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點燃咖啡大戰,重慶本土品牌面臨洗牌壓力

2020-12-20 上遊新聞

近期,咖啡市場頻頻傳出強強聯合的消息,騰訊喜提瑞幸,可口可樂收購Costa,星巴克先牽手阿里後下嫁雀巢……隨著中國咖啡市場逐漸升溫,越來越多的巨頭開始加碼這一領域,一場咖啡「大戰」正在打響。這對於重慶本地市場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呢?

巨頭入局,咖啡「大戰」正在打響

●8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與星巴克宣布達成全方位深度戰略合作,雙方將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新零售領域進行探索創新。

●9月6日,騰訊與新零售咖啡的代表瑞幸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騰訊將助力建設瑞幸咖啡 「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8月28日,雀巢以71.5億美元拿下星巴克零售業務和餐飲產品在星巴克門店以外的永久性全球營銷權,在除星巴克門店之外的其他渠道生產和銷售星巴克包裝產品,包括咖啡豆、速溶咖啡粉、茶葉和膠囊咖啡。

●8月31日,可口可樂宣布以51億美元全資收購Costa咖啡,預計2019年上半年完成交易。

據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了解,隨著各巨頭的入局,Costa、星巴克、瑞幸會加速擴張。星巴克相關負責人表示,依託阿里旗下餓了麼成熟的配送體系,星巴克將在位於北京和上海重點商圈的約150家門店試運行外送業務,隨後逐步延伸至全國,計劃於今年年底前覆蓋30個主要城市超過2000家門店,以期儘快滿足不同市場更多顧客的需求。

瑞幸則在進入重慶僅僅數月的時間裡,開了超過70家門店,一副來勢洶洶的架勢。

格局生變,咖啡市場呈三足鼎立之勢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全球咖啡市場增速僅2%,而中國咖啡消費的增速卻高達15%。2015年中國咖啡銷量約為700億人民幣,2025年之前,中國的咖啡市場有望達到萬億規模。毫無疑問,中國的咖啡市場潛力巨大,因此引來眾多巨頭入局並不令人意外。

對於目前中國市場出現的強強聯手局面,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中國咖啡大戰拉開序幕。」他指出,星巴克、瑞幸咖啡、Costa已經在中國咖啡行業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拉動整個產業快速發展之後,能夠進一步提升中國消費者對咖啡文化的接受度,並且獲得咖啡行業爆發所帶來的消費紅利。從目前的門店數量來看,星巴克位居第一、瑞幸咖啡居於第二、Costa排位第三,但此次咖啡大戰的打響,也有可能使三家的排位產生變化,預計三年內競爭會更加白熱化,存在重新洗牌的可能。

著名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也認同三足鼎立的觀點,他表示:「星巴克、瑞幸、Costa是目前中國咖啡的三大戰車,其中星巴克佔據了中高端市場,在消費者心智、消費渠道等方面居於領導地位;瑞幸是後起之秀,藉助資本的力量,用網際網路玩法大打價格戰,在全國快速布局;Costa原本居於第二的位置,可口可樂收購該品牌後,強強聯合,也將擁有一席之地。」

他分析,這三大品牌打響咖啡大戰後,對規模較小的品牌將是一次滅頂之災,其生存空間將逐步縮小,最後形成寡頭領先的局面。「至於三足鼎立會持續多久,目前尚不能預判。從其他行業的案例可以發現,可口可樂並沒有收購百事可樂,兩者一直在競爭中並存,而滴滴卻最終收購了快的,兩者合二為一,因此咖啡市場是否會從三足鼎立走向統一,還存在諸多變數。」

挑戰重重,本土小品牌或遭遇洗牌

重慶的咖啡從業者,對此態度如何?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採訪發現,雖然本土品牌對巨頭入局咖啡業,看上去表現得雲淡風輕。但在描述中,都透露出對三大品牌的重視,正高度關注品牌方後續發展。

「巨頭的入局,吸引了行業關注度。我認為是好事。」種子咖啡創始人Summer曾任職於星巴克,幾年前她創立了自己的咖啡品牌。她表示,作為獨立咖啡店,有穩定的粉絲群,不需要太過擔心。

另一獨立咖啡老闆也表示,咖啡是有鄙視鏈的,精品咖啡館>COSTA、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速溶。所以對於本土精品咖啡館而言根本不需擔心,巨頭們的落子布局,是利好於咖啡市場的培育。

「巨頭才剛剛入局咖啡業,未來怎麼打,具體的章程並沒拿出來。所以,對於品牌方而言,目前可能並沒有緊迫感。」咖啡從業者徐奇表示,Costa、星巴克在技術、標準化、門店管理、企業文化等方面,有著多年積累,網際網路賦能後會怎麼樣,誰也不知道。

「小藍杯瑞幸不到一年時間,在全國市場布局了千家門店。」徐奇稱,這些門店勢必會壓縮小品牌咖啡的生存空間。另外隨著三大巨頭爭霸賽開打,一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肯定會遭遇洗牌。

奇醜的猴子咖啡創始人劉曉龍表示,此次巨頭紛紛入駐咖啡江湖,確實也讓品牌看到挑戰。預計明年,奇醜的猴子將在主要省會城市落子。「但不知道,彼時經過強強聯手的巨頭,會有什麼新動作,是否會分流關注度。」

升級轉型,差異化競爭才能留住粉絲

那麼面對咖啡大戰,本土品牌有什麼應對措施呢?

劉曉龍介紹,目前,奇醜的猴子的應對措施是,在生活潮牌上持續為品牌賦能,同時通過搭建論壇、電臺、聊天軟體等方式,綁定粉絲群。

奇醜的猴子咖啡在重慶有4家門店,今年啟動全國戰略,已在烏魯木齊布局一家。劉曉龍表示,他們在江北嘴的門店與星巴克毗鄰,從營業額看雙方不相上下。但從消費者人群看,雙方區分明顯。奇醜的猴子,多是90後、00後消費者,而星巴克則是70後、80後消費者。

劉曉龍表示,Costa、星巴克是全球品牌,存在時間長,傳遞給消費者的印象已經固化,而瑞幸更多是以網際網路思維做網際網路行業。奇醜猴子與它們相比,在發展理念、調性等差異明顯。比如星巴克、瑞幸目前強調線上,而奇醜的猴子則更注重線下體驗,把藝術、原創類文化傳遞出去。

本土另一咖啡品牌「野獸花園」,最近也是動作不斷,不僅發布了全新的品牌戰略,還跨界玩起了農場。其相關負責人辛枝介紹,農場佔地面積共計500畝,目前已開發出一期100畝,包括住宿、餐飲等,已投資5000萬,整體投資規模上億元。她表示,野獸花園打造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希望周一到周五,顧客到主城喝咖啡,周末則農場遊玩。這樣的玩法,和星巴克氣質肯定是不一樣的,雙方各有目標客群。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唐小堞 侯佳

相關焦點

  • 兩巨頭參戰 洗衣液市場或將面臨重新洗牌
    兩巨頭參戰 洗衣液市場或將面臨重新洗牌 CBO首頁 | 作者:王小潔 | 來源:CBO獨家  2010-06-21  訪問量:1601
  • 外來大鱷衝擊本土房企,十堰樓市面臨「重新洗牌」!
    它們在這片土地上積極拿地銷售,而後憑藉其品牌影響力、強勁的實力和特有的開發風格,與十堰本土房企同臺競爭,逐步在這座城市站穩腳跟,並且發展成為市場的重要力量!本土外來博弈暗戰 品牌房企接連霸榜在品牌房企潮湧般的衝擊下,十堰本土開發商所佔的市場份額快速下滑。
  • 世界咖啡巨頭 星巴克重慶開店(組圖)
    本組圖片均由本報記者 陳藝豐 攝星巴克文化正悄悄融入市民生活  本報訊(記者 羅薛梅)全球咖啡巨頭星巴克也來了!昨日,與全球另外4家連鎖店一起,重慶首家星巴克咖啡店在沙坪垻試營業一月後開業了。短短幾年時間,米蘿、真鍋、上島等咖啡品牌紛紛搶灘重慶。「咖啡飲料業有50%的利潤!」業內人士這樣說重慶「受寵」的原因。  自帶專用杯 可優惠兩元  昨日,記者在沙坪垻星巴克附近看到,許多市民雖然對星巴克很好奇,但始終不肯走進店內。「這是頂級品牌,肯定貴得很」,有市民表示。
  • 國內洗衣液市場格局面臨洗牌 立白搶佔制高點
    「立白去漬霸」的上市,已經重新定義了洗衣液市場的準入標準,此舉不僅對洗滌行業帶來巨大的震撼,更是對於已經烽煙四起的洗衣液格局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引發整個洗滌市場新一輪的行業洗牌。洗滌市場硝煙日濃從近年來我國洗滌用品行業的競爭來看,國產洗滌劑產品越來越具有競爭力,國內的洗滌劑企業越做越強。就洗衣粉市場,國產品牌已三分天下佔其二。
  • 2017中國咖啡行業報告:哪個品牌與價格受消費者歡迎?
    但同時,咖啡市場發展的階段性倒掛,新客群的畫像特殊性,以及新技術的迭代和衝擊......在這片廣袤的、消費習慣複雜的土地上,作為一種泊來品,咖啡從未遇到過出如此失衡多變、迭代迅速的市場生態。   競爭激烈、洗牌速度加劇、開店容易賺錢難,成為咖啡館主們的普遍感受。   在行業風起雲湧詭譎多變之際,我們希望能為行業提供一些值得信賴的工具。
  • 衛浴行業行業洗牌可能性大 品牌逐鹿從哪破題
    但在高端市場上,我國衛浴產品卻難覓蹤影,高歌猛進的基本都是國外品牌。「這樣的市場格局意味著,我們還沒有一個稱得上國際品牌的民族衛浴企業,中國衛浴行業品牌建設依舊任重道遠。」廣東省衛浴商會秘書長張書儒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行業洗牌可能性大  目前我國衛浴行業品牌數量眾多,單一一線品牌市場佔有率尚不足10%。
  • 萬億元咖啡市場引「掠食者」 中小咖啡企業面臨生死大考
    中小咖啡企業面臨生死大考  與餐飲企業類似,咖啡館也面臨著租金、人工等巨額成本,尤其不少網紅咖啡館均開在繁華的商業中心,成本也更高。受疫情衝擊,因為沒有客流量,已經有咖啡館撐不下去了。  近日,布魯諾咖啡被曝有不少門店已經關門倒閉,目前僅剩銀泰店和銀網中心店。
  • 萬億元咖啡市場引「掠食者」中小咖啡企業面臨生死大考
    中小咖啡企業面臨生死大考與餐飲企業類似,咖啡館也面臨著租金、人工等巨額成本,尤其不少網紅咖啡館均開在繁華的商業中心,成本也更高。受疫情衝擊,因為沒有客流量,已經有咖啡館撐不下去了。近日,布魯諾咖啡被曝有不少門店已經關門倒閉,目前僅剩銀泰店和銀網中心店。
  • 加拿大咖啡Tims入鄭,推出「紅棗」系列,新一輪咖啡混戰打響
    北美咖啡品牌Tims入鄭,並推出了「紅棗」系列的本土化咖啡產品。 據悉,在入鄭之前,Tims在上海的店面也特意研發了只為上海消費者提供的咖啡飲品。這意味著,和星巴克相比,Tims更希望產品的本土化。其相關負責人對河南商報記者表示,要把「國際品牌和本土口味、本土消費者喜好結合起來,以顧客為中心」。
  • 今年市場規模將達840.5億元現磨咖啡在中國市場還將洗牌多久?
    「未來3年計劃投資25億元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咖啡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4000家麥咖啡提供現磨咖啡。」 從連鎖咖啡店到新式茶飲品牌,從快餐業巨頭到零售企業,各路「大軍」都在爭奪咖啡市場。
  • 立白搶佔洗滌產品制高點 市場格局面臨洗牌
    「立白去漬霸」的上市,已經重新定義了洗衣液市場的準入標準,不僅給洗滌行業帶來巨大的震撼,更是對烽煙四起的洗衣液市場格局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引發整個洗滌行業的新一輪洗牌。洗滌市場硝煙漸濃      從近年來我國洗滌用品行業競爭情況來看,國產洗滌劑產品越來越具有競爭力,國內洗滌劑企業越做越強。就洗衣粉市場而言,國產品牌已三分天下佔其二。
  • 後谷咖啡丨我國本土咖啡品牌,蜚聲中外
    雲南德宏州是中國的咖啡之鄉,後谷咖啡的產地就位於德宏的芒市。這天,我們參觀了後谷咖啡文化館。展示內容分為六個部分,包括「後谷咖啡的歲月篇章」、「咖啡科研」、「咖啡豆的一生」、「咖啡與健康」、「雲南咖啡古法加工」和「中國咖啡史編年表」。認真聆聽講解員的介紹,目睹大量的圖片和實物展品,對咖啡及後谷咖啡有了大致的了解,受益非淺。
  • 網際網路巨頭開啟燒錢賣菜大戰 搶佔社區團購風口
    除了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燒錢賣菜大戰愈演愈烈。《證券日報》記者在某電商平臺看到,1分錢可以買到多種蔬菜和水果。為了吸引流量搶佔市場,網際網路巨頭深諳其道。這種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從網約車到共享單車,巨頭燒錢搶市場,吃瓜群眾看戲薅羊毛。
  • 乳酸菌混戰市場擴容洗牌悄至 部分品牌面臨負增長
    華聲在線訊 從小個子的養樂多獨攬大局到現如今多個乳業品牌巨頭入局,乳酸菌市場在近兩年熱鬧了不少。市場井噴之後,行業洗牌也悄無聲息地到來。 3月21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乳酸菌品牌琳琅滿目,但出現了上櫃產品並不新鮮等情況,多位促銷員均表示產品銷量不盡如人意。剛剛過去的2016年,如味全等「局內人」也表示公司乳酸菌市場面臨負增長。
  • 冰箱打響「保鮮」大戰 行業面臨新分水嶺
    至此,冰箱巨頭掀起的「保鮮」大戰趨於白熱化。奧維雲網(AVC)冰洗事業部高級研究經理裴東敏於6月13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保鮮」將成為冰箱行業的下一個分水嶺。美的冰箱產品企劃部負責人江南對記者表示,智能冰箱不作創新,是沒有出路的。行業集中度肯定會越來越高,大約3~5年後會形成一個較穩定的格局。
  • 卡夫亨氏考慮出售麥斯威爾咖啡品牌 預計未來將有更多資產剝離
    知情人士告訴CNBC,境況不佳的食品巨頭卡夫亨氏(Kraft Heinz)已委託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投資銀行評估其麥斯威爾(Maxwell House)咖啡業務的選擇,其中可能包括潛在的出售。
  • 關店、裁員、幾十億打水漂,咖啡為何成了創業者和資本的「絞肉機」?
    磨難較多的2020,一下子成了咖啡市場的「災荒年」。 咖啡市場一直備受青睞,就在星巴克等巨頭咖啡品牌著力布局中國市場時,國內咖啡品牌也異軍突起。無論是不到3年時間成長起來的瑞幸,還是被稱為「咖啡界的小米」的連咖啡,都勢如破竹,駕著雲霄飛車迅速竄紅。但在今年,本土咖啡品牌都接連受到重創。
  • 2019重慶聖誕枕頭大戰,來這裡釋放許多的壓力!
    要不要來2019重慶聖誕枕頭大戰放鬆自己呢? 說到釋放壓力,可能很多人會選擇聽音樂、運動……可在我看來這些都沒有【枕頭大戰】來得爽!
  • 調查|星巴克關店、瑞幸涼涼,重慶獨立咖啡店如何應對行業「寒冬」?
    曾琳說,由於經營獨立咖啡店要自負盈虧,周邊還面臨不少同行競爭,也讓他們更清醒的認識到,開咖啡店不止是實現「理想生活」那麼簡單。首先是選址,門店地處在繁華商圈,客流量大,但周邊連鎖咖啡、獨立咖啡店也非常多,導致開店初期杯量不高,再加上租金較高,一度讓他們倍感壓力。
  • 西餐大鱷「兩岸咖啡」敗走合肥
    國內知名咖啡西餐連鎖品牌「兩岸咖啡」在合肥市場的擴張步伐戛然而止。記者昨天獲悉,其目前在合肥市場的唯一一家門店——「兩岸咖啡」西餐廳財富廣場旗艦店已於日前悄然關門。  「兩岸咖啡」關門  「我們在合肥的門店確已停業。這主要是加盟商個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