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偉: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進入試運行階段 已有百家銀行、數...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瓊斯)銀行函證及回函,是註冊會計師實施審計過程中,在獲取被審計單位授權後,直接向銀行業金融機構發出詢證函,查詢被審計單位銀行存款、銀行借款、擔保、理財等信息的真實性,銀行查詢、核對相關信息並提供回函的過程。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12月18日在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發布會上表示,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今日正式對外發布,進入試運行階段,這將對銀行函證數位化建設產生裡程碑式的意義。未來,中國銀行業協會將與各方共同促進函證業務朝著運營管理集約化、路徑電子化、業務流程規範化、數據治理精細化的方向轉型升級,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和審計質效,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助力銀行業高質量發展。

「函證是獨立審計的核心程序之一,對識別財務報表錯誤和舞弊行為至關重要。對整個金融市場而言,函證工作關乎審計工作質效、關乎會計信息質量、關乎資本市場數據真實性,對防範金融風險至關重要。」潘光偉表示。

他介紹了中國銀行業協會搭建函證數位化平臺的有關情況。為貫徹落實財政部、銀保監會於今年8月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的通知》以及兩部委辦公廳發布的《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操作指引》相關要求,在監管部門指導下,中國銀行業協會成立了跨部門專項工作組,高效推進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建設。

據悉,10月26日系統開發工作已經正式完成,多家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正開展聯調測試工作,目前已有100家銀行、數十家會計師事務所明確報名申請接入平臺。近期,財政部會計司邀請有關專家對平臺各方面情況進行了評估,平臺順利通過評估。

潘光偉表示,平臺命名為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英文名稱為Blockchain Platform for Bank Confirmations,簡稱BPBC。在充分吸收商業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等相關參與方的業務需求和技術需求的基礎上,明確平臺建設理念,即秉承權威性、公正性和公益性的理念,建設思路遵循市場化、開放性和漸進性原則,逐步推進銀行函證向集約化、電子化、規範化、精細化「四化」方向轉型發展。

據介紹,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主要具備以下三方面的核心優勢:一是在平臺目標定位方面。平臺改變了線下分散函證回函模式,改為線上集中辦理,可實現線上完成銀行函證的申請、授權、發送、回函等全流程,加快函證處理效率,有效解決傳統紙質函證模式的多種弊端,減少會計師事務所、銀行、被審計單位等關聯方的人工介入程度,增強風險管控,降低數據錯漏和舞弊風險。

二是在平臺安全保障方面。平臺只保留函證傳輸過程信息,不保留函證數據信息,注重信息的隔離與保密,確保銀行及事務所數據安全。平臺擁有金融級安全防護環境,可實現7*24小時全天候系統安全運行。

三是在平臺技術支撐方面。平臺選擇工銀璽鏈作為底層區塊鏈技術,工銀璽鏈不僅技術優勢顯著,而且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已通過工信部可信區塊鏈權威認證,並已有多個成熟應用項目。

潘光偉表示,下一步,中國銀行業協會將繼續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與各方攜手推進銀行函證數位化建設工作,力爭遞交一份監管認可、銀行會員單位和用戶滿意的答卷:一是積極落實相關文件中賦予協會「加強函證業務自律管理」的職責,定期組織研究、擬訂操作指引,紮實有序推進函證數位化建設工作,細化開展風險評估工作職責,定期向銀保監會報告銀行業金融機構函證業務和函證數位化有關工作情況;二是持續開展推廣對接工作,積極對接擬接入平臺的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按照各方需求提供解決方案和開展培訓;三是啟動電子函證業務團體標準建設工作,引導電子函證業務規範發展。

相關焦點

  • 堵住財務造假漏洞 銀行函證數位化建設獲重大進展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在會上表示,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正式對外發布,進入試運行階段,這對銀行函證數位化建設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近年來,資本市場中財務舞弊、會計師審計失敗等風險事件時有發生,給商業銀行帶來了法律風險和聲譽風險。」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會上表示。
  • 中銀協進一步規範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 推動第三方電子函證金融服務...
    規範銀行函證運作、做好回函相關工作,關乎資本市場信息質量和金融風險防範,能夠有效提升商業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服務水平,優化客戶體驗,有助於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構建社會誠信體系。詢證函新規則的制定工作歷時逾一年,中銀協、中注協配合監管部門,組織了一系列線上線下調研、座談和研討,推動銀行業、註冊會計師行業密切溝通配合,使銀行函證業務標準化、流程規範化、路徑電子化,更貼近行業實情、更具可操作性。在監管部門指導和支持下,自2018年起,中銀協開始研究探索第三方電子函證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工作。
  • 滙豐銀行+渣打銀行:牽頭區塊鏈國際貿易資金處理平臺
    由滙豐銀行、渣打銀行和其他10家銀行共同開發的區塊鏈國際貿易資金處理平臺——eTrade Connect已經於本周三(10月31日)在香港正式投產上線,旨在提升高達數萬億美元的國際貿易資金處理效率。
  • 銀行周報(12月21日)
    >潘光偉: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進入試運行階段 已有百家銀行、數十家會計師事務所申請接入多家中小銀行宣布擬於下周發行資本補充債券中行:2021年全球資產配置優先商品和權益 超配A股和港股山西5家城商行擬合併 區域中小銀行改革重組提速
  • 全球最大的50家銀行在區塊鏈領域的布局
    48、加拿大豐業銀行2016年12月,歐洲銀行票據交換所與區塊鏈初創企業Paxos共同開發了區塊鏈黃金交易平臺,為倫敦金銀市場上未交割的黃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清算服務。加拿大豐業銀行、花旗銀行等全球多家銀行和金融機構已經完成了區塊鏈黃金交易平臺的初此測試,共進行了600次金條交易。
  • 全球各大銀行加速布局區塊鏈:看區塊鏈如何帶動金融脫虛向實
    劉斌主任認為國內大型銀行都有過區塊鏈技術的探索和應用,不同的是每家銀行的著力點不同,每家都是根據自己的業務特點尋找應用場景。他舉例說,農業銀行最近要推出的區塊鏈貿易金融平臺等。「國內銀行都在探索,這也是一個過程,還需要一段時間。」劉斌主任表示。對於中國銀行在區塊鏈方面的應用,劉斌主任認為,其長處應該是跨境支付領域。
  • 全球各大銀行加速布局區塊鏈:看區塊鏈如何帶動金融脫虛向實|金色...
    劉斌主任認為國內大型銀行都有過區塊鏈技術的探索和應用,不同的是每家銀行的著力點不同,每家都是根據自己的業務特點尋找應用場景。他舉例說,農業銀行最近要推出的區塊鏈貿易金融平臺等。「國內銀行都在探索,這也是一個過程,還需要一段時間。」劉斌主任表示。對於中國銀行在區塊鏈方面的應用,劉斌主任認為,其長處應該是跨境支付領域。
  • 銀行半年報頻繁出現區塊鏈技術的身影
    工商銀行在半年報中披露,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工銀慈善鏈」,為全國近200家慈善機構提供服務。此外,自主研發「徵拆遷資金管理區塊鏈平臺」,有效解決徵拆遷工作複雜度高、資金利用率低、資金流向監管難等問題。 在推進網點智慧化轉型過程中,工商銀行也應用了區塊鏈技術。
  • 美國銀行界全面進入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
    OCC還將區塊鏈和穩定幣區分開來,區塊鏈是一個網絡系統,銀行可以介入成為一個節點;而穩定幣是一種貨幣形式,只要符合規則,銀行可以像處理美元一樣處理穩定幣。2.意義深遠重大OCC在2021年1月4號發布該函,彰顯了以下重大意義:通過全球穩定幣(Global Stablecoin, GSC),美國每個銀行都可以向全世界客戶(包括機構或個人)提供金融服務。而由於卡機構VISA也加入了全球穩定幣市場,相當於全美金融機構都參與了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經濟。
  •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對公支付平臺「通銀」在中關村銀行上線運行
    近日,全國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對公支付平臺——「通銀」平臺的成果發布暨籤約儀式在河北保定舉行,標誌著「通銀」平臺在京津冀三地正式落地試點,京津冀地區實現了區塊鏈技術的金融領域應用的新突破。據了解,「通銀」平臺是在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指導下,由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天津分行、石家莊中心支行共同組織推動,城銀清算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和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承建的創新型企業對公支付工具,具有即時支付、拆分支付、多業務場景支付等功能。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支付寶上線「時間銀行」 存公益...
    據介紹,「時間銀行」是一種互助養老新模式,志願者做好事的「公益時」可存入「銀行」,未來為自己或他人兌換相同時長的養老服務。但因時間存儲和兌換的周期長,經手機構多,容易在記錄過程中發生錯誤甚至遺失。在應用支付寶區塊鏈技術後,「時間銀行」可確保「時間」的存儲和兌換公開透明,永久在鏈,防止丟失或者被篡改,還可以跨機構、跨區域通兌。
  • 基於區塊鏈技術結合了錢包和銀行體系的服務平臺BalanceCoin介紹
    打開APP 基於區塊鏈技術結合了錢包和銀行體系的服務平臺BalanceCoin介紹 發表於 2019-08-16 14:46:36
  • 摩根大通和加拿大央行試點區塊鏈平臺 優化債券發行流程效率
    摩根大通和加拿大國家銀行、以及其他主要企業正在試運行一個區塊鏈平臺,旨在優化債券發行流程。  根據路透社報導,這家華爾街知名投行已經發布了一份聲明,其中顯示本次試運行處理了高達1.5億美元的加拿大國家銀行同日發行的一年期浮動利率債券揚基存單(Yankee CD)。此外,參與本次區塊鏈項目試運行的公司還包括高盛資產管理公司、輝瑞(Pfizer)、美盛集團旗下的西方資產(Legg Mason Inc's Western Asset)等。
  • 搶食區塊鏈 銀行區塊鏈應用與案例分析報告出爐
    造成區塊鏈專利數量大幅度上升可歸結於微眾銀行,在2019年1~11月,累計申請229件區塊鏈專利。3. 微眾、工行和中行是我國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家銀行截至2019年12月1日,我國共計15家銀行申請了區塊鏈相關專利,排在前3的銀行分別是微眾銀行、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
  • 浙商銀行青島分行聯手海爾卡奧斯平臺運用區塊鏈技術快速解決企業...
    9月18日,浙商銀行青島分行與海爾卡奧斯合作的分銷通系統平臺正式上線。平臺上線後,僅2個工作日,青島新展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就通過該平臺獲得浙商銀行青島分行提供的融資255萬元,跑出了浙商銀行運用區塊鏈技術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加速度。
  • 西班牙Santander銀行在年會中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投票
    區塊鏈技術通過其安全性與去中心化的性質,已經在加密貨幣之外提供了無數的應用方案,最近的一次用例就證明了這點,一家歐洲銀行在其上一次的年度投資者會議上首次應用了區塊鏈技術。在未來的會議上,投資者可能只需等待幾秒鐘就能看到他們的選票被統計和確認後的結果,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等待數周時間。
  • 韓國第二大銀行新韓銀行採用區塊鏈技術增強金融服務
    圖片版權所屬:站長之家今日塊訊(ChinaZ.com) 12 月 11 日消息    據btcmanager消息,韓國第二大銀行新韓銀行(ShinhanBank)已經開始實施一項試點項目,在一系列金融服務和內部協議管理系統實施基於區塊鏈的工作流程。
  • 85%的義大利銀行採用R3的Corda區塊鏈進行交易驗證
    義大利的銀行正在從傳統的銀行間對帳基礎設施轉移到R3的Corda區塊鏈。 義大利銀行業協會創新負責人Silvia Attanasio介紹稱,使用傳統的中心化基礎架構,對帳過程平均需要30到50天,且不可預測的,但是使用Corda區塊鏈,這一過程可以在一天內完成。 目前,多達55家義大利銀行(佔總數的85%)已經在使用區塊鏈平臺進行數據傳輸。
  • 花旗銀行發力區塊鏈領域,上線「花旗幣」被看好
    近日,銀行業巨頭花旗銀行繼開發完成3條區塊鏈,並對加密貨幣「花旗幣」(Citicoin)測試運行後,於2020年 8 月1日在美國正式發行。花旗銀行此舉在區塊鏈及銀行金融領域引發強烈反響,備受業內人士關注。作為世界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花旗銀行試水區塊鏈領域並成功上線加密貨幣「花旗幣」,被行業認為是在區塊鏈應用領域的重大突破和創新。
  • 摩根大通和加拿大國家銀行等機構用區塊鏈技術測試債券發行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已與加拿大國家銀行(National Bank Of Canada)以及其他大公司合作,嘗試建立一個旨在改善債券發行流程的區塊鏈平臺。高盛資產管理公司(Goldman Sachs)、輝瑞(Pfizer)、萊格·梅森(Legg Mason)旗下的Western Asset等也參與了這次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