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張瓊斯
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發布會暨籤約儀式昨日在北京召開。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在會上表示,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正式對外發布,進入試運行階段,這對銀行函證數位化建設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近年來,資本市場中財務舞弊、會計師審計失敗等風險事件時有發生,給商業銀行帶來了法律風險和聲譽風險。」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會上表示。
銀行函證及回函是指,註冊會計師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在獲取被審計單位授權後,直接向銀行業金融機構發出詢證函,查詢被審計單位銀行存款、銀行借款、擔保、理財等信息的真實性,銀行查詢、核對相關信息並提供回函的過程。
「函證是獨立審計的核心程序之一,對識別財務報表錯誤和舞弊行為至關重要。」潘光偉表示,對整個金融市場而言,函證工作關乎審計工作質效、會計信息質量、資本市場數據真實性,對防範金融風險至關重要。
有關部門此前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的通知》《關於推進會計師事務所函證數位化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改進提升函證業務規範化水平,加快推進函證集約化、數位化進程。
中國銀行業協會和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落實文件要求,研究推動函證數位化建設工作,開發推出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
潘光偉介紹,10月26日系統開發工作正式完成,多家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正開展聯調測試工作,目前有100家銀行、數十家會計師事務所明確報名申請接入平臺。近期,財政部會計司邀請有關專家對平臺各方面情況進行評估,該平臺順利通過評估。
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優勢顯著。在目標定位方面,該平臺改變了線下分散函證回函模式,改為線上集中辦理,可實現線上完成銀行函證的申請、授權、發送、回函等全流程,加快函證處理效率,有效解決傳統紙質函證模式的多種弊端,減少會計師事務所、銀行、被審計單位等關聯方的人工介入程度,增強風險管控,降低數據錯漏和舞弊風險。
在安全保障方面,該平臺只保留函證傳輸過程信息,不保留函證數據信息,注重信息的隔離與保密,確保銀行及事務所的數據安全。該平臺擁有金融級安全防護環境,可實現7×24小時全天候系統安全運行。
在技術支撐方面,該平臺選擇工銀璽鏈作為底層區塊鏈技術,工銀璽鏈不僅技術優勢顯著,而且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已通過工信部可信區塊鏈權威認證,已有多個成熟應用項目。
劉福壽表示,希望未來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可以發揮防範化解風險功能,推動提升函證質量和效率,努力建成安全性高、公益強、便捷高效的示範性數字平臺,為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