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下料長度如何計算?三個公式一次看懂!

2020-12-13 土木智庫

本文圖文解析了鋼筋下料長度計算的三個公式,分別對應:①直鋼筋②彎起鋼筋③箍筋,輕鬆看懂之後,對現場工作很有幫助!

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中,有許多形狀各異、功能不同的鋼筋,比如縱筋、分布筋、拉結筋、箍筋、彎起鋼筋、架立筋、馬凳筋等等,這些鋼筋共同組成了結構構件的鋼筋骨架,共同發揮各自的作用。

但是從鋼筋廠家運進施工現場的鋼筋可不是這個樣子的。都是一根根長度相等的直線狀態的鋼筋捆在一起,比如有9米的,也有12米的,像下面這樣:

還有曾經比較常見的圓盤條,主要是光圓鋼筋,現在已經不常用了。

因此,就要通過鋼筋工把進場的直線狀態的鋼筋加工成我們所需要的樣子,也就是配筋圖要求的樣子。這時候就必然出現鋼筋的彎曲、搭接、焊接、切斷。而這種成型鋼筋,到底需要多少進場鋼筋才能加工出來,也就是確定成型鋼筋在直線狀態下需要多少長度,這樣才能對進場鋼筋進行準確切割。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工作。這個工作就叫做鋼筋下料

而在鋼筋下料中,對鋼筋長度影響最為複雜的就是鋼筋的彎曲。

作為一種具有良好變形性能的建築材料,鋼筋彎曲的特點是在彎曲處內皮縮短,外包尺寸伸長,而中心線尺寸不變(如下圖所示),所以我們只要把握住中心線尺寸,就可以得到鋼筋的下料長度。

搞清了這個問題,就可以準確的進行下料長度計算了。鋼筋下料長度計算主要有三個公式,分別對應直鋼筋、彎起鋼筋和箍筋,下面我們一一介紹一下:

一、直鋼筋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上述公式中,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鋼筋搭接長度都可以通過結構施工圖紙、《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16G101圖集得到準確的數據,而彎鉤增加長度需要結合我們前面講的「彎曲處內皮縮短,外包尺寸伸長,而中心線尺寸不變」按照16G101圖集的規定進行計算。

首先確定彎弧內直徑D和彎鉤平直段長度(鋼筋直徑為d)。

對於光圓鋼筋,末端為混凝土保護層,內徑D一般取2.5d,彎鉤平直段取3d,如下圖所示(180度半圓彎鉤):

這樣就可以計算出其彎鉤增加長度為6.25d。如下圖所示:

同樣的,當彎鉤角度為90度(直彎鉤)和135度(斜彎鉤)時,也可以計算出彎鉤增加長度分別為3.5d和4.5d。

對於335Mpa級、400Mpa級帶肋鋼筋,如果沒有特別的圖示說明,其錨固長度就是足夠的,不用考慮彎鉤增加長度,一般也不用考慮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直接考慮錨固長度即可。如果需要做彎鉤時,一般做135度或90度彎鉤,內徑D一般不小於4d,彎鉤平直段要符合設計要求,由此也可計算出其彎鉤增加長度。如下圖所示:

計算出了彎鉤增加長度,就可以很容易的算出直鋼筋的下料長度了。

二、彎起鋼筋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對於彎起鋼筋下料計算公式,鋼筋搭接長度同樣可以通過圖紙、規範和圖集進行確定,彎鉤增加長度前面已經介紹過其計算方法,關鍵需要理解的就是前面三項: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

這其實還是根據我們前面介紹的鋼筋彎曲的特點來確定的。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就是鋼筋的外包長度,彎曲調整值就是鋼筋彎曲處外包長度與軸線長度之間的差值,兩者之差就是彎曲後鋼筋的中軸線長度,也就是下料長度。如下圖所示:

而彎曲調整值可以根據不同的彎曲角度進行取值。一般來說,可以按下表取值:

搞清了公式中每一項的具體內容,就可以得到整個彎起鋼筋的下料長度了。

三、箍筋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

這個公式其實是很籠統的,個人感覺有些耍流氓,因為單純看這個公式根本不知道具體該怎麼算。我們索性拋開這個公式,具體分析一下。

首先,箍筋的詳圖一般是下面這樣的:

也就是箍筋的周長有兩種:一種是外皮周長=2(a+b);一種是內皮周長=2(c+e)。

然後,根據規範和標準圖集的要求,箍筋的基本情況如下:

(1)箍筋一般為光圓鋼筋,彎弧內直徑可取箍筋直徑的2.5倍且不小於受力鋼筋直徑。

(2)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對一般結構不應小於90度,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應為135度(這個是大部分的情況)。

(3)箍筋彎後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可取不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可取箍筋直徑的10倍。

明確了以上的要求,再結合我們上面探討過的彎曲調整計算方法,就可以得到不同情況下的箍筋下料長度。有一位前輩對此做了詳細的分析,分析結果如下(d為箍筋直徑):

抗震結構:135度彎鉤箍筋的下料長度 = 2(c+e)+26.5d 或 2(a+b)+18.5d。

一般結構:135度彎鉤箍筋的下料長度 = 2(c+e)+16.5d 或 2(a+b)+8.5d。

我覺得這個分析結果還是比較準確的。

以上就是不同情況下鋼筋計算的基本方法。在實際操作中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熟悉圖紙和規範以及標準圖集,嚴謹認真,算無遺漏,才能準確無誤的做好鋼筋下料計算的工作。

相關焦點

  • 小技巧—鋼筋下料長度的三個計算公式
    鋼筋下料長度計算的三個公式,分別對應:①直鋼筋、②彎起鋼筋、③箍筋,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吧。小編有話要說:以上就是不同情況下鋼筋計算的基本方法。在實際操作中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熟悉圖紙和規範以及標準圖集,嚴謹認真,算無遺漏,才能準確無誤地做好鋼筋下料計算的工作。希望上述方法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想了解更多有關工程招標施工等方面的詳細信息,請關注小編哦。
  • 如何看圖紙進行鋼筋下料和計算
    鋼筋的配料鋼筋配料:鋼筋加工前根據設計圖紙按不同構件編制配料單,作為籤發任務、鋼筋領料、鋼筋加工的依據。主要工作有:計算鋼筋下料長度、填寫鋼筋配料單、寄料牌。鋼筋彎曲調整值計算鋼筋彎曲後的特點:在鋼筋彎曲處,內皮縮短,外皮延伸,而中心線尺寸不變,故鋼筋的下料長度即中心線尺寸。彎曲調整值:鋼筋成形後量度尺寸都是沿直線量外皮尺寸;同時彎曲處又成圓弧,因此彎曲鋼筋的尺寸大於下料尺寸,兩者之間的差值稱為「彎曲調整值」。
  • 教你如何計算鋼筋重量及鋼筋下料
    現在建築上鋼筋無處不在,大工地上都有專業的設計計算人員。要想對自己的房屋了解清楚,那了解鋼筋重量的計算問題是其中之一。現在南京山與水建築為您講解鋼筋重量是怎末計算的。鋼筋=每米鋼筋重量X鋼筋下料長度(單位m)。
  • 工程造價輔導知識:鋼筋工程量基本計算規則及公式有哪些?
    鋼筋工程量基本計算規則及公式  (1)計算規則:鋼筋工程量應區分不同鋼筋類別、鋼種和直徑分別以噸(t)計算其重量。  (2)計算公式:鋼筋工程量=鋼筋下料長度(m)×相應鋼筋每米重量(kg/m)。
  • 鋼筋翻樣計算難?超全Excel自動計算模板,直接套公式得結果
    作為工程人,相信對鋼筋翻樣都不陌生,要求數據必須做到精準。以前的鋼筋翻樣計算都是手算的,計算起來相當的繁瑣,還容易出錯,熬夜加班也是常有的事,費時費力費腦。今天整理了一份超全的Excel自動計算模板,代替了手算。
  • 鋼筋圖紙怎麼看?如何看懂各類施工圖,老師傅教你不會看過來
    鋼筋是一個建築的主體,有著十分的重要性!所以關於鋼筋的各類操作,一點馬虎不得,因此我們在建築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嚴格的把控各種製作規範。當然第一步還是需要看懂施工圖上的鋼筋表示,具體的了解到詳細的意義才能夠很好的實踐到後續的施工,那麼應該如何看懂鋼筋圖紙呢?老師傅教你怎麼看~一分鐘帶你了解看懂鋼筋圖紙都需要知道的知識點,希望能夠給你帶去一些幫助!
  • 施工現場工程量常用計算公式
    三、回填土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體積=基槽(坑)挖土體積-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建(構)築物被埋置部分的體積。>(4)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和重量(5)按不同直徑和鋼種分別匯總現澆構件鋼筋重量(6)計算或查用標準圖集確定預製構件鋼筋重量;(7)按不同直徑和鋼種分別匯總預製構件鋼筋重量二十四、鋼筋工程量基本計算規則及公式
  • 建築施工現場常用工程量計算公式
    >(4)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和重量;(5)按不同直徑和鋼種分別匯總現澆構件鋼筋重量;(6)計算或查用標準圖集確定預製構件鋼筋重量;(7)按不同直徑和鋼種分別匯總預製構件鋼筋重量。(2)計算公式:鋼筋工程量=鋼筋下料長度(m)×相應鋼筋每米重量(kg/m)式中:鋼筋下料長度(m)=構件圖示尺寸-砼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增加長度+彎起鋼筋彎起部分的增加長度-量度差(鋼筋彎曲調整值)+圖中已經註明的搭接長度(3)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搭接長度的,按規定搭接長度計算
  • 建築行業常用計算公式大全及附圖
    三、回填土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體積=基槽(坑)挖土體積-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建(構)築物被埋置部分的體積。二十三、鋼筋工程量計算步驟(1)確定構件砼的強度等級和抗震級別;(2)確定鋼筋保護層的厚度;(3)計算鋼筋的錨固長度La,抗震錨固長度Lae,鋼筋的搭接長度Ll,抗震搭接長度Lle;(4)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和重量;(5)按不同直徑和鋼種分別匯總現澆構件鋼筋重量;(6)計算或查用標準圖集確定預製構件鋼筋重量
  • 按外皮長度計算VS按中心線長度計算,箍筋算法之爭因何產生?
    圖3你認為這個箍筋長度可以算出來嗎?有人或許會認為,當然能算出來,就是算起來比較麻煩,把4個圓弧角去掉就簡單了。我估計當年發明箍筋計算公式的人也是這樣想的,於是圖3就變成了圖4。圖9大家看到了,圖9中只給了個取值範圍,在具體數據上並不明確,而我們遇到每一根鋼筋,必須給具體數據,怎麼辦呢?
  • 實用乾貨:工程造價公式及計算技巧整理
    三、回填土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體積=基槽(坑)挖土體積-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建(構)築物被埋置部分的體積。2、夯擴樁:計量單位:m3V1(一、二次夯擴)=標準管內徑截面積 ×設計夯擴投料長度(不包括預製樁尖)V2(最後管內灌注砼)=標準管外徑截面積 ×(設計樁長+0.25)設計夯擴投料長度——按設計規定計算。
  • 工程造價公式及計算技巧整理送給您
    式中:V——基坑體積;A——基坑上口長度;B——基坑上口寬度;a——基坑底面長度;b——基坑底面寬度。三、回填土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體積=基槽(坑)挖土體積-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建(構)築物被埋置部分的體積。
  • 建築行業所有造價計算公式大全及附圖,收藏版!
    式中:V———基坑體積;A—基坑上口長度;B———基坑上口寬度;a———基坑底面長度;b———基坑底面寬度。三、回填土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體積=基槽(坑)挖土體積-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建(構)築物被埋置部分的體積。
  • 建築行業計算公式大全(附圖表),人手一份
    +0.25)設計夯擴投料長度——按設計規定計算。(3)計算鋼筋的錨固長度La,抗震錨固長度Lae,鋼筋的搭接長度Ll,抗震搭接長度Lle;(4)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和重量(5)按不同直徑和鋼種分別匯總現澆構件鋼筋重量(6)計算或查用標準圖集確定預製構件鋼筋重量
  • 鋼筋工程量計算規則(五)
    鋼筋工程量計算規則(五)當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的環氧樹脂塗層鋼筋,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係數1.25; 當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鋼筋在錨固區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鋼筋直徑的3倍且配有箍筋時,其錨固長度可應乘以修正係數0.8
  • 鋼筋工程量計算(重點)
    鋼筋工程量有關規定 :1)鋼筋工程,應區別現澆、預製構件、不同鋼種和規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重量,以噸計算。2)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搭接長度的,按規定搭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定褡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內,不另計算搭接長度。
  • 工程施工常用計算公式大全,一定要先收藏
    (2)夯擴樁:計量單位:m3V1(一、二次夯擴)=標準管內徑截面積 ×設計夯擴投料長度(不包括預製樁尖)V2(最後管內灌注砼)=標準管外徑截面積 ×(設計樁長+0.25)設計夯擴投料長度—按設計規定計算。
  • 工程造價輔導知識:現澆板鋼筋的計算方法與公式有哪些?
    現澆板鋼筋的計算方法與公式  現澆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分布筋、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1)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根數=(板淨長-100MM)/布筋間距+1;  (2)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負筋根數=(布筋範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3)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範圍長度-負筋扣減值: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4)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
  • 工程人都想知道的常用工程造價公式及計算技巧,在這裡!!!
    式中:V——基坑體積;A——基坑上口長度;B——基坑上口寬度;a——基坑底面長度;b——基坑底面寬度。三、回填土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體積=基槽(坑)挖土體積-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建(構)築物被埋置部分的體積。
  • 打、壓預製鋼筋混凝土方樁工程量如何計算
    問:打、壓預製鋼筋混凝土方樁工程量如何計算?答:1、打預製鋼筋混凝土樁的體積,按設計樁長以體積計算,長度按包括樁尖的全長計算,樁尖虛體積不扣除。計量單位:m³,體積計算公式如下:V=樁截面積×設計樁長(包括樁尖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