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協進一步規範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 推動第三方電子函證金融服務...

2020-12-17 環球網

為順應深化市場監督體系改革內在要求,財政部、銀保監會基於業務實踐中的問題和行業訴求,對2016年出臺的《關於進一步規範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財會〔2016〕13號,以下簡稱「13號文」)進行了修訂和完善,並於8月28日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的通知》(財會〔2020〕12號,以下簡稱「12號文」)。同時,兩部委辦公廳印發了《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操作指引》(財辦會〔2020〕21號,以下簡稱《指引》),對有關具體事項予以釋義和說明。兩項制度文件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銀行函證是審計工作的重要抓手,是識別財務報表錯誤和舞弊的關鍵環節。規範銀行函證運作、做好回函相關工作,關乎資本市場信息質量和金融風險防範,能夠有效提升商業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服務水平,優化客戶體驗,有助於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構建社會誠信體系。12號文就銀行函證的重要性、回函工作管理、回函服務質效、回函集中處理和數位化以及對回函工作的監管管理和行業自律作出全面描述與規範,並制定了配套的指引細則,兼具系統性和針對性,對優化社會資源配置,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和銀行業數據治理能力,防範銀行業和會計師行業操作風險及聲譽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與13號文相比,本次發布的12號文增加了函證業務定義和適用範圍,對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開展函證工作的定位、流程、內控、管理等做出了更為系統的規定。12號文明確由中國銀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銀協」)、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中注協」)共同研究制定操作指引、引導行業間溝通交流、推動函證數位化建設。12號文還對詢證函格式重新命名,將三類格式的填寫說明、業務辦理具體要求和相關釋義列入《指引》,並增加了參考案例。

詢證函新規則的制定工作歷時逾一年,中銀協、中注協配合監管部門,組織了一系列線上線下調研、座談和研討,推動銀行業、註冊會計師行業密切溝通配合,使銀行函證業務標準化、流程規範化、路徑電子化,更貼近行業實情、更具可操作性。

在監管部門指導和支持下,自2018年起,中銀協開始研究探索第三方電子函證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工作。今年以來,隨著區塊鏈等技術的逐步發展和成熟,函證數位化建設工作提速。中銀協和中注協在共同配合主管部門完成對13 號文、銀行詢證函格式的修訂以及《指引》制定的基礎上,攜手推動第三方電子函證金融服務平臺的建設,目前已完成多項重點工作。一是明確以區塊鏈技術作為平臺底層技術,分階段進行平臺建設的系統框架,即第一期選擇科技程度較高、數位化程度相對集中的大中型商業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上線運行,第二期逐步向地方法人中小銀行和中小會計師事務所推廣使用,並以平臺建設為契機,推動部分中小銀行實現數據集中,進一步完善數據治理。二是組織召開了第三方電子函證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啟動會,銀保監會法規部、8家總部在京的商業銀行和10家會計師事務所派員參會。啟動會明確平臺建設方向為權威性、公正性和公益性,建設思路遵循市場化、開放性和漸進性原則,這標誌著平臺正式進入開發建設階段。三是完成第三方電子函證金融服務平臺《管理規範及業務流程》《業務需求說明書》《技術需求說明書》等系統開發文件,組織研究探討銀行側相關系統對接改造的最佳解決方案。

根據12號文要求,中銀協還將繼續加強函證業務行業自律,做好兩項制度出臺後的宣傳、解讀、培訓、落地工作,與中注協共同定期組織修訂行業規則,加快推進第三方電子函證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和試點運行,並在運行平穩後逐步向全國推廣使用,以科技賦能,切實保障兩項制度的落地實施,助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相關焦點

  • 財政部 中國銀保監會關於進一步規範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的通知
    財會〔2020〕1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各銀保監局,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各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  為進一步規範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提升審計工作質量,維護金融市場秩序,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防範銀行業金融機構操作風險和聲譽風險
  • 劍指現金流造假財務舞弊 函證電子化破解審計難題
    今年9月,財政部、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推進會計師事務所函證數位化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率先推動銀行函證的數位化,爭取在大型會計師事務所與信息化水平程度較高的銀行逐步得到有效應用。「如果有一天,國內所有銀行全部接入函證電子化系統,會計師事務所安全使用這些信息,並反映到審計報告中,相信我國企業的財務信息質量會登上新的臺階。」安永首席合伙人毛鞍寧這樣暢想。
  • 北京註冊會計師協會關於舉辦銀行電子函證業務培訓班的通知
    各會計師事務所:為更好的理解《財政部 中國銀保監會關於進一步規範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的通知》(財會(2020)12號)的文件精神,加強銀行業與註冊會計師行業的溝通和交流,提高年度報表的審計質量,增強函證各方對函證工作理解的一致性。根據《2020年北京註冊會計師協會培訓計劃》,我會決定舉辦銀行電子函證業務培訓班。
  • 潘光偉: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進入試運行階段 已有百家銀行、數...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瓊斯)銀行函證及回函,是註冊會計師實施審計過程中,在獲取被審計單位授權後,直接向銀行業金融機構發出詢證函,查詢被審計單位銀行存款、銀行借款、擔保、理財等信息的真實性,銀行查詢、核對相關信息並提供回函的過程。
  • 堵住財務造假漏洞 銀行函證數位化建設獲重大進展
    銀行函證及回函是指,註冊會計師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在獲取被審計單位授權後,直接向銀行業金融機構發出詢證函,查詢被審計單位銀行存款、銀行借款、擔保、理財等信息的真實性,銀行查詢、核對相關信息並提供回函的過程。「函證是獨立審計的核心程序之一,對識別財務報表錯誤和舞弊行為至關重要。」
  • 會計師事務所函證數位化要來了!
    推進函證數位化主要是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集中統一地處理函證業務,進一步提升函證程序的質量與效率,推動函證方式方法與實現路徑的變化,不改變函證程序的有關要求和目的。三是確保安全,試點先行。推動函證數位化應當堅持先行開展試點,制訂周密的方案,確保函證數位化遵守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系統運行保密等相關要求。待總結試點經驗後,全面推廣。
  • 全國首個銀行函證詢查線上平臺在廈門上線
    日前,全國第三方銀行函證與詢查數位化服務平臺正式在中國(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該服務平臺是我國首個第三方銀行函證業務和審計報表等詢查在線辦理平臺,是註冊會計師、被審計單位、銀行等多方共享的協作平臺。未來,銀行等金融機構可在線上授權查詢企業審計報表、會計師事務所可在線向銀行發起詢證請求並獲得數字回函。
  • 會計師事務所函證審計程序存在哪些問題?
    【摘要】函證是審計工作中獲取審計證據的重要程序。是審計人員直接從被審計單位之外的第三方獲取審計證據,以證明被審計單位相關數據是否真實可靠的一種方法。一般來講,通過實施恰當規範的函證審計程序,註冊會計師能夠獲得更加可靠的審計證據。但是,近幾年由於函證審計程序執行不規範,出現許多審計失敗的情形,這不免會引起審計報告使用者對會計師事務所執行函證審計程序的懷疑。
  • 銀行函證詢查線上平臺在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
    崔昊 通訊員 葉欣)日前,全國第三方銀行函證與詢查數位化服務平臺正式在中國(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該服務平臺是我國首個第三方銀行函證業務和審計報表等詢查在線辦理平臺,是註冊會計師、被審計單位、銀行等多方共享的協作平臺。未來,銀行等金融機構可在線上授權查詢企業審計報表、會計師事務所可在線向銀行發起詢證請求並獲得數字回函。
  • 審計函證的18個問題
    此外,應要求被詢證人員必須使用與被審計單位有日常業務往來的郵箱將回函郵件直接回復到審計人員等。無論採用哪種函證方式,審計人員均應將反映控制函證收發全過程的相關工作記錄和外部證據完整地保存於審計工作底稿之中。問題3:一般何種情況下可以不實施銀行函證?
  • 「資訊」財政部等7部門聯合發文部署推進會計師事務所函證數位化...
    推進函證數位化主要是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集中統一地處理函證業務,進一步提升函證程序的質量與效率,推動函證方式方法與實現路徑的變化,不改變函證程序的有關要求和目的。三是確保安全,試點先行。推動函證數位化應當堅持先行開展試點,制訂周密的方案,確保函證數位化遵守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系統運行保密等相關要求。待總結試點經驗後,全面推廣。
  • 律師證券業務中函證方法的使用 ——基於近年行政處罰案例的實證研究
    筆者認為,除上述事項外,對於律師無法取得充分材料/證據支持的其他事項,律所亦可通過向掌握相關信息的第三方發送函證的方式進行核查驗證。對於收到或者是未收到的函證,律師應在索引表中一一註明情況,並及時歸檔,對回函信封及回函也予以保存。同時,律師應當對回函進行實質性核查,如發現與函證內容不符的需要進一步核查並作出解決方案及安排。
  • 七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會計師事務所函證數位化
    相關部門鼓勵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公司、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人、國有企業、金融企業等配合運用數字函證。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銀行函證程序和銀行回函對於註冊會計師審計工作至關重要。而函證紙質列印、交換、保存的傳統方式,已明顯滯後於當前信息化發展水平,也難以滿足註冊會計師審計工作的需要。
  • CPA審計實務中的函證及替代審計程序
    函證是指註冊會計師為了獲取影響財務報表或相關披露認定的項目的信息,通過直接來自第三方對有關信息和現存狀況的聲明,獲取和評價審計證據的過程。  一、運用誤區   (一)函證及其替代審計程序僅在銀行存款、借款、往來帳款的審計中運用   日常審計實務中,由於對銀行存款、借款、往來帳款的審計中運用函證及其替代審計程序比較頻繁,從而使一些註冊會計師誤認為函證及其替代審計程序僅在對這些帳戶餘額審計時採用,忽視了在審計如其他單位代為保管或加工或銷售的存貨、保證或抵押或質押、
  • 函證及其替代審計實務分析
    一、函證與其替代審計的關係和替代種類  函證是註冊會計師為印證影響會計報表認定的帳戶餘額或其他信息,以被審計單位的名義向第三方發出詢證函,獲取和評價審計證據的過程。  另外,由於在許多情形下(特別是對中小企業的審計)至全部審計工作即將結束可能仍未收到回函,事實上,相當多的詢證函根本不會收到回函,這就對函證程序的正常和有效實施形成了障礙和影響。
  • 深圳證監局&北京證監局:函證基礎審計程序專項檢查情況通報
    3.未跟進銀行回函中的特別事項說明。有的項目銀行函證回函中說明有銀行帳戶存在受限,但審計工作底稿中未對受限情況進行說明;有的項目銀行回函中說明對於部分待核查帳戶不予函證,會計師對其中個別不予函證的帳戶未採取進一步的審計程序。
  • 審計實務——審計底稿基本框架概述及函證程序全流程
    :2個層面5、應對重大錯報風險及選擇審計方案:報表層次(總體應對措施);內控測試(向管理層和治理層通報內控缺陷);認定層次;6、進一步審計程序:控制測試(可選);實質性程序;7、性質、時間、範圍8、評價證據9、發表審計意見二、審計底稿的設置1、初步業務活動工作底稿:考慮被審計單位的誠信;考慮項目組的專業勝任能力
  • 會計事務所借力泛微OA系統,實現項目-客戶-函證-合同一體化
    方案看點:項目管理/電子函證/電子籤約會計事務所屬於項目型組織,「審計、評估、諮詢、代理記帳等」項目的運轉,需要各崗位人員協作推進。此外,今年9月16日,財政部等7部門聯合發文,推動會計事務所函證數位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