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天新先生《數學傳奇:那些難以企及的人物》介紹了包括高斯、阿基米德、歐拉等一系列數學家的真實人生。如果讓我在其中選一位最喜歡的人物,與數學王子高斯相比,我寧願選擇秦九韶。
(一)孤獨的理論之路
在歷史上,中國一向是一個注重實際的國家,因為對絕大多數在這片廣袤領土上生存並埋進墳墓的人來說,維持最基本的溫飽,常常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中國並不缺少向內看的哲學,可這種哲學在後世的傳播中往往走向消極與虛無。人與自然同構為一體,便再沒有什麼是不能忍受的。麻木的人們把額頭上的汗滴到古老的土地裡,陽光下背脊油亮,深深彎曲,你可以驚奇的發現,其顏色與凹凸紋路與手下熟練操持的鋤頭或犁有驚人的一致。
統治階級是喜歡這種狀況的,他們鼓勵生產、繁殖與安貧樂道。他們需要越多越好的財富與勞動力供養軍隊、成群的妻妾和子孫。同時又讓人民保持最樸素的敬畏思想。如果出現很多不實際的人,去研究純粹理論上的東西,他們早晚會依此研究出一種獨立的哲學,人民對於朝廷的敬畏便不會再那麼樸素。對高高在上的皇帝和大臣來說,那是很危險的事情。
比如秦九韶,比如《數學九章》。
筆者對數學並不十分了解,此前對他的成就一片茫然。以下是《數學傳奇》中對他的描述(摘錄):
1247年9月,秦九韶寫出《數學九章》,是中國第一個受皇帝接見的數學家。
《數學九章》分九類十八卷,每類九個問題,包括「大衍總數術」、「正負開方術」、「三斜求積術」等。
直到1801年,高斯才給出「大衍求一術」。
秦九韶定理是中國人發現的最具世界性影響的定理,是中外任何一本基礎數論教科書中不可或缺的。
有「科學史之父」美譽的美國科學史家喬治薩頓甚至認為,秦九韶是「他那個民族,他那個時代,並且確實也是所有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2005年,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數學史——從美索不達米亞到現代》,該書重點介紹的12位數學家中,秦九韶是唯一的中國人。
英國BBC新近製作播出的四集紀錄片《數學的故事》中,秦是唯一被提及的中國數學家,也是七位東方數學家中鏡頭最多的一位。
以上可知,秦九韶在做著一份幾乎純粹理論上的東西,研究一種定理,而不是一種現象,沒辦法做出一把椅子或者一架水車。更直白一點的說法是:沒什麼用。
然而,相信你也看到了,它的價值多麼巨大。
(二)埋沒:跨越時代的悲哀
與外國的好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秦九韶的學術成就未被同代人認識,現代人也很少提起。相比,祖衝之就幸運的多。
原因說起來有些好笑,照今天的話說,是「作風問題」。
相傳,他為官貪贓枉法、生活無度,甚至犯有人命。
相傳,是誰在傳呢?
一是劉克莊,生前便以辭採華章連篇累牘趨奉「蟋蟀宰相」賈似道。二是周密,其誹謗被揚州學派焦循、晚清湖州學者陸心源相繼批駁。
曾子殺人,三人成虎。
那些靈巧的嘴巴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墳墓中化為塵土的亡靈,歷史的風滾滾的刮過去,風過處,無數亡靈閃爍著無數雙血紅的眼睛,怎奈口不能言,無法替自己辯白一句。
秦九韶在《數學九章》裡曾表示他對當時社會的熱枕。如:「治理財政,理應猶如智者治水。正本清源。有條不亂。治標治本。消除隱患。」「達官貴人相互攀緣,欺詐百姓,大小貪官,用盡心機。」在這本耗費了他一整個人生的著作上,他沒有必要作假。更何況,這些著作都曾上奏皇帝,寫進這樣的東西,分明是得罪人又不討好的事情,聰明人做不來。
聰明人也不會去把畢生精力放在這樣一本「毫無用處」的書上。
退一萬步講,假設他真的貪贓枉法,假設他真的生活無度,所以他的才華就可以被埋沒,他的成就就可以被無視嗎?這樣荒誕的因果關係,讓人想起「紅五類」「黑五類」,細思毛骨悚然。
歡迎來現場參加或通過qq直播一起讀書
尼山書院 大明湖畔
約讀今晚 名家相伴
約讀今晚官方qq:【3479955939】(直播專用)
一、加入讀書會的理由:
1. 現場2.3.4排為會員專座
2會員提問優先
3籤名書(有機會可以題上款)郵寄到家
4優先參加讀書會組織的線下名家朗誦活動,得到名家當面指導,喜歡可以上臺展示。
二、收穫:
1.24位名家分享個人智慧,深度寬廣視角解讀名家自己的書或者經典好書。近距離感受名家「名」在哪裡,而我們又怎樣進步。
2.結合書中完整的有說服力的細節論述,可以觸動你發現自己通過學習可以提升的空間緯度。給予您心動加行動的動力。
三、會員加入方式:
每年800元,支付寶轉帳或者微信轉帳都可。
24本名家經典好書郵寄給您。
掃下方二維碼,諮詢參與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