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咖啡市場頻頻傳出強強聯合的消息,騰訊喜提瑞幸,可口可樂收購Costa,星巴克先牽手阿里後下嫁雀巢……隨著中國咖啡市場逐漸升溫,越來越多的巨頭開始加碼這一領域,一場咖啡「大戰」正在打響。這對於重慶本地市場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呢?
巨頭入局,咖啡「大戰」正在打響
●8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與星巴克宣布達成全方位深度戰略合作,雙方將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新零售領域進行探索創新。
●9月6日,騰訊與新零售咖啡的代表瑞幸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騰訊將助力建設瑞幸咖啡 「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8月28日,雀巢以71.5億美元拿下星巴克零售業務和餐飲產品在星巴克門店以外的永久性全球營銷權,在除星巴克門店之外的其他渠道生產和銷售星巴克包裝產品,包括咖啡豆、速溶咖啡粉、茶葉和膠囊咖啡。
●8月31日,可口可樂宣布以51億美元全資收購Costa咖啡,預計2019年上半年完成交易。
據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了解,隨著各巨頭的入局,Costa、星巴克、瑞幸會加速擴張。星巴克相關負責人表示,依託阿里旗下餓了麼成熟的配送體系,星巴克將在位於北京和上海重點商圈的約150家門店試運行外送業務,隨後逐步延伸至全國,計劃於今年年底前覆蓋30個主要城市超過2000家門店,以期儘快滿足不同市場更多顧客的需求。
瑞幸則在進入重慶僅僅數月的時間裡,開了超過70家門店,一副來勢洶洶的架勢。
格局生變,咖啡市場呈三足鼎立之勢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全球咖啡市場增速僅2%,而中國咖啡消費的增速卻高達15%。2015年中國咖啡銷量約為700億人民幣,2025年之前,中國的咖啡市場有望達到萬億規模。毫無疑問,中國的咖啡市場潛力巨大,因此引來眾多巨頭入局並不令人意外。
對於目前中國市場出現的強強聯手局面,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中國咖啡大戰拉開序幕。」他指出,星巴克、瑞幸咖啡、Costa已經在中國咖啡行業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拉動整個產業快速發展之後,能夠進一步提升中國消費者對咖啡文化的接受度,並且獲得咖啡行業爆發所帶來的消費紅利。從目前的門店數量來看,星巴克位居第一、瑞幸咖啡居於第二、Costa排位第三,但此次咖啡大戰的打響,也有可能使三家的排位產生變化,預計三年內競爭會更加白熱化,存在重新洗牌的可能。
著名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也認同三足鼎立的觀點,他表示:「星巴克、瑞幸、Costa是目前中國咖啡的三大戰車,其中星巴克佔據了中高端市場,在消費者心智、消費渠道等方面居於領導地位;瑞幸是後起之秀,藉助資本的力量,用網際網路玩法大打價格戰,在全國快速布局;Costa原本居於第二的位置,可口可樂收購該品牌後,強強聯合,也將擁有一席之地。」
他分析,這三大品牌打響咖啡大戰後,對規模較小的品牌將是一次滅頂之災,其生存空間將逐步縮小,最後形成寡頭領先的局面。「至於三足鼎立會持續多久,目前尚不能預判。從其他行業的案例可以發現,可口可樂並沒有收購百事可樂,兩者一直在競爭中並存,而滴滴卻最終收購了快的,兩者合二為一,因此咖啡市場是否會從三足鼎立走向統一,還存在諸多變數。」
挑戰重重,本土小品牌或遭遇洗牌
重慶的咖啡從業者,對此態度如何?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採訪發現,雖然本土品牌對巨頭入局咖啡業,看上去表現得雲淡風輕。但在描述中,都透露出對三大品牌的重視,正高度關注品牌方後續發展。
「巨頭的入局,吸引了行業關注度。我認為是好事。」種子咖啡創始人Summer曾任職於星巴克,幾年前她創立了自己的咖啡品牌。她表示,作為獨立咖啡店,有穩定的粉絲群,不需要太過擔心。
另一獨立咖啡老闆也表示,咖啡是有鄙視鏈的,精品咖啡館>COSTA、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速溶。所以對於本土精品咖啡館而言根本不需擔心,巨頭們的落子布局,是利好於咖啡市場的培育。
「巨頭才剛剛入局咖啡業,未來怎麼打,具體的章程並沒拿出來。所以,對於品牌方而言,目前可能並沒有緊迫感。」咖啡從業者徐奇表示,Costa、星巴克在技術、標準化、門店管理、企業文化等方面,有著多年積累,網際網路賦能後會怎麼樣,誰也不知道。
「小藍杯瑞幸不到一年時間,在全國市場布局了千家門店。」徐奇稱,這些門店勢必會壓縮小品牌咖啡的生存空間。另外隨著三大巨頭爭霸賽開打,一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肯定會遭遇洗牌。
奇醜的猴子咖啡創始人劉曉龍表示,此次巨頭紛紛入駐咖啡江湖,確實也讓品牌看到挑戰。預計明年,奇醜的猴子將在主要省會城市落子。「但不知道,彼時經過強強聯手的巨頭,會有什麼新動作,是否會分流關注度。」
升級轉型,差異化競爭才能留住粉絲
那麼面對咖啡大戰,本土品牌有什麼應對措施呢?
劉曉龍介紹,目前,奇醜的猴子的應對措施是,在生活潮牌上持續為品牌賦能,同時通過搭建論壇、電臺、聊天軟體等方式,綁定粉絲群。
奇醜的猴子咖啡在重慶有4家門店,今年啟動全國戰略,已在烏魯木齊布局一家。劉曉龍表示,他們在江北嘴的門店與星巴克毗鄰,從營業額看雙方不相上下。但從消費者人群看,雙方區分明顯。奇醜的猴子,多是90後、00後消費者,而星巴克則是70後、80後消費者。
劉曉龍表示,Costa、星巴克是全球品牌,存在時間長,傳遞給消費者的印象已經固化,而瑞幸更多是以網際網路思維做網際網路行業。奇醜猴子與它們相比,在發展理念、調性等差異明顯。比如星巴克、瑞幸目前強調線上,而奇醜的猴子則更注重線下體驗,把藝術、原創類文化傳遞出去。
本土另一咖啡品牌「野獸花園」,最近也是動作不斷,不僅發布了全新的品牌戰略,還跨界玩起了農場。其相關負責人辛枝介紹,農場佔地面積共計500畝,目前已開發出一期100畝,包括住宿、餐飲等,已投資5000萬,整體投資規模上億元。她表示,野獸花園打造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希望周一到周五,顧客到主城喝咖啡,周末則農場遊玩。這樣的玩法,和星巴克氣質肯定是不一樣的,雙方各有目標客群。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唐小堞 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