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放手,過度關注會讓孩子更焦慮 | 抗抑鬱少年(21)

2020-10-13 抗抑鬱少年


一大早被電話吵醒,太太一接,是少年打來的。

媽媽,我不想在武漢住了,他們一天到晚說我,煩死我了,你給我買票,讓我回北京吧。

太太問怎麼啦,少年的話又快又急:我是到這裡來休息的,不是來受氣的,他們一天到晚地嘮叨說我。太太說,我和外公說說,要他不要說你,你別著急,再考慮一下,如果實在呆不住了,再告訴我,那我就給你買票回來吧。

我一看,才7點鐘。

外公說,昨天晚上我們都說好了,今天帶他和一幫朋友去釣魚,結果今早上就是不起床,起床後又拖拖拉拉,拿著個手機老再看,磨磨蹭蹭,一大車的人都在下面等他,已經遲到很久了,說了他幾句就生氣了。

太太勸道,他可能不願意去吧,別管他了,不去就不去吧,你們走吧。

外公生氣的不行了,太太好說歹說,讓他外公自己走了。

從揚州旅行中,有兩件事讓我有所思考。

第一件事,和孩子約定事情要明確,如果他違反了需要自己承擔責任。

我們約定5點出發外出吃晚飯。少年本來答應一起出去,但過一會玩遊戲玩得又變卦了,準備走的時候老說打完這局,後來乾脆說不去了。我們也不勉強,留他自己在房間,我兩外出大吃一頓。拍了照片,回來後在少年面前炫耀,少年也不慌不忙,原來他在我們出去的時候點了外帶食品,機器人送到房間後,少年津津有味地享用起來。

抑鬱症孩子都特別的拖拉,父母一旦批評他,他會特別的暴躁,建議家長儘量不要嘮叨,而是事先明確約定事項,如果孩子不執行也不要勉強,告知後果後,讓他自己承擔責任,孩子自己會權衡利弊的,目前來看,這樣的效果更好。

第二件事,適度放手,讓孩子獨立處理某些事情。

我們在不同車站坐同一公交車去景點,我在提前一站上的,太太和少年在後一站上。我先上車到了後一站,只看太太上車,沒看到少年,我們估計少年只顧看手機坐錯車了,趕緊下車並打電話要少年也下車。下車後少年怒不可遏,說你們也不和我說清楚,哪趟車、哪裡上下都不說,我明明跟著媽媽走,她也不管我,誰知道她不是上這趟車啊。

我笑得不行,太太氣得不行,孩子怒得不行。

我說這事你沒錯,我們的錯,出來旅遊,我們應該把路線、目的地,時間計劃和每天的安排都和你說清楚的,這樣即使出現突發狀況,也不會太影響我們後面的行程。

是的,孩子已經長大了,他有能力處理很多事情,我們不能還將孩子當小孩看,而是應該適度地放手,讓他自己處理。

人都是有惰性的,不論大人和孩子,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拖拉鬼。看到孩子拖拉、不睡覺、起床晚、成績差,家長心態要平和,家長焦慮,會把焦慮傳遞給孩子,會加重孩子的焦慮,情緒會更差。

我們總想希望孩子少走彎路,忘了我們當年都是摔了跟頭走了彎路才長大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他在未來的世界總是能找到一碗飯吃,我們沒有必要焦慮,其實焦慮也沒用,接受孩子的缺點,我們絕大多數人過的都是平凡人生,適度的放手,有助於孩子恢復健康。

相關焦點

  • 21歲花季少女長期備受抑鬱焦慮折磨(南昌格天心理諮詢案例)
    抑鬱症通常被認為是低能量狀態,焦慮被認為是一種高能量狀態,焦慮和抑鬱比人們想像的更具相關性。在內心,一個抑鬱的人經常會經歷很多焦慮症狀今天江西南昌格天心理諮詢中心的老師為大家帶來21歲花季少女長期備受抑鬱焦慮折磨這方面的一個真實案例。
  • 21歲花季少女長期備受抑鬱焦慮折磨(南昌格天心理諮詢中心)
    抑鬱症通常被認為是低能量狀態,焦慮被認為是一種高能量狀態,焦慮和抑鬱比人們想像的更具相關性。在內心,一個抑鬱的人經常會經歷很多焦慮症狀今天江西南昌格天心理諮詢中心的老師為大家帶來21歲花季少女長期備受抑鬱焦慮折磨這方面的一個真實案例。
  • 父母的「過度教養」會讓孩子更焦慮
    父母的「過度教養」會讓孩子更焦慮什麼是「過度教養」?所謂「過度教養」,就是指父母為了使孩子在學業、人際關係等方面獲得更大的成功,而向孩子提供過度的、不利於孩子發展的關懷和幫助。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很多過度教養的表現。如特殊禮遇、包辦代替、過度焦慮、過分注意、大驚小怪、當面袒護、輕易滿足、過分保護、嚴加看管、過多幹涉、容忍溺愛等等。過度教養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對孩子多方面發展帶來障礙。
  • 綜合醫院抑鬱、焦慮與軀體化症狀的識別與處理(完整版)
    我說你好好治療,能好起來就是對我最大的感謝,你更應該感謝心內科的醫生,是他為你指了一條路。雖然治療的過程還要很長,但只要在路上,方向對了,再遠也會到達。 在臨床實踐中,有很多這樣的患者,多種不適,反覆檢查沒異常的讓醫生頭痛的患者。這些患者往往是抑鬱、焦慮或者軀體化症狀患者。
  • 適度的焦慮是「興奮劑」,更是中高考超常發揮的助推劑!
    因為焦慮會引起身體上的生理應激反應,過度的焦慮,會使得身體麻木、反應遲鈍,會讓你比如在參加考試或者演講比賽時出現大腦卡殼、短路,甚至一片空白。這種情況下,你能發揮的很好嗎?而控制好的適度的焦慮,會使你的體內分泌更多的腎上腺素,從而加大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興奮度,為你提供更多的能量,進而使得你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所以,適度的焦慮是精神層面的一種「興奮劑」。
  • 正念生活家——焦慮抑鬱療愈經驗交流分享(3)
    ,就沒有了安全感,)直到3個月前在抖音遇到了老師,看了老師的所有視頻,我的直覺告訴我老師就是我值得信任的,(我是個不太輕易相信別人的人),就買了八步法跟著老師走起我的正念生活!(我的焦慮症是離家恐懼,診斷為驚恐障礙和廣場恐懼症)關注痛苦我前兩天也是感覺不好,後來才察覺,越關注痛苦越痛苦是惡性循環,就是今天老師說的自己有欲望想快點好起來[偷笑]反而不知不覺地產生排斥反應,就更關注更痛苦,沒覺察到。
  • 過度保護孩子危害極大:爸爸媽媽,該放手時就要放手
    我們這一代大多是在放養的環境中長大的,所以在我們自己有了孩子之後, 24小時全部的精力都在孩子身上,走路怕磕到、喝水爬牆黨、和小朋友玩耍都怕自己的孩子被欺負。無時無刻不在給孩子充當一個保護傘的角色,但是溫室裡的孩子真的好嗎?過度保護孩子危害你都了解嗎?
  • 你對孩子有過度關注嗎?對於孩子,適度關注是愛,過度關注是害
    久而久之,孩子就非常依賴父母,缺乏獨立性,等有了弟弟妹妹,這種關注度也隨之減少,有時候也會讓大寶自己處理下自己的事情,幫忙做點事情。於是乎,便會覺得大寶突然長大了、懂事了。過度關注,小心把「好孩子「養廢」,而很多時候,相比於優點和優勢,父母過度關注的焦點更多的集中在孩子的做不好的或是不擅長的事情上。比如:很多家長擔心小孩英語不好,總在孩子面前碎碎念「感覺沒什麼語言天賦」、「對英語沒啥興趣」,結果把本來挺好的苗子,生生念成了「語言困難戶」。
  • 過度思考是抑鬱和焦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過度思考可能會引發抑鬱和焦慮等消極情緒Whitmer等人發現持續過度思考會惡化情緒並促進消極思維。耶魯大學的蘇珊·諾倫·霍克斯瑪教授(Susan Nolen-Hoeksema)在一項研究中也發現,過度思考是抑鬱症的典型特徵。事實上,女性患抑鬱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相對於男人,女性更傾向於過度思考。
  • 每天焦慮抑鬱,怎麼辦?
    每天焦慮抑鬱,怎麼辦?焦慮是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負性情緒體驗,適度的焦慮能提升人的工作學習效率,開發人的潛能。但過度的焦慮會使人內心出現衝突,糾結,痛苦,還會出現軀體症狀,睡眠飲食障礙,交往障礙,影響身體健康等,所以研究焦慮的特點規律和消除焦慮的方法,是心理學從業者研究解決的重點。
  • 《我是怎樣擺平焦慮的》:4招走出焦慮和抑鬱,重獲快樂新生
    在知道方法前,我們先來說說焦慮和抑鬱。關於焦慮和抑鬱這二者,卡爾在書中幽默地形容道:無論你是否意識到,焦慮症和抑鬱症這二者,你只要有其一,就必然有其二。這二者總是出雙入對,就如同草莓和奶油一般(只是沒那麼美味)。
  • vipJr大咖公開課:適度放手讓孩子寫作業更高效
    近日,關於「陪孩子寫作業,家長們心急到心梗送醫院或腦出血奔急診」的多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由此可見,家長們對於「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焦慮始終存在。  對此,青少兒在線教育平臺vipJr推出「大咖公開課」,邀請實戰派青少年成長導師魏華為家長們支招,幫助家長找到「有效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訣竅。
  • 適當焦慮帶來好處,過度焦慮需要幹預,運動是克服障礙的利器
    為了應對可能產生的可怕後果,我們會選擇努力學習、拼命工作,反過來如果我們拖延著很多正事不做,我們會覺得焦慮感在蹭蹭上漲,因此適度焦慮是幫我們醫好拖延症、取得成績的法寶。很抱歉,電視臺的製作人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因為種種原因,我無法來製作節目,我不得不放棄……」顯然,這種過度的焦慮有害無益的,它只會反覆折磨人的身心,妨礙人們發揮正常的社會能力。
  • 焦慮也許能讓你比旁人更聰明,但過度焦慮往往伴隨著憂鬱
    木子的上一篇文章聊到了「幾個特徵會顯示你比旁人更聰明」,木子在評論裡看到大家對焦慮這個問題很關注。確實,焦慮在一定程度上會確保我們的思維更亢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我們思維更活躍。焦慮時你的情緒會非常高漲,而抑鬱會讓你非常非常低落,然而他們往往同時出現。而且很多藥物,尤其是幾個特定的抗抑鬱藥物,可以同時用來治療兩者。
  • 過度保護的父母:如何放手養育獨立的孩子
    重要的是要記住,過度保護的父母(如所有父母)都有良好的意願。他們想要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東西-即使這意味著他們必須推開道路或保護他們免受外界潛在傷害的現實的影響。這種庇護,緩衝和操縱的傾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體現出來。
  • 總是處於焦慮狀態,該怎麼辦?(焦慮測評表,給你的焦慮打分)
    抑鬱、認證功能障礙、幻覺等神經精神症狀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能致殘。所以,應引起重視。在接下來的幾篇文章裡,小嘉將對神經精神症狀進行詳細的介紹。(圖片來源:包圖網)在上述幾種焦慮中,廣泛性焦慮、驚恐障礙更常見一些。
  • 堅決不見心理諮詢師 | 抗抑鬱少年(16)
    找了個機會,我問少年,你覺得心理諮詢師怎麼樣?出乎意料,少年說,還可以吧。問:我們出去後,你們聊什麼了呀?答:沒聊什麼,他老想問我有什麼興趣和愛好,我都不願意搭理他。問:你一點面子也沒給人家留啊......答:不過最後還是告訴他了。問:是什麼呀,你的興趣是什麼呀?
  • 想讓孩子獨立自主,家長要學會適度放手,否則很難培養
    其實,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環境,有不一樣的管教方式,沒有什麼最好的教育。如果說,想要讓孩子變得優秀,那麼,家長需要學會適度的放手,讓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長,在沒有拘束的環境下健康發展。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要學會適度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家長可以這樣做。
  • 中國成人失眠伴抑鬱焦慮診治專家共識——心理及藥物治療
    失眠伴抑鬱、焦慮在臨床表現、治療和預後方面與單純失眠有很大差別,且預後更差、危害更嚴重,需要高度重視及積極處理。在早期(一般是開始治療的4周以內)與抗抑鬱藥聯合使用有一定益處,特別是對有焦慮症狀的抑鬱患者,但長期來看,聯合運用抗抑鬱藥和BZDs藥物並沒有比單用抗抑鬱藥帶來更大療效,相反,可能會增加一些不良反應。但BZDs並非抗抑鬱劑,不可作為治療抑鬱的主要用藥,更不能單藥治療抑鬱。 non‐BZDs主要包括唑吡坦、唑吡坦控釋劑、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和扎來普隆。
  • 焦慮抑鬱療愈經驗交流分享(1)
    ​正念生活家焦慮抑鬱療愈經驗交流分享(1)小編的話正念生活家是有焦慮、抑鬱、失眠、強迫等問題的朋友們的心靈之家還有我們(正念八步法實操基礎班)群裡的小夥伴們也給了我很大的動力和溫暖,讓我有勇氣面對。我現在對某些不該關注的事不關注,某些不良思維停止思考,放鬆精神,積聚能量,去做該做的事。這樣,你的焦慮抑鬱也隨著減弱了。一起努力啊!正念真是我接觸過的目前為止最有效的!咱們好好珍惜這個學習機會,走出自己的(思維)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