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中的句子總讓人頓生時空交錯,今夕何夕之感。中秋與圓月,千年來都是文人墨客題詠與創描摹的主題。王獻之、馬遠、沈周、文徵明與豐子愷,他們都曾如我們一樣,仰望明月。中秋夜,在他們心中,是年齒徒生、壯志未酬的傷懷,也有無限旖旎的浪漫。
東晉 王獻之 《中秋帖》
「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這是東晉王獻之寫在《中秋帖》的文字。這22個字沒有句讀,應有錯漏,究竟表達了什麼意思?至今依然不完全為人所知。但這並不妨礙酷愛鑑寶的乾隆將之視為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並列的稀世珍寶,合稱「三希」。《中秋帖》曾經宋代宣和、紹興內府,明項元汴,清內府收藏。民國時溥儀將其攜出宮外,流散民間。建國前和王珣《伯遠帖》一起被典當於香港一家外國銀行。1951年底,典當期將滿時,國外有人意圖購獲,周恩來總理聞訊,當即指示有關部門購回,入藏故宮博物院。
《中秋帖》 局部
南宋 馬遠 《對月圖》
《對月圖》描摹的是一位世外高人在崇山峻岭之間賞月飲酒的場景。巍巍山峰使畫面意境曠遠,高人對月獨酌似乎頗為孤寂,但好在身旁還有一童子相伴,讓畫面在清寂氛圍之中還透著一絲靈動、溫馨。整幅畫作縱149.7釐米,橫78.2釐米,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對月圖》 馬遠 臺北故宮博物院 藏
《對月圖》局部
南宋 馬遠 《月下觀梅圖》
依然是一位高士與一位童子對月遙望。但高山、明月與枯梅讓人更感寂寥。畫中枯枝桀驁不馴、直插天際,似是意寓觀梅者的滿腔孤憤。此作今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
馬遠 《月下觀梅圖》
明 沈周 《有竹莊中秋賞月圖卷》
畫面描繪的是沈周(1427~1509)在其居所「有竹莊」內的平安亭與友人中秋飲酒賞月時的情景。 「少時不辯中秋月,視與常時無各別。老人偏與月相戀,戀月還應戀佳節。老人能得㡬中龝,信是流光不可留。古今換人不換月,舊月新人風馬牛。」沈周在此畫上提寫了這樣的句子。當時,他與浦汝正等友人中秋賞月,面對圓月,頓生物是人非的悽清之感。於是便在詩句中感嘆時光匆匆,韶華易逝。據詩中「老夫老及六十年,更問中秋賒四十。」可推知此卷為沈周於成化二十二年即1486年六十歲時所作。此作曾在紐約蘇富比拍賣。
《有竹莊中秋賞月圖卷》
《有竹莊中秋賞月圖》局部
明 文徵明 《梅竹雙清 行書中秋詩卷》
看來,中秋放假三天還是有古典傳統的。「梅竹雙清」的題材並不鮮見於歷代繪畫。這件手卷的特殊之處在於,上有文徵明對中秋十四、十五、十六三日各作一首詩,描摹其賞月所見。在文徵明筆下,月圓之夜煥發出與其老師沈周大不相同的意蘊。它遠非馬遠心中的孤寂,也非沈周心中的憂愁。在他的詩裡,碧雲、捲簾、蟋蟀、梧桐、桂樹、美酒,構成一派旖旎、富足而唯美的景象。三首詩也點出了時間流轉,月盈月缺的變化。此作流傳有序,並為民國畫家、鑑藏家曾為吳湖帆夫婦收藏。
十四夜
月近中秋夜有輝,幽人戀月臥遲遲。及時光景寧須滿,明日陰晴不可期。清影一簾金瑣碎,涼聲何處玉參差。酒闌無線懷人意,都在庭前桂樹掛。
十五夜
銀漢無聲夜正中,十分秋色小樓東。空瞻朗月思玄度,誰有高懷似瘐公。把酒金波浮桂樹,捲簾清露滴梧桐。碧云何處人如,惆悵東闌一笛風。
十六夜
入眼冰輪積漸摧,白頭顧影重徘徊。極知武力盈當缺,自惜留念去不來。蟋蟀早將寒氣至,芙蓉都受露華開。殷勤不負花前意,依舊清光在酒杯。徵明。」
文徵明 《梅竹雙清 行書中秋詩卷》
吳湖帆 朱梅邨 薲洲鷗鷺 行書《中秋詠月》成扇
這是吳湖帆與其弟子、外甥朱梅邨合作的扇面,吳湖帆提字,朱梅邨作畫。
吳湖帆 朱梅邨《中秋詠月》
豐子愷《中秋之夜》
豐子愷曾多次為中秋作畫,《中秋之夜》為其中一件。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曾在《自由談》雜誌上以「中秋」為主題撰寫過短文。
那是1947年9月18日,上海的《自由談》雜誌第10卷第4、第5期合刊刊出了「關於上海特輯」。豐子愷專為「特輯」寫了一篇《上海中秋之夜》,只有300餘字,寫的是他「有一年」在上海過中秋時所做的一個奇特的「夢」。「夢」中的豐子愷戴著「一副眼鏡」,見到上海「各種各樣的人各自過著各種各樣的生活」。文章短小別致,別有意味。
附:
上海中秋之夜
豐子愷
記得有一年,我在上海過中秋。晚飯後,皓月當空。我同幾個朋友到馬路上去散步,看見了上海中秋之夜的形形色色,然後回家。我將就睡的時候,忽然有一個人推門進來。他送我一副眼鏡,就出去了。我戴上這副眼鏡,一看,就像照著一種x光,眼前一切窗門板壁,都變成透明,同玻璃一樣,鄰家的人的情狀我都看見了。我高興得很,就戴了這副眼鏡,再到馬路上去跑。這回所見,與前大異;一切牆壁,地板,都沒有了;但見各種各樣的人各自過著各種各樣的生活。可驚,可歡,可憐,可恨,可恥,可鄙……也有可歌,可泣,可美,可敬的。我跑遍了上海的馬路,所見太多,興奮之極,倒在馬路旁邊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卻是身在床中。原來是做一個夢。
三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作。
《中秋之夜》
豐子愷另一件關於中秋的作品 《中秋同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