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瓊斯)銀行函證及回函,是註冊會計師實施審計過程中,在獲取被審計單位授權後,直接向銀行業金融機構發出詢證函,查詢被審計單位銀行存款、銀行借款、擔保、理財等信息的真實性,銀行查詢、核對相關信息並提供回函的過程。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12月18日在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發布會上表示,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今日正式對外發布,進入試運行階段,這將對銀行函證數位化建設產生裡程碑式的意義。未來,中國銀行業協會將與各方共同促進函證業務朝著運營管理集約化、路徑電子化、業務流程規範化、數據治理精細化的方向轉型升級,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和審計質效,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助力銀行業高質量發展。
「函證是獨立審計的核心程序之一,對識別財務報表錯誤和舞弊行為至關重要。對整個金融市場而言,函證工作關乎審計工作質效、關乎會計信息質量、關乎資本市場數據真實性,對防範金融風險至關重要。」潘光偉表示。
他介紹了中國銀行業協會搭建函證數位化平臺的有關情況。為貫徹落實財政部、銀保監會於今年8月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的通知》以及兩部委辦公廳發布的《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操作指引》相關要求,在監管部門指導下,中國銀行業協會成立了跨部門專項工作組,高效推進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建設。
據悉,10月26日系統開發工作已經正式完成,多家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正開展聯調測試工作,目前已有100家銀行、數十家會計師事務所明確報名申請接入平臺。近期,財政部會計司邀請有關專家對平臺各方面情況進行了評估,平臺順利通過評估。
潘光偉表示,平臺命名為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英文名稱為Blockchain Platform for Bank Confirmations,簡稱BPBC。在充分吸收商業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等相關參與方的業務需求和技術需求的基礎上,明確平臺建設理念,即秉承權威性、公正性和公益性的理念,建設思路遵循市場化、開放性和漸進性原則,逐步推進銀行函證向集約化、電子化、規範化、精細化「四化」方向轉型發展。
據介紹,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主要具備以下三方面的核心優勢:一是在平臺目標定位方面。平臺改變了線下分散函證回函模式,改為線上集中辦理,可實現線上完成銀行函證的申請、授權、發送、回函等全流程,加快函證處理效率,有效解決傳統紙質函證模式的多種弊端,減少會計師事務所、銀行、被審計單位等關聯方的人工介入程度,增強風險管控,降低數據錯漏和舞弊風險。
二是在平臺安全保障方面。平臺只保留函證傳輸過程信息,不保留函證數據信息,注重信息的隔離與保密,確保銀行及事務所數據安全。平臺擁有金融級安全防護環境,可實現7*24小時全天候系統安全運行。
三是在平臺技術支撐方面。平臺選擇工銀璽鏈作為底層區塊鏈技術,工銀璽鏈不僅技術優勢顯著,而且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已通過工信部可信區塊鏈權威認證,並已有多個成熟應用項目。
潘光偉表示,下一步,中國銀行業協會將繼續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與各方攜手推進銀行函證數位化建設工作,力爭遞交一份監管認可、銀行會員單位和用戶滿意的答卷:一是積極落實相關文件中賦予協會「加強函證業務自律管理」的職責,定期組織研究、擬訂操作指引,紮實有序推進函證數位化建設工作,細化開展風險評估工作職責,定期向銀保監會報告銀行業金融機構函證業務和函證數位化有關工作情況;二是持續開展推廣對接工作,積極對接擬接入平臺的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按照各方需求提供解決方案和開展培訓;三是啟動電子函證業務團體標準建設工作,引導電子函證業務規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