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的家長總是挖空心思,希望自己家的孩子過上很好的生活,比如「孟母三遷」的故事。
不難看出來,家長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很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不惜選擇大費周章地搬家來實現。
年輕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總是想盡辦法的給孩子更好的舒服的環境。
在很多家庭裡面,我們看到父母只要去了大城市裡面之後都會選擇留在大城市。
然後為孩子的教育,他們甚至不惜花光所有的錢甚至背負三十年的貸款去購買學區房、學位房,就為了孩子有一個很好的富裕的生活環境。
難道真的給孩子很好的一個生活條件,
他就能夠幸福啊?
比起物質,陪伴的好處超乎你想像
小陽是一個別人都羨慕的孩子,通常他只要要的東西,父母都會應允給他,甚至也不會去拒絕他。
因為父母上班太忙碌了,不過小楊並沒有因此而過得特別的開心,他覺得自己並不幸福 。
因為他看著別人家的父母都陪伴在孩子身邊,但是他這一天卻看不到父母的面。
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一個誤區,這是給孩子更多的禮物,更多的衣服,更多的零食,只要孩子要什麼東西家長都會去花錢。
感覺給孩子很富裕的生活條件,孩子就會幸福。其實孩子往往物質上的幸福不是自己所想要的,孩子想要則是父母陪伴在他們身邊。
通常我們看到很多的家長,甚至連家長會都沒有時間給孩子開,一些親子的時間,也全部被工作給佔用了。
從現實中的例子,不難看出來,其實家長不陪伴孩子,孩子很容易滋生心理疾病,甚至他會感覺到,父母根本就不在乎他的存在。
往往很多家長只看到了自己當時生活條件比較差,所以自己沒有學到很好的東西,或者自己的父母沒有給自己買東西,而忽略了孩子想要的陪伴。
他們每天不辭辛苦地上班,只為了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成績。
只要是對孩子有益的東西,不管是好的,不好的,他都會購買,可是對於孩子而言,你不停的給他錢財,只會讓他養成一個大手大腳的習慣。
等到他長大成人之後,他會把他的叛逆表現出來,比如說不聽父母的話,想要讓孩子覺得幸福,並不是沒有辦法的。
生活之中我們要做的事情特別多,只要學會了做這些事情,能夠讓孩子感覺到特別的幸福。
家庭富裕用物質來「堆娃」,孩子未見得幸福,父母的陪伴才是稀缺品。
如何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1.父母之間保持良好的氛圍
和睦的家庭對孩子成長是十分有必要的,夫妻關係好了,自然而然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都得到了增強,這一點在很多小朋友身上都表現的很明顯。
不少的家長經常一回家就吵架,一坐下就開始玩手機,孩子回到家想看到的是父母的笑容和溫馨的氛圍等等。
2.從生活上關心孩子
家庭生活環境因素對孩子的成長十分的重要,如果我們能夠從生活上的點點滴滴去關心孩子,這樣對他的成長當然也是有幫助的。
往往我們看到了能夠和孩子變成好朋友的父母,孩子會變的特別睿智。
1.孩子也需要儀式感
經常我們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其實孩子也需要儀式感,在他生日的時候,我們要陪伴在他身邊。
所以他開家長會的時候,我們要陪伴在他身邊,一些親子活動的時候,我們也要陪伴在他身邊。
一個儀式感的生活,直接可以影響到孩子的一個身心健康。
2.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
每一個孩子都會叛逆期,當孩子叛逆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因為他們的心智正在成熟,所以父母要幫忙陪伴在孩子身邊,讓孩子明白不管多麼艱難,父母永遠支持他們。
【媽媽寄語】
在掙錢和陪伴孩子,作為一個母親,我們正確的選擇應該是多多陪伴孩子,即使我們給他再富裕的生活都抵不住陪伴。
家庭富裕用物質來「堆娃」,孩子未見得幸福,父母陪伴是稀缺品。
如果你在應該陪伴孩子的時間選擇掙錢,相信在以後可能孩子會特別的怨恨你。
【今日話題】
作為父母,
你會選擇陪伴孩子,
還是掙錢給孩子富裕生活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