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常用計算公式大全,一定要先收藏

2020-08-27 築佰城

各類鋼材的重量計算公式

1、螺紋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直徑mm×直徑mm×0.00617×長度m

例:螺紋鋼Φ20mm(直徑)×12m(長度)

計算:20×20×0.00617×12=29.616kg

2、鋼管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外徑-壁厚)×壁厚mm×0.02466×長度m

例:鋼管114mm(外徑)×4mm(壁厚)×6m(長度)

計算:(114-4)×4×0.02466×6=65.102kg


3、圓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直徑mm×直徑mm×0.00617×長度m

例:圓鋼Φ20mm(直徑)×6m(長度)

計算:20×20×0.00617×6=14.808kg


4、方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邊寬(mm)×邊寬(mm)×長度(m)×0.00785

例:方鋼 50mm(邊寬)×6m(長度)

計算:50×50×6×0.00785=117.75(kg)


5、扁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邊寬(mm)×厚度(mm)×長度(m)×0.00785

例:扁鋼 50mm(邊寬)×5.0mm(厚)×6m(長度)

計算:50×5×6×0.00785=11.7.75(kg)


6、六角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對邊直徑×對邊直徑×長度(m)×0.00068

例:六角鋼 50mm(直徑)×6m(長度)

計算:50×50×6×0.0068=102(kg)


7、鋼板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7.85×長度(m)×寬度(m)×厚度(mm)

例:鋼板6m(長)×1.51m(寬)×9.75mm(厚)

計算:7.85×6×1.51×9.75=693.43kg


8、扁通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邊長+邊寬)×2×厚×0.00785×長m

例:扁通 100mm×50mm×5mm厚×6m(長)

計算:(100+50)×2×5×0.00785×6=70.65kg


9、方通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邊寬mm×4×厚×0.00785×長m

例:方通 50mm×5mm厚×6m(長)

計算:50×4×5×0.00785×6=47.1kg


10、等邊角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邊寬mm×厚×0.015×長m(粗算)

例:角鋼 50mm×50mm×5厚×6m(長)

計算:50×5×0.015×6=22.5kg(表為22.62)


11、不等邊角鋼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邊寬+邊寬)×厚×0.0076×長m(粗算)

例:角鋼 100mm×80mm×8厚×6m(長)

計算:(100+80)×8×0.0076×6=65.67kg(表65.676)

12、其他有色金屬

黃銅管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外徑-壁厚)×厚×0.0267×長m

例:黃銅管 20mm×1.5mm厚×6m(長)

計算:(20-1.5)×1.5×0.0267×6=4.446kg

紫銅管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外徑-壁厚)×厚×0.02796×長m

例:紫銅管 20mm×1.5mm厚×6m(長)

計算:(20-1.5)×1.5×0.02796×6=4.655kg

鋁花板重量計算公式:

公式:長m×寬m×厚mm×2.96

例:鋁花板 1m寬×3m長×2.5mm厚

計算:1×3×2.5×2.96=22.2kg

黃銅板:比重8.5

紫銅板:比重8.9

鋅板:比重7.2

鉛板:比重11.37

計算方式:比重×厚度=每平方的重量

註:公式中長度單位為米,面積單位為平方米,其餘單位均為毫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直徑=半徑×2 半徑=直徑÷2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寬+長×高+寬×高)×2長方體的體積 =長×寬×高正方體的表面積=稜長×稜長×6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平面圖形


周長—C,面積—S,

正方形:


a—邊長C=4a ;S=a2

長方形


a、b—邊長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邊長, H—a邊上的高,s—周長的一半,A,B,C-內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邊形

d,D-對角線長,α-對角線夾角S=dD/2·sinα

平行四邊形


a,b-邊長,h-a邊的高,α-兩邊夾角S=ah=absinα


菱形


a-邊長,α-夾角,D-長對角線長,d-短對角線長S=Dd/2=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長,h-高, m-中位線長   S=(a+b)h/2=mh


r-半徑,d-直徑 C=πd=2πr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徑,a—圓心角度數C=2r+2πr×(a/360)S=πr2×(a/360)


弓形

l-弧長,b-弦長,h-矢高,r-半徑,α-圓心角的度數S=r2/2·(πα/180-sinα)=r2arccos[(r-h)/r] - (r-h)(2rh-h2)1/2=παr2/360 - b/2·[r2-(b/2)2]1/2=r(l-b)/2 + bh/2≈2bh/3


圓環

R-外圓半徑,r-內圓半徑,D-外圓直徑,d-內圓直徑S=π(R2-r2)=π(D2-d2)/4

橢圓

D-長軸,d-短軸S=πDd/4立方圖形面積S和體積V



正方體

a-邊長 S=6a2

V=a3

長方體

a-長,b-寬,c-高S=2(ab+ac+bc)V=abc

稜柱

S-底面積,h-高V=Sh

稜錐

S-底面積,  h-高V=Sh/3

稜台

S1和S2-上、下底面積,h-高V=h[S1+S2+(S1S1)1/2]/3

擬柱體

S1-上底面積,S2-下底面積,S0-中截面積,h-高V=h(S1+S2+4S0)/6

圓柱

r-底半徑,h-高,C—底面周長,S底—底面積,S側—側面積,S表—表面積C=2πrS底=πr2S側=ChS表=Ch+2S底V=S底h=πr2h

空心圓柱

R-外圓半徑,r-內圓半徑,h-高

V=πh(R2-r2)

直圓錐

r-底半徑,h-高

V=πr2h/3

圓臺

r-上底半徑,R-下底半徑,h-高V=πh(R2+Rr+r2)/3球:r-半徑,d-直徑V=4/3πr3=πd2/6

球缺

h-球缺高,r-球半徑a-球缺底半徑V=πh(3a2+h2)/6=πh2(3r-h)/3a2=h(2r-h)



球檯

r1和r2-球檯上、下底半徑,h-高V=πh[3(r12+r22)+h2]/6

圓環體

R-環體半徑,D-環體直徑,r-環體截面半徑,d-環體截面直徑V=2π2Rr2=π2Dd2/4

桶狀體

D-桶腹直徑,d-桶底直徑,h-桶高V=πh(2D2+d2)/12(母線是圓弧形,圓心是桶的中心)V=πh(2D2+Dd+3d2/4)/15(母線是拋物線形)

建築行業常用公式圖表:


工程量計算公式

一、平整場地

( 建築物場地厚度在±30cm以內的挖、填、運、找平。)

1、平整場地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定額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外牆外邊線每邊各加2米以平方米麵積計算。

2、平整場地計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場地工程量;

A—建築物長度方向外牆外邊線長度;

B—建築物寬度方向外牆外邊線長度;

S底—建築物底層建築面積;

L外—建築物外牆外邊線周長。

該公式適用於任何由矩形組成的建築物或構築物的場地平整工程量計算。


二、基礎土方開挖計算

1、開挖土方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挖基礎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基礎墊層底面積乘挖土深度計算。

(2)定額規則:人工或機械挖土方的體積應按槽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槽底面積應以槽底的長乘以槽底的寬,槽底長和寬是指基礎底寬外加工作面,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併於總土方量中。

2、開挖土方計算公式

(1)清單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

(2)定額規則:基槽開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

A—槽底寬度;

C—工作面寬度;

H—基槽深度;

L—基槽長度。.

其中外牆基槽長度以外牆中心線計算,內牆基槽長度以內牆淨長計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開挖:

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體積;

A—基坑上口長度;

B—基坑上口寬度;

a—基坑底面長度;

b—基坑底面寬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體積=基槽(坑)挖土體積-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建(構)築物被埋置部分的體積。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構)築物被埋置部分的體積一般包括墊層、牆基礎、柱基礎、以及地下建築物、構築物等所佔體積

2、室內回填土體積=主牆間淨面積×回填土厚度-各種溝道所佔體積

主牆間淨面積=S底-(L中×牆厚+L內×牆厚)

式中:底—底層建築面積;

L中—外牆中心線長度;

L內—內牆淨長線長度。

回填土厚度指室內外高差減去地面墊層、找平層、面層的總厚度。

四、運土方計算規則及公式:

運土是指把開挖後的多餘土運至指定地點,或是在回填土不足時從指定地點取土回填。土方運輸應按不同的運輸方式和運距分別以立方米計算。

運土工程量=挖土總體積-回填土總體積

式中計算結果為正值時表示餘土外運,為負值時表示取土回填。

五、打、壓預製鋼筋混凝土方樁

1、打預製鋼筋混凝土樁的體積,按設計樁長以體積計算,長度按包括樁尖的全長計算,樁尖虛體積不扣除。計量單位:m3,體積計算公式如下:

V=樁截面積×設計樁長(包括樁尖長度)

2、送鋼筋混凝土方樁(送樁):當設計要求把鋼筋砼樁頂打入地面以下時,打樁機必須藉助工具樁才能完成,這個藉助工具樁(一般2~3m長,由硬木或金屬製成)完成打樁的過程叫「送樁」。

計算方法:按定額規定,以送樁長度(即樁頂面至自然地坪另加0.5米)乘以橫截面積以立方米計算,公式如下

V=樁截面積×(送樁長度+0.5m)

送樁長度—設計樁頂標高至自然地坪

3、接樁:接樁是指按設計要求,按樁的總長分節預製運至現場,先將第一根樁打入,將第二根樁垂直吊起,和第一根樁相連後,再繼續打樁。

硫磺膠泥按樁—計量單位:m2,按樁截面積

電焊接樁—計量單位:t ,按包角鋼或包鋼板的重量。

六、打、壓預應力鋼筋砼管樁

按設計樁長以體積計算,長度按包括樁尖的全長計算,樁尖虛體積不扣除,管樁的空心體積應扣除,管樁的空心部分設計要求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時,應另行計算。計量單位:m3,體積計算公式如下:

V=樁截面積×設計樁長(包括樁尖長度)

樁內灌芯工程量計算,計量單位:m3

V=管樁樁孔內徑截面積×設計灌芯深度

七、灌注樁

(1)打孔沉管灌注樁單打、復打:計量單位:m3

V=管外徑截面積×(設計樁長+加灌長度)

設計樁長—根據設計圖紙長度如使用活瓣樁尖包括預製樁尖,使用預製鋼筋混凝土樁尖則不包括

加灌長度—用來滿足砼灌注充盈量,按設計規定;無規定時,按0.25m計取。

(2)夯擴樁:計量單位:m3

V1(一、二次夯擴)=標準管內徑截面積 ×設計夯擴投料長度(不包括預製樁尖)

V2(最後管內灌注砼)=標準管外徑截面積 ×(設計樁長+0.25)

設計夯擴投料長度—按設計規定計算。

(3)鑽孔混凝土灌注樁

成孔工程量,計量單位:m3

鑽土孔V=樁徑截面積×自然地面至巖石表面的深度;

鑽巖孔V=樁徑截面積×入巖深度度

混凝土灌入工程量,計量單位:m3 V=樁徑截面積×有效樁長,有效樁長設計有規定按規定,無規定按下列公式:

有效樁長=設計樁長(含樁尖長)+樁直徑

設計樁長—樁頂標高至樁底標高

基礎超灌長度—按設計要求另行計算。

泥漿運輸工程量:計量單位:m3,工程量按成孔工程量計取。


八、人工挖孔樁

(1)人工挖孔工程量:計量單位:m3

V(人工挖土)=護壁外圍截面積×成孔長度 成孔長度—自然地坪至設計樁底標高

V(淤泥、流砂、巖石)=實際開挖(鑿)量

(2)磚、混凝土護壁及灌注樁芯混凝土工程量:計量單位:m3

工程量按設計圖示尺寸的實體積

九、水泥攪拌樁、粉噴樁,以立方米計算

V=(設計樁長+500MM)×設計樁截面面積(長度如有設計要求則按設計長度)。

雙軸的工程量不得重複計算,群樁間的搭接不扣除。

十、長螺旋或旋挖法鑽孔灌注樁,以立方米計算

V=(設計樁長+500MM)×設計樁截面面積或螺旋外徑面積

長度如有設計要求,則按設計長度。

十一、基坑錨噴護壁成孔及孔內注漿

按設計圖紙以延長米計算。

十二、護壁噴射混凝土

按設計圖紙以平方米計算。

十三、磚基礎計算規則

1、基礎與牆身(柱身)的劃分:

(1)基礎與牆(柱)身使用同一種材料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

室內設計地面為界),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柱)身。

(2)基礎與牆身使用不同材料時,位於設計室內地面﹢300MM以內時,以不同材料為分界線,超過+300MM時,以設計室內地面為分界線。

(3)磚、石圍牆,以設計室外地坪為界線,以下為基礎,以上為牆身。

2、磚基礎的計算方法(計價表規則)

(1)磚基礎不分牆厚和高度,按圖示尺寸以m3計算。其中基礎長度:外牆牆基按外牆的中心線計算;內牆牆基按內牆基最上一步的淨長線計算。

(2)不扣除的部分:基礎大放腳T形接頭處的重疊部分,嵌入基礎內的鋼筋、鐵件、管道、基礎防潮層、單個面積在0.3m2以內孔洞所佔體積,但靠牆暖氣溝的挑簷亦不增加。附牆垛基礎寬出部分體積應併入基礎工程量內。

(3)應扣除的部分:嵌入基礎內的鋼筋砼柱梁板和地圈梁的體積

(4)磚基礎大放腳的工程量計算:常用磚基礎一般為定型的階梯形式,每個臺階以固定尺寸向外層層疊放出去,俗稱大放腳基礎。根據大放腳的斷面形式分為:等高式大放腳和間隔式大放腳。為了簡便磚大放腳基礎工程量的計算,可將放腳部分的面積折成相等牆基斷面的面積。一般情況,我們可以先從折算表中查出折算高,再去計算增加斷面。

大放腳計算公式為:大放腳基礎工程量=基礎長度×牆基厚度×(基礎高度+折算高度)

十四、磚砌實砌牆體工程量計算規則

1、計算方法及公式:應區分不同牆厚和砌築砂漿種類以m3計算。牆體體積=(牆體長度×牆體高度-門窗洞口面積)×牆厚-嵌入牆體內的鋼筋砼柱、圈梁、過梁體積+磚垛、女兒牆等體積

2、應扣除部分:門窗洞口、過人洞、空圈,嵌入牆身的鋼筋砼柱(如GZ)、梁(GL、QL等),鋼筋磚過梁,暖氣包壁龕等的體積。

不扣除部分:梁頭,內外牆板頭,檁木,墊木,木楞頭,沿椽木,木磚、門窗走頭,磚牆內的加固鋼筋,木筋,鐵件,鋼管,每個在0.3m2以下孔洞等所佔體積。

不增加部分:凸出牆面的窗臺虎頭磚,壓頂線,山牆泛水,煙囪根,門窗套,三皮磚以內的腰線和挑簷等體積;

3、牆體長度的確定:外牆長度按外牆的中心線計算,內牆長度按內牆的淨長線計算。

4、牆身高度的確定

(1)外牆牆身高度

① 坡屋面無簷口天棚者算至牆中心線屋面板底,如圖1,無屋面板,算至椽子頂面

② 有屋架、且室內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另加200mm;無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加300mm

③ 有現澆鋼筋混凝土平板樓層者,應算至平板底面。

(2)內牆牆身高度

① 位於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

② 無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20mm。

③ 有鋼筋砼樓板隔層者,算至板底面。有框架梁時,即框架結構的填充牆,應算至框架梁底面。

(3)內、外山牆牆身高度按其平均高度計算。見圖6。女兒牆高度從外牆梁板上表面算至女兒牆頂面(如有混凝土壓頂時算至壓頂下表面)

十五、框架結構填充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框架間砌體,以框架梁柱間的淨空面積乘以厚度計算。框架外表鑲貼磚部分,應併入框架間砌體工程量內計算。


十六、空花牆、空鬥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空花牆按外形尺寸以m3計算,空花部分不扣除,空花牆外有實砌牆,其中的實砌部分以m3另行計算。空鬥牆按外形尺寸以m3計算。空鬥部分不扣除。

十七、磚砌圍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磚砌圍牆以設計圖示長度乘以高度以立方米計算;圍牆高度為設計室外地坪至磚頂面。

磚頂面為如有磚壓頂者,算至壓頂頂面;如無壓頂者,算至圍牆頂面;如為混凝土壓頂則算至壓頂底面。

十八、多孔磚牆、空心磚牆工程量計算規則

按圖示厚度以m3計算,不扣除其孔、空心部分的體積。

十九、砌塊砌體工程量計算規則

加氣砼牆、矽酸鹽砌塊牆、小型空心砌塊牆等,按圖示尺寸以m3計算,砌塊本身空心部分體積不予扣除。

按設計規定需要鑲嵌磚砌體部分,已包含在定額內,不另計算。

二十、垃圾道、煙道、通風道、附牆煙囪等工程量計算規則

按外形體積計算,併入所依附的牆體體積內。不扣除每一孔洞橫截面在0.1m2以下的體積,但孔洞內抹灰的工程量也不增加。

二十一、磚柱工程量計算規則

按實砌體積以m3計算,柱基礎套用相應基礎項目。

二十二、其他砌體工程量計算規則

(1)磚砌臺階(不包括梯帶)按水平投影面積以平方米計算。

(2)磚砌門蹲、房上煙囪、地壟牆、水槽、水池腳、垃圾箱、臺階面上矮牆、花臺、煤箱、垃圾箱、容積在3立方米內的水池、大小便槽包括踏步、陽臺欄板等按實砌體積,以m3計算,套用小型砌體項目。

(3)地溝:磚砌地溝部不分牆身和牆基,應將其體積合併以立方米計算。

二十三、鋼筋工程量計算步驟

(1)確定構件砼的強度等級和抗震級別;

(2)確定鋼筋保護層的厚度;

(3)計算鋼筋的錨固長度La,抗震錨固長度Lae,鋼筋的搭接長度Ll,抗震搭接長度Lle;

(4)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和重量;

(5)按不同直徑和鋼種分別匯總現澆構件鋼筋重量;

(6)計算或查用標準圖集確定預製構件鋼筋重量;

(7)按不同直徑和鋼種分別匯總預製構件鋼筋重量。

二十四、鋼筋工程量基本計算規則及公式

(1)計算規則:鋼筋工程量應區分不同鋼筋類別、鋼種和直徑分別以噸(t)計算其重量。

(2)計算公式:鋼筋工程量=鋼筋下料長度(m)×相應鋼筋每米重量(kg/m)

式中:鋼筋下料長度(m) =構件圖示尺寸-砼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增加長度+彎起鋼筋彎起部分的增加長度-量度差(鋼筋彎曲調整值)+圖中已經註明的搭接長度

(3)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搭接長度的,按規定搭接長度計算;自然接頭損耗及下料損耗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得另計。鋼筋的電渣壓力焊、套筒擠壓等接頭,以&34;計算。

二十五、梁的鋼筋計算規則及公式

1、單跨梁鋼筋的計算公式:

直鋼筋淨長=L-2C;彎起鋼筋淨長=L-2C+2×0.414(0.268或0.577)×彎起高度;彎起鋼筋兩端帶直鉤淨長=L-2C+2×0.414(0.268或0.577)×彎起高度+2×(梁高-保護層厚度×2);

2、多跨梁鋼筋的計算公式

(1)首跨鋼筋的計算:

上部貫通筋長度=通跨淨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端支座負筋長度=設計構造長度+端支座錨固值;下部鋼筋長度=淨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2)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兩邊跨設計構造長度+中間支座值;

(3)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 d)×2+(梁高-2×保護層+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數=(梁淨長-100MM)/設計間距+1,加密區另計。

(4)腰筋、拉筋、吊筋應按構造要求計算其長度。

二十六、現澆板鋼筋的計算方法與公式

現澆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分布筋、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1)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根數=(板淨長-100MM)/布筋間距+1

(2)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負筋根數=(布筋範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3)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範圍長度-負筋扣減值: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4)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

二十七、現澆鋼筋混凝土柱鋼筋的計算方法與公式

(一)基礎層:柱主筋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設計構造要求長度

(二)中間層:柱縱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三)頂層: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應根據規範設計要求計算其長度。頂層縱筋長度=層淨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

(四)柱箍筋: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二十八、混凝土墊層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條形基礎砼墊層計算公式

外牆條基砼墊層體積=外牆條形基礎砼墊層的中心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內牆條基砼墊層體積=內牆條形基礎砼墊層的淨長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2、整板基礎、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二十九、混凝土基礎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條形基礎工程量計算及公式

外牆條形基礎的工程量=外牆條形基礎中心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內牆條形基礎的工程梁=內牆條形基礎淨長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注意:淨長線的計算應砼條形基礎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層淨長線計算

2、滿堂基礎工程量計算及公式

滿堂基礎工程量=滿堂基礎底面積×滿堂基礎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稜台體積

3、獨立基礎(砼獨立基礎與柱在基礎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礎:V=長×寬×高

(2)階梯形基礎:V=∑各階(長×寬×高)

(3)截頭方錐形基礎: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礎上部稜台體積,V2——基礎下部長方體體積,h1——稜台高度,A、B——稜台底邊長寬,ab——稜台頂邊長寬,h2——基礎下部長方體高度

三十、混凝土柱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構造柱工程量計算

①構造柱體積=構造柱體積+馬牙差體積=H×(A×B+0.03×b×n)

式中:H——構造柱高度 A、B——構造柱截面長寬 b——構造柱與磚牆要差1/2寬度 n——馬牙差邊數

(2)框架柱

①現澆混凝土柱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

框架柱體積=框架柱截面積*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有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上一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

b、無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

c、框架柱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頂高度計算。

d、預製混凝土柱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依附於柱的牛腿,併入相應柱身體積計算。

三十一、鋼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規則

1、梁的一般計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積*梁的長度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伸入牆內的梁頭、梁墊併入梁體積內。

2、梁長的取法

梁與柱連接時,梁長算至柱側面,主梁與次梁連接時,次梁長算至主梁側面。

3、地圈梁工程量

外牆地圈梁的工程量=外牆地圈梁中心線的長度×地圈梁的截面積

內牆地圈梁的工程梁=內牆地圈梁淨長線的長度×地圈梁的截面積

4、基礎梁的體積

計算方法:基礎梁的體積=梁的淨長×梁的淨高

三十二、鋼筋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計算

1、一般現澆板計算方法:現澆混凝土板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及單個面積0.3m2以內的孔洞所佔體積。計算公式——V=板長×板寬×板厚

2、有梁板係指主梁(次梁)與板現澆成一體。其工程量按梁板體積和計算有梁板(包括主、次梁與板)按梁、板體積之和計算,

3、無梁板係指不帶梁直接用柱帽支撐的板。其體積按板與柱帽體積和計算

4、平板指無柱、梁而直接由牆支撐的板。其工程量按板實體積計算。


三十三、現澆砼牆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現澆框架結構的剪力牆計算方法:按圖示尺寸以m3計算。應扣除門窗洞口及0.3m2以外孔洞所佔體積。

計算公式:V=牆長×牆高×牆厚-0.3m2以外的門窗洞口面積×牆厚

式中:牆長——外牆按L中,內牆按L內(有柱者均算至柱側);牆高——自基礎上表面算至牆頂。牆厚——按圖紙規定。

三十四、金屬結構工程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金屬結構製作安裝均按圖示鋼材尺寸以噸計算,不扣除孔眼、切肢、切邊、切角的重量,焊條不另增加重量,不規則或多邊形鋼板以其外接矩形面積乘以厚度乘以單位理論重量計算。

2..制動桁架、制動板重量合併計算,套用制動梁定額。牆架柱、牆架梁及連接柱杆的重量合併計算,套用牆架定額。依附於鋼柱上的牛腿及懸臂梁合併計算,套用鋼柱定額。

3、鋼平臺、走道應包括樓梯、平臺、欄杆合併計算,鋼梯子應包括踏步、欄杆合併計算。

三十五、構件運輸及安裝工程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預製砼構件運輸及安裝均按構件圖示尺寸,以實體積計算;金屬構件構件按構件圖示尺寸以噸計算,木門窗運輸按門窗洞口的面積計算。

2.加氣砼板(塊)、矽酸鹽塊運輸每立方米折合鋼筋砼構件體積0.4M3按Ⅱ類構件運輸計算。

3.預製砼構件安裝:

1)焊接形成的預製鋼筋砼框架結構,其柱安裝按框架柱計算,梁安裝按框架梁計算;預製柱、梁一次製作成型的框架按連體框架梁、柱計算。

2)預製鋼筋砼工字型柱、矩形柱、空腹柱、雙肢柱、空心柱、管道支架等安裝,均按柱安裝計算。

3)組合屋架安裝,以砼部分實體體積計算,鋼杆件部分不另計算。

4)預製鋼筋砼多層柱安裝,首層柱按柱安裝計算,二層及二層以上按柱接柱計算。

三十六、木結構工程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各類門、窗製作、安裝工程量均按門、窗洞口面積計算。

2、木屋架製作安裝均按設計斷面竣工木料以立方米計算,其後備長度及配製損耗均不另外計算。與屋架連接的挑簷木、支撐等,其工程量併入相應屋架竣工木料體積內計算。屋架的馬尾、折角和正交部分的半層架,應併入相連接屋架的體積內計算。

3、檁木按竣工木料以立方米計算。簡支檁長度按圖示屋架或山牆中距增加200MM計算,如兩端出山,檁條長度算至博風板;連續檁條的長度按設計長度計算,其接頭長度按全部連續檁木總體積的5%計算。檁條託木已計入相應的檁木製作安裝項目中,不另計算。

4、木樓梯按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樓梯井寬度超過200MM時應予扣除,定額中已包括踏步板、踢腳板、休息平臺和伸入牆內部分的工料,但未包括樓梯及平臺底面的釘天棚。其天棚工程量可按樓梯投影面積乘以係數1.1,按相應天棚面層計算。

三十七、屋面及防水工程-工程量計算規則

1、瓦屋面工程量計算公式為:圖示尺寸水平投影面積×屋面坡度係數C,不扣除房上煙囪、豎風道、風帽底座、屋頂小氣窗和斜溝等所佔面積,屋面小氣窗的出簷部分亦不增加。

瓦屋面的屋脊及四坡屋面的斜脊長度按圖1中的S×D隅延長係數計算。

例:根據圖2尺寸計算四坡水屋面工程量:S=水平面積×坡度係數C=8.0×24.0×1.118=214.66㎡

例:根據圖2尺寸計算斜脊的長度:斜脊長=跨長×0.5×D隅延長係數×4根=8.0×0.5×1.5×4=24.0M

例:根據圖3尺寸計算六坡水屋面工程量:S=水平面積×坡度係數C=0.5×2×2×0.866×6×1.1547=11.99㎡。

三十八、屋面及防水工程工程量計算規則

1、卷材屋面、塗膜屋面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計算規則及公式:卷材屋面工程量=按圖示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積×屋面坡度係數。

不扣除:房上煙囪、風帽底座、風道所佔的面積

應併入:屋面的女兒牆、伸縮縫和天窗等處的彎起部分,按圖示尺寸併入屋面工程量計算。如圖紙無規定時,伸縮縫、女兒牆的彎起部分可按250mm計算,天窗彎起部分可按500mm計算

不另計算:卷材屋面的附加層、接縫、收頭、找平層的嵌縫、冷底子油、基底處理劑已計入定額內,不另計算。

2、防水工程工程量按以下規定計算:

建築物地面、地下室防水層計算規則——按主牆間淨空面積計算;

扣除:凸出地面構築物、設備基礎等所佔的面積;

不扣除:柱/垛/間壁牆/煙囪及0.3m2以內孔洞所佔面積;

注意:與牆面連接處垂直高度在500mm以內者按展開面積計算,併入平面工程量內;超過500mm時,按立面防水層計算。

構築物防水層,按實鋪面積計算,不扣除0.30m2以內的孔洞。

立面牆身防水層按實鋪面積計算,不扣除0.30m2以內的孔洞。

三十九、保溫隔熱工程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屋面保溫層應區別不同保溫材料,按實鋪體積×隔熱材料淨厚度以m3計算,一般給出屋面坡度和保溫層的最薄厚度,此時應注意計算保溫層的平均厚度。

2、地面隔熱層按圍護結構牆體間淨面積乘以設計厚度立方米計算,不扣除0.30m2以內的孔洞所佔的面積。

3、牆體隔熱層,外牆按隔熱層中心線,內牆按隔熱層淨長乘以圖示尺寸的高度厚度以立方米計算。應扣除冷藏門洞口和管道穿牆洞口所佔的體積。如圖紙未註明高度時,則下部由地坪隔熱層起算,帶閣樓時算至閣樓板頂面止,無閣樓時則算至簷口。

4、柱包隔熱層,按圖示柱的隔熱層中心線的展開長度乘以尺寸的高度及厚度以立方米計算。

5、池、槽隔熱層按圖示池、槽保溫隔熱層的長、寬及其厚度立方米計算。其中池壁按牆面計算,池底按地面計算

6、門洞口側壁周圍的隔熱部分,隔熱層尺寸以立方米計算,併入牆體或地坪的保溫隔熱工程量內。

相關焦點

  • 中建某局建築工程計算公式大全,圖文解析,超實用,建議收藏
    中建某局建築工程計算公式大全,圖文解析,超實用,建議收藏建築人在日常工作中少不了要用到建築工程計算公式,前些天我找到了一份非常實用的建築工程計算公式大全。這份建築工程計算公式大全內容詳實,資料豐富,可供造價工程師、工程造價人員、工程預算管理人員及相關專業大中專及職業院校的師生參考使用。今天我把它分享給大家。這份建築工程計算公式大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適合測量計算使用,另一部分適合計算面積使用。
  • 工程測量計算表,25個常用公式計算表+7套施工測量計算表,超全面
    工程測量計算表,25個常用公式計算表+7套施工測量計算表,超全面在工程測量和建設工程中,計算分項工程和分部工程量,可謂是既枯燥又無趣;公式都知道,知識也都懂,得要一步一步算,太浪費時間了建工小哥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工程測量公式表,25個常用公式計算表+7套施工測量計算表,直接輸入數據即可得出準確結果,省時又省力,非常方便。這些計算表格,充分運用了其函數計算功能,快速精準,使測量計算從此變得輕而易舉,工作更加輕鬆!【完整版資料獲取關注文尾!】
  • 【專業】施工常用計算公式 (大全)
    各類鋼材理論重量計算公式大全,歡迎收藏哦!
  • 施工常用計算公式(收藏保存)
    各類鋼材理論重量計算公式大全,歡迎收藏哦!1.鋼板重量計算公式公式:7.85×長度(m)×寬度(m)×厚度(mm)例:鋼板6m(長)×1.51m(寬)×9.75mm(厚)計算:7.85×6×1.51×9.75=693.43kg2.鋼管重量計算公式公式:(外徑-壁厚)×壁厚mm
  • 392頁建築工程常用施工作業指導書大全,模板砌體混凝土,可下載
    知名企業建築工程常用施工作業指導書大全:大鋼模板工程作業指導書、鋼筋工程作業指導書、混凝土工程作業指導書、集中加工作業指導書、抹灰工程作業指導書、木模板工程作業指導書、砌體工程作業指導書、砌體工程作業指導書等內容進行詳細介紹。
  • 施工常用計算公式 (保存)2018年好用。
    提示:各類鋼材理論重量計算公式大全,歡迎收藏哦!1.鋼板重量計算公式公式:7.85×長度(m)×寬度(m)×厚度(mm)例:鋼板6m(長)×1.51m(寬)×9.75mm(厚)計算:7.85×6×1.51×9.75=693.43kg2.鋼管重量計算公式
  • 人力資源常用計算公式大全 - 精華
    正文如下:人力資源常用計算公式大全   一、招聘分析常用計算公式 1、招聘入職率:應聘成功入職的人數÷應聘的所有人數×100%。 1、個人出勤率:出勤天數÷規定的月工作日×100% 2、加班強度比率:當月加班時數÷當月總工作時數×100% 3、人員出勤率:當天出勤員工人數÷當天企業總人數×100% 4、人員缺勤率:當天缺勤員工人數÷當天企業總人數×100% 三、常用工資計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 最火8套工程測量公式計算表,公式自動計算得結果,用著真輕鬆
    最火8套工程測量公式計算表,公式自動計算得結果 ,用著真輕鬆!,針對工程測量的各種基本計算和各類工程的平差計算,設計了大量便捷有效的組合計算公式,使工程測量與平差計算變得簡單易行。8套工程測量公式計算表1,,EXCEL常用測量公式計算表
  • 7套施工測量計算表+25個常用公式計算表,計算快速精準,含淚分享
    工作中計算數據可謂是既枯燥又無趣;公式都知道,知識也都懂,就是得一步一步算,太浪費時間了。老劉今天給大家帶來了25個常用公式計算表+7套施工測量計算表,直接輸入數據即可得出準確結果,省時又省力,非常方便。
  • 測量計算太慢了?8套工程測量公式計算表,輸入即可得結果
    每次測量之後就能得到大量數據,這個時候工程人既興奮又有點難過,興奮的是測量數據拿到了,不用整天背著測量儀器跑了,難過的是接下來要加班算數據。今天整理了8套工程測量公式計算表,包括測量坐標計算公式、EXCEL常用測量公式計算表、導線測量記錄表、四等水準測量計算表等,內含測量公式,輸入數據就能得到計算結果,大大了工程人的提升計算效率。
  • 各種鋼材、管材、板材的重量計算通用公式大全,需要收藏!
    最為一個AutoCAD繪圖設計狗,晚上畫圖紙,白天還需要看施工!生無可戀!特別是各種建築知識,字母符號,明明長一個樣子,卻有著千差萬別,還有各種公公式大全!記不住真的是噩夢!特別是各種鋼筋公式,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 綜合布線弱電工程的布局中常用公式大全
    最近有朋友向菲尼特光通信專家諮詢,如何才可以確定弱電工程中線纜的用量,例如RJ45頭一般的需求量是多少和每個樓層用線量。其實類似這樣的問題都是需要依據實際來確定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綜合布線弱電工程的布局中常用公式。
  • 建築施工現場常用工程量計算公式
    本文整理了建築施工現場常用的工程量計算公式。一般情況,我們可以先從折算表中查出折算高,再去計算增加斷面。大放腳計算公式為:大放腳基礎工程量=基礎長度×牆基厚度×(基礎高度+折算高度) 十四、磚砌實砌牆體工程量計算規則1、計算方法及公式:應區分不同牆厚和砌築砂漿種類以m3計算。
  • 人事常用的計算公式,90%都來自這份資料,趕緊收藏!
    人力資源部門作為企業一個重要部門有著其特殊的功能和意義,人力資源部門幾乎絕大多數的崗位都會與人的因素的數據有牽扯,掌握一定的公式及計算技巧就顯現得尤為重要。如我們常見薪資、福利的核算、社保繳納、招聘配置等都會涉及到一些excel函數公式以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
  • 工程造價預算過程、容易遺漏的事項、造價公式及計算技巧大全
    一、建設工程造價預算過程1、編制前的準備工作施工圖預算是確定施工預算造價的文件。編制施工圖預算不僅要嚴格遵守國家計價政策、法規、嚴格按圖紙計量,而且還要考慮施工現場條件因素,是一項複雜而細緻的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和技術性都很強的工作。
  • 小白測量教學:15套建築工程測量教程+8套常用施工測量表格
    小白測量教學:15套建築工程測量教程+8套常用施工測量表格建築工程測量的任務十分繁重。為了使建築工程工作正確無誤[加油],必須認真做好建築工程測量工作,只有認真了解設計的內容、性質及其對測量工作的精度要求,認真閱讀圖紙,了解施工的全過程,並掌握施工現場的變動情況,才能做好建築工程測量工作。
  • 施工現場工程量常用計算公式
    一般情況,我們可以先從折算表中查出折算高,再去計算增加斷面。三十一、鋼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規則1、梁的一般計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積*梁的長度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伸入牆內的梁頭、梁墊併入梁體積內。
  • Excel日期計算公式大全
    ↓進知識店鋪獲取(長按識別二維碼)Excel日期計算公式大全今天我把工作常用的日期計算公式總結在這裡,大家可以集中學習,以備不時之需~想系統學習的同學,掃碼開頭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獲取精品課程。
  • 還不會看施工圖紙符號?建築工程施工圖紙符號大全,看懂圖紙靠它
    工程人都知道,圖紙的識讀是工程人必須所掌握的技能之一,圖紙都看不懂就不要說是進行施工了,所以說看懂建築符號是施工的根本!那麼應該怎麼去看懂建築符號呢?這裡分享一波最全清單,包括:建築工程圖紙製圖要求、建築施工圖的表示方法、常用建築工程圖例等內容。圖文並茂、類別分明,分類記憶,快速便捷,收藏起來看一看,絕對是收穫滿滿,特別是還不會看建築圖紙的小夥伴必須進行收藏。【完整版資料領取見文末!】
  • 1至6年級數學公式大全,各種圖形計算公式,單位換算等
    數學這門課程,不像語文那樣,需要背誦很多的課文內容,只需要記住一些公式大全,解題就難不倒同學們。在學習數學這門課程時,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計算公式,套用這些計算公式能讓我們快速計算出問題的答案。同學們在做數學題時經常不知道怎麼解答,特別是一些應用題做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