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話有很大的外部效應,我們常常會自己說,也常常被動接受,他的外部效應巨大到可能摧毀一個人,打擊一個人的信心,給人帶來巨大的內傷,導致人抑鬱,甚至自殺。
被借到其它部門工作,這個部門新招了五個大學生,派遣制的。
其中有一個男孩a,臉上很多青春痘,瘦瘦的,帶著眼鏡,愛發牢騷,今天遇到他,在庫房,庫管員女孩是這個部門的正式員工,他們聊到一些事,男孩a就說,如果辭職,會不會一年不能出國,庫管員有點不耐煩,說「沒事,這個不是問題,無所謂,你馬上走了都沒事,想那麼多幹嘛,說不定明年就不要你們了,把你們都辭退了。」
聽到這段話,我看著男孩a,他沉默了,屋裡好幾個人,也沒有人再說話了。
沒過幾分鐘,男孩a一聲不響走出去了,本來要領的東西都沒領。男孩a的情緒很明顯,庫管員還不知道自己說了一段特別傷人的話,仍大大咧咧的。
天道裡有這麼一段,丁元英進飯館,老闆很熱情,上完面還主動做過來陪他聊天,問他「做什麼工作的。」丁元英說「沒工作。」老闆繼續諂媚的說「做大買賣的吧?幹什麼買賣?」丁元英說「您要是不嫌棄,我上這給您打工來。」老闆變臉了「這麼大個人,說話不著調,光吃不幹活,也不嫌丟人」。說著走開了,連看都不願看丁元英一眼。
最近中餐廳挺火,黃曉明被吐槽成中年王子病,活在偶像劇裡,霸道總裁,很多上升到人身攻擊,其實節目裡,你很難說黃曉明真做錯了什麼 ,真實的管理者可能比黃曉明差勁很多,作為節目裡的元老,黃曉明想主持大局沒錯,但黃曉明受到了太多非議,各種被諷刺,被吐槽,各種難聽話都加在了黃曉明頭上。
不管是大人物,還是普通人,生活中難以避免的就是要和這些非言非語打交道,你總會聽到這些話,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是這些話的製造者,我們不知不覺就出口傷人了,有時候我們知道,就是排放一下自己的情緒,有時候我們不知道,只是無心出口,或者開玩笑,卻恰好觸碰到了別人的敏感地帶。
你很難給這些話定義,它有巨大的外部效應,我們可能還不自知,
作為一個製造者,只能儘量管住自己的嘴,不去製造這些垃圾話。很多時候我們一句無心的話,會給別人帶來很長時間的困擾,甚至會造成一些人的抑鬱症,這些話外部效應可能很大。
作為一個被動接受者,只能自己儘量想辦法去排解,成年人最重要的一課就是要學會自己消化負面情緒。大部分時候,說這些話的人沒有針對誰,人與人的關係也是一直在起伏中,即使最好的朋友,也可能有相對低谷的時期。自己儘量管住嘴,在最不喜歡對方時也能嘴下留情。
隨著大眾文化程度升高,敏感的人也越來越多,有時候,你在公眾場合隨便說了一句話,不針對任何人,或者不針對在場的人,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尤其是你說那些相對負面的信息時,大部分人會自動往自己身上套,如果有符合的,就會覺得在諷刺自己,比如你抨擊了一下去國外留學,有過留學經歷的,或者把子女送出國的,或者有打算送子女出國的,都會往自己身上套。在辦公室,聚會上,或者朋友圈這種相對公開的場合,說話要留點心。
有時候說話者可能覺得對事不對人,自己沒有錯 但在於聽者來說,就是對人的,否定一個人的審美,就是否定一個人,否定一個人的做事,就是否定一個人,否定一個人的選擇,就是否定一個人,這背後都包含了這個人的三觀,經歷,學識,知識結構,沒有人喜歡被否定,沒有人喜歡受傷害。
當聽到自己的經歷,自己的喜好,自己的特徵,或者其它與自己有關的事被批評,許多人心裡會被砸出一個坑,你需要鍛鍊自己的自我消化負面評價,負面心情的能力,自我癒合傷口的能力,但你不能要求別人都一樣。
就個人經驗來說,其實我很多時候聽到這些話,開始也會不舒服,比如你剛買了新東西,別人貶低它,或者你說了一件關於自己的事,別人槓精式的回應。
說這種話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出於嫉妒,對於別人得到的東西假裝不屑的貶低,比如對方買了個很貴的三星手機,你不屑的說「三星手機不是爆炸嗎?」這話足以讓大部分聽者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能抹殺大半得到新手機的喜悅。
比如出於盲目自信,或者只是想打壓一下對方,過度的誇耀自己擁有的某些東西,比如另一半的優點,比如自己的某些決策,總是想把別人比下去,其實本身沒有太大關係,世界足夠大,不是非的誰比誰強。
比如如開篇說的庫管員一樣,自以為是的自說自話,先不說部門的政策一個庫管員決定不了,她也缺乏真正的理解,沒來由的說了一番外部效應很大的話。
或者如那個飯店老闆一樣,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發表自己見識實在有限的看法。這是見識短淺造成的,以為自己見到的就是世界,喜歡用自己這一套東西去衡量別人,大到該結婚了,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了,該怎麼為人處事了,小到一頓飯,一次哄孩子。
小時候聽到過很多類似的話,不怎麼怎麼一定怎麼怎麼,怎麼怎麼一定不怎麼怎麼,那時候真信以為真,覺得這就是真理,真長大了,見得多了,發現都是見識短淺造成的,越是見識多的人,越不會說這麼絕對的話。
對於不太懂人情世故的朋友,我經常推薦這套書
這套書我也買了,對於行走工作,確實幫助很大,能夠很好的幫助大家提升情商和為人處世能力:
《為人三會》:教會你會說話、會辦事、會做人。
《口才三絕》:會讚美、會幽默、會拒絕,說話直擊人心。
《修心三不》:不計較、不抱怨、不生氣、懂取捨。
這套書實用價值很高,古今鑑用,值得好好看看、學習,越早領悟,越早成功!
目前還是618活動,原價68元,現在只要29元,也就是一包煙錢,三本書帶回家,學會為人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