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乳酸菌品牌琳琅滿目,但不少產品銷量不盡如人意。
華聲在線訊 從小個子的養樂多獨攬大局到現如今多個乳業品牌巨頭入局,乳酸菌市場在近兩年熱鬧了不少。市場井噴之後,行業洗牌也悄無聲息地到來。
3月21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乳酸菌品牌琳琅滿目,但出現了上櫃產品並不新鮮等情況,多位促銷員均表示產品銷量不盡如人意。剛剛過去的2016年,如味全等「局內人」也表示公司乳酸菌市場面臨負增長。
曾經的「爆款」,接下來的市場應該如何走?
乳酸菌市場擴容後遇瓶頸
「過去經常碰到超市全場折扣促銷,養樂多櫃前都是擺著『不參與活動』提示的,高冷得很。」說起乳酸菌,低溫乳製品愛好者曹小姐回憶,前些年乳酸菌選擇並不太多,這幾年豐富多了,除養樂多外,還有味全、伊利、蒙牛等其他品牌可以選擇。
3月21日,記者在對長沙市場走訪後發現,養樂多、伊利每益添、蒙牛優益C三種產品佔據著市場的半壁江山。此外,還有光明、味全、美樂多等品牌分食市場。
在沃爾瑪長沙黃興南路店、華潤萬家V+城市生活超市內,多款低溫乳酸菌飲品正在進行促銷活動。其中,華潤萬家V+單價為6.9元的蒙牛優益C正推出臨期產品與新日期產品捆綁的「買一送一」促銷。
不過,一些品牌的走貨速度也並不盡如人意。3月21日,在沃爾瑪黃興南路店內,記者看到由廣州珠江美樂多飲品(香港)有限公司生產的美樂多活乳酸菌乳飲品生產日期為2017年2月26日,距離產品過期僅有5天時間;而V+超市內在售的小巨星乳酸菌飲料生產日期為2月28日,到期日期為3月23日。
大超市之外,小商超、便利店走貨也不盡如人意。在竹山園附近的千惠、蔚然錦和、彩金食品店、零食合作舍等店內,產品的適宜食用期限也只剩3天。
「氣溫太低會影響銷量,最近購買乳酸菌的顧客不多。」福元西路上英祥春天附近富亞超市營業員如是說。而平和堂五一店超市導購也表示,冬季一次性大量購買的現象也減了不少。
多品牌入局,市場不斷擴容
AC尼爾森零售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開始,乳酸菌的市場增長便呈現出井噴的狀態,近年增長率一度達50%。2014年,乳酸菌市場規模達到95.83億元,2015年則一舉突破百億大關,達到了109.81億元,其中低溫乳酸菌市場規模約為78.46億元。
除低溫乳酸菌外,還有不少常溫乳酸菌產品加入混戰,部分長沙超市也開始銷售進口常溫乳酸菌飲料,如三得利等品牌。尼爾森數據顯示,2016年前,通過商超渠道售賣且年銷售額上規模的常溫乳酸菌飲料品牌已達79個,品牌數量相比八年前增長3.9倍。
伊利相關負責人對三湘都市報記者表示,旗下乳酸菌品牌每益添經過多年培養,目前已處於活乳品牌第一梯隊,位居第四,而養樂多則以專業形象引領整個品類市場發展,仍是未來整體乳酸菌品類的行業標杆。
家樂福湖南江西區相關負責人李豔告訴記者,目前,養樂多銷量佔據5成左右, 伊利與蒙牛兩大品牌約佔2成,而其他品牌佔比3成左右,「按照目前的上升趨勢,以後市場應該會越來越好。」
■記者 朱蓉 實習生 黃亞蘋
觀察
消費者認知仍是挑戰
2016年可以算得上乳酸菌市場面臨挑戰的一年,關於養樂多產品含糖量較高等信息誘發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危機。同時,關於乳酸菌飲料這一品類的認知也同樣面臨挑戰。
伊利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常溫類乳酸菌飲料近年快速發展,但活性乳酸菌飲料目前還是佔據一二線城市主要市場份額,由於全球健康功能飲料趨勢的推動,有助腸胃健康消化的活性乳酸菌飲料仍然擁有穩定的受眾市場,「截至目前,活乳在去年增勢不佳的情況下已經逆勢回暖。」他透露,進入2017年,該品類產品已恢復正增長,這是品類發展的利好趨勢。
不過,他也表示,目前常溫乳酸菌飲料跟低溫乳酸菌飲料的渠道有一定差異,常溫產品在三四線城市市場發展更快,這也是不同產品的渠道側重決定的,但歸根結底乳酸菌大品類能快速發展,還是基於有助身體健康的根本利益點。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者對常溫乳酸菌和低溫乳酸菌飲品的相關認知仍需要更多的普及和推廣,在消費者健康觀念愈來愈強的大背景下,低溫乳酸菌飲料面臨最大的挑戰將是健康功能的更好發揮以及食品安全的保障。