖捕撈還差兩天,市場上商販多將來自興化、高淳等地的大閘蟹包裝成陽澄湖大閘蟹銷售,到終端零售市場價格能翻十倍。 A10-A11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半年  「不是陽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蘇州。」中秋食蟹,以蘇州陽澄湖大閘蟹最負盛名。盛名之下,製作假的防偽標籤,外地蟹冒充陽澄湖大閘蟹等制假售假行為,在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已是公開的秘密。
  • 外地大貨復檢不合格不得進京 20餘萬輛次車進黑名單
    原標題:外地大貨復檢不合格不得進京自從去年北京市對重型柴油車實行閉環管理措施以來,一年8個月的時間裡,共有20.02萬輛次的超標車進入黑名單,平均一個月1萬輛次。那麼,如何讓車輛持續保持達標排放狀態?移動源汙染大貨車佔一半從2018年北京新一輪PM2.5源解析分析來看,在本地汙染排放中,移動源位列榜首,佔比45%,其中移動源各部分佔比又各有不同。
  • 外地品牌唱主角 紹興產本地豆漿難覓蹤影
    外地品牌唱主角 紹興產本地豆漿難覓蹤影 www.zjol.com.cn 2006年05月08日 15:17:31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這兩天,紹興市民林小姐在早餐攤買豆漿,總有感觸,外地的豆漿無論包裝,還是款式
  • 青島七成海螺來自外地 過度捕撈螺家族30年減產三成
    原標題:青島螺家族「縮編」 30年來少了三成——目前市面上的螺類品種減至十餘個來自煙臺大連等外地螺佔七成份額不過,不少市民卻感覺現在海螺的口感大不如前,而且往年常見的一些青島螺,如今也在市場難覓蹤影。記者探訪發現,目前青島市場眾多螺類產品中,外地螺佔據了七成的份額,而現在青島市場螺類總品種的數量,比起30年前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一。 記者 趙傑 張軍 攝影 宋新華  回憶 最愛趕海摸海螺  市民韓先生家住蘇州路,是土生土長的青島人,平時就愛吃海鮮,尤其最愛貝類。
  • 江津青花椒總產量佔全國一半 價格比去年略高
    江津區農委副主任張洪表示,今年江津花椒迎來大豐收,預計年產量突破15萬噸,將佔到全國青花椒總產量和銷售量的一半。  貿洽會上 客商對「花椒宴」產生很大興趣   外地客商增多 酒樓創「粵菜川做」  還未走進貿洽會現場,一股花椒的獨特香味瀰漫,在展示廳的大圓桌上,擺著各式各樣以花椒為輔料的菜品,如椒香排骨、玫瑰椒麻鴨
  • 青島海產品不敵"外地貨" 換個馬甲身價漲6成
    在島城水產品市場走一圈,你會發現從鮑魚海參到鮁魚蛤蜊,佔據主流的是外地貨;在中高檔酒店,你會發現擺上席的參鮑魚蝦也鮮見本地產品。一方面,外地海鮮偽裝的本地貨佔據了市場,賣出了高價;另一方面,大量本地海鮮遠走他鄉,或是轉了一圈後「出口轉內銷」。這一尷尬,似乎與青島國家海洋名城的地位很不相稱。
  • 黃山新華雷筍節系列活動拉開帷幕
    中國旅遊新聞網3月20日訊 (通訊員 呂曉旺、歐陽如晨,安徽記者站 謝維賢) 陽春三月,風和日麗,黃山市黃山區新華鄉2000畝油菜花悄然盛開,輕輕地在溫暖的春光中搖曳著,歌唱著這美麗的春天,春日暖陽中,踏春賞花的遊客絡繹不絕,為期四十五天的2019年第三屆新華雷筍節系列活動拉開了帷幕
  • 河蚌、竹筍、秧草、茼蒿、茭白……吃河豚,你最喜歡搭配什麼菜?
    家住友好村的王大媽早上5點就起床,去自家院子後面的竹林裡挖了幾十斤又白又嫩的竹筍,都說本地的家筍最鮮,果不其然,板凳還未坐熱,竹筍就被顧客搶購一空。「他們都說,本地的筍子買回去燒河豚最好不過了。」王大媽笑著告訴小編。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 「歸燕計劃」不斷出臺,外地教師返聘,外地的編制重要嗎?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外地的編制重要嗎?」這個話題。>就真的那麼重要嗎對待這個問題,我們要辯證的看待,要從兩方面出發:外地編制的優勢和外地編制的不足。,就是為了能夠上岸,眼下我們上岸了,雖然是外地編制,但人家依然是鐵飯碗,「本地外地,能給編制的就是好地。」
  • 二手車市迎來大變 取消外地車轉入蘇州限制
    買過二手車的朋友都知道,以前買車5年以上外地牌照的車輛不能轉入蘇州牌照。不過這項規定將成為歷史,看蘇州記者剛剛從蘇州交警支隊了解到,自6月18日起,取消禁止從事過運營的外地客、貨汽車和已經使用5年(含)以上的外地機動車轉入本市。
  • 雷筍、毛筍、石筍、高節筍、紅殼筍,哪種筍最好吃?
    之前和大家分享了在臨安的大山裡恣意生長的幾種春筍——雷筍、毛筍、石筍、烏頭筍(高節筍)和紅殼筍。講真,看著這些裹著新鮮泥土的春筍,那感覺是在超市菜場裡挑挑揀揀完全不能比擬的。這麼多種筍,到底哪種更好吃?
  • 竹筍筍乾的分類都有哪些?
    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每100g鮮竹筍含乾物質9.79g、蛋白質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纖維素0.9g、脂肪0.13g、鈣22mg、磷56mg、鐵0.1mg,多種維生素和胡蘿蔔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筍的蛋白質比較高,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的穀氨酸和有維持蛋白質構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為優良的保健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